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多数学生认为,小组学习是最有趣的学习方式,而认识假设是一项困难又矛盾的任务,我们难免用自己的思维框架来认识自己的思维!然而,借助朋友和同事来认清自己的假设,存在一个问题:同他们交流只会形成一个封闭环,不断肯定同样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因此,作为老师,在设计小组学习活动时,要确保你设计的活动能提供一些让学生感到吃惊的信息、问题或思考角度。据学生反映,最有效的学习活动是那些一开始就把基本准则说清楚、理解清楚,把焦点放在批判上的活动。
(摘编自布鲁克菲尔德的《批判性思维教与学》)
材料二:
批判性思维有两个特征:第一,它首先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第二,它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不是“批判”,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看,批判性思维的第一层次是一种能力、有别于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为可迁徙能力。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
批判性思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也称之为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是一个属于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判性思维的心智模式是成长型心智模式,就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习惯,不断拓宽思维范围。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这个层次是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走进思维“盲区”。有关“如何"方面的问题,多是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也可以通过诸如ETS的考题来测试。而有关“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如何”方面见长。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知半解。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摘编自钱颖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
材料三:
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的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这样的精神和技能,是人的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指出,我们高端产业落后的一大原因,在于我们的人才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他直言:“没有人,什么都干不成。”显然,他说的人,指那些既能思考又能实干的人。人没有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像没有接上电脑运转的硬盘,它不可能有任何超出已有存储的新产出。年勇是了解国内外产业和科技发展情况的专家,他谈论“没有人"的问题,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其实,人们早已认识到我们的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我们缺乏既能思考又能实干的人,一直就是我们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第一瓶颈。
近几年,我们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以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学外语,还要学习另一种语言,即“理性语言”,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这样的思维和表达的核心,是客观性;而客观性,来自具体、细致、深入和广泛的真实叙事和合理推理。抽象、模糊、大话、套话、空话和情绪化的表述,就不能有力回击恶意的攻击,也不会让广泛的听众信服。
很多人也已认识到,这些问题和基础教育一直缺乏理性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联,虽然这些年已经有不少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和改革努力,目的就是要突破这个瓶颈,但目前的基础教育,和现代社会和国家发展背景下培养有德有能的人的目标,依然没有很好对接上,它依然没有大力有效地培育开放理性精神,没有学习“理性语言”。
(摘编自董毓《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材料一中学生认为,老师设计活动时要提供新颖的信息、问题或思考角度,是小组学习活动有效性的首要保证。
B.一个人能否对专家和权威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是心智模式问题;能否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是思维能力问题。
C.从“思考什么"到“问为什么”,再到“如何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层次越来越重要,学习获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D.材料三引用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没有人”的言论作为论据,论证了批判性思维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
3.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最近,《玫瑰的故事》热播,一些专家对其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该剧胡编乱造,低俗化倾向十分严重。
B.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产生兴趣,对旧说进行质疑和反驳,并通过实地考察提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
C.屠呦呦为了找寻抗疟药物,收集了2000多个药方,反复实验、筛选,并查阅大量文献,最终在古代典籍中获得启发。
D.《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他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状,逐一进行了反驳回应。
4.后两则材料都提及了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表达意图有何不同(4分)
5.“选拔人才”是高考的重要目标。请结合材料,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角度,分析目前的基础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高考“选拔人才"的目标。(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的一生(节选)
契诃夫
主任对我说:“我留用你,纯粹是出于对你可敬的父亲的尊重,要不然你早就从我这儿滚开了。”
过了两天光景,我就被辞退了。自从我被人看作成人以来,我照这样更换了九次工作,这使得我父亲十分伤心。我在各式各样的机关里做过事,可是所有职务都相像,就跟这滴水和那滴水相像一样:我总得坐着写字,听愚蠢或者粗鲁的训斥,等着革职。
我去见父亲的时候,他正靠在一把圈椅上,闭着眼睛。他的脸又瘦又干,胡子剃光的地方颜色发青,如同一个年老的管风琴琴师,脸上现出谦卑的、听天由命的神情。他没有理睬我的问候,也没有睁开眼睛,只是说:
“要是我那亲爱的妻子,你母亲,如今活在世上,那你的生活就会成为她经常苦恼的源泉。"他睁开眼睛,接着说,“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我年纪小的时候,我的亲人和朋友都知道该拿我怎么办:有的劝我去参军,有的劝我进药房,有的劝我进电报局。可是现在我已满二十五岁,参过军,做过药剂师,进过电报局,人间的一切工作我好像都已经干完,别人就不再劝我,只是叹气或者摇头了。
“你自己是怎样想的呢?"父亲接着说,“一般年轻人到了你这种年纪都有牢靠的社会地位了,可是你看看你自己:没家没业,吊在你父亲的脖子上靠他养活!”
