学生学习试卷_第1页
学生学习试卷_第2页
学生学习试卷_第3页
学生学习试卷_第4页
学生学习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秋季高一期中联考地理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2024年10月某日日落后,南宁市民观察到的金星与蛾眉月的星月相伴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此次天象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A.星月相伴景观与太阳辐射有关 B.两个天体类型相同C.第二天早晨在东边天空能看到同样景观 D.金星自身发光,月亮反射太阳光2.推测此次景观出现的时间可能是农历()A.九月初四 B.九月初八 C.九月二十三 D.九月二十七【答案】1.A2.A【解析】【1题详解】金星和月亮可见,都是反射太阳光的结果,A正确,D错误;天体类型金星是行星,月亮是卫星,B错误;第二天早晨月亮和金星在东边地平线以下,C错误。故选A。【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月相新月形,呈反C状,是峨眉月,农历月初出现蛾眉月,亮面朝西。因此推测此次景观出现的时间可能是农历九月初四,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月相的变化规律: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初一日月同升同落,之后月亮升起的时间逐日推迟约52分钟。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日20时18分,太阳活动区编号13842区爆了峰值强度为X9.0级大耀斑,这是太阳自2017年9月6日以来的最强发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此次大耀斑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次太阳活动发生在光球层B.国庆假期健康出行活动受到此次耀斑的影响C.使我国今年10月份气温总体较往年同期偏高D.我国没有直接受到此次耀斑爆发的影响4.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判断,未来3天,可能发生强地磁活动。在此期间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A.北京的信鸽玩家取消信鸽比赛活动 B.呼伦贝尔户外爱好者拍到极光C.我国太空运行的航天器受到一定的影响 D.GIS运行受影响,被迫中断【答案】3.D4.D【解析】【3题详解】耀斑出现在色球层,A错误;耀斑对人们出行健康没有影响,B错误;我国10月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与耀斑活动无关,C错误;此时我国是夜晚,没有直接受到此次耀斑影响,D正确。故选D。4题详解】强地磁会影响依赖于地磁场导航的信鸽,使纬度较高地区夜晚出现极光,影响太空航天器运行,但对地理信息系统运行没有影响。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水旱灾害等。2024年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此次地震相比国内外同震级地震人员伤亡较小。左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今年6月乌什县灾后重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本次地震伤亡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比较及时和准确,其中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预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警报,为紧急避险争取出数秒至数十秒的宝贵时间。请问本次地震预报预警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与原理主要分别是()A.GI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更快B.GNSS地震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C.BDS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D.RS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6.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将地球内部圈层按照厚度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 D.②>③+④7.根据灾后重建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及关系,如果以集合形式示意(甲示意岩石圈,乙示意水圈,丙示意大气圈,丁示意生物圈),下面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答案】5.C6.B7.C【解析】【5题详解】地震预警利用的是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速度,ABD错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影响范围内民众进行手机提醒,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地壳最薄,地幔的深度在2900千米附近,地核的厚度最大,③+④>②>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圈包含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壳: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是一个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较厚

