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一、书写与卷面(3分)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二、积累与运用(32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1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伴着青草味儿和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酝niàng,春天已莅临人间。只要你迈步,你就会mù浴在春色中。远望片绿,近瞧似无,是充满希望的();一抬胳膊,一扭腰肢,是(翩跹、蹁跹)舞动的春柳;花团锦cù,装扮色彩,是绽开笑靥的春花;拨动泥土,钻出硬壳,是激dàng生命的();轻捷流转,吹送生命,是轻抚妙摸的();热情烂màn,扑进泥土,是怀揣梦想的()。高邈空灵的春天,你准备好了吗?背起行囊,走在美不胜收的春路上,一起成长,一起做梦,一起出发。(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1\*GB3①酝niàng=2\*GB3②激dàng=3\*GB3③mù浴=4\*GB3④烂màn=5\*GB3⑤花团锦cù=6\*GB3⑥莅临=7\*GB3⑦绽开=8\*GB3⑧轻捷=9\*GB3⑨轻抚=10\*GB3⑩高邈(2)根据语境,下列名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虫→春草→春风→春种B.春草→春虫→春风→春种C.春草→春虫→春种→春风D.春虫→春风→春草→春种(3)结合提示及语境,完成下面两小题。①选文中括号内的“蹁跹”和“翩跹”,你认为选用()更恰当。(1分)提示:蹁跹——形容旋转舞动;翩跹—形容舞姿轻快飘逸。(《新华字典》)②从词性角度看,短语“背起行囊”中“背起”是词,“行囊”是词。(2分)=3\*GB3③选文最后画线句子语序不当,正确语序是。(1分)3.默写。(9分)=1\*GB2⑴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2\*GB2⑵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3\*GB2⑶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GB2⑷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5\*GB2⑸,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GB2⑹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7\*GB2⑺?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8\*GB2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诗句“,”用来形容我们中华民族的巨轮正航行在伟大复兴之路上很贴切。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于雨天路滑,路上堵车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后,连声对他说:“对不起,让您恭候多时了!”(这里的“恭候”是谦辞。)B.“垂问”“垂询”“垂念”中的“垂”,多用于自己对别人(长辈或上级)的行为。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是尊敬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D.“欢迎您来到贵舍,小弟将恭请您的光临,以略尽地主之谊。”句中的敬辞或谦辞运用得当。5.整本书阅读。(10分)【任务一】《朝花夕拾》专题阅读。=1\*GB2⑴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范爱农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的人,他曾经和“我”因为是否发电报而在同乡会上争执,回国后两人相逢,渐渐熟识,冰释前嫌。B.《琐记》中的衍太太是一个自私自利、表里不一的人,她怂恿孩子吃冰,挑唆“我”偷母亲的珠子并散布流言。这个人物还曾在《五猖会》里出现过。C.《父亲的病》中写了绍兴城中的“名医”陈莲河,他道貌岸然,拿药引子作为欺诈手段,置医德医风不顾,肆意敲诈,骗术败露就溜之大吉。D.寿镜吾是作者的启蒙恩师,在鲁迅眼中,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解剖学教师,是在国家危亡时刻走进他心灵的导师。=2\*GB2⑵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关题目。(3分)选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选段(二)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选段(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1\*GB3①选段(一)中,鲁迅先生非常喜欢并提及的一部书是《》。=2\*GB3②选段(二)中,“我”急于去东关看的迎神赛会是。=3\*GB3③选段(三)中,“他”指是。【任务二】阅读《西游记》中的选段,按要求答题。【甲】A道:“我也不怪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A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A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乙】你看他忍气别了B,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B,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1\*GB2⑴甲文和乙文语段中的A和B分别是、(写人名)。