“明天我们一块儿去,你要跟主任赔罪,答应他以后勤恳地工作,"他最后说,“你不能没有社会地位。”
“请您听我讲一下,"我闷闷不乐地说,我对这种谈话根本不存一点指望,“您所谓的社会地位是用金钱和教育换来的特权。没有金钱和没受过教育的人靠体力劳动来糊口,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应当成为例外。”
“一讲到体力劳动,你说的话就愚蠢又庸俗!"父亲气恼地说,“你要明白,没脑筋的家伙,你除了粗野的体力以外还有圣火,它使你远远地高出驴子和爬虫。几千年来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得到这种圣火。你曾祖父波洛兹涅夫将军在包罗吉诺一带鏖战,你祖父是诗人、演说家、首席贵族,你伯父是教师,最后我,你父亲,是建筑师!波洛兹涅夫家历代的人传下这种圣火来,莫非是要你来扑灭它?”
“应当公平才对,"我说,“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从事体力劳动。”
“让他们去从事体力劳动好了!此外他们也不会干别的!体力劳动什么人都干得了,圣火却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
再谈下去也无益了。父亲崇拜自己,对他来说只有他自己说的话才能使他信服。此外我很清楚地知道,他评论粗重劳动时态度如此高傲,倒不是出于圣火之类的考虑,而是因为他暗自担心,生怕我去做工人,招得全城的人议论纷纷。主要是我的同辈都早已毕业,有了很好的前程,国立银行办公室主任的儿子已经做了八品文官,我这个独生子却一事无成!可是我仍旧坐在那儿,无力地反驳他,希望他最终能理解我。其实,整个问题简单,可是父亲没看出这种简单,却找出些堂皇得肉麻的话来跟我讲圣火,讲伯父,粗暴地骂我是没脑筋的家伙。不管怎样,我是爱我父亲和我姐姐的。我从小就养成习惯,遇事向他们要主意,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日后恐怕也改不掉了。我做得对也好,不对也好,总是怕伤他们的心,我生怕父亲激动得涨红他那细脖子,生怕他中风。
“对我这种年纪的人来说,”我说道,“老是坐在一个不通气的房间里抄写,好比一架写字的机器,未免丢脸,难堪。这哪儿谈得上什么圣火呢!"
“这毕竟是脑力劳动啊,”父亲说,“算了,别再谈下去了。不管怎样我要警告你:要是你再不去上班,而追随你那种可鄙的倾向,那我和我女儿就不再爱你。我发誓:我要取消你的继承权!"
