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通常都有“以已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这种“推已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已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

(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材料二

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已的私欲和利害计较。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作“移人之情"或“移我情”。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诗人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已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

大诗人里尔克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世界”。

(摘编自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1.下列关于“移情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常常把自己对外物的感觉投射到外物本身上去,物从而具有了人的属性,这种心理活动可以被称为“移情作用”。

B.“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关系,当我们将个人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时,“美感经验"就能够产生。

C.移情作用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与美感经验不尽相同,“移情作用”是由己及彼,“美感经验"则是己彼交互影响。

D.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而且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是艺术宗教产生出现的基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的是(3分)

A.所谓的美感经验指在人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过程中,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也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

B.艺术和宗教借助“移情作用”,既能够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又能够缩小人和物以及人和神的距离。

C.在《舟还长沙》这首诗中,诗人随着观赏地理位置改变,与日常生活有了一定距离,从远处看,家融入自然美的形象中。

D.我们不能把握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是因为自身与现实生活没有距离,只有保持了一定距离才可以发现美的形象。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所述的“宇宙人情化"的一项是(3分)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我垂泪到天明。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D.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请运用材料一中“移情作用”相关理论,任选下面其中一句进行分析。(4分)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②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5.发现深度的美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如果大雪封门

徐则臣

我的脑袋突然开始疼,果然,一群鸽子从南边兜着圈子飞过来,鸽哨声如十一面铜锣在远处敲响。我在出租屋的房顶上喊:

“它们来了!"

行健和米箩一边伸着棉袄袖子一边往屋顶上爬,嘴里各叼一只弹弓。不到一个月,他们俩已经打下五只鸽子。

①我不讨厌鸽子,讨厌的是鸽哨那种陈旧的变成昏黄色的明晃晃的声音,一圈一圈地绕着我脑袋转,越转越快,越转越紧,像紧箍咒直往我脑仁里扎。这时候能止住头疼的最好办法,除了吃药就是跑步。

我跑了至少一刻钟,然后身后出现了一个晨跑者,那个白净瘦小的年轻人像个初中生。此人和我同一步调,我快他快,我慢他也慢,我们之间保持着一个恒定不变的距离,八米左右。他的路线和我也高度一致。

行健和米箩又打下两只鸽子。

再次见到那个初中生,他不是跟在我后头,而是堵在我眼前。“你看见我的鸽子了吗?”他攥着拳头,说南方咬着舌头的普通话。看得出来,他很想把自己弄得凶狠一点儿。

“你的鸽子?"我明白了。我往天上指,那群鸽子快把我吵死了。

“我的鸽子又少了两只!”

“要是我的头疼好不了,我把它们追到越南去!"

“我的鸽子又少了两只。”

“你养鸽子?"

“我放鸽子。”他说,“你要没看见——那我先走了。"

走了好,要不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少了的七只鸽子。七只,我想象我们三个人又吃又喝打着饱嗝,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接下来的几天,在屋顶上看见鸽群飞来,我不再叫醒行健和米箩;我追着鸽群跑步时,身后也不再有人尾随。我知道我辜负了他的信任,因为不安,反倒不那么反感鸽哨的声音了。

有一天经过中关村大街,我看见一群鸽子在当代商城门前的人行道上蹦来蹦去,鸽子群里一个人冰锅冷灶地坐着,缩着脑袋,脖子几乎完全顿进了大衣领子里。

我走到他面前,说:

“一袋鸽粮。”

②“是你呀!"他站起来,大衣扣子挂掉了四袋鸽粮。

“鸽子越来越少了。”他说,又把脖子往大衣里顿了顿。

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家快远到了中国的最南端。去年结束高考,作文写走了题,连专科也没考上。考的是材料加半命题作文。材料是,一人一年栽三棵树,一座山需要十万棵树,一个春天至少需要十三亿棵树,云云。挺诗意。题目是《如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写《如果大雪封门》。说实话,他们那里的阅卷老师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看见过雪长什么样,更想象不出什么是大雪封门。他洋洋洒洒地将种树和大雪写到了一起,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逻辑。在阅卷老师看来,走题走大了。一百五十分的卷子,他对半都没考到。

父亲问他:“怎么说?"

