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1-3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据此可知,行省A.长官不受中书省的节制 B.导致地方势力过于弱小C.长官与周代诸侯相类似 D.代表中央分别管理地方【答案】D【解析】元代行省作为地方机构,这官职与中枢一样,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这说明行省带有中央派出性质,代表中央分别管理地方,D项正确;行省长官受中书省节制,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行省的权力较大,排除B项;元朝行省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西周诸侯容易形成割据,排除C项。故选D项。2.北京故宫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A.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相权被大大削弱C.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皇权被宦官架空【答案】A【解析】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材料中“偏房”就是军机处办公场所,这一机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A项正确;丞相在明朝就给废除了,故B项错误;内阁在清朝权力下降,故C项错误;皇权被宦官架空是明朝后期,故D项错误。3.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着规范的仪式要求,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但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封臣可自行离开。这体现出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A.具有契约关系的特征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使封建国家主权分散 D.封君具有绝对权力【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可知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需要经过严格的仪式,通过仪式使封君封臣达成一种契约关系,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相互捆绑在一起,A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不涉及血缘关系,且该制度是以土地为纽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国家主权问题,排除C项;封君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排除D项。故选A项。4.1919年6月,美国总统威尔逊代表美国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回国后威尔逊总统多次发表演说,试图说服与总统不和的国会参议院批准该项条约,但参议院先后两次投票表决都未批准《凡尔赛和约》。这反映出()A.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制衡机制遭到破坏C.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D.政党政治影响国家稳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但参议院先后两次投票表决都未批准《凡尔赛和约》”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总统代表国家签署的条约,需要国会2/3以上的议员同意后,条约才能奏效。威尔逊总统签署的《凡尔赛和约》没能得到国会参议院的通过,体现的是国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这遵循了三权分立原则,C项正确;“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分权制衡机制遭到破坏”表述错误,排除AB项;材料没有涉及两党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5.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政纲宣言令人眼花缭乱,竞至“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政党政治的活跃体现出当时中国()A.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B.国民政治素养普遍提高C.民主共和成为普遍共识 D.宪政活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政纲宣言令人眼花缭乱”可知,民国初年,党派团体纷纷涌现,入党现象较为普遍,这体现了民主宪政活动的活跃,也反映出宪政活动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普遍提高”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民主共和成为普遍共识,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6.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A.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后,政权机构吸收了很多党外人士,这样有助于扩大抗日政权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B项正确;该做法是政治方面的举措,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排除A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已正式形成,排除C项;“三三制”下,在政权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排除D项。故选B项。7.针对北宋中期出现的财政危机,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一主张旨在()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废除重农抑商政策C.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D.切实解决农民困境【答案】A【解析】材料“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意思是不增加民众的赋税,同时还能保证政府财政的富足,由此可知,王安石强调的是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即“开源”,A项正确;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废除这一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中的“开源”思想,没有涉及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也不能体现切实解决农民困境,排除CD两项。故选A项。8.1980年,天津化纤厂党委明确向职工指出,外国专家不是“外国资本家的代理人”,而是“受雇于外国资本家的劳动者”,鼓励职工和外国专家交朋友,虚心做外国专家的学生。这表明天津化纤厂党委()A.主动变革积极心态 B.意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改变了企业所有制形式【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鼓励职工和外国专家交朋友,虚心做外国专家的学生”,反映了化纤厂党委积极改革的心态,这有利于当时的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A项正确;扩大企业自主权在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排除B项;“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改变了企业所有制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9.汉代通过“举孝廉”,将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C.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可知,官员选拔与儒家孝道相结合,在家为孝子,做官为廉吏,说明察举制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和官民关系,B项正确;任何一项选官制度都无法保障吏治的清明与高效,排除A项;促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的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排除C项;两汉时期属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等级观念并没有弱化,排除D项。故选B项。10.有学者评论说:“科举制的推行,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据此可知,科举制度的推行()A.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B.保证了长治久安C.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D项正确;“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长治久安”的说法均过于夸大化,排除AB项;郡县制的推行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11.20世纪以来的美国,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美国)。根据题干“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在国家政治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官通常依据法律和规章制度行事,这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总统负责行政,立法权掌握在国会手中,排除B项;题干强调了文官的影响力增强,但是不能说明他们垄断政府权力,且美国的政治权力是相互制衡的,排除C项;文官只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总统政策有影响,并不能直接体现三权分立机制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12.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A.杜绝专制局面出现 B.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C.消除官员腐败现象 D.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当政府发生危机或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能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D项正确;“杜绝”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西方文官制度并不能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而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文官的素质,排除B项;“消除”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3.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据此可知在党员干部管理问题上,我们坚持A.公务员制度建设 B.媒体监督干部 C.党管干部原则 D.