我十分诚恳地想要证明我的动机完全纯正,我打算一辈子照这原则生活,我就说:“对我来说继承权问题是无关紧要的。我预先声明,我不要一切遗产。”
他的脸涨得通红。“不准你这样跟我讲话,"他用尖细的声音叫起来,又敏捷又灵便地用习惯的动作照准我的脸颊打了两巴掌,“你变得无法无天了!”我小时候,父亲一打我,我一定站得笔直,手心对着裤缝,直直地瞧着他的脸。如今他打我,我张皇失措,仿佛我的童年仍旧在继续着似的。我挺直身体,极力直着眼睛瞧他的脸。他在前堂抓起他的伞,照准我的脑袋和肩膀又打了好几下。这时候姐姐推开客厅的门,想看一看为什么这样吵闹,可是她立刻现出害怕和怜悯的神情扭转身回去了,没有替我说一句求情的话。
我那种不预备回办公室而打算过新的劳动生活的心已经没法动摇了。要考虑的只有选择哪种行业,这是不大困难的,因为我觉着我很强壮,刻苦耐劳,最繁重的劳动也担得下来。从前我也向往精神活动,后来我在各式各样的机关里做事,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十分清闲地度过,而人家却对我说,这就是脑力劳动。我在读书和做事方面的活动并不需要花费什么脑力,也不需要什么才能或者个人的才干,更不需要创造的热情,那是一种机械的活动。我把这样的脑力劳动看得低于体力劳动,我认为这种劳动一分钟也不能成为人们过无忧无虑的闲散生活的借口,因为这种劳动本身不是别的,只不过是一种骗局,只不过是闲散的一种形式罢了。大概,真正的脑力劳动我还从来没有见识过吧。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任是一个虚伪的人,并不是真心尊敬“我"可敬的父亲,他最终辞退了“我”,这让“我"父亲非常伤心。
B.文中把父亲比喻成管风琴琴师,他的神情显现出对“我”的不满,他认为如果母亲在世,也会因“我"而苦恼。
C.父亲要“我”顺从地去坐办公室,认为脑力劳动有社会地位,而“我"并不认同,认为不应该歧视体力劳动。
D.“我”不愿成为办公室里的写字机器,仍诚恳希望父亲能理解“我”,没有认识到父亲固执己见的原因。
7.关于文中父亲打“我”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由“脸涨得通红"到“用尖细的声音叫”再到“打”,说明“我”的声明使他气急败坏。
B.父亲打“我"时“又敏捷又灵便地用习惯的动作”,可见他对“我"的家暴长期存在。
C.姐姐“害怕和怜悯”的神情和“扭转身回去"的动作从侧面表现了父亲的专制和无情。
D.这段描写了小时候的“我”与现在“我"被打时的反应,两相对比说明“我”不愿屈服。
8.文末“我"为何说“打算过新的劳动生活的心已经没法动摇了”?(4分)
9.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在小说中,他批判了哪些社会现实?(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汉主殂,太子禅即位,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谈君臣之交者,竞曰先主之于诸葛。伐吴之举,诸葛公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公之志能尽行于先主乎?悲哉!公之大节苦心,不见谅于当时,而徒以志决身歼遗恨终古,宗泽咏杜甫之诗而悲惋以死,有以也夫!
公之心,必欲存汉者也,必欲灭曹者也。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此心也,独子敬知之耳。孙权尚可相谅,而先主之志异也。夫先主亦始欲自强,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先主不死,吴祸不息,祁山之军不得而出也。迨猇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①,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公故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忘身以遂志,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
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②,而徒流于猇亭乎?