他说:“我去北京。”

在中国,你如果问别人想去哪里,半数以上会告诉你,北京。林慧聪也想去,他去北京不是想看天安门,而是想看到冬天下大雪是什么样子。

慧聪住七条巷子以南。房东是个抠门的老太太,经常忘记往暖气炉子加块煤。慧聪经常半夜迷迷糊糊摸到暖气片,冰得人突然就清醒了。

“我就是怕冷。"慧聪为自己是个怕冷的南方人难为情,“我就盼着能下一场大雪。”

完全是出于同情,我让他和我们一起住,我们屋里的暖气好。我和慧聪在门外重新给鸽子们搭窝。很简单,一排铺了枯草和棉花的木盒子,鸽子们像我们一样住集体宿舍,三四只鸽子一间屋。

我告诉他,我们三个都是打小广告的。“我知道你们干这个,昼伏夜出。"慧聪不觉得这职业有什么不妥,“我一直想到你们的屋顶上,抬个头就能看见北京。”

我跟他说,其实这地方没什么好看的,除了高楼就是大厦,跟咱们屁关系没有。我还跟他说,穿行在远处那些楼群丛林里时,我感觉像走在老家的运河里,一个猛子扎下去,不露头,踩着水晕晕乎乎往前走。

“我想看见大雪把整座城市覆盖住。你能想象那会有多壮观吗?"说话时慧聪辅以宏伟的手势,基本上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了。

他又回到他的“大雪封门”了。让我动用一下想象力,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此刻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将是银装素裹无始无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高楼不再高、平房不再低,高和低只表示雪堆积得厚薄不同而已——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每一个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走出来的人都是对方的亲戚。

雪还没有下,鸽子依然继续丢。这让他满怀焦虑。他二叔已经知道了这情况,拉下一张公事公办的脸,警告他就算把鸽子交回去,也得有个差不多的数。“我的要求不高,"慧聪说,“能让我来得及看见一场大雪就行。”

慧聪为了保护鸽子几近寝食难安,行健和米箩都看不下去了,夜里起来撒尿也会帮他留一下心。他们劝慧聪想开点儿,不就几只鸽子嘛,让你二叔收回去吧,没路走跟我们混,哪里黄土不埋人。只要在北京,机会迟早会撞到你怀里。

慧聪说:“你们不是我,我也不是你们;我从南方以南来。"

终于,一月将尽的某个上午,我出门立马觉得天阴下来,铅灰色的云在发酵。看什么都觉得是大雪的前兆。我在当代商城门前找到慧聪时,他二叔也在。“不能干就回家!”二叔两手插在大衣兜里,说话像个乡镇干部,“首都跟咱老家不一样,这里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慧聪低着脑袋,他都快哭了。

“专家说了,有大雪。”我凑到他跟前,“绝对可靠。"

慧聪看看天,对他二叔说:“再给我两天。就两天。”

我们等到凌晨,一粒雪星子都没看见。夜空看上去极度的忧伤和沉郁,然后我们就睡了,醒来已经上午十点。③我推了一下门,没推动,再推,还不行,猛用了一下劲儿,天地全白,门前的积雪到了膝盖。我对他们三个喊:

“快,快,大雪封门!"

慧聪穿着裤衩从被窝里跳出来,赤脚踏入积雪。他用变了调的方言嗷嗷乱叫。

这一夜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下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我和慧聪爬到屋顶上。大雪之后的北京和我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因为雪没法将所有东西都盖住。高楼上的玻璃依然闪着含混的光。但慧聪对此十分满意,他觉得积雪覆盖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这让他想起黑色的石头和海边连绵的雪浪花。他团起一颗雪球一点点咬,一边吃一边说:

④“这就是雪。这就是雪。”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在北京的青年打工者。通过“我”的视角,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群体。

B.文章比较详细地交代了林慧聪高考作文一事,从他不合逻辑的写作中,可以窥见这个少年执着的性格。

C.二叔对丢失鸽子的事情非常不满意,想要把慧聪赶回家,作者希望借此形象批判都市人群的冷漠无情。

D.鸽子在文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元素,更是连接情节、人物与主题的重要纽带,为文章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运用通感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鸽哨声给“我"带来的压抑窒息的痛苦感受。

B.句子②中的“呀”字,直观地展现了林慧聪对于再次见到“我"的意外与些许不悦之感。

C.句子③通过简洁而富有层次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雪之大,又隐含了人物心理上的期待。

D.句子④使用反复的句式强化了林慧聪对雪的独特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雪的无限遐想。