群众监督干部【答案】C【解析】材料“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体现的是党管干部的原则,C项正确;材料与公务员制度建设、媒体监督干部及群众监督干部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4.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律具有残酷性 B.秦律重视对“群盗”的惩治C.秦律坚持公平性 D.秦律重法轻礼【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秦律该规定强调对“五人盗”这样的“群盗”的惩治更加严厉,B项正确;该规定内容具有残酷性,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主要强调的的是对“群盗”的惩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律坚持公平,排除C项;秦律重法,但是否轻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5.18世纪,英国适用死刑的罪名竟有200余种,凡是犯有伪造文书罪、盗窃财产罪、烧毁干草堆罪的人,甚至仅是砍倒一棵装饰用的灌木,都会被判处死刑。这表明当时英国法律()A.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C.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原则 D.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凡是犯有伪造文书罪、盗窃财产罪、烧毁干草堆罪的人,甚至仅是砍倒一棵装饰用的灌木,都会被判处死刑”可知当时英国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原则”排除BC项;材料未涉及对英国政体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6.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 B.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C.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D.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法典的制定进程不断推进,即法制建设在适应经济发展,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法制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迎合,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初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各路设转运使司主管财赋与漕运钱谷,设提点刑狱使司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主管民政庶务救灾赈恤,设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路一级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机构负责。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州官的任用实行避亲避籍制度,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三年为一任期。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宋代地方制度建设,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研究》材料二元朝时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答案】(1)特点:强干弱枝,分权制衡,重用文臣。影响:削弱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2)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可知,强干弱枝;根据材料“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可知,分权制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用文臣。影响:根据材料“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可知,削弱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局限性看,过度集权造成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可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答案】(1)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的选官特权(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寒门庶族地主参政。(答出三点即可)(2)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答出两点即可)特点:考试录用;政治中立;常任。(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依据材料一“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可以得出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依据“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可以得出打破世家大族选官特权;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英国。原因:依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可以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依据"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可得出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特点:依据材料二"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结合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从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法制化;政治中立;文官常任制;通才性;重视职业培训等角度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认为社会治理需要等级秩序的建立和巩固,唯有兴礼治,法的刑罚功能才能发挥,才能将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长幼、尊卑关系延续下去而不致紊乱。《论语•子路》云:“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一思想经汉代儒家学说代表董仲舒吸收改造为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德主刑辅”论。《汉书•董仲舒传》云:“阳为德,阴为刑。”董仲舒既重视德的教化,也主张在“大德小刑”原则指导下刑罚的适用,德刑并举、重德轻刑的正统“礼治”思想由此发展形成。理学将儒家纲常理论提升至具有先验性特质的“天理”高度,将礼法结合的共同体思想贯彻于“德礼政刑”“相为表里”的治国策略。可以说,中国古代法治观是以“礼法合一”为核心范畴的“混合法”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的集合。——摘编自李墨《儒家伦理法:中国古代法治观的核心范畴》材料二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法治的核心理念,就是“确信法律能够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作为西方法治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英国1215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就是一部权利自由的宣言书。法国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在第二条中规定:“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作为西方法治文明精髓的宪政制度,就是建立在防止国家权力侵犯个人自由的理念之上的。美国学者萨托利说过:“自由主义在英国的宪政实践中得到发展,在美国宪法中可以看到最成功的书面表达,并且在宪法保障——因而也就在法治国家——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阐发”。自由主义“发明了从制度上平衡人治与法治的方法”。——摘编自柯卫《中西方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治观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法治观与古代中国法治观的主要区别。【答案】(1)特点:以礼为核心,礼法合一(或德主刑辅,重德轻刑);强调家国一体和等级秩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影响:对古代中国的司法制度、政治体制等建设有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但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服务。(2)区别:以自由主义作为基础;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利为核心;有相应的法律基础。【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礼法合一”“唯有兴礼治”可知,以礼为核心,礼法合一;根据材料一“将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长幼、尊卑关系延续下去而不致紊乱”可知,强调家国一体和等级秩序;根据材料一可知,古代中国法治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影响:根据材料一,可从对古代中国的司法制度、社会稳定、小农经济等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但从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等方面分析其局限性。(2)区别:根据材料二“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可知,以自由主义作为基础;根据材料二“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可知,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利为核心;根据材料二“确信法律能够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可知,有相应的法律基础。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史学研究领域,“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是经常被采用的两个历史分析维度,“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可能出现相一致的结果,也可能出现相背离的局面。如:清末新政,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成立“督办政务处”,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新政”改革中,编练“新军”是内容之一,清政府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又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关系的模式,分析论证清末新政。(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恰当、论证合理)【答案】观点:清末新政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出现了背离。
