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目录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3一、填空 3二、单项选择 3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4四、名词解释 5五、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5六、简答 5七、实例分析 5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5一、填空 5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6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6四、简答 6五、论述 7六、实例分析 7七、辨析题: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科学进步的根是扎在教育之中的”。 7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 7一、填空 7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8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8三、名词解释 9四、简答 9五、论述 9七、辨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9六、案例分析: 9第四章 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 9一、填空 10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0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0四、名词解释 10第五章 教育目的 10一、填空 10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0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1四、名词解释 11五、简答 11六、论述 11七、材料分析: 11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13一、填空 13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三、选择题: 13四、名词解释 14五、辨析 14六、简答 14七、材料分析: 14第七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15一、填空 15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5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6四、简答 16五、实例分析 16第八章 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17一、填空 17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7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9四、名词解释 19五、简答 20六、论述 20七、实例分析 20第九章 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 22一、填空 22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3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 24四、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24五、简答 24六、论述 24七、实例分析 24第十章 德育基本原理 26一、填空 26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6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7四、 名词解释 27五、 简答 28六、 论述 28七、 实例分析 28[案例]一次上班会课时,余老师发现地上丢了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余老师指着地上的纸屑对大家说:“这里有三团纸屑,你们都没有拾起来,现在看看后面的三位同学怎么做”。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看着,第一个同学看也不看冲进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眼,无动于衷地走到座位上,第三位同学出现在门口,看到纸屑,就弯下腰拾了起来。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余老师表扬了这个拾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请用德育理论分析余老师的做法。 28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班主任工作 31一、填空 31二、选择题: 31三、辨析(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31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31五、名词解释 31六、简答 31七、论述 32八、实例分析 32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1.教育起源于劳动。2.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3.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大要素组成的。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5.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6.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在欧洲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些著作是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标志。8.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学习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0.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二、单项选择1.学校产生于(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C)。A.卢梭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3.“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5.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C)
A.《论语》
B.《大学》C.《学记》
D.《中庸》
6.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出版的(B)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A.《教育学》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新教育大纲》7、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B)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8、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C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D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10.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A),是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A.《新教育大纲》B.《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史ABC》1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
A
)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1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A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
D)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14、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
B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5.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B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C
)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17.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D)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18.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B
)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19.“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D)
A.《学记》B.《论语》C.四书五经D.《说文解字》2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A)。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2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B)。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杜威2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23.(D)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4.教育学是一门(B)。A.应用性学科B.实践性很强的理论性学科C.理论性学科D.技术性学科25.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C)。
A.阶级性B.历史性C.社会性D.民主性
26.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7.义务教育法最早是在(C)提出。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早在原始社会里就出现了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教育。(×)2.教育学和教育同时产生。(×)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4.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5.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因此,教育学实质上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6.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的学科,又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实用学科。(√)7.教育学实质是教育经验的汇编。(×)8.大狼带小狼捕食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
9.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四、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2.狭义的教育五、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1.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教育性。2.有的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还要学习教育学。”六、简答1.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你打算怎样学好教育学?七、实例分析1.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有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第二,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十分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现、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