,大洋部分较薄。地幔: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2800千米。在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该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莫霍面:1909年,奥地利地理学家莫霍罗洛维奇首先发现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一定深度发生突变,为了纪念他,将此界面命名为莫霍面。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另一深度处发生突变的界面。1914年德国科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了这一界面,故将其命名为古登堡面。读下列四种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8.以上四种地貌中,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9.图示四种地貌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0.与丁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A.风向 B.岩性 C.岩浆 D.降水【答案】8.B9.C10.C【解析】【8题详解】读题可知,甲图中有海蚀崖、海蚀柱,是海岸地貌(海浪侵蚀地貌);乙图中是冰川侵蚀形成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丙图是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丁图是雅丹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我国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根据上题可知,丙是喀斯特地貌,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丁地貌是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其现泛指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因此其形成于风向、岩性、降水都有关系,岩浆形成岩浆岩,与雅丹地貌形成无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能以及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对地表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台风引发的风暴增水和大浪,在短时间内会造成海滩的严重侵蚀和形态变化,推动沙滩剖面(自高滩延伸至低潮时水边线)的演化。下图为山东半岛南部的与海岸线平行的某沙滩剖面在台风“利奇马”前后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台风前该地海岸平均高潮水位以下沙滩的成因是()A.海浪侵蚀 B.河流沉积 C.风力沉积 D.海浪沉积12.研究发现在台风期间,该地大量沉积物在近岸堆积形成水下沙坝,其沉积物直接来源于()A.沙滩 B.风力沉降 C.入海河流 D.深海13.受此次台风影响,沙滩表层沉积物()A.由海向陆输送 B.以侵蚀为主C.高坡度滩面平均粒径变细 D.粒度整体细化【答案】11.D12.A13.B【解析】【11题详解】与岸线平行的高潮水位以下的沙滩,是海浪沉积的结果,D正确;与海浪侵蚀、河流沉积、风力沉积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由图可知,高程较大的近陆沙滩台风后比台风前高程降低,平均低潮位附近高程增加,说明受台风影响,强风浪把近陆沙滩的物质搬运到较深水区沉积,A正确。台风发源于热带海洋,携带物质少;深海海底物质上泛较困难;入海河流沉积物在短时间变化较小,都不是该区域沉积物来源,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台风期间,沙滩物质由高滩向低潮时水位线附近搬运,沙滩整体以侵蚀为主,由陆向海输送,A错误,B正确;较细颗粒容易搬运,故沙滩表层粗化,图示高坡度滩面位于高滩上,故平均粒径变粗,CD错误。故选B。【点睛】海积地貌:海滨沉积物是海岸的松散物质,如河流冲积物、贝壳、生物残骸等,在波浪作用力推动下移动,被进一步研磨、分选、沉积而成的地貌。地质学家推断,贺兰山脉区域整个寒武纪时期基本以滨海—浅海为主,奥陶纪期间地壳缓慢下降,海侵逐渐扩大,奥陶纪中叶达到高潮形成次深海。侏罗纪时期为地质稳定的构造断陷盆地,该时期形成湖泊—河流相沉积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地质学家推断奥陶纪该地地壳缓慢下降的依据不是()A.沉积速率 B.沉积厚度 C.板块运动 D.地层化石15.侏罗纪时期该地区形成的重要矿产是()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铁矿16.侏罗纪时期该地区()A.地壳逐渐抬升 B.气候由湿变干C.蕨类植物繁盛 D.沉积物粒径上细下粗【答案】14.C15.A16.B【解析】【14题详解】沉积速率、沉积厚度、地层化石都能判断地壳升降运动状态,板块运动是理论,不能作为依据,且板块运动不是出现在奥陶纪。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侏罗纪裸子植被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时期,且该地区当时是陆地沉积环境。A正确;石油、天然气形成期多为海相沉积环境,BC错误,铁矿成矿期主要在前寒武纪,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题干已知侏罗纪时期地质稳定,由湖泊沉积转化为河流沉积,说明气候变干。此时裸子植物繁盛,湖相沉积物颗粒小,河流沉积物颗粒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矿产形成地质历史上出现了多个重要成矿期:如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左图和右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材料二唐朝诗人胡玢有诗云:“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1)左图中①处易形成右图中A或B哪种地貌____?指出影响该地貌面积大小的因素____。(2)材料二中“数家新住处”对应左图中的②处还是④处____?请描述该处河段河谷的地貌特征____。(3)指出河流上游植树造林对左图中③处地貌的影响。【答案】(1)①.A②.河流流速;河流水量;河流含沙量;地形地势。(2)①.④②.该河谷较宽浅,凹岸侧较陡,凸岸侧较缓。(3)植树造林能保持水土,使河流输沙量减少;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水侵蚀作用明显,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甚至缩减。【解析】【分析】本题以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河流堆积地貌及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左图中①处在河流出山口的位置,由于河道展宽,河流失去两侧山脉的束缚,流速变慢,挟带的泥沙等物质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即右图中的A,B是河口三角洲,不符合题意。影响该地貌面积大小的因素有河流流速和流量:流速、流量越大,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形成的冲积扇面积也越大。泥沙含量:河流携带的泥沙越多,沉积作用越明显,形成的冲积扇也越大。地形地势条件: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冲刷能力越强,挟带的碎屑物质越多;出山口后地势越平坦开阔,越有利于泥沙堆积,形成该地貌。【小问2详解】从诗句“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可以推测,这个位置过去是河流的一部分,但现在因为河流改道或其他自然原因变成了适合居住的地方。