8.文章标题“如果大雪封门”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鲁迅文学奖评价本文“冷峻而又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此其故何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

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

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唯太学有教导之官,而亦未尝严其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近岁乃始教之以课试之文章。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故虽白首于庠序,穷日之力以帅上之教,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者,皆是也。

盖今之教者非特不能成人之才而已又从而困苦毁坏之何也?夫古之人以朝夕专其业于天下国家之事,而犹才有能有不能,今乃移其精神,夺其日力,以朝夕从事于无补之学,然后卒然责之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宜其才之足以有为者少矣。

又有甚害者。先王之时,士之所学者,文武之道也。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至于边疆宿卫之任,则推而属之于卒伍,往往天下奸悍无赖之人。汉、唐之所以亡,祸自此始。

昔晋武帝趋过目前,而不为子孙长远之谋,当时在位亦皆偷合苟容,而风俗荡然,弃礼义,捐法制,上下同失,莫以为非。有识固知其将必乱矣,而其后果海内大扰,中国列于夷狄者二百馀年。伏惟三庙祖宗神灵所以付属陛下,固将为万世血食【注】,而大庇元元于无穷也。

然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彼其意,非一切利害,则以为当世所不能行者。至于大伦大法,礼义之际,先王之所力学而守者,盖不及也。一有及此,则群聚而笑之,以为迂阔。则夫所谓迂阔而熟烂者,惟陛下亦可以少留神而察之矣。

(节选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

【注】血食:古代有以牲畜之血祭祀的礼仪,此处指祭祀或用于祭祀的食物。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今之教者A非B特不能C成D人之才而已E又从而困F苦G毁坏之H何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指托付,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不同。

B.日,指每日,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中的“日"意思相同。

C.往往,指常常,与《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中的“往往"意思相同。

D.少,指稍微,与《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中的“少"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通过观察认为,仁宗之为君可谓德才兼备,且又为政勤勉,天下之所以未能大治,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足。

B.文章尖锐地指出,章句课试之学对治国理政帮助不大,即使士人穷经皓首,当面对实际问题时,仍然不知所措。

C.作者认为晋武帝如果能够认真对待宗庙祭祀事务,就可以使国家万代流传,实现长久庇佑黎民百姓的政治愿景。

D.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崇尚的价值观念不为当时的流俗所认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事事都从利害出发。

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此其故何也?(4分)

(2)弃礼义,捐法制,上下同失,莫以为非。(4分)

14.作者认为“陶冶非其道”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早秋山中作①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③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当时朝政日坏。②尚平:汉代隐士,子女婚嫁后他便不理家事,出游名山大川。③蛩:蟋蟀。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虽以“早秋山中作"为题,却并未从山中秋景写起,而是以人生境遇开篇。

B.诗人认为自己因无才而拖累了圣明时代,这是自谦之辞,亦暗含心中不满之意。

C.诗歌对比了尚平和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嫌”字表明诗人对尚平的选择更加认同。

D.草丛间蟋蟀急促的叫声,日暮时秋蝉的悲鸣,营造了早秋山中静谧、凄清的氛围。

16.中国古代诗歌常以“白云"入诗,如本诗中的“空林独与白云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两句诗中的“白云”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写出了朝阳下日观峰以西诸峰丰富错杂的颜色,更赋予山峰以人的形态,形象生动。

(2)《论语·为政》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同样认为不能靠严刑峻法威慑百姓,否则会造成“_____________,"的不良后果。

(3)古人常用镜子来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春捂秋冻"是一句民间预防疾病的谚语,是指在初春时天气逐渐转暖,不要急于脱掉棉衣,适当“捂”一点;在初秋时,也不要刚有点冷就穿太多,适当“冻"一点,这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当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变大,我们应如何科学“秋冻”呢?