张良遇高帝而志伸,宗泽遇高宗③而志沮;公也,子房也,汝霖④也,怀深情而不易以告人,一也,而成败异。公怀心而不能言,诚千秋之遗憾与!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三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冲主:幼主。②许、雒(luò):许昌、洛阳。③高宗:指赵构。④汝霖:即宗泽。
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及其举国[A]托孤于诸葛亮[B]而心神无[C]贰[D]诚君[E]臣之至[F]公[G]古今之盛[H]轨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使……安定,使动用法,和《鸿门宴》中“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相同。
B.从事,和《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的“怀抱"都属于古今异义词。
C.制,制止,和《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制"意思相同。
D.固,本来,和《谏太宗十思疏》“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的“固"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是()(3分)
A.司马光笔下的刘备认为诸葛亮的才能远超曹丕,能够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所以才要求刘禅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诸葛亮,政事全都交给诸葛亮处理。
B.王夫之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刘备在志向与策略制定上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诸葛亮的志向也无法得以完全实现。
C.诸葛亮考虑的是联合东吴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不以为然;而猇亭战败,刘备死去,诸葛亮面对的又是非常不利的局面,无奈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张良、宗泽和诸葛亮,三位历史人物虽处不同时代,但都心怀大志,而他们的成败也与他们所遇到的君主、各自所处的时代以及自身的际遇密切相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先主亦始欲自强,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4分)
(2)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而徒流于猇亭乎?(4分)
14.三则材料都提及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但观点不尽相同。请根据文本分别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张养浩为官三十余年,而长时间的仕途却令他厌倦,刚逾中年便辞官归隐。此曲是张养浩久历官场之后所做。
15.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点出时令,秋天到了,凄风苦雨,亭台楼阁中也黯然生凉,从而为全词营造出萧瑟凄清的晚秋氛围。“可怜"二字,兼指草木与人事而言。
B.“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两句是词人怜惜菊花,当过了重阳,从秋入冬时,菊花也凋零了,花残叶败,早已没有了盛开时的风流姿态。
C.诗人将自身情感投射于菊花上,此曲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一样曲折含蓄的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
D.此曲寓情于物、借景抒怀,借菊花写自己当下的状态。曲风沉郁悲凉,语言浅近通俗而意蕴深远。
16.朱熹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请结合这首曲子分析它的“曲折”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描写诗人欲盛情招待,但因家贫且远离街市,以致酒菜欠佳而心怀歉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提到中国古代建筑随地形而建、结构错落精巧,小王不由想到《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两句。
(3)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它的荣枯容易引发人们的感慨,诗人往往借其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①人设,如今泛指人的社会形象。人设要有辨识度,就要有特点、够突出。可以侧重性格特点,诸如情绪稳定、真性情等;可以侧重人生经历,比如励志逆袭草根等。可见,人设就如同一个个标签,A。
②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其人设构建的闭环在他者手中。但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如喜欢发什么类型的朋友圈、倾向于为什么样的内容点赞,等等,无论有意无意,都客观上成为其人设建构的一部分。“我看人看我”,对外界评价的重视,也会成为印象管理、人设打造的内驱力。就此而言,人设,指向他人和社会评价,也常常承载自我期许、内含自我塑造。因此很难说,所谓人设,到底几分是被动赋予,(甲)。
③实际上,在传播学中,人设建构并不新鲜。一个有效的人设,如同一张简明扼要的名片,能帮人快速完成形象描述、认知、建构等过程,在提升传播效率上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提到林黛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才貌世稀的形象。回溯文学艺术长廊,这样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或者说人设打造B。
④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人设打造经常与人设红利绑定,一个丰满讨喜的人设能为个人提升话题度、吸金力。立住了精致人设,自然会吸引一群推崇相同生活态度的受众追随,提升垂直赛道的影响力;打造育婴专家人设,赢得家长们信任,也不难受到母婴品牌的青睐。如今,常有类似“造明星,就需造人设”的说法,虽有C之嫌,却并非全无道理。
