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石钟山记第三单元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进阶一教材单元文本学习识记基础知识一、文意理解(第1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即使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清脆悠扬鼓槌传播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慢慢消失更加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第2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硿硿地响鸟鸣声内心惊恐形容钟鼓的声音裂缝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动荡波浪相激江河水流中央击物声钟鼓声知道钟名古乐器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3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二、基础梳理(一)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函胡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代词,自己介词,从介词,由,从副词,亲自
连词,表顺接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因而(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红色)词的活用情况。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事不目见耳闻(
)3.微风鼓浪(
)4.而此独以钟名(
)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7.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8.大石侧立千尺(
)名词作状语,乘船,坐船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名词作动词,命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形容词作名词,响声,声音名词作状语,在旁边(四)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红色)词的古义。1.自以为得其实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副词。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义:________今义:适合,舒服。其,那,代词;实,事情的真相,名词。往、到。3.空中而多窍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天空中。中间是空的。(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双石于潭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者,……也”表判断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状语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即“于潭上得双石”在深潭边得到两块山石。3.古之人不余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宾语前置句,不余欺,即“不欺余”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标志,铿然有声之石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士大夫终究不愿乘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
阅读主题素材为得知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苏轼不畏艰难险阻,身临其境,终于探得命名缘由。“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作者的感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发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石钟山记》虽篇幅短小,但意义深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社会,我们也要下真功夫,做到真知、真识、真心、真行。[适用角度]实践质疑观察与思考1.名句识记(1)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行香子·述怀》)[名句翻译]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的经历一样短暂。[适用角度]淡泊名利珍惜时间寻找人生价值(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名句翻译]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看到的不如自己去实践可靠。[适用角度]实践实干(教师用书独具)(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名句翻译]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适用角度]唯有意志坚定,才能不负超世之才(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名句翻译]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适用角度]拓宽心灵的视野视野决定境界《石钟山记》中苏轼父子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回望历史,每一个时代的进步,每一个领域的突破,都离不开那些敢于挑战现状、勇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他们如同夜空中的璀璨星辰,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惧权威定调子,只为追求那心中的真理与光明。正是这些勇敢的创新者,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2.主题阅读敢于质疑(1)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面对这样的困境,袁隆平没有退缩,他选择了勇往直前。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他的研究,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杂交水稻的未知领域。他不仅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更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精神的伟大。他教会了我们,面对困境,要有勇气去挑战,去探索,去创新。(2)鲁迅先生“从来如此,便对吗?”的怒吼唤醒人们心中曾尘封枷锁的钥匙,莫迪里阿尼对于眼睛的理解拂去人们脑中曾萦绕思绪的雾霭。依余刍荛之见,唯有对外界不断观察发现,对自身不停审视询问,方可启迪思想之清源,重振思维之芳生,从而击云破雾,解答“从来如此”是非的问题。(教师用书独具)(1)那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的年代,封建主义的镣铐仍封锁着大多人民的思想。如果不是那些有志之士于“开眼看世界”中观察世界,于审视国内状况下发觉自己国家的落后,又怎能萌生改革之心,打破封建主义盛行千年下“从来如此”的禁锢呢?如果不是李大钊观察世界,从外面的世界了解到马克思主义,而后审视我国国情,又怎会让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撑住国家稳立于天地暗合呢?观察外界方可开启新思路下的清源,打破固有“从来如此”的禁锢思想;而审视自己,才可于启迪之中探寻前路,重振芳生。(2)躬逢盛世,我们更应当察外审内,才能接续前人之薪火,共绘时代蓝图。观察他人,审视不同,从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于国,当积极“开眼看世界”,从不同举措与思想中观察世界,审视自我,不断探索新道路和新方向。于己,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观察他人中审视自我,提升自我。观察外界,审视自我,正视不足,方能屹立于世界。“从来如此,便对吗?”的答案并非一成不变,唯有察外审内才能得知。(3)正如科学家“力行险道千重峻,为创新行开世功”的开创精神般,吾侪青年,应敢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嚼别人没嚼过的馍”。袁老在毫无先例的情况下开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于是获得成功。这样的“开创者”在中国科学家中并不罕见:探月工程师杨孟飞常常为箭器分离的稳定性担忧。翻遍中外案例,他发现从未有过远距操气控制分离的先例。于是他不再依赖已有的经验,从现实的技术状况着手,提出“三机容错”的解决方案。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勇于开创,才能取得突破,才能敲开现下的险阻,逼近成功的彼岸。吟诵国学经典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丁丑:是使用干支记录日序的方法。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期,循环记录。2.《水经》云《水经》:中国古代一部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的书,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明理知义]
虽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很好的道理,如果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美好。[成长启示]这句话强调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实践,重在汲取。在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不去学习就得不到。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此同理。2.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明理知义]
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成长启示]这里所谓“学问之道”,当然就是求仁为善之道。孟子认为,善虽是人生来所固有的,但在人心中并不是很牢固,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很有可能丧失。孟子说学问之道只是“求放心”,是因为考虑到人难免会出现道德滑坡,而正是“求放心”使得道德修养的继续进行成为可能。自主预习任务单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谥文忠。苏轼才华横溢,成就斐然,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常被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乎丢掉性命。苏轼常年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意兴修水利、防灾、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诗作清新豪健,格调流畅,想象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气势雄浑,想象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代词风。其散文《留侯论》《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名家评说]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苏辙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具有钟之“形”和钟之“声”的原因。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游记古代游记是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阅读鉴赏活动单1.根据你对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________,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作者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历史文献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古之人不余欺也不可臆断,注重调查活动一感悟作者的质疑和求实精神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对此态度怎样?理由又是什么?细读文本,完成下表。(见教材P88“学习提示”第1段)古人得名由来作者态度理由郦道元①人常疑之②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③④[答案]
