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二:举办文津微论坛》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_第1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二:举办文津微论坛》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_第2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二:举办文津微论坛》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_第3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二:举办文津微论坛》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_第4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二:举办文津微论坛》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学习任务二:举办文津微论坛》名师单元教学设计这一学习任务主要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鉴赏,开展文津微论坛。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个像或群像,这些形象是作者自身的情感、经历、审美的映射。学习过程中,要关注一篇小说中人物类型的多样组合,注意梳理塑造人物的多种手法路径,思考典型人物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课时安排:2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人物塑造“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2.辨析“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体味作者搭配设计的匠心。教学重难点辨析“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体味作者搭配设计的匠心。教学过程导入至此,我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导读任务,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地帮助读者初步了解了小说的历史社会风貌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茅盾说:“‘人’——是我写小说时的第一目标。”“典型性格的刻画,永远是艺术创作的中心问题。”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表述:“人物是叙事作品的首要因素。”可见,人物的塑造是小说创作的重心。接下来,我们就围绕人物的塑造,举办微论坛,展开对小说的探讨。设计意图从小说创作的角度引导学生有逻辑地进行阅读和思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通过塑造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去表现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学习活动一:梳理人物原型与发展教师提供“原型”的概念以及小说中人物形象所涉及的现实原型或故事的资料链接,学生在课前预读。1.认识形象“原型”。“原型”是文学评论中的专业术语,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在设计小说人物尤其是小说主人公时,作者通常会有一些小说故事的人物原型。2.寻找形象“原型”。小说主人公现实原型故事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少年时因父亲负债而被迫在鞋油作坊做童工的经历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法院检察官柯尼给托尔斯泰讲述的一个年轻的陪审员和妓女的故事圣地亚哥海明威在古巴结识了老渔民富恩特斯,有一次富恩特斯出远海,捕到一条大鱼,回岸途中被鲨鱼袭击布恩迪亚马尔克斯的外祖父尼古拉斯·马尔克斯上校和哥伦比亚自由派首领拉斐尔·乌里韦将军3.梳理形象“发展”根据隐含作者的叙述声音与人物叙事的逻辑关系,我们一般将小说中人物发展的弧线分为三种类型:成长型、救赎型、迷失型。请概述选文中小说主人公在故事推进下人物形象的发展。“救赎型”示例:在陪审团上认出卡秋莎,担忧自己被认出关心自己名誉胜过谴责自己罪行的贵族形象关心自己名誉胜过谴责自己罪行的贵族形象聂赫留朵夫上监狱请求饶恕,,愿结婚补救过错以求救赎自己,被自己的勇气感动得不能自抑。精神上留有健康因素但尚未完全“复活”的贵族形象精神上留有健康因素但尚未完全“复活”的贵族形象玛丝洛娃没被感动却突然要钱,对她的堕落感到意外,矛盾挣扎后,不再嫌恶她,发自内心想要唤醒她。从自私到无私,开始真正趋近上流社会的叛逆者形象从自私到无私,开始真正趋近上流社会的叛逆者形象4.比较“原型”与“发展”。与现实故事原型比较,作者在设定小说人物发展轨迹时做了哪些改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塑造人物形象?请谈谈你的看法。示例:《复活》的原型故事中,年轻的陪审员是直接去找法院检察官柯尼,表示要与这个妓女结婚的。没想到结婚前不久,妓女竟得伤寒症死了。而在托尔斯泰的笔下,聂赫留朵夫的形象更为复杂,他从被完全否定的精神昏睡的贵族形象,觉醒成“精神的人”,进而开始了自己背叛上流社会的“苦难历程”。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因为托尔斯泰并不是单纯想写一部个人悲欢离合的小说,而是想借助这个冤案,通过聂赫留朵夫这一形象的发展,披露出沙皇专制制度下的黑暗与荒唐,呼吁人克服兽性,实现“道德上的自我改善”。而聂赫留朵夫正是托尔斯泰思想的代言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与作者创作意图的有机联系。学习活动二:研讨人物类型与搭配20世纪20年代,英国作家福斯特提出了小说写作中的两种人物类型:“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是指那些代表“某种单一思想或特质”的人物,“圆形人物”则是指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观念、态度和性格会发生变化的复杂人物。1.请根据福斯特的定义,辨别选文中的人物类型,完成以下表格。人物特点扁平/圆形人物主要/次要人物控场/陪场人物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夫妇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典狱长圣地亚哥布恩迪亚卡塔乌雷2.分析表格中的人物类型配置,选择一篇小说,具体谈谈你对人物类型配置的新发现和新思考。示例: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人物类型是根据小说的需要塑造和配置的。如《大卫·科波菲尔》的选文中,米考伯夫妇的人物类型为扁平人物、次要人物和控场人物。