⑤简单粗暴地用人设“贴标签”,固然可以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乙)。一者,饱和度过高、易于模板化的人设,难免令大众审美疲劳。二者,人设越完美,往往失真程度越高,且承载的期待也越高。回看“高学历”演员不知“知网"为何物此类人设崩坍的案例,要么就是形象演绎不到位,要么就是人设、真人相去甚远。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其中甘苦唯有自知,值与不值各有判断。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分析第五段“贴标签"中引号的作用。(3分)
20.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请分析材料中俗语“甘蔗没有两头甜”的表达效果。(6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请选择文学艺术长廊中的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仿写材料中画波浪线句子。(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松弛感"源于一位微博写手的一段经历。她乘坐飞机时,遇到一家人出门旅游,因妈妈没有登机,所有行李都被退回了。博主预计这家人会在电话里吵一架。结果,飞机上的一家人完全没有生气,气氛全程都非常松弛。博主对于“原来世界上真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的感慨,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跟帖。
奥运赛事虽已结束,中国“00后奥运小将,展现真正的松弛感"的话题却仍在被热议。他们努力拼搏,实力超群,从容淡定;全红婵挂满迪士尼玩偶挂件的“痛包”和丑鱼拖鞋充满了生活趣味;夺冠后陈艺文给昌雅妮的公主抱……他们用松弛感为严肃紧张的竞技赛场添加了活力,展现了年轻一代运动员的独特风范。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你以“松弛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答案
1.B(A.“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错,结合“批判性思维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可知,原文对此是否定。C.关于“测试”“实干精神"的内容错误。结合“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也可以通过诸如ETS的考题来测试”可知,“测试"不是获得方式;结合“人没有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可知,思维能力和实干精神是并列关系,故“实干精神"不属于批判性思维。D.结合“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理性’的精神和‘探究实证’技能的结合。这样的精神和技能,是人的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可知“批判性思维是文明社会的支柱”,“我们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以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学外语,还要学习另一种语言,即‘理性语言’,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可知“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是学习批判性思维”,因而D选项“批判性思维的支柱从社会的角度说是讲好中国故事”,关系不当。故选B。)
2.D(A.“一开始就把基本准则说清楚、理解清楚"才是“首要保证”。B.“一个人能否对专家和权威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是心智模式问题;能否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是思维能力问题"无中生有,原文没有对应关系,原文提到“批判性思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也称之为心智模式”,这两个层次都属于批判性思维,而提出问题和解答都需要两个层次。C.“批判性思维的层次越来越重要,学习获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错误,结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分析可知,“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都属于心智模式层次,比“如何思考"的能力层次更重要。故选D。)
3.B(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A.只有批评质疑。B.质疑、获取证据、分析推理、解答,是完整的批判性思维,完全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C.不涉及批判性思维任一环节。D.是针对他人质疑的回应,不是主动的提出疑问。故选B。)
4.①材料二提出中国学生所提问题几乎是“如何"而很少“为何”的现状问题,为了针对性地提出批判性思维教育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主张;
②材料三提出中国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为了解释我国高端产业落后,人才体系未建立的原因,从而证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每点2分,共4分)
5.①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等思维技能训练,让学生获取批判性思维能力;②通过感悟、启发等方式培养学生开放理性的思维心态、思维习惯;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塑造;④学习“理性语言”,摆事实讲道理;⑤继续进行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让广大师生认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点2分,任写3点得6分)