首先,“秋冻"不是盲目挨冻,(甲)。初秋暑热未消,早晚人体能感受到一些凉气,此时不要着急添加过厚衣物;仲秋前后,气温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在早晚可以适当增添衣物;晚秋时,早晚温差大,当早晚气温降低到10摄氏度时,(乙),应增加厚衣物以保暖。特别是秋冬交接之际,常常有强冷空气侵袭,此时若再强求“秋冻”,便是与健康目标A,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

“秋冻”也要B,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秋冻”,这些人对环境温度变化非常敏感,一不小心会加重病情,应注意保暖。另外,平素怕冷、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等气虚、阳虚体质的人群也不太适合“秋冻”,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御寒能力弱,应注意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18.下列句子中的“交接"与文中加点的“交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碧莲峰一角矗立于漓江之畔,山水交接之处以淡墨渲染。

B.北京和平昌在闭幕式上完成奥运会会旗交接,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

C.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张衡是一个从容淡静的人,不喜交接俗人。

D.这个同行没有趁火打劫,出了一个不菲的价格,交接期限也很宽容。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7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于冬日去了辽河口采风,彼时苇甸上一望无际的芦花让我感到震撼,那层层芦花穿过春夏,在寒风中摇曳,挥手,是为了等待有缘人。

芦花是有性格的,桀骜中透出一分高雅。刚刚下过一场雪,芦苇根部落满厚厚的雪。雪可以裹住芦叶、冻住芦根,却奈何不了芦花。没有一枝芦花被积雪压折,因为芦花白色的柔毛像天鹅绒,雪花和雨水无法沾身。在苇甸边缘一片开阔的雪地上,三株茁壮的芦苇呈品字形立着,似乎在向我招手。我想,我应该把它们带回去,于是走过去折下这三株芦花。我把它们插在一个红酒瓶里,置于书桌的一角。三株棉花糖,蓬松肥硕,看上去既甜蜜又养眼。八年过去了,三株芦花依然是当年的模样,姿态、颜色都没有改变,总是用洁白的笑靥望着我。灰尘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它们未被浮尘所染,只是边边角角有了少许的淡黄,这淡黄如同鸡雏的绒羽,像和田玉籽料的皮子,越发衬出了芦花的雪白。这灰尘不侵芦花,也是被芦花的性格所感动了,不是吗?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棉花糖”比喻芦花,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落叶"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3分)

22.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机会来临时还没有准备好,等到准备好的时候机会却已经溜走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通常都有“以已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这种“推已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已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

(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材料二

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已的私欲和利害计较。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作“移人之情"或“移我情”。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诗人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已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

大诗人里尔克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世界”。

(摘编自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1.下列关于“移情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常常把自己对外物的感觉投射到外物本身上去,物从而具有了人的属性,这种心理活动可以被称为“移情作用”。

B.“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关系,当我们将个人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时,“美感经验"就能够产生。

C.移情作用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与美感经验不尽相同,“移情作用”是由己及彼,“美感经验"则是己彼交互影响。

D.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而且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是艺术宗教产生出现的基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的是(3分)

A.所谓的美感经验指在人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过程中,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也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

B.艺术和宗教借助“移情作用”,既能够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又能够缩小人和物以及人和神的距离。

C.在《舟还长沙》这首诗中,诗人随着观赏地理位置改变,与日常生活有了一定距离,从远处看,家融入自然美的形象中。

D.我们不能把握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是因为自身与现实生活没有距离,只有保持了一定距离才可以发现美的形象。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所述的“宇宙人情化"的一项是(3分)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我垂泪到天明。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D.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请运用材料一中“移情作用”相关理论,任选下面其中一句进行分析。(4分)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②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5.发现深度的美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中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结合文本,弄清句子中词语的含义,然后分析其表达的效果。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文章论点、论据的能力。解答时,一般先明确论证手法,再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时,要筛选文本相关信息,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锁定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概括。

【解答】(1)A.原文说的是“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已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并非“物从而具有了人的属性”。

B.“当我们将个人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时,‘美感经验’就能够产生"说法错误,原文是“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的产生并非这么简单。

D.“是艺术宗教产生出现的基础"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不能说它是基础。

故选:C。

(2)D.“我们不能把握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是因为自身与现实生活没有距离"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自已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只是说有一定距离能更好地发现美,但不能说没有距离就不能把握美的形象。

故选:D。

(3)“宇宙人情化"指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觉得它们也有性格、情感和活动,把人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我垂泪到天明”,把蜡烛赋予人的情感,体现了宇宙人情化。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只是对自然景色的客观描写,没有体现将人的情感移注于物,使物具有人情化的特点。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把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香兰笑赋予了情感,体现了宇宙人情化。

