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企业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生产制造企业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生产制造企业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生产制造企业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4页
生产制造企业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目录一.前言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1.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目的及范围1.1

编制目的:是通过预先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其发展,保护现场员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并将事故对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1.2

编制范围:凡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事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都应编制预案。2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核、审批2.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2.1.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部位;2.1.2.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指挥中心,以及相应职责;2.1.3.编制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2.1.4.应急救援的资源管理;2.1.5.应急救援的程序;2.1.6.事故的处置。2.2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报主管安全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或常务副总批准执行。2.3

其他职能部门根据专业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见附件二十二(如:生产部负责编制《供电预案》、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综合办负责编制《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灭火预案》等)报主管安全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或常务副总批准执行。2.4

部门被确定有重大危险源部位(危险目标),应制定出本部门在一旦发生事故的二级级救援预案及自救措施。主要内容:2.4.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4.2.编制应急救援程序;2.4.3.应急救援的资源管理;2.4.4.按各生产单元编制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以及具体的处理方法。2.5

部门救援预案及自救措施,应由部门经理负责审核后,交安全领导小组审定,最后报主管安全生产副总或常务副总批准执行。2.6

生产部门负责提供事故现场内设备、设施有关的技术档案资料的相关情况,以及应采取的安全处置措施方案。提供事故现场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资料以及相关安全处置措施。2.7

采购部门负责提供应急救援的器材、装备、物资及运输车辆。3.

应急救援预案的教育和演练3.1

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救援程序。3.2

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厂级和部门的应急救援预案或自救措施,使员工熟悉预案和自救措施,掌握具体的处置方法和自救方法。3.3

公司定期开展群众性的有关防化学事故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都能较熟练掌握化学事故的防护及自救方法。3.4

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整体演练,或进行针对性的局部演练。通过应急演练,评估应急准备状态、事故应急能力,检验应急人员对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3.5