6.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A项让父亲伤心的主要是“我”照这样更换了九次工作。B项“把父亲比喻成管风琴琴师"错误,不是比喻。D项“没有认识到父亲固执己见的原因”说法不当,原文可以看出“我"了解父亲,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故选C项。
7.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项“对比”错误,原文“小时候,父亲一打我,我一定站得笔直,手心对着裤缝,直直地瞧着他的脸。如今他打我,我张皇失措,仿佛我的童年仍旧在继续着似的。我挺直身体,极力直着眼睛瞧他的脸”,可看出,父亲打“我”时,“我"虽然“张皇失措”,但身体反应是一致的,不是对比。
8.【答案】①“我"坚定地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高低优劣之分。②“我”觉得自己很强壮,刻苦耐劳,最繁重的劳动也担得下来。③坐办公室并不是真正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机械的活动和骗局,这样的脑力劳动低于体力劳动。④父亲对体力劳动的蔑视。其家长专制作风和殴打行为,激起了“我"的反抗心理,也促使“我”从事体力劳动的心不再动摇。(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9.①社会上推崇脑力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文中父亲形容体力为“粗野”,且认为体力劳动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脑力劳动却似乎只有他认为有地位的人才能够做到可以看出。
②爱慕虚荣,过分看重所谓的社会地位。父亲不允许我换工作,不尊重我的个人意愿,只是因为他觉得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是没有地位,会被人看不起的。
③社会不公,上层人士靠关系为子女谋求轻松的工作。文中“我”说“没有金钱和没受过教育的人靠体力劳动来糊口,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应当成为例外。"可见我是靠父亲的关系,才能获得那些清闲而有地位的工作的。
④许多脑力劳动也只是机械的活动,甚至不需要花费脑力,并不具备真正的价值,却让人趋之若鹜。
⑤父辈与子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文中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
(任答3点给6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0.BDG(结合前面句子看,本段主要是作者对刘备的评价,画波浪线的句子则是针对他将国家和太子托付给诸葛亮的叙述和评价,故首先可排除A处,确定B处断开;后面对他的评价,可结合常用在句首的“诚”,判断D处应断开;再根据文言文句式的一致,“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可判断最后一处停顿为G处。参考标点: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11.C(《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制”意思是“控制"。)
12.A(“政事全都交给诸葛亮处理”不是刘备要求的,而是刘禅继位后刘禅的决定。)
13.(1)等到猇亭战败,先主刘备死去,国家的精锐力量在夷陵被全部消灭。(“迨"殂”“于夷陵"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虽然汉朝运数已经衰弱,怎么会让英雄的热血不挥洒在许昌、洛阳,却在猇亭白白地流干呢?(“虽”“何"徒”,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材料一认为,刘备非常信任诸葛亮,诸葛亮也向刘备表达了绝对的忠诚和决心。②材料二认为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并非完全的信任与理解,刘备对关羽的信任超过了对诸葛亮的信任。③材料三高度评价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将其看作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汉主刘备病危,命令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他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太子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可以自行取代他。"诸葛亮哭着说:“我怎么敢不竭尽辅佐的能力,献出忠贞的节操,至死不渝!”汉主刘备又制诏命令太子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只有贤明,只有德性,才能让人臣服。你与丞相共事,要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看待。"刘备病逝,太子刘禅继位,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材料二谈论君臣之间交情的人,都会竞相提到刘备与诸葛亮。刘备出兵伐吴时,诸葛亮说:“孝直如果还活着,必定能制止陛下东征。”诸葛亮的志向能够在刘备手下完全实现吗?真是悲哀啊!诸葛亮的大节和苦心,不能在当时被理解和体谅,而白白地以为实现抱负而鞠躬尽瘁,无奈出师未捷身先死,遗恨千古,宗泽临终吟咏着杜甫赞美诸葛亮的诗句,悲痛哀惋地死去,这是有原因的呀!
诸葛亮的心愿,就是一定要保存汉室,一定要消灭曹魏政权。如果(蜀汉)不能与吴国交好,在内就会收到东吴掣肘而北伐不能顺利进行。他的这一心思,只有鲁肃了解罢了。孙权尚且可以体谅鲁肃与诸葛亮的用心,而刘备的志向却与他们不同。刘备也是最初想要使自己强大起来,最终想要自己称王,雄心不曾收敛,与关羽相互投合罢了。所以他对诸葛亮的信任,比不上对关羽的信任。刘备不死,吴国带来的灾祸就不能停息,祁山的蜀军就不能够北伐。等到猇亭战败,先主刘备死去,国家的精锐力量在夷陵丧失殆尽,一些与诸葛亮志同道合的老将如赵云都亡故了。诸葛亮面对疲劳不堪的百姓、愚昧暗弱的幼主,图谋北伐,但事情不可能有所作为了。诸葛亮所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唯有不顾自身来完成自己的志向,而事情的成败本来就不是他自己所能左右的了。
如果当初先主能像笃信关羽那样信任诸葛亮,听从赵云的劝谏,停止东征,乘着曹丕刚刚篡位,人心没有稳固的时机,与东吴结盟来共同进取中原,(此时)实力还很雄厚,气势也很强盛,虽然汉朝运数已经衰弱,怎么会让英雄的热血不挥洒在许昌、洛阳,却在猇亭白白地流干呢?