读图可知,②④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曲流段,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②处为侵蚀岸,河流冲刷作用强,不适合建聚落;④处为沉积岸,土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河运,最有可能形成聚落。读图可知,该河谷段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受侧蚀作用明显,河道展宽,河床变浅,因②处为侵蚀岸,较陡,④处为沉积岸,较缓。【小问3详解】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在河流上游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河流中泥沙的含量;图中③处为河口三角洲,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泥沙沉积减少,加上河流对海水的顶托作用减弱,海水侵蚀作用加强,使得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甚至萎缩。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地质调查发现湖南武陵山区存在以红色泥质灰岩和白色灰岩互层、外观形态凹凸有序的独特岩溶地貌。学术上把这种地貌初步命名为“红色岩溶”地貌。该地貌形成于奥陶纪。其中红色泥质灰岩形成于扰动的滨海浅水环境,含较多的泥质碎屑,白色灰岩形成于近海较深静水环境。材料二下图为凹凸有序的红色岩溶形态景观。(1)红色岩溶景观表现出泥质灰岩凸出,纯灰岩凹进的形态,据此说明两种岩石的可溶性差异。(2)推断奥陶纪时期该地区的环境特征。【答案】(1)泥质灰岩凸出,说明该岩石含可溶性物质较少,抗溶蚀能力强;纯灰岩凹进,说明该岩石含可溶性物质较多,易被溶蚀。(2)地壳反复升降,海水深浅交互变化(或海平面反复升降);滨海浅水环境时陆地泥沙进入海洋沉积;大气中氧气含量足,滨海沉积处于氧化环境。【解析】【分析】本题以湖南武陵山区岩溶地貌为背景材料,涉及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地球环境演化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红色岩溶景观表现出泥质灰岩凸出,纯灰岩凹进的形态,这种形态主要是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差异而形成,泥质灰岩凸出,被溶蚀的较少,说明该岩石含可溶性物质较少,抗溶蚀能力强;纯灰岩凹进,被溶蚀的较多,说明该岩石含可溶性物质较多,易被溶蚀。【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区红色泥质灰岩和白色灰岩互层,相间分布,其中红色泥质灰岩形成于扰动的滨海浅水环境,含较多的泥质碎屑,白色灰岩形成于近海较深静水环境。说明奥陶纪时期该地区的环境特征为海平面反复升降,或地壳反复升降,导致海水深浅交互变化,形成红色泥质灰岩和白色灰岩相间分布的特征;红色泥质灰岩含较多的泥质碎屑,说明滨海浅水环境时陆地泥沙进入海洋沉积;大气中氧气含量足,滨海沉积处于氧化环境,有利于氧化矿物的形成,岩层呈红色。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心洲是一种在河道分汊处出露于水面的沉积体,其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附近一次洪水前后对比图。江心洲形成后把松花江分为南北两河道。(1)图(a)中河漫滩的形成是流水____(填“侵蚀”或“沉积”)作用的结果,推断河漫滩组成物质的垂直差异____。(2)从图(a)的河漫滩到图(b)江心洲的形成,这是流水____(填“侵蚀”或“沉积”)作用的结果。请描述北河道的形成过程____。(3)有学者推断江心洲在未来会消失,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沉积②.河漫滩下层组成物质颗粒大,以磨圆度较高的砾石和粗砂为主,上层组成物质以细沙和淤泥为主。(2)①.侵蚀②.洪水期间,河漫滩被洪水淹没,河水水流速度快,流水在河漫滩向下侵蚀形成深槽,洪水退却,深槽保留形成北河道。(3)理由一:北河道凹岸不断侵蚀,江心洲北岸崩塌,崩塌速度大于江心洲南岸沉积速度,江心洲消失。理由二:受惯性作用,水流主要从南河道经过,北河道水流少,不断接受淤积,北河道消失。江心洲和河漫滩会重新连接在一起。【解析】【分析】本题以松花江背景材料,考查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小问1详解】河漫滩是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河漫滩的形成是河床不断侧向移动和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在河流作用下,河床常常一岸受到侧蚀,另一岸发生堆积,于是河床不断发生位移。受到堆积的一岸,由河床堆积物形成边滩,随着河床的侧移,边滩不断扩大。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河漫滩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组成,下部由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粗粒物质组成。【小问2详解】洪水期,洪水溢出河床,向河漫滩散流,出现洪水泛滥,流量加大、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加强,河漫滩低洼处易受侵蚀,在下蚀作用下形成沟槽;多次洪水散流侵蚀(溯源侵蚀、下蚀),使沟槽不断延长加深,最终在河漫滩向下侵蚀形成深槽,洪水退却,深槽保留形成汊道(新的河道),北河道形成,进而形成江心洲。【小问3详解】河流较为弯曲,属于曲流河段,北河道凹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导致江心洲北岸崩塌,当崩塌速度大于江心洲南岸沉积速度,江心洲消失。松花江位于北半球,受惯性作用,河流向右偏转,该段河流以南汊为主河道,北汊流速慢,流量小,北河道以沉积作用为主,因此江心洲可能和河漫滩会重新连接在一起。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研究发现风沙流中沙粒的平均粒径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兰新高铁连接兰州市和乌鲁木齐市,沿途经过的烟墩风区风沙危害严重。为了保证运营后列车安全运行,工程单位根据以往普通铁路的防沙经验设置了高度为2m的挡风墙等风沙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成效,但尚未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材料二下图为烟墩风区天然地表原始风沙流携沙量垂直分布曲线。(1)根据材料,描述烟墩风区天然地表原始风沙流携沙量垂直特征。(2)调查发现,挡风墙迎风侧堆积大量以中大颗粒为主的积沙,但高铁线路上有较多细小粒径沙粒。试分析原因。(3)指出风沙对铁路运输的危害,为了缓解风沙危害,请你提出改良挡风墙的措施。【答案】(1)该地区风沙流携沙量与高度变化呈负相关。小于0.75m范围内随着高度的增加携沙量急剧减少,大于0.75m高度携沙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