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江县往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卷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她脸色shà①白,却一直坚持着聆听教授的讲话,zhèngzhòng②其事地点了点头。“没有一个人有理由让自己失败”这句话一直在她耳边回响,在现实面前一切狡辩都是惘然。教授并不是为了找chá③,而是看到她每天只顾嬉闹,成绩一落千丈,担忧与日俱增,所以才对她歇斯底里,耐心劝说。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惘然 B.嬉闹 C.与日俱增 D.歇斯底里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①因思杜陵梦,。(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③,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④,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的诗句是,。
⑧《长沙过贾谊宅》中借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来表现自己悲哀命运的诗句是:,?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乡》中作者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小说的主旨——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文章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C.《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讲述了主人公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放鸭生活的故事。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记”,即说明性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柳宗元和范仲淹,两位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一)整本书阅读6.文学名著中有不少人物形象,下面名著片段中的人物形象“A”是(3分)()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A,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A.林冲 B.宋江 C.武松 D.杨志7.《水浒传》中有些好汉是被“赚”上梁山的,体现在回目中的有三位,其中有金枪手徐宁,请再写出一位好汉的名字,并简要评价作品中这种“赚”的方式。(2分)(二)现代文阅读做一颗彩色的露珠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应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在一些城市中,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都听不到大声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8.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B.我们要明白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C.我们要学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D.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9.惠惠想要把下面这个论据放入文中,最合适的段落是(3分)()红树为了适应海边多水的环境,长出了气根,令根部接触到更多空气而不被淹死,众多的根系也防止了海水的冲击。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10.请你从论证方法的角度为文中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写一段赏析型批注。(4分)11.开学第一周,小明同学因为不适应九年级严肃、紧张的学习氛围,打起了退堂鼓,产生了厌学的念头,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运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来劝劝他。(4分)二十年以后欧·亨利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一位巡警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地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通衢大道两头远望,那甩警棍的动作多姿多彩,再加上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俨然一个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走过一个路段的正中时,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一家幽暗的五金店的门口,有个男子斜靠门站着,嘴里叼了根烟,并没点着。看到警察走过来,他抢先说话了。“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有删改)12.下面所说的事情,发生在“20年前”的一项是(3分)()A.鲍勃在黑夜里等待好友,遇见了一个巡查的警察。B.鲍勃一直东奔西跑,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C.鲍勃去西部前,和好友约定20年后在老地方见面。D.鲍勃在西部干了违法的事情,被芝加哥警察通缉。13.伏笔,是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下表是小华同学的读书笔记,请为他补充完整。(4分)文章内容(伏笔)提示/暗示鲍勃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为下文他划亮火柴点烟被吉米看清脸埋下伏笔鲍勃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1)
(2)
为后文便衣警察逮捕鲍勃埋下伏笔14.小说结尾“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请揣摩“颤抖”这一背后的人物心理。(3分)15.鲍勃冒着被捕的危险前来赴约,可见他对友情的看重、对诺言的遵守,可是却被好友吉米找便衣警察抓了。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渡者之言周容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②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③。”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④,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注】①奚:书童。②木简束书:旧时一部书包括多册,上下各放一块木简,再用带子捆扎。③阖:关闭。④仆:跌倒。⑤牡下:城门锁上了。⑥爽然:豁然开朗的样子。16.文章叙述了作者从小港到蛟川城的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3分)()17.“渡者熟视小奚”这句话蕴含了丰富信息。下列选项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一项是(3分)()A.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怒气冲冲 B.渡者可能观察到书籍比较沉重C.渡者可能观察到小奚年纪较小 D.渡者善于观察并有丰富的经验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徐行之/徐以杓酌油沥之B.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不以物喜C.因问渡者/罔不因势象形D.而前门已牡下矣/是亦不可以已乎浪淘沙①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①此词是作者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②紫陌:紫路。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郡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此指洛阳的道路。19.本词上片写作者故地重游之事,根据你对本词内容的理解,推断本词上片空缺处最符合词意的字是(3分)()A.赏 B.遍 C.闹 D.戏20.从写作手法角度看,去年、今年、明年的花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九年级(2)班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21.班长将此次活动划分成三个模块,请你将对应内容补充完整。(6分)活动模块活动名称目的或意义模块一①
激发心志模块二爱国诗词朗诵会②
22.爱国热情激荡在每个人的心中,小阳想用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聚维酮碘凝胶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聚山梨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聚丙烯膜电容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滤光电焊面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纤维增强聚合物(FRP)钢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脱脂无糖奶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脂多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礼服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 25年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 跨栏跑技术教学课件
- 产业链韧性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提升路径
- 2025年重庆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部队食堂蔬菜粮油供应合同规范范本3篇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评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MOOC】化工安全(下)-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10月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5743基础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容量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宠物店宠物活动策划合同
- 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