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80050英文名称:PlantPhysiology学分:2.5学时:总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0学时先修课程:植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教学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修读学期:第4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植物生命活动是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基本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种子萌发、营养器官生长、开花、受精、果实和种子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相应的抗性生理和环境信号对植物生理和代谢的影响。植物生理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意义。通过理论教学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突出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能利用理论知识解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教学是植物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课程目标1:专业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课程目标2:专业能力方面,使学生能利用植物生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专业素养方面,具备良好的植物生理学的思维能力,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前沿发展,提高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专业知识。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3.2细胞水平:掌握细胞水平相关专业课程的科学原理及相关技能,并能将之应用于解决复杂生命科学问题。课程目标1M3.3系统水平:掌握生物整体水平相关专业课程的科学原理及相关技能,并能将之应用于解决复杂生命科学问题。课程目标2H4.1应用技术:具有生物医药行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和申报的能力。课程目标3M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绪论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与展望简单讲述植物生理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植物生理的重要学者了解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的内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了解植物生理学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和发展趋势1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植物的水分代谢重点阐述植物的水分的功能、作用及其在植物中的代谢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弄清水势的概念以及细胞水势、渗透势、压力势之间的关系;掌握植物水分代谢的基本过程和有关机理;了解水在植物中的运输方式及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4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3植物的矿质营养重点讲述植物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和缺乏症;掌握确定必需元素的方法标准;矿质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和缺乏症;掌握确定必需元素的方法标准;掌握植物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方式、过程和原理;了解土壤环境对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了解植物同化氮素的过程机理;明确农业上合理施肥增产的机理4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4植物的光合作用重点讲解光合作用的机理、能量的转化及化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并在植物中保存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特点与度量;掌握植物叶绿体的结构及光合色素的性质、特点,着重掌握植物对光的吸收、能量转换与同化力的形成及二氧化碳的固定与还原;掌握光呼吸的生理基础及其意义;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的关系5集中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课程目标1、2、35植物的呼吸作用重点讲解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循环等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呼吸链的概念、组成、电子传递多条途径和末端氧化系统的多样性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掌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循环等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了解呼吸链的概念、组成、电子传递多条途径和末端氧化系统的多样性;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测定呼吸速率的基本方法;了解种子、果实等器官的呼吸特点和这些器官贮藏保鲜的关系5集中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课程目标1、2、36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重点讲解同化物的形式、运输的方式及同化物的分配和再利用的规律要求学生了解研究韧皮部运输的方法、韧皮部运输物质的形式、运输方向和速率;掌握韧皮部运输机理,及韧皮部装载和卸出途径和机制;了解同化物的分配规律及调控等3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7第六章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重点讲解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有生理机制和种类要求学生掌握次生代谢的概念、意义、分类;了解一些常见次生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生理药用作用;了解次生代谢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状况2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8第七章细胞信号传导重点讲解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信号转导的转化机制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内外因子;掌握植物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机制,了解植物细胞信号近期热点3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9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重点讲解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这五大类激素的特点和生理作用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掌握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这五大类激素的特点和生理作用;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2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10第九章植物的生长生理重点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机理与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要求理解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顶芽与侧枝、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互影响;学会分析植物生长的方法。了解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掌握光信号的受体---光敏素和隐花色素的种类、理化性质及作用。理解植物运动的概念;正确区分几种不同类型的植物运动,认识其机理;掌握生物钟的概念及意义。3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11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重点讲解植物生殖的生理机制及其环境对植物生殖的影响要求学生认识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温度及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了解植物受精受粉的过程及影响因素3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12第十一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重点讲解植物的成熟与衰老的基本原因和规律及其与激素调控和环境影响的关系要求学生了解种子果实发育与成熟的规律与生理生化机制;掌握植物休眠的原因及打破和延长休眠的方法;掌握植物衰老和脱落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调控3集中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课程目标1、2、313第十二章植物的抗性生理重点讲解植物对不同的的逆境胁迫的适应机制和意义要求学生了解不良环境如低温、高温、干旱、水涝、盐胁迫对植物伤害及植物的抵抗机理。掌握植物适应逆境的一般机制2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合计40四、课程教学方法集中讲授、启发式教学和小组讨论组成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课堂的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课程PPT汇报和期末考试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期课堂表现成绩占10%、平时作业10%、期末课程PPT汇报成绩占20%,最终平时成绩总计40%;期末成绩占60%。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序号教学环节课程目标1(分值)课程目标2(分值)课程目标3(分值)合计1课堂表现1000102平时作业1000102课程PPT汇报0200203期末考试20202060课程目标对应分值404020100(二)考核与评价标准1.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标准分值观测点90-100分70-89分60-69分0-59分课堂表现没有旷课、回答问题积极,回答问题超过5次以上。互动反应好。没有旷课、能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超过3次以上。能有互动反应。偶尔有旷课、能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超过1次以上。旷课多于3次、很少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少于1次。基本没有与老师或同学互动。平时作业按时完成,9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到位按时完成,7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较到位。延时完成,6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基本到位。不交和补交,50%以下的作业内容齐全,对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有偏差较大。期末课程PPT汇报PPT准备好,汇报水平高,语言清晰,演讲能力好。PPT准备好,汇报水平高,语言基本清晰,有一定当的演讲能力。PPT准备好,能完成PPT演讲,基本能表达自己的PPT内容。PPT准备差,不能很好完成PPT演讲,演说语言水平低。期末试卷考核与评价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期末考核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