第三,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但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填空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主要是制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利,影响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3.“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教育发展要超前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4.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教育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C)的发展水平决定的。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文化C.生产力D.意识形态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A)。A.性质B.教育组织形式C.教育方法D.教育结构3.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教育具有(D)。A.社会性B.超前性C.不适应性D.相对独立性4.同是现代化国家,英国历来注重“绅士”教育;德国重视技术教育;美国注重实用教育;日本注重学历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D)。A.竞争性B.历史继承性C.独特性D.个别历史继承性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6.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8、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D)。
A、能动性B、可控性C、超前性D、相对独立性9、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B)。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最重要的手段。(×)2.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3.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的。(√)4.当代社会,教育发展应该和经济发展是同步的。(×)5.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6.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7.“教育救国论”是科学的、可行的,“教育改造社会”也是可以实现的。(×)8.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9.办多少学校多少人受教育,多少人从事教育工作,决定于剩余劳动力的量。(×)10.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1、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课程发展并不起决定性作用。(×)12、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四、简答1.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主要有: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促进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创造和传播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全球化。2、简述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答:(1)政治对教育的作用体现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影响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2)教育对政治的作用体现在: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政治社会化;促进政治民主化;为政治制造舆论、营造思想环境。五、论述六、实例分析1.欧洲在古希腊时期出现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统一的学园——缪斯学院,它使古希腊的科学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城。1775年,法国将巴黎科学院改组为法兰西学院所属的一个部门,使法国的科学研究全部集中在高校,当时的法国科学技术成就跃居世界首位。
美国的理工科博土有近一半在高等学校工作,美国的科学家被高等学校聘用的约占科学家总数的40%。美国高等学校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1978年,美国基础研究共支出60亿美元,其中大学占了60%。
试用上述材料分析教育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第一,上述材料反映了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社会作用。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单位,承担着再生产科学知识的任务,同时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担负着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生产力的任务。
第二,学校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方面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发挥精神生产方面的作用,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体系,在高校的实验室里研制创造出众多新的生产工艺,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通过教学,还可以把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受教育者的研究能力,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高等院校集中了一批一流的专家教授,构成了良好的专业结构。还有年轻的精力充沛的研究生作为人才梯队,从而使高校有良好的条件进行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可望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正由于这些便利条件,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等学校中的基础性研究,在高校中投入越来越多的人才和物质条件。很多国家因此而占据科学前沿,取得许多重大科技成就。七、辨析题: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科学进步的根是扎在教育之中的”。2.有人说:“只要抓好教育,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可以重建,缺乏资源的国家可以富强起来。所以,教育可以救国。”3.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与个体发展一、填空1.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人的发展在内容上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3.历史上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研究有内铄论和外铄论两大流派。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三翻六坐九爬,十个月会喊大大”主要说明了个体发展的(C)。A.可变性B.差异性C.阶段性D.稳定性2.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B)
。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A.环境
B.遗传C.教育
D.社会活动4.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A)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人主观能动性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6.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7.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9.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A)。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10、人的发展指的是(D)。
A、思想发展B、身体发展C、智力发展D、身心发展11.儿童身心的发展总是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是身心发展的(C)。
A、阶段性B、可变性C、顺序性D、稳定性12.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D)环境。A、宏观的B、间接的C、一般的D、特殊的1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B)。
A、外部动力B、内部动力C、内外动力D、潜在动力
1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B)
A、物质基础作用B、主导作用C、决定作用D、发展作用
15、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D)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A、生物性和社会性B、生物性和阶级性C、历史性和阶级性D、受教性和可教性1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C)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7、“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1.遗传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3.仲永的故事说明了遗传在人的后天发展中的重要性。(×)4.当代社会,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无条件的。(×)5.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6.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于儿童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社会、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构成的新旧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8.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注意听课的现象,属于学习态度问题。(×)9、人遗传素质本身不可能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10.学校有专职教师,有各种设备,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必定无疑的。(×)三、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2.遗传3.环境4.个体主观能动性四、简答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是什么?2.3.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学校教育具有:(1)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较强的计划性;(3)较强的专门性。(要点要适当展开分析)五、论述七、辨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六、案例分析:[案例]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教师说:"我们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教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教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段对话。答: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环境等也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案例]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一、填空1.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等。2.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3.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我国制定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学制2..我国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学制3.提倡终身教育的是法国的(A)。