公司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讨论,并结合应急演练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3.6公司应针对具体情况(如生产变化、技术改进等)对二级应急救援预案或自救措施进行修订。消防管理制度1.总则1.1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公司辖区范围消防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和在职员工以及各部门使用的外包队伍。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部门对工程施工现场有消防标准和要求的,施工人员要一并执行。1.3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1.4公司各部门经理是本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1.5公司综合办对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违反本办法的部门和个人有实施处罚权。1.6保障公司的消防安全,维护消防设施,预防和扑救火灾,是每个员工的共同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对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控告和制止。1.7凡对防火工作做出贡献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行为的部门和个人,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奖励或处罚外,可依照本办法给予奖励或处罚。2.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2.1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部门负责。2.2施工部门应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对工人的消防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人员,不得上岗作业。2.3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规模建立相应的消防组织、配备消防人员和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的配置要做到布局合理,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其灵敏有效。2.4施工部门应当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一名施工现场负责人,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配备或者指定防火工作人员,负责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工作。2.5施工现场暂设或使用的安全网、围网和保温材料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规范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或者可燃材料,不得使用明火保温。2.6施工部门应当按照各类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配备消防器材、设施及存放、保管施工材料。2.7建设工程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易燃可燃材料。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应当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2.8施工中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时,应有防火安全措施;不得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使用后的废弃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料应当及时清除。2.9施工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用火管理制度。施工作业用火时,应当经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后,方可在指定的地点、时间内作业。施工现场内禁止吸烟。2.10施工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并采取防火措施。安装电气设备和进行电焊、气焊作业等,必须由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操作。2.1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改正。3.奖罚3.1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3.1.1、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消防组织、防火安全制度健全,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器材设备完好有效,无火灾事故,工作成绩突出的;3.1.2、组织扑救火灾及时,积极支援临近单位扑救火灾,避免重大损失,有显著贡献的;3.1.3、在消防工作的其他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3.1.4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3.1.4.1、热爱消防工作,勤勤恳恳为消防事业努力工作,促进单位消防工作发展的;3.1.4.2、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隐患,避免火灾发生,成绩突出的;3.1.4.3、积极扑救火灾,抢救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表现突出的:3.1.4.4、对查明火灾原因及在消防安全工作其他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3.1.5表彰奖励的部门或个人,需向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送先进事迹材料,经公司研究批准,予以表彰、奖励。3.1.6部门或个人有违反消防管理规定行为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公司规定和本办法予以处罚。3.1.7违反消防管理法规和本办法规定行为之一的,经指出不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和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分别处以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可并处部门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奖罚规定》执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设置目的为了控制、消除职业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2.适用范围适用全体员工职业病防治的管理3.引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1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8号)(2012年6月1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总局49号令)(2012年6月1日)4.职责4.1综合办公室负责职业卫生管理。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职业卫生设施的日常使用管理。4.3生产部负责职业卫生有关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检修等管理。5.程序5.1总则5.1.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公司各部门应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5.1.2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5.1.3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5.1.4综合办应依法维护员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5.1.5公司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奖励。5.2职业病危害申报综合办公室应向政府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3)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5.3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5.3.1综合办公室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参加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5.3.2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应同时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等档案。5.3.3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整改直至达标,否则不得投入生产。5.3.4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公司领导、综合办公室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5.3.5生产部做好防尘、毒、射线、噪声以等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5.3.6综合办公室应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员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公司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5.3.7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5.3.8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业卫生隐患,应纳入公司安全隐患治理计划,由综合办公室牵头负责整改。5.3.公司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5.4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管理5.4.1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5.4.2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部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5.4.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综合办公室安排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或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公司不得安排未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的工作。5.4.4综合办公室应根据新招聘及调换工种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安排其相应工作。5.4.5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察。5.4.6综合办公室应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5.4.7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并通知体检者本人。5.5作业场所管理5.5.1综合办公室定期联系有资质单位,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员工公布。5.5.2生产部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5.5.3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5.5.4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5.5.5生产岗位员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5.5.6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对尘、毒、噪声、射线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5.5.7综合办公室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5.6职业病诊断与管理5.6.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综合办公室统一管理。5.6.2综合办公室要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发现职业病病人时,要及时向地方政府职业卫生行政部门报告。5.6.3综合办公室应及时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由综合办公室提出调整岗位意见,经总经理批准后办理。5.6.4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应依照国家规定执行。5.6.5对疑似职业病的员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5.7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5.7.1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定期研究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领导和岗位员工都必须熟悉本岗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职责,掌握本岗位及管理范围内职业病危害情况、治理情况和预防措施。5.7.2综合办公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习,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5.7.3要对全体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与考核。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条例及公司的规章制度,树立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5.7.4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掌握生产现场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制度1、设置目的为保证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和租赁单位等生产活动安全,避免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确保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设置本制度。2、适用范围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和租赁方、临时外来人员等。3、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4、职责4.1技术部负责扩建、改建、技术改进等工程项目安全合同。4.2生产部负责设备、设施(维修)协作相关方的安全合同;并负责产品协作、配套相关方进厂服务的安全合同。4.3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外包(协作)相关方经济协作合同的资质(经营单位营业证、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审查。并实施安全监督。5、程序5.1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外来相关单位施工或协作工作。根据公司有关文件规定,双方应签订有关经济合同,同时签订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协议。5.2对外来相关施工单位的安全协议的办理事项,并经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正式签订,各有关单位负责提供外来单位的情况和有效证明(工商营业执照,法人资格或委托代理人)。5.3外来单位施工在安全协议签订以后,才能施工和协作工作,归口部门在联系,布置所要求协作项目时,必须和部门经理或现场委托代理人(须委托证明)商定、落实,不得以个人布置工作。5.4公司各部门必须严格按明确的业务归口负责外来单位施工联系、布置工作,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需要安排其工作时,要填写工作任务单,同时要与归口部门联系,确认后方可施工,不得擅自联系和布置工作。5.5有关部门必须对业务归口的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和教育,督促其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厂规、安全法规和双方签订的安全合同(协议),同时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及厂纪厂规,发现其违章操作和违章管理,立即应予纠正,情节严重可勒令其停止工作,并及时上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5.6承包商、供应商应遵守如下一般安全规则:5.6.1全厂范围内一律禁止吸烟。5.6.2承包商、供应商人员进入本厂,必须接受门卫人员的管制,必要时需接受检查。未经本厂相关人员授权,不得擅自进入非合同规定区域。5.6.3服务现场若发生安全事故,承包商、供应商现场负责人必须在1小时以内通报安全员,以便及时协调解决。5.6.4保持工作现场的环境整洁,承包商、供应商所携带的工具、器具物件或车辆不得随意散放,妨碍厂区通道畅通。