张良遇到汉高祖因而志向实现,宗泽遇到宋高宗因而志向受阻。诸葛亮,张良,宗泽,都怀着深远良苦的用心而不能轻易告诉别人,这是一样的,而他们的成败却各不相同。诸葛亮心怀大志却无法对别人表达出来,实在是千古的遗憾啊!
材料三先主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宽容厚道,了解人才礼贤下士,有汉高祖的风范,有英雄的气度。至于他把整个国家和辅佐太子的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而毫无疑心,确实是君臣都出于最大的公心,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楷模。
15.C(这首曲借菊花的凋落残败感慨自身久历官场后精神的颓唐,曲折含蓄的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归园田居(其一)》中从“少无适俗韵……误落尘网中……”的语句可看出抒情较直白浅近。)
16.①重阳节后,诗人看到菊花凋零,便心生“怜花"之情,此为一折(层),人惜花。
②由怜惜菊花“减尽风流”,转而自怜“比黄花瘦”,此为二折(层),“自羞”“自怜"。
③结处“问花不语,花替人愁”,进而感叹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更见诗人内心的沉痛,此为三折(层),人不如花。(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古人云,词密曲疏,词隐曲显。但值得注意的是,曲是明白易懂,但也直中有曲,显中有隐,并不是一味追求浅易,而要显中有隐,直中有曲。“宛转相生,一波三折,层层深入"更是此曲的显著特征。此曲所要描写的不是菊的高洁,而是作者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之后,菊花凋零,曾经鲜艳夺目的花朵已落去大半。诗人看到菊花凋零,便心生“怜花”之情,此为一折(层),人惜花。“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意识到人比黄花还要消瘦憔悴时,又由“怜花”转到“自怜”,此为二折(层)。结处“问花不语,花替人愁”,感叹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更见诗人内心的沉痛,顿使曲子中的愁情变得更加浓郁。此为三折(层)。)
17.(1)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18.A直截了当、一目了然B数不胜数C以偏概全
19.此处引号作用为特殊含义(1分),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粗暴用人设的行为的反感(2分)。
20.①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人设比作“甘蔗”,生动形象突出人设给人带来“红利”(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审美疲劳"和“人设崩塌”的可能危害;
②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简练形象,易于读者理解;
③承接上文内容,引起下文“其中甘苦唯有自知,值与不值各有判断"。
21.甲:几分是有意为之
乙:但会带来很多问题(弊端)(一句2分)
22.提到孙悟空,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不屈不挠的形象;
提到贾宝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不拘礼节的形象;
提到哈姆雷特,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的形象。(人物1分,引用的语句1分,形象特点的概括2分)
23.审题立意分析:
本题以“松弛感”一词的来源和“00后奥运小将展现松弛感"为引子,要求考生围绕“松弛感”这一话题进行文章创作。审题立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理解“松弛感"的内涵。在本应焦虑或愤怒的场合以及紧张的奥运赛场上,“松弛感”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轻松自在、不拘小节,更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即在高度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冷静、自信,甚至带有些许幽默与趣味的生活态度。它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充分而正确的认知;运动员们对比赛的深刻理解、对自我能力的充分信任,以及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承包:墙体拆除项目合同条款3篇
- 2024年度网络平台运营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度企业资产重组与转让合同
- 2024年度企业合并及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办公楼物业管理合作协议
- 2024年度绿色农产品供应与销售合同3篇
- 2024年度标准砖市场供需合同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标的及交易条件详细阐述
-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 课件 8.项目八 智能分析与计算技术
- 2024年度场地租赁咨询合同
- 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
- 注意力训练教案
- 2023年医学院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规定
- 利用家长资源建构班级竹文化 论文
- 生活垃圾分类课件-垃圾分类
- 2023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解析】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第八单元全部)
- 临床科室年终总结(三篇)
- 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
- 喝牛奶问题课件
- 变压器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