A、郎格郎B、斯金纳C、布鲁姆D、赞可夫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C)。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初等教育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双轨学制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关系。(√)2.美国实行的是单轨学制。(√)3.终身教育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4、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则属于基础教育。(√)四、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教育目的一、填空1.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2.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主要考虑生产力因素、社会关系因素、学习者因素。3.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最基本的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取向。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是教育目的。6.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7.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整个教育活动的作用及功能是多方面的:8.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城市与农村相结合D.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2.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A)。A.卢梭B.罗杰斯C.布鲁纳D.赞可夫3.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B)。A.赫尔巴特B.涂尔干C.杜威D.凯洛夫4.教育方针核心是(A)。A.教育目的B.教育思想C.教育方法D.教育制度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旧的社会分工B.生产力水平的低下C.资本主义制度D.阶级剥削6.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A.提高国民素质B.传授科学知识C.培养创新素质D.培养实践能力7.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8.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由(B)因素决定的。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教育方法9.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B)。
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理想意图”。(√)2.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是全体性教育,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不是无考试教育,不等同于能力教育,不是放任教育,不是排斥课堂教学的教育。(√)3.高中阶段虽然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任务,是一个人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但高中阶段的教育性质已不属于基础教育。(×)4.由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因此可以互相代替。(×)5、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都具有客观性,它们之间本质上是一致的。(√)6、教育目的包括了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两大部分内容。(√)7.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说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目的也有共同的一面。(√)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平均发展。(×)四、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五、简答六、论述七、材料分析:1.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学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的。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受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请用教育目的理论的有关知识,对这个材料进行分析。答: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2)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人道精神和人文关怀。在整个时间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3)既是现代教育目的价值观中"客体论"向"主体论"转变,也是教育目的中由"占有性个人主体"向"共存的类主体"转变的集中体现。老师没有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案例]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案例: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案例]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答: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正确轨道,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教师和学生一、填空1.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3.教师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身心素质三大方面。4.“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高尚的职业”。这是夸美纽斯提出来的。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6.良好师生关系的类型有爱生尊师、教育民主和教学相长。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2.教师是一种古老又永恒的职业。(√)3.“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德国的夸美纽斯和英国的杜威。(×)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5.“学而不厌”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范。(×)6.教学有法,但有定法;教学有原则,但没有死框框。(√)7.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的。(√)8.教师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体现了教师因材施教的行为。(×)9.教师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的劳动。(√)10.教师的劳动时间,没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教师的劳动地点,也没有校内外的明确分工。(√)1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12.在构成教育的基本因素中,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三、选择题:1、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A)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A.赫尔巴特B.杜威C.洛克D、夸美纽斯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4.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C)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5、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c)。
A主体B客体C即是主体又是客体D即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B)的特点所决定的。
A,劳动内容B.劳动对象C.劳动手段D.劳动方式7、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劳动具有(B)
A、责任性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8、(C)是指灵活、有效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A、组织管理能力B、教学能力C、教育机智D、反思能力四、名词解释1.教师2.3.教师专业化4.师生关系五、辨析1.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2.“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4.教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塑造者。六、简答1.当代教师应具有哪些素养?答:(1)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能力、专业发展意识;(3)身心素质。七、材料分析:[案例]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学校里的老师都没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个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谁也没有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班。上课铃响后,所有听课的教师都进了教室。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环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桌上的粉笔灰。片刻的鸦雀无声之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讲课的过程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讲完之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人民教师的第一要务,在于为师先做人,要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高尚、师德高尚的人。[案例]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案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有一个孩子上课总是举手,可是叫起来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同学窃笑不已。老师私下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如果老师提问不举手,同学们会在课下叫他傻瓜。显然,学生身处两难境地,为逃避嘲笑,只好在自己不会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举起了手。这个无奈的孩子在冒险。他往往被不明真相而气恼的教师当众训斥。而这位细心的老师观察到学生内心的变化,与他约定,当真会时高高举左手,不会时举右手,渐渐地这个孩子越来越多地举起了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提问。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一、填空1.美国教育家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2.