(2分)=2\*GB2⑵甲文的A和乙文的B分别因为什么原因赶走孙悟空呢?(2分)A:B:=3\*GB2⑶孙悟空除了神通广大、本领高强,从选文内容看,他还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1分)三、阅读(35分)(一)古诗阅读(5分)山居①元好问斜阳高树挂晴虹,肃肃微凉雨气中。一道鹭莺花不断,密香吹满马头风。【注释】①本诗主要写诗人在山中雨后的游览经历。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句诗人通过斜阳、高树和晴虹等意象,勾勒了一幅山雨初霁的新美图画。B.第二句“肃肃微凉”指行于雨后山中,萧瑟之景现于眼前,心中愁绪也油然而生。C.第三句写途中观赏所得。“不断”二字,写出了鸥鹭处处有,山花遍山野。D.最后一句,“密”字写出了鲜花之繁盛;“满”字则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7.全诗虽然仅四句,但角度富于变换,除了视觉,还从哪些感官角度写景?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文言文比较阅读(7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咏雪》)【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①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①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8.解释加点词语。(2分)=1\*GB2⑴与儿女讲论文义()=2\*GB2⑵撒盐空中差可拟()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吾日三省吾身B.太后诏问所食多少/饭疏食C.即以其言应诏/爱人以德D.为魏郡太守/为人谋而不忠乎现代文阅读Ⅰ(7分)【甲】春风辗转王继颖①春风在群山间蜿蜒。②我和爱人驾车入山,被春风引至一个山坳里的村子。我们沿小路走进田园。春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自由弥散。正是午后,村民大概多在家中小憩,时光静谧,视野里,几只喜鹊上下翩飞。③走上一个高坡,一对老夫妻在园子一角忙碌,一堆湿润的泥土旁躺着几十棵白菜。白菜刚从挖开的坑里取出来,老两口弯腰低头,慢慢剥着压伤的白菜叶子。园子中间鼓着一小堆新鲜的粪肥。④“你们从哪来?到谁家的呀?”老妇人看到我们,停下手里的活儿,直起腰身,像迎接远客般热情招呼。⑤“我们离这儿不远,不去谁家,随便转转。”我嘴上应答着,紧挨园子停下脚步。⑥老妇人走到园子边,隔着灌木枝和我聊起来。她身材微胖,蓝底红花的旧棉袄沾着泥土,黑里透红的脸上挂着饱满的笑容。清瘦结实的老汉也放下手里的白菜,直起腰身听我们闲聊。他微笑的脸上波纹起伏,颜色也是黑里透红。⑦一番闲谈得知,老夫妻都已七十五六岁,三儿六孙,分出去三个小家。老两口单独过日子,坚持种庄稼地和菜园子,衣食不愁,身体还凑合,只是老妇人血压高,腰疼腿疼,吃药不少花钱。两位老人觉少,吃过午饭,在家躺不住就出来忙。白菜运回家,把坑填好,园子里施上肥,就要种春菜了。⑧“阿姨,您和大叔接着忙,我们再走走。”我们继续移步前行,老两口挥手目送。⑨我们返回时老夫妻还在忙碌,剥好的白菜整齐地码在一起。⑩“你们等会儿,带两棵白菜回去!”老妇人一边招呼,挑出两棵白菜抱在怀里。“阿姨,我兜里没带钱。您有手机微信吗?我转账给您。”“白菜是送你们的,不要钱。这么多白菜,我们吃不完。再说,我们不会用手机。”阿姨说着话走到园子边。⑪择得干干净净的白菜递出来,我一手接住一棵,沉甸甸的白菜冰凉冰凉的。微寒的春风轻拂,把一股暖意送进我心里。此时,大叔也走到园子边,一手一棵干净的白菜,执意递到我爱人手里。⑫后备厢的白菜散发的山野气息萦绕车中,我的心中豁然舒展,轻轻舞起温煦的春风。⑬—路辗转,黄昏时返回平原的城里。街边一位清洁工大爷仍在坚守岗位,我们从后备厢取出四棵白菜,把山野老人的善意送给小城的老人。⑭夜坐书房,我默念“辗转”一词,除了解释为“翻来覆去”,还有一个意思:经过许多人的手许多地方。这个意思让我心生春风般柔软的亲切感,只要善意长驻心田,就有春风辗转人间,经你的手,拂过我的心,吹过他的暖语,再伴随谁的微笑,由城市到乡村,由山川到平原……【乙】春风过处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所到之处,她都用温柔的手摸过。②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衣褪尽,春色满园。④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鹑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鹄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⑥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⑦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绒绒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做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聊会儿天。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11.甲文《春风辗转》中的“春风”指的是;乙文《春风过处》中写春风,主要运用手法来表达情感。(2分)12.乙文第②段的画线句“苏醒,返青,拔节,生长”,连续使用四个短句简练生动地表现了。(1分)13.请简要概括甲文中“老夫妻”的形象。(2分)14.乙文⑤-⑦段写春景。请仿照句式,从感官的角度将内容补充完整。(2分)春天的色彩————(四)现代文阅读Ⅱ(7分)母亲手中那根棍张金刚①“哒、哒”,木棍敲击水磨石地面的声响,回荡在医院走廊,有些突兀。