D.“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把人的情感赋予花,体现了宇宙人情化。

故选:B。

(4)①在这句诗中,诗人杜甫因处于战乱时期,内心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离散的悲痛。这种强烈的情感通过“移情作用”投射到了花和鸟身上。从材料一可知,“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杜甫感时伤世,于是看到花朵上的露水仿佛是花在流泪,听到鸟鸣声也觉得鸟儿因离别而惊心。这体现了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诗人把自己对时局的悲痛和离别的愁苦移注于花和鸟,同时也是由物及我,花的“泪”和鸟的“惊心"又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得诗人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②姜夔在《扬州慢》中,历经战乱后的扬州城一片荒芜。诗人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移情”到了废池和乔木上。按照材料一的理论,“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里诗人觉得废池和乔木也厌恶战争,把无生气的废池和乔木看成有情感的事物,赋予它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使它们具有了人的情感,体现了“宇宙的人情化”。同时,这也是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移注于物,而物的这种被赋予的情感又反过来影响诗人,加深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感受,使诗人的情感和物的情感相互交融。

(5)根据“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可知只有克服个人私欲和利害计较,才能以更纯粹的心态去感受美。

根据“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可知要改变情绪和思想方向,使自己能够以新的视角去面对美的形象。

根据“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可知具备“移情”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美的对象相互交融,从而更好地发现和体验美。

根据“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可知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美的对象,避免过于功利的心态影响对美的感受。

根据“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深度的美存在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具体形象之中,不能仅仅在内心搜寻。

根据“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的。"通过心的陶冶、修养和锻炼,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为发现美做好准备。

答案:

(1)C

(2)D

(3)B

(4)示范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①诗人见到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杂草丛生,深感国破家亡的苦恨。②花、鸟本没有人的情感,诗人把苦闷沉痛之情迁移到了花鸟身上,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

示范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①词人看到兵火洗劫后的扬州空城只剩下高大的树木,对战乱的破坏深感痛心。②城池和树木本没有人的情感,词人把痛心之情迁移到城池和树木之上,仿佛他们也在诉说着对战争的厌恶和痛心。

(5)①发现深度的美需要有主观心理上的积极条件和准备,要陶冶、修养、锻炼心灵,使之能够发现美。

②发现深度的美一定程度上需要审美的消极条件,主体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③发现深度的美要有客观外物条件,要到自然、人生、社会中寻找,变客观世界为美的对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如果大雪封门

徐则臣

我的脑袋突然开始疼,果然,一群鸽子从南边兜着圈子飞过来,鸽哨声如十一面铜锣在远处敲响。我在出租屋的房顶上喊:

“它们来了!”

行健和米箩一边伸着棉袄袖子一边往屋顶上爬,嘴里各叼一只弹弓。不到一个月,他们俩已经打下五只鸽子。

①我不讨厌鸽子,讨厌的是鸽哨那种陈旧的变成昏黄色的明晃晃的声音,一圈一圈地绕着我脑袋转,越转越快,越转越紧,像紧箍咒直往我脑仁里扎。这时候能止住头疼的最好办法,除了吃药就是跑步。

我跑了至少一刻钟,然后身后出现了一个晨跑者,那个白净瘦小的年轻人像个初中生。此人和我同一步调,我快他快,我慢他也慢,我们之间保持着一个恒定不变的距离,八米左右。他的路线和我也高度一致。

行健和米箩又打下两只鸽子。

再次见到那个初中生,他不是跟在我后头,而是堵在我眼前。“你看见我的鸽子了吗?"他攥着拳头,说南方咬着舌头的普通话。看得出来,他很想把自己弄得凶狠一点儿。

“你的鸽子?”我明白了。我往天上指,那群鸽子快把我吵死了。

“我的鸽子又少了两只!"

“要是我的头疼好不了,我把它们追到越南去!”

“我的鸽子又少了两只。"

“你养鸽子?”

“我放鸽子。"他说,“你要没看见——那我先走了。”

走了好,要不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少了的七只鸽子。七只,我想象我们三个人又吃又喝打着饱嗝,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接下来的几天,在屋顶上看见鸽群飞来,我不再叫醒行健和米箩;我追着鸽群跑步时,身后也不再有人尾随。我知道我辜负了他的信任,因为不安,反倒不那么反感鸽哨的声音了。

有一天经过中关村大街,我看见一群鸽子在当代商城门前的人行道上蹦来蹦去,鸽子群里一个人冰锅冷灶地坐着,缩着脑袋,脖子几乎完全顿进了大衣领子里。

我走到他面前,说:

“一袋鸽粮。"