阐述:清朝末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实行“新政”。在军事方面,大力编练新军,采用西式操练方式,推动陆军近代化,但是这一支军队并没有成为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有力武装力量,反而成为辛亥革命中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主力军;在教育方面,清政府废除科举之,新版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想要培养能满足统治需要的新式人才,但是大量新式学堂学生以及留学生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成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骨干力量。
综上可知,清政府主观动机是为了通过新政巩固统治,但是在客观效果方面,却背道而驰,促成了清政府的加速灭亡。【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新政主观上想要巩固统治,但在客观效果方面却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因此可以提出观点:清末新政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出现了背离。阐述: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在新政中的举措,如编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结合所学知识,强调新政举措在客观上助推了革命,加速了清政府的瓦解。具体而言:清朝末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实行“新政”。在军事方面,大力编练新军,采用西式操练方式,推动陆军近代化,但是这一支军队并没有成为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有力武装力量,反而成为辛亥革命中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主力军;在教育方面,清政府废除科举之,新版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想要培养能满足统治需要的新式人才,但是大量新式学堂学生以及留学生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成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骨干力量。综上可知,清政府主观动机是为了通过新政巩固统治,但是在客观效果方面,却背道而驰,促成了清政府的加速灭亡。吉林省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1-3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据此可知,行省A.长官不受中书省的节制 B.导致地方势力过于弱小C.长官与周代诸侯相类似 D.代表中央分别管理地方【答案】D【解析】元代行省作为地方机构,这官职与中枢一样,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这说明行省带有中央派出性质,代表中央分别管理地方,D项正确;行省长官受中书省节制,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行省的权力较大,排除B项;元朝行省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西周诸侯容易形成割据,排除C项。故选D项。2.北京故宫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A.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相权被大大削弱C.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皇权被宦官架空【答案】A【解析】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材料中“偏房”就是军机处办公场所,这一机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A项正确;丞相在明朝就给废除了,故B项错误;内阁在清朝权力下降,故C项错误;皇权被宦官架空是明朝后期,故D项错误。3.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着规范的仪式要求,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但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封臣可自行离开。这体现出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A.具有契约关系的特征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使封建国家主权分散 D.封君具有绝对权力【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可知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需要经过严格的仪式,通过仪式使封君封臣达成一种契约关系,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相互捆绑在一起,A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不涉及血缘关系,且该制度是以土地为纽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国家主权问题,排除C项;封君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排除D项。故选A项。4.1919年6月,美国总统威尔逊代表美国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回国后威尔逊总统多次发表演说,试图说服与总统不和的国会参议院批准该项条约,但参议院先后两次投票表决都未批准《凡尔赛和约》。这反映出()A.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制衡机制遭到破坏C.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D.政党政治影响国家稳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但参议院先后两次投票表决都未批准《凡尔赛和约》”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总统代表国家签署的条约,需要国会2/3以上的议员同意后,条约才能奏效。威尔逊总统签署的《凡尔赛和约》没能得到国会参议院的通过,体现的是国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这遵循了三权分立原则,C项正确;“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分权制衡机制遭到破坏”表述错误,排除AB项;材料没有涉及两党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5.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政纲宣言令人眼花缭乱,竞至“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政党政治的活跃体现出当时中国()A.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B.国民政治素养普遍提高C.民主共和成为普遍共识 D.宪政活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政纲宣言令人眼花缭乱”可知,民国初年,党派团体纷纷涌现,入党现象较为普遍,这体现了民主宪政活动的活跃,也反映出宪政活动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普遍提高”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民主共和成为普遍共识,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6.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A.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后,政权机构吸收了很多党外人士,这样有助于扩大抗日政权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B项正确;该做法是政治方面的举措,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排除A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已正式形成,排除C项;“三三制”下,在政权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排除D项。故选B项。7.针对北宋中期出现的财政危机,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一主张旨在()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废除重农抑商政策C.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D.切实解决农民困境【答案】A【解析】材料“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意思是不增加民众的赋税,同时还能保证政府财政的富足,由此可知,王安石强调的是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即“开源”,A项正确;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废除这一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中的“开源”思想,没有涉及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也不能体现切实解决农民困境,排除CD两项。故选A项。8.1980年,天津化纤厂党委明确向职工指出,外国专家不是“外国资本家的代理人”,而是“受雇于外国资本家的劳动者”,鼓励职工和外国专家交朋友,虚心做外国专家的学生。这表明天津化纤厂党委()A.主动变革积极心态 B.意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改变了企业所有制形式【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鼓励职工和外国专家交朋友,虚心做外国专家的学生”,反映了化纤厂党委积极改革的心态,这有利于当时的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A项正确;扩大企业自主权在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排除B项;“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改变了企业所有制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9.汉代通过“举孝廉”,将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C.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可知,官员选拔与儒家孝道相结合,在家为孝子,做官为廉吏,说明察举制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和官民关系,B项正确;任何一项选官制度都无法保障吏治的清明与高效,排除A项;促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的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排除C项;两汉时期属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等级观念并没有弱化,排除D项。故选B项。10.有学者评论说:“科举制的推行,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据此可知,科举制度的推行()A.