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5211.4-2025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 第4部分:赤霉病》是针对小麦对赤霉病的抵抗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的一套标准。该文件详细规定了从实验材料准备到最终结果分析的全过程,旨在为研究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及相关部门提供一套统一且有效的评估方法。

在试验材料的选择上,明确了用于测试的小麦品种应具备代表性,并要求使用已知敏感性的对照品种以确保结果准确性。对于病原体的选择与培养也有具体指导,包括菌株来源、保存条件等信息,保证每次试验所用病原体具有高度一致性和活力。

关于接种方法,《GB/T 45211.4-2025》推荐了几种常见但效果良好的方式,如喷雾法、滴注法等,并对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进行了细化说明,包括接种时间、浓度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便于不同实验室之间能够获得可比性强的数据。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环境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指出了适宜的温湿度范围以及光照条件,建议通过人工气候室等方式创造稳定可控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外界干扰,提高试验精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即将实施
  • 暂未开始实施
  • 2025-01-24 颁布
  • 2025-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45211.4-2025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第4部分:赤霉病_第1页
GB/T 45211.4-2025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第4部分:赤霉病_第2页
GB/T 45211.4-2025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第4部分:赤霉病_第3页
GB/T 45211.4-2025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第4部分:赤霉病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45211.4-2025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第4部分:赤霉病-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2114—2025

.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

第4部分赤霉病

: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evaluationofresistancetodiseasesand

insectestsinwheat—Part4Fusariumheadbliht

p:g

2025-01-24发布2025-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52114—2025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是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的第部分已经发布了以下

GB/T45211《》4。GB/T45211

部分

:

第部分条锈病

———1:;

第部分叶锈病

———2:;

第部分秆锈病

———3:;

第部分赤霉病

———4:;

第部分纹枯病

———5:;

第部分黄矮病

———6:;

第部分蚜虫

———7:;

第部分吸浆虫

———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万权刘太国陈巨莲陈怀谷

:、、、。

GB/T452114—2025

.

引言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小麦抗病虫性鉴定技术方法操作程序和鉴定

GB/T45211《》、

评价原则为育种材料筛选杂交后代选择抗病基因发掘和品种评价审定等提供规范的标准化技术方

,、、

法对指导和推动我国小麦抗病育种品种布局和植物检疫等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小麦生产中具有较大

,、。

危害的种重要病虫害拟分为以下个部分

8,GB/T452118:

第部分条锈病

———1:;

第部分叶锈病

———2:;

第部分秆锈病

———3:;

第部分赤霉病

———4:;

第部分纹枯病

———5:;

第部分黄矮病

———6:;

第部分蚜虫

———7:;

第部分吸浆虫

———8:。

GB/T452114—2025

.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程

第4部分赤霉病

: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小麦抗赤霉病评价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评价程序规定了接种体制备鉴定圃

,,、

田间设置抗性评价等内容描述了证实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属植物对赤霉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赤霉病Fusariumheadblight

由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graminearum所引起的以穗部产生坏死和枯萎症状的

(complex)

小麦病害

32

.

抗病性disease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33

.

抗性评价evaluationofresistance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

34

.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所具有的干扰寄主生长并引起病变的能力

35

.

人工接种artificialinoculation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放于植物体感病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

,。

36

.

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scale

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人为数值化定量描述

注包括病情指数和严重度

:。

37

.

分离物isolate

从发病部位通过人工培养纯化再接种和分离等方法获得的病原菌的培养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