5.6.5灭火器材周围2米之内不得堆放物品,厂区内所有管路、电气线路、仪器设备等等,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接触、旋转或变更。5.6.6厂内车辆行驶不得超过每小时5公里。5.6.7消防栓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接管使用。

5.6.8氧气及乙炔钢瓶应直立固定放置妥当,不得倒置、随意滚动、接近火源或高温作业区。5.6.9在2米以上高度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及扣妥安全帽系带。5.6.10在屋顶工作,必须铺设三十厘米以上宽度的踏板,并应穿防滑鞋,不得赤足。5.6.11高处、屋外作业遇有强风大雨或雷击,应立即停止工作。5.6.12危险工作场所周围应设围绳或警告标识及警告灯。

5.6.13电气设备工具之使用,未经许可不得随意乱接于插座。5.6.14电气设备工具的电源线及延长线不得随意散放地上,应架高或者悬挂,以防绊倒及触电事故。5.6.15电(气)动工具在操作转动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若需离开,则开关必须关闭。5.6.16工作进行过程中,若厂区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紧急事故时,工程负责人应立即下令工作,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区。5.6.17承包商、供应商应熟知本厂消防设施的准确位置,若遇火灾、爆炸等事故,有义务协助。5.6.18承包商、供应商有义务告知其所雇用的员工有关该服务项目的安全知识,以确保双方人员财产的安全。

5.6.19在同一区域若有超过一家的承包商、供应商共同作业,则每一家承包商、供应商除遵守自身安全要求外,均应遵守其他的承包商、供应商的相关要求;每家承包商、供应商均应指派一人作为联络员和监督员,发现问题随时报告。若需本厂协调解决的,可联系安全员。“三同时”管理制度1、总则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生产,使安全设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使用,特制定本制度。2、安全设施“三同时”主管领导及管理部门安全设施“三同时”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管理。3、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职责3.1新、改、扩、技改、革新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验收时都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害因素的设施,这些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2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水平的设施和技术。4、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要求4.1在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革新等项目的设计,必须执行以下规定:a)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计规范和标准。b)设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时,必须有鉴定报告。4.2新产品生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采用成熟的工艺方法;b)工艺条件的送取应符合安全要求;c)具备可靠的安全措施;d)设备造型和建筑等,应符合防火、防爆、工业卫生等标准和规定要求;e)设计文件要有安全可行性评价。4.3审查初步设计或方案时,应有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部门参加评审工作,凡未经上述部门签署同意的,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4.4施工过程中,应有人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缺陷。4.5在竣工验收工作中,要有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组织参加,凡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试车或经考核达不到原设计要求时,均不能验收,直到达到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1、本规定所指的易燃易爆破物品主要指下列相对用量较大的汽油、乙醇、乙醚、稀释剂、油漆等。2、根据生产实际,对用量相对比较小的或没列出的化学试剂,原则上按一天的用量或最小用量领取。3、领、发办法:仓库管理员按料单发送到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材料员负责办理领用手续。4、清洗间等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要严格遵守本规定,存量不得超过半班用量。每次领取油漆每个品种最多不得超过二个包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