作为次要人物,夫妇两人单纯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活动有利于读者快速辨认;作为控场人物,其夸张的性格特点便于快速推进矛盾的产生与展开;作为扁平人物,他们十分明显的类型化形象特征能够代表一类人——“债多不愁、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与之相反的是,选文中的大卫作为主要人物,具有变化、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圆形人物。这既有利于增加故事的逼真性,又有助于展示大卫成长过程中人性与生活的复杂。设计意图了解一些小说创作理论和掌握定的基本术语,有益于学生进入更专业的阅读场域。作业1.辨析以下中外小说人物为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堂吉诃德、欧也妮葛朗台、包法利夫人、鲁智深、关羽2.在文学批评界,有许多关于“扁平人物”的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扁平人物过于夸张而不真实,太过类型化而落入俗套,只适合扮演喜剧角色;有人认为,扁平人物代表了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或价值取向,比“人们本身”更为深刻。请结合你的阅读感受,在思辨中有理有据地发表见解。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鉴赏,掌握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中人物形象塑造与处理的异同,提升媒介素养。2.通过自主提问,阐释典型人物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和对当下的智性启示。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中人物形象塑造与处理的异同,阐释典型人物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和对当下的智性启示。教学过程导入在文津微论坛第一期,我们初步梳理和研讨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众多,其中一些人物既具有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生活发展规律或社会历史本质。这样的人物,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如孔乙己、阿Q、翠翠、堂吉诃德、茶花女等。在文津微论坛第二期,我们将把目光聚焦在本单元的典型人物,触摸其塑造手法和精神寓意。学习活动一:举行影视文本大比拼1.小说典型人物形象速写一部小说得以不朽的条件之一,就是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典型人物。米考伯先生、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圣地亚哥、布恩迪亚,都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指出作者采用的人物塑造手法,归纳出典型人物的代表性。示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1)直接描写:富于进取心的男子。(2)动作描写:忙于设计街道规划新居;批准一项自由。(3)侧面描写:任何人铺设地基或修造围栏都要先咨询他的意见,大家还一致决定由他掌管土地分配。(4)心理描写:认为这比广袤的幻想世界更为神奇。(5)语言描写:“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6)神态描写:笑得喘不过气来。由此塑造出的典型形象:代表人类科学探索阶段的少数创始人形象,思维超越常人,拥有实干进取心和出色创造力,受人尊重。设计意图典型人物超越了某种概念性的图解或说明。通过典型人物速写,能够梳理出塑造人物的手法,归纳出典型人物的代表性特征,进而和一般的“形象”作区分。2.“小说一影视”跨媒介对比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性使其成为改编影视作品的最佳蓝本,《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都曾被搬上荧幕,《百年孤独》日前也已达成电视剧制作意向。请从三部已影视化的作品中选择一部,围绕“小说与电影典型人物塑造的对比”这一论题,进行跨媒介对比阅读。设计意图思考人物处理方式上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人物塑造手法的认识;思考对典型人物改编是否合理,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人物精神价值的理解。示例:观看1958版美国电影《老人与海》(教师根据课时进度自行安排全片观影或片段观赏),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对比小说文本,两者在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何异同?提示:“异”可以从叙事人称、表现手法、人物关系、人物语言等角度切入.同:电影中圣地亚哥的“老年硬汉”式的人物性格与小说保持高度一致。异:①小说采用的是小男孩的第三人称的客体视角;而在电影中,作家作为人物直接出场,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以本体和客体相结合的视角展开对圣地亚哥的描写。②小说主要通过小男孩对老人的崇拜、老人在海上的经历以及在梦中的场景和对过去的回忆来塑造圣地亚哥的形象。电影则在这四个方面之外增加了作家妻子这一角色,并让在小说中已远嫁外地的女儿“回家探望,且希望父亲能同自己生活在一起”。总的来说,电影增加了女性角色与圣地亚哥的互动。(2)基于小说文本,你认为电影对圣地亚哥这一典型人物的改编是否合理?提示: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开放式的,但要能够体现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合理理解。①改编合理:增添作家妻子与女儿与之互动的情节,一方面给这个故事加入了“家庭”的温馨元素,另一方面也让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更丰满——一个外在坚毅、内心柔情的英雄。②改编不合理:在小说中,圣地亚哥只有小男孩这一个交流对象,其英雄形象本身就是孤独的。他一个人独自在海上驾驶渔船,一个人独自对抗大马林鱼、鲨鱼,一个人独自承受孤寂、伤痛。电影中的柔情元素会消解掉孤胆“硬汉”极具力量的悲壮感,并破坏掉圣地亚哥与自然搏斗、与命运对抗的纯粹性。学习活动二:召开思辨圆桌讨论会1.世界文学宝库中从不缺乏出色的艺术典型,请你选择一个典型人物,挖掘并阐释其精神价值。2.和小说对应的时代相比,当下整个社会的认识及实践水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你提出一个或几个关于该人物的时代局限性或时代超越性的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见解。示例: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典型,这些人物都具有一种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死亡、不可改变的命运,仍积极抗争,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当下社会瞬息万变,远比海洋复杂,有时不妥协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对抗方式。对于对手,一定要打败、消灭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