我搀着母亲的左臂,母亲右手拄着拐棍,慢步走向楼上化验室。一声,再一声,敲得我心上有些生疼。②这木棍是我从朋友那里淘到的深山六道木,褪了皮,直溜、光滑、坚硬;选一枝杈处,留段握柄,截断,磨光,正好给走路已然蹒跚的母亲当拐棍。她眉头一皱,不乐意了:“我不需要这玩意儿,拿走,拿走。”我随手撂在了门后墙角,任其搁置数年,积了厚厚的灰尘。③这次母亲头晕、腿疼,我将擦拭干净的拐棍递给她。母亲叹口气,一手挟着门框,一手颤颤巍巍接过,第一次拄着上了去医院的车,边走边念叨:“到底还是拄上了呀!”一向要强的母亲,终因拄上那根拐棍,让她服了老。④印象中,母亲手中似乎倒是常握着一根棍。只不过,先前那根棍总是被母亲自如支配,“舞”在手上,支撑起我们全家虽贫穷却未倾倒的烟火日子。⑤“娘,我回来了!”远远望见,母亲正趴在锅上,挥舞木棍,搅着一锅金黄喷香的玉米面疙瘩,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年轻的面容。哪料,母亲猛扭头,直起腰,不管燃着火、做着饭,举着搅棍就朝我冲来,嘴里骂着:“我叫你和同学打架!”看来是有人提前告了我一状。⑥我生怕被母亲逮住,便扔下书包,撒腿就跑。母亲跑得快,我跑得更快。她停步喘口气的当儿,还不忘将搅棍横在嘴边,转着圈儿地啃光粘在上面的玉米面,边啃边嚷:“小兔崽子,给我站住!”我跑上了山,母亲忽地站定,一跺脚:“不好,疙瘩煳了锅了;回来再找你算账。”扭头,挥舞着搅棍,冲回了家。⑦当我从山上折了两根六道木回家,送给母亲做搅疙瘩棍时,饭菜已摆上了桌。我“嘿嘿”一笑,分明闻到了丝丝煳锅的味道。如今,母亲已没心气搅疙瘩给我吃了,可那两根被母亲磨得溜光的搅棍,还挂在墙上。⑧近年,回老家多,常拿起那些老木工具,帮年迈的父母做些活儿。每次干活儿,母亲都会嘱我穿上那双在家时穿过的布鞋。那是十几年前,我陪母亲在灶前闲聊。先聊到她打小没念过书,连名字都不会写,我便握着她的手,她握着烧火棍,一笔一画在地上教她写“李向荣”;后来,她又在墙上陆续写了很多遍,越写越好。再聊到我很怀念儿时的千层底,母亲便扔掉烧火棍,随手折了两根柴火棍,敲我一下:“抬脚!”量过脚底板长、宽,收好长棍、短棍,花一个月时间,一针一线为我做了那双布鞋。穿在脚上,下地,进山,走路,踏实、舒服得很……⑨上医院二楼,母亲身体明显侧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加了把力。木棍的声响已很微弱,我生怕打滑或拄空,叫母亲停下,接过木棍夹在了我的左腋下。母亲虽然重复说:“拄着棍儿能走,能走。”却分明又将身体压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使足了劲,反倒走得快了,稳了。⑩住院观察一周,无大碍,便回了村,但那根六道木拐棍却成了近八十岁老母亲的手中之物,从不离身边,可行动也仅限于院里院外几十米的范围。坐在院里,还不时将拐棍挥在手中,轰轰鸡,扒拉下乱柴草,指点父亲和我做这做那。我让她写自己的名字,她用拐棍在地上划拉半天,憨憨一笑:“忘了!”日后,母亲再自己进山,出村,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拄着我;甚至,干脆拄着我了。(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15.选文第④~⑧段写了与“棍”有关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第一件:第二件:16.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再聊到我很怀念儿时的千层底,母亲便扔掉烧火棍,随手折了两根柴火棍,敲我一下:“抬脚!”量过脚底板长、宽,收好长棍、短棍,花一个月时间,一针一线为我做了那双布鞋。17.根据选文第⑩段内容,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3分)【链接材料】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莫怀戚《散步》)(五)现代文阅读Ⅲ(9分)最怕匆促曾颖①上职高的第一年,学校组织春游,目的地是40多公里外的新都,这对没怎么出过远门的我,无疑充满诱惑。为了不给妈妈增加负担,我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吃早饭,把饭钱攒下来,交完一元五角钱的车费后,还剩八角钱。②我们坐着汽车,一路摇摇晃晃到新都,上午逛宝光寺,下午游桂湖公园。对于只有十四五岁的我们,后者的吸引力显然要大一些,说不定还可以让我们荡起双桨,像歌里唱的那样。事实上,当时的桂湖公园,湖是一小畦水,桂花尚未盛开,公园里只有一些旧房子。大家围着湖转了一圈,便觉兴味索然。③只有语文老师黄仁文一路兴趣盎然。一副楹联、一块牌匾、一丛花草、一棵老树或一块奇石,都不肯放过。他且走且吟,一脸惬意,仿佛所见都是久别的老友。④那时,黄老师刚教我们不久,但他身上那股掩盖不住的潇洒又儒雅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不知不觉间,我就跟在他身后了。他起初是自顾自地诵读,后来开始给我讲解,哪一副对联是郭沫若题的,上下联里嵌着“桂湖”两个字;哪一句话又和哪一部古典名著有关。还说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之前我在读小说时见过这句词,原来还与这座房子的主人杨升庵有关。杨升庵这个名字,从此进入我的视野。⑤关于杨升庵,黄老师给我讲了一个猫市巷的故事。传说当年杨升庵遇祸遭贬,他对皇帝说:“万岁,您把我发配到哪里都可以,唯独不要把我送回新都老家,我家隔壁有一条巷子,叫猫市巷,那里有很多猫屎,我最怕闻那个味道。”他以为皇帝会因为讨厌他,将他送到他不想去的地方,从而达到回老家的目的。但皇帝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直接将他派去云南。⑥这当然是无可稽考①的故事,距历史事实很远,但距青少年的兴趣很近。黄老师给我讲的许多关于杨升庵的真实故事,我都淡忘了,唯独记得这一个,历经39年,它依然清晰如昨。⑦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和大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