主要课程理论流派有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生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改造主义课程论。3.课程编制分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4.课程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许多的分法,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是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是活动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5.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__。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_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C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B)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5.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6.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A)体现出来的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科书7.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B)。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计划D.教科书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学科课程比活动课程更能学到系统理论知识。(√)2.三、辨析(先作判断,再作简要说明)1.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各科课程标准。2.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照本宣科。四、简答五、实例分析1.看着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哈尔滨少儿活动中心“想象绘画班”的家长们火了,这是咋教的?尽管校方再三解释,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象创作的空间,可班上80%的家长还是让孩子退了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风波?如果你是其中的教师。会怎么办?2.某教师在数学课上讲10以内的加法:5+3=8。他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将黄的、红的橡皮泥分别搓成小球,然后要求在每个竹签上穿上5个黄色的和3个红色的小球,要连续穿20串。另一组在一筐玻璃球中捡出5个蓝色的和3个绿色的橡皮泥装成一袋,连续装20袋。学生们情绪很高,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教导主任听完课后,评价这一段的教学为:“这种课不像数学课,倒像手工课。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这位教师很委屈,也很困惑。这位教师的困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你是其中的教师,会怎么办?3.金秋,在北方城市的一节观摩课上,年轻女教师与初一学生一起学习《秋魂》(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背景音乐是克莱德曼的《秋日的私语》,大屏幕上连续播放着秋天沉静的大树、高远的天空、斑斓的树叶、饱满的果实、萧瑟的秋风……还有米勒的《拾穗者》。教师将这节课处理为朗读课,教师读“秋实”。她很干净、单纯并带有稚气的声音,在处理“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时显得力不从心,如同一个小孩子学说大人话。再分角色朗读“秋风”与“秋味”,“谷子”是一个平静的男声: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的;“棉花”是一个温柔的女生: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这银妆素裹呢?……接着全班男声朗读“秋风”,男孩子克制着速度,清亮的童声与沙哑的声音混成一种杂乱的单纯……然后,全班女生朗读“秋叶”,女孩子舒展的声音、娴静羞涩的声音、心不在焉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称颂着秋叶。课堂中还有其他声音,沉稳的“秋土”,宽厚的“秋景”……请结合课程改革的目标分析以上的教学片段。4.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清了。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期末考试时,真拿了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翻不了身吗?[案例12]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填空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等。3.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主要应制订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4.根据教学实施流程,问答行为由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四个环节组成。5.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测量与评价。6.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于1959年提出了发现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根舍因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7.《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__谈话__的方法8.关于教学的任务,_形式_教育派主张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9、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教《谜语》这一课时,首先复习了一组过去学过的词:“跃进”、“斗志昂”等,原因是新课文中有“笑迎”这一新词。而“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复习了这些词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了教学的__巩固性__原则。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应以学习(B)为主。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实际操作能力D.语言教学知识2.学校工作必须以(A)为主,全面安排各项工作。A.教学B.发展学生智力C.教育D.发展学生体力3.教学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C)。A.主导B.一般C.中心D.从属4.第一个提出“教学教育性”的思想是教育家(C)。A.布鲁纳B.赞可夫C.赫尔巴特D.巴班斯基5.教学工作的中心程序是(B)。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布置和批改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这体现了教学的(B
)
A.
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8.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D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9.《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10.“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
C
)。A.循序渐进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全面发展原则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是在我国的(B)教育著作中提出来的。A.《师说》B.《学记》C.《论语》D.《大学》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可接受原则13、教学原理中的主体性原理主要体现为(C)教育原则。A.科学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主导性原则14.“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1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16.(B)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对象,使之获得具体明确的表象,为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教学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7.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18.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19.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B)。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20.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C)。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C、自学--指导教学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21、“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D)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22、以“产萎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C)。
A、孔子B、孟子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
23、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C)原则。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23.“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2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2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26.26.“拔苗助长”违背了(C)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7.最早用“循序渐进”一词的是教育家(C)。A.孔子B.荀子C.朱熹D.孟子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过程。(×)2.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3.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就是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4.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材特点进行教育。(×)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就是主要按照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6.启发式教学就是问答式教学。(×)7.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8.教师只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就会得到发展。(×)9.上课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过程。(√)10.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映。(√)1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要求寓知识教学于思想教育之中。(√)12.巩固性原则就是要求学生背熟记劳所学过的知识。(×)13.每一节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一个教学原则。(×)14.教学是一种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因而教学就是生活本身。(×)15.教师上每一节课,都必须抓住五个环节——“组、复、新、巩、布”,一个环节都不能缺。(×)16.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17、综合课程是在一节课内完成某种复杂的教学任务的课。(×)18、“产婆法”是典型的谈话法。(√)
