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涉江采芙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静女》《涉江采芙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静女》《涉江采芙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静女》《涉江采芙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静女》《涉江采芙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人那些言说不尽的爱恋……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静女》和《涉江采芙蓉》古诗文诵读学习目标1.积累《诗经》《古诗十九首》的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诗经》及比兴、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和双关的修辞手法。静女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到春秋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称“

”,它是我国

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原来称为《

》,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句式以

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

。《诗经》按其形式可分为

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

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诗歌诗三百现实诗四重章叠句风雅颂赋比兴“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赋比兴(1)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平铺直叙——比方、比喻——联想一读:读准字音

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sì

xiànchíchúluánwěi

yuèyì

rǔkuì

tírǔ

再读:读懂文本通假字:爱:同“薆”,隐藏。见:同“现”,出现。说:通“悦”,喜爱。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归:通“馈”,赠送。匪:同“非”,表否定判断。诗意:娴静的女子很漂亮,在城角等待着我。隐藏起来不出现,急得我用手指挠头,徘徊不进。娴静的女子很美好,赠送给我彤管。彤管色红而光亮,我喜爱你的美丽。(美人)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并非你这荑草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深读:体会情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四句交代了什么信息?主要描写什么?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怿女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少女怎样的感情?双关、象征

彤管:红色是心的颜色,是火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之物,又指赠物的人。“我”表面上是赞叹彤管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喜爱。顶真使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富有音律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这首小诗塑造了怎样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憨厚、痴情、真诚、专一美丽、调皮、可爱、真诚、勇敢、大胆、敢于表达为什么不写我主动给“静女”送信物,却写静女主动给我送信物?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静女”冲破了精神的束缚和世俗的偏见,主动站立于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平台上,将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信物”送给心上人,这表明了她对男子最真挚的爱意,也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纯真爱情的虔诚。如果写男子,她则由主动变被动,这就不能突出表现她对自由幸福的强烈追求。写“静女”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憧憬,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男女平等的追求。《静女》告诉我们健康纯真的爱情有三个要素一则“思无邪”(静女是美丽可爱的,男子憨厚真诚都是天真无邪的。纯净不带一点杂质)二则“非物质”(礼物并非一定要名贵的金银美玉,哪怕是彤管、荑草,只要代表真心,一样令人感动)三则“唯有你”(爱屋及乌,痴情专一)艺术手法:1、语意双关:言在此,意在彼。谐音、语义双关。说怿女美双关: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2、重章叠句: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表达效果: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重章叠句为《诗经》所首创,因为它在传情达意上的巨大作用,所以广为后世诗歌使用。课堂小结《静女》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直接叙述了“我”与静女的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表现了他们健康纯真的感情。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提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或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简析下面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说明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规范(1)概括特征及身份;(2)(点手法),结合内容加以分析;(3)点明意义或表达效果。当堂检测:5分钟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蹴(cù)

:踩,踏。这里指荡(秋千)。(2)慵整:懒洋洋的收拾。

(3)袜刬(chǎn)

:即划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4)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问: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参考答案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步骤一

)

2、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第一句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被看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步骤二)

3、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步骤三)

涉江采芙蓉关于一本书《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常以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等。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深闺怀远,其次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关于一种花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芙蓉“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纯洁人格的代表。“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是“怜子”。

——象征男女爱慕之情。“芙蓉”的谐音是“夫容”。

——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关于一首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眼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很多香草。读懂大意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关于一颗心心理变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欣喜失落无奈忧伤关于几个意象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什么样的作用?①运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绘了主人公渡江到达兰泽芳草之地采莲的画面,呈现的是优美、纯净的自然环境。②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③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很多香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设问

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远道”:人在远方,心愿难遂,失意忧伤。前四句以乐景写哀情,用美好热闹欢快的场景,衬托主人公内心的惆怅。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问:是谁在“还顾”?虚写——对面落笔(悬想法)这两句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悬想法“悬想法”,又称“对写法”“主客移位法”,是一种虚写方式,简单说就是:①悬想对方表现,即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思念自己。②悬想将来情形,即不言当下如何,却说将来怎样。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除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悬想法(对写法)的好处:①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②使抒情更加含蓄蕴藉,富有含蓄之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问:是谁在“忧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的“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

效果:这样的结尾即明白晓畅,又意蕴丰富,表现出思妇与游子心心相印、分居两地的痛苦,更于无奈惆怅中流露出对人间真爱的坚守。“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薮》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再次诵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渡过江水,采摘芙蓉沼泽之地,兰草萋萋采摘兰草,欲送与谁?所思之人,远在他乡回头眺望,乡关何处?道路绵长,无边无际感情深厚,天各一方孤独忧伤,寂寞终老关于主人公探究:有人认为这首诗歌主人公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是女子,你怎么看?1、游子说【见课本赏析文字】2、思妇说

谐音双关: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

采莲环境:“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以花喻人,暗写思妇追求的美好品质以及拥有的丰富情感。

联系下文:“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前四句先刻画思妇采莲的行为,在描写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课堂小结

本诗借助家乡思妇采集芙蓉和他乡游子回望家乡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全诗运用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及叙事抒情的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