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B.保证了长治久安C.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D项正确;“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长治久安”的说法均过于夸大化,排除AB项;郡县制的推行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11.20世纪以来的美国,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美国)。根据题干“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在国家政治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官通常依据法律和规章制度行事,这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总统负责行政,立法权掌握在国会手中,排除B项;题干强调了文官的影响力增强,但是不能说明他们垄断政府权力,且美国的政治权力是相互制衡的,排除C项;文官只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总统政策有影响,并不能直接体现三权分立机制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12.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A.杜绝专制局面出现 B.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C.消除官员腐败现象 D.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当政府发生危机或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能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D项正确;“杜绝”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西方文官制度并不能确保文官队伍优良素质,而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文官的素质,排除B项;“消除”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3.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据此可知在党员干部管理问题上,我们坚持A.公务员制度建设 B.媒体监督干部 C.党管干部原则 D.群众监督干部【答案】C【解析】材料“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体现的是党管干部的原则,C项正确;材料与公务员制度建设、媒体监督干部及群众监督干部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4.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律具有残酷性 B.秦律重视对“群盗”的惩治C.秦律坚持公平性 D.秦律重法轻礼【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秦律该规定强调对“五人盗”这样的“群盗”的惩治更加严厉,B项正确;该规定内容具有残酷性,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主要强调的的是对“群盗”的惩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律坚持公平,排除C项;秦律重法,但是否轻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5.18世纪,英国适用死刑的罪名竟有200余种,凡是犯有伪造文书罪、盗窃财产罪、烧毁干草堆罪的人,甚至仅是砍倒一棵装饰用的灌木,都会被判处死刑。这表明当时英国法律()A.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C.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原则 D.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凡是犯有伪造文书罪、盗窃财产罪、烧毁干草堆罪的人,甚至仅是砍倒一棵装饰用的灌木,都会被判处死刑”可知当时英国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原则”排除BC项;材料未涉及对英国政体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6.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 B.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C.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D.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法典的制定进程不断推进,即法制建设在适应经济发展,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法制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迎合,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初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各路设转运使司主管财赋与漕运钱谷,设提点刑狱使司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主管民政庶务救灾赈恤,设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路一级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机构负责。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州官的任用实行避亲避籍制度,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三年为一任期。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宋代地方制度建设,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研究》材料二元朝时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答案】(1)特点:强干弱枝,分权制衡,重用文臣。影响:削弱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2)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可知,强干弱枝;根据材料“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可知,分权制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用文臣。影响:根据材料“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可知,削弱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局限性看,过度集权造成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可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答案】(1)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的选官特权(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寒门庶族地主参政。(答出三点即可)(2)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答出两点即可)特点:考试录用;政治中立;常任。(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依据材料一“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可以得出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依据“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可以得出打破世家大族选官特权;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英国。原因:依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可以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依据"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可得出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特点:依据材料二"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结合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从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法制化;政治中立;文官常任制;通才性;重视职业培训等角度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认为社会治理需要等级秩序的建立和巩固,唯有兴礼治,法的刑罚功能才能发挥,才能将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长幼、尊卑关系延续下去而不致紊乱。《论语•子路》云:“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一思想经汉代儒家学说代表董仲舒吸收改造为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德主刑辅”论。《汉书•董仲舒传》云:“阳为德,阴为刑。”董仲舒既重视德的教化,也主张在“大德小刑”原则指导下刑罚的适用,德刑并举、重德轻刑的正统“礼治”思想由此发展形成。理学将儒家纲常理论提升至具有先验性特质的“天理”高度,将礼法结合的共同体思想贯彻于“德礼政刑”“相为表里”的治国策略。可以说,中国古代法治观是以“礼法合一”为核心范畴的“混合法”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部年终总结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合资成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合作协议3篇
- 第一次月考测评卷Lesson1 ~ lesson3-2024-2025学年科普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含答案
- 贵州师范大学《播音创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动画表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债权转让与安全文明施工协议3篇
- DB32-T 1264-2024 天目湖白茶质量分级
- 贵州理工学院《模拟电子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电路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力资源情绪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哮喘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课件
- 2023年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角点网格一.角点网格定义
- 聚酯合成反应动力学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
- 视频监控室值班记录表
- 歌曲《梁祝》简谱完整版
- 小学语文教研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 钻井作业常见安全隐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