四、名词解释1.教学2.教学原则3.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直观性原则6.启发性原则7.循序渐进原则8.巩固性原则9.因材施教原则五、简答1.作为学校老师和管理者,应该如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答:(1)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2)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方式恰当地联系实际,如讲解过程中的举例和演示,组织实验、参观、访问、实习等等。(3)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练习实践操作等途径实现。(4)重视校本课程的编写。2.3.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为什么说教学是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5.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六、论述1.在新课程理念下应确立一种怎样的全新教学观?2.论述教学过程的特点。3.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要以教学为主?七、实例分析1.鲁迅先生领着同学去采集标本,同学们看到路边有一株小黄花,就问生物教员这花的名称。生物教员回答说:“这叫‘一枝黄花’”。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在信口开河,便哄然大笑。鲁迅先生严肃的说:“我们做学问的,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不要虽不知却以为知,不论是学生,还是先生,都要这样。这种植物是不是叫‘一枝黄花’,你们可以去查一查植物大词典。这是菊科植物,是叫‘一枝黄花’”。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2.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同志,在讲《藤野先生》里的“油光可鉴”的“鉴”字时,作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字是镜子,在这里作动词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后车之鉴”的应用和解释,使学习程度高的学生也及时得到满足。课后,于漪老师对基础差的学生,又象医生切脉问诊一样,细心了解,积极引导;对基础好的学生,她就帮助他们组织好兴趣小组,出版了《文学园地》,举办了文学讲座。正因为于漪老师作了上述努力,所以她教的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3.有两位老师同教“机器”这一概念。甲老师在甲班说“电动机、拖拉机、织布机”都是机器。乙老师在乙班说“机器有三个要素,一是人为的构件组合体,二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是能代替人作功或转换能力”。课后提问检查:钟表是不是机器?甲班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没有讲”;乙班学生说:“钟表不是机器,它不会作功”。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4.美国历史课教学情景:老师走进课堂后故意把学生的分数宣布很低,使得学生垂头丧气。然后说,如果想要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学生。学生们都愤怒地叫喊,拼命跺脚,把课本、书包仍向老师,表示抗议。老师用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在学生坐下歇一歇的时候,老师严肃的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今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的情境,说明,哪里有压迫、歧视,哪里就有反抗。接着老师引出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黑奴运动”。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该教师的做法。5.有三位老师教“水可以蒸发”的教学内容。第一位教师告诉学生水加热可以蒸发,并要求学生记住水蒸发的原理;第二位教师给学生做了个实验,让学生看到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然后让学生记住水蒸发原理;第三位教师问学生水杯子里的水干了,是什么原因?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被小动物喝了,于是教师引导他们证明是否被小动物喝了,学生在杯子旁放上许多沙子,看有无动物脚印,结果证明不是。另外一个学生提出是蒸发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证明是蒸发,把水加热请用教学基本原理,分析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分析要点:第一位老师单纯采用讲授法,教学方法简单,没有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果最差。第二位老师采用了讲授法和实验法,有贯彻直观性教学,一定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同样没有启发措施,教学效果一般。第三位老师在用讲授法和实验法的过程中善于运用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效果最好。[案例]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教师:"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学生脸胀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请运用学过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来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妥当?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答:该案例中教师表现出的行为,从课程、教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伤害学生自尊。(2)教师仍然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3)教师把传授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唯一取向,忽视学生反思、批判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建议处理策略:鼓励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此为契机与学生探讨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喻的特点;运用教学的语言艺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案例]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案例]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3N3g!_*z4].a2L3f2E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案例]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案例]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提示: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案例]“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老师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而眼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
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实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一、填空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是现场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评定与测量。课的类型是指因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包括单一课和综合课。一节课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备课必须做好备课、备学生、备教法和备学法四方面的准备工作,写好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三种计划。上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严密、语言清晰和积极性高。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一般地说,作业的类型有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际作业。10.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考核可以有不同的种类。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三大类:日常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11.常用的讲授形式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12.作为师生共同的活动形式,对话有两种基本形式问答和讨论分别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13.教师的指导策略包括练习指导策略、阅读指导策略和活动指导策略。14.当代学生的主要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15.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备课要写出的三种教学计划是(B)。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B.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C.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2.教师要上好课关键是(C)。A.语言艺术B.知识渊博C.备好课D.目的明确D.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E.学业成绩考评4.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是(A)策略。A.讲授B.对话C.练习D.阅读指导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活动是(C)策略。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6.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过程,是教师通过(B)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A.评课B.说课C.听课D.讲课7、“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C)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8、课的类型是根据(B)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9、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相框课程设计
- 电子电路与课程设计
- 电子琴模拟课程设计
- 电子机器人课程设计
- 股份合同范本(2篇)
- 电器嵌入式课程设计
- 压疮的护理规范及措施
- 电动绞车课程设计
- 电动机反接制动课程设计
- 电动开窗器研究报告
- 中学生心理健康培训课件
-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三基三严考核计划及实施方案
- 泰国课件完整版本
- 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计算题-(直接打印版)
-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考核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化工行业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性维护
- 贷款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家庭大扫除(课件)四年级劳动教育“小农庄”(校本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