①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③余尤疑之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见教材P88“学习提示”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作者不盲从,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乘小舟”进行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作者考察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正确,但他的质疑和求实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活动二赏析文章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3.作者对夜访石钟山的过程写得非常精彩,请分析其思路,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见教材P88“学习提示”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暮夜月明”,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隼的鸣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的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作者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图,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作者藏情于景,饱含情趣,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4.文章结尾一段说理,有什么特点?(见教材P88“学习提示”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首先以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表明自己的心得。这句话语气强烈,引人深思。接着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个方面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李渤产生错误观点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作者将说理与叙事、抒情结合起来,灵活而不死板,充满理趣。活动三赏析本文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的艺术特色5.本文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请结合文中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分析,根据提示填写下表。(见教材P88“学习提示”第2段)
第一处第二处鸟叫写栖鹘什么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怎么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如何形容叫声:③______________
第一处第二处水声声源: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音调和音量:⑤____________________“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写的顺序: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答案]
①鹳鹤②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
③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④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⑤“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⑥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为文的传统,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和《石钟山记》,对比分析这两篇文章分别阐发了什么之“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哪些优良的传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种树郭橐驼传》围绕着“养树之术”和“养人之术”的类比展开,揭示了切合现实政治的“治世之道”;《石钟山记》通过重视直接经验,不满足于间接认识的,总结出属于认识论方面的“致知之道”。②《种树郭橐驼传》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治术的思考,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民生疾苦的优良传统;《石钟山记》表现了作者的质疑精神,体现了非常可贵的求实的科学精神。拓展运用活动单分析概括事理和事件的原因[从教材中学]《石钟山记》中作者在质疑、释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并指出了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一是郦道元“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二是士大夫不作实地考察;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到高考中去]分析概括事理和事件的原因题在近几年高考题中所占比重比较大。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这类题重点考查学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迁移应用](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文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题干明确了信息筛选区间和答题内容,抓住文中李靖三次回答的关键信息,分别概括即可。由第一次回答“若谢玄……盖苻坚之不善也”可知,苻坚不善用兵,战术使用不当。由第二次回答“此有以见秦师之乱……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他遭到手下慕容垂的陷害却不知,还去投奔慕容垂,可见其缺乏识人智谋。由第三次回答“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知,苻坚不知道用兵的分聚之道。[答案]
①战术使用不当;②缺乏识人智谋;③用兵不知分聚。【参考译文】唐太宗问:“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李靖回答说:“古代的战斗,大多是一些稍有智谋的人战胜没有智谋的人,一些有微小长处的人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能谈得上懂兵法呢?就像谢玄在淝水击败了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太宗命侍臣拣出《谢玄传》阅读后,说:“苻坚哪些地方没有做好呢?”李靖回答:“我看《苻坚载记》说:‘(淝水之战时)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军队独能保持完整。苻坚率领千余骑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了苻坚,慕容垂却没有杀。’从中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而唯独慕容垂的军队得以保全,可见苻坚被慕容垂所困的局面已经很明显了。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就是这样的。”太宗说:“战争中有分合的道理,各自重视适宜的方法。古代的事迹中,有谁擅长此道?”李靖说:“苻坚指挥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他能将兵力聚合而不能分散所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开驻扎,相隔二十里,公孙述前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与吴汉合围,从而大败敌军,这是兵力分散而能合击的结果。”太宗说:“是这样。吴汉战例的得失,足以成为后世万代的借鉴。”(教师用书独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来者鸷距。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节选自《管子·小问》)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节选自《论语·为政》)
孔子“为政”强调“德”与“礼”,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题干要求分析孔子“为政”强调“德”与“礼”的原因,答题时首先要从材料中筛选出“德”与“礼”的重要性,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由材料一“不忧以德则民多怨”可知,强调“德”,是因为施行仁政民众就能减少怨恨。由材料一“礼也者,民美之”可知,强调“礼”,是因为“礼”会激发民众赞美国君。由材料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知,用道德引导民众,用礼制来治理民众,民众就会自觉遵守规则且有羞耻心。[答案]
①强调“德”,是因为施行仁政民众就能减少怨恨;②强调“礼”,是因为“礼”会激发民众赞美国君;③二者兼备会使民众自觉遵守规则且有羞耻心。【参考译文】材料一: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要厚施德惠,不用刑罚恐吓,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问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材料二: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一、主题感悟与写作《石钟山记》开篇交代出游之因,疑前人之说;既而析之以理,验之以实;接着写父子出游,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有人说苏轼这种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有人说郦道元、李渤并非没有“目见耳闻”,其观点并非臆断,东坡的观点与讥笑他人之举也并非可取。请以《博采众家获真知》为题,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思考。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签字购销合同
- 宣传册印刷订购合同
- 人才借调三方协议模板
- 股权合伙合同模板示例
- 股东借款合同范本模板示例定制
- 2024旅游包车网简单旅游包车合同范本
- 日用化学产品口水鸡类考核试卷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战略规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朋友宠物寄养合同模板
- 猪场转让协议合同范例
- 2023年中国收藏卡市场研究报告
- 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 妇产科副高答辩-进展部分
- 实验报告-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
- 房屋租赁运营服务投标方案
- 2023年湖北恩施州发改委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不锈钢防护网墙施工方案
- 医疗差错、投诉、事故纠纷登记记录本
- 企业安全施工运行简历
-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说课
- 地下害虫-蟋蟀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