②“是你呀!”他站起来,大衣扣子挂掉了四袋鸽粮。

“鸽子越来越少了。"他说,又把脖子往大衣里顿了顿。

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家快远到了中国的最南端。去年结束高考,作文写走了题,连专科也没考上。考的是材料加半命题作文。材料是,一人一年栽三棵树,一座山需要十万棵树,一个春天至少需要十三亿棵树,云云。挺诗意。题目是《如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写《如果大雪封门》。说实话,他们那里的阅卷老师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看见过雪长什么样,更想象不出什么是大雪封门。他洋洋洒洒地将种树和大雪写到了一起,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逻辑。在阅卷老师看来,走题走大了。一百五十分的卷子,他对半都没考到。

父亲问他:“怎么说?”

他说:“我去北京。"

在中国,你如果问别人想去哪里,半数以上会告诉你,北京。林慧聪也想去,他去北京不是想看天安门,而是想看到冬天下大雪是什么样子。

慧聪住七条巷子以南。房东是个抠门的老太太,经常忘记往暖气炉子加块煤。慧聪经常半夜迷迷糊糊摸到暖气片,冰得人突然就清醒了。

“我就是怕冷。”慧聪为自己是个怕冷的南方人难为情,“我就盼着能下一场大雪。"

完全是出于同情,我让他和我们一起住,我们屋里的暖气好。我和慧聪在门外重新给鸽子们搭窝。很简单,一排铺了枯草和棉花的木盒子,鸽子们像我们一样住集体宿舍,三四只鸽子一间屋。

我告诉他,我们三个都是打小广告的。“我知道你们干这个,昼伏夜出。”慧聪不觉得这职业有什么不妥,“我一直想到你们的屋顶上,抬个头就能看见北京。"

我跟他说,其实这地方没什么好看的,除了高楼就是大厦,跟咱们屁关系没有。我还跟他说,穿行在远处那些楼群丛林里时,我感觉像走在老家的运河里,一个猛子扎下去,不露头,踩着水晕晕乎乎往前走。

“我想看见大雪把整座城市覆盖住。你能想象那会有多壮观吗?”说话时慧聪辅以宏伟的手势,基本上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了。

他又回到他的“大雪封门"了。让我动用一下想象力,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此刻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将是银装素裹无始无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高楼不再高、平房不再低,高和低只表示雪堆积得厚薄不同而已——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每一个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走出来的人都是对方的亲戚。

雪还没有下,鸽子依然继续丢。这让他满怀焦虑。他二叔已经知道了这情况,拉下一张公事公办的脸,警告他就算把鸽子交回去,也得有个差不多的数。“我的要求不高,”慧聪说,“能让我来得及看见一场大雪就行。"

慧聪为了保护鸽子几近寝食难安,行健和米箩都看不下去了,夜里起来撒尿也会帮他留一下心。他们劝慧聪想开点儿,不就几只鸽子嘛,让你二叔收回去吧,没路走跟我们混,哪里黄土不埋人。只要在北京,机会迟早会撞到你怀里。

慧聪说:“你们不是我,我也不是你们;我从南方以南来。”

终于,一月将尽的某个上午,我出门立马觉得天阴下来,铅灰色的云在发酵。看什么都觉得是大雪的前兆。我在当代商城门前找到慧聪时,他二叔也在。“不能干就回家!"二叔两手插在大衣兜里,说话像个乡镇干部,“首都跟咱老家不一样,这里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慧聪低着脑袋,他都快哭了。

“专家说了,有大雪。"我凑到他跟前,“绝对可靠。”

慧聪看看天,对他二叔说:“再给我两天。就两天。"

我们等到凌晨,一粒雪星子都没看见。夜空看上去极度的忧伤和沉郁,然后我们就睡了,醒来已经上午十点。③我推了一下门,没推动,再推,还不行,猛用了一下劲儿,天地全白,门前的积雪到了膝盖。我对他们三个喊:

“快,快,大雪封门!”

慧聪穿着裤衩从被窝里跳出来,赤脚踏入积雪。他用变了调的方言嗷嗷乱叫。

这一夜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下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我和慧聪爬到屋顶上。大雪之后的北京和我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因为雪没法将所有东西都盖住。高楼上的玻璃依然闪着含混的光。但慧聪对此十分满意,他觉得积雪覆盖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这让他想起黑色的石头和海边连绵的雪浪花。他团起一颗雪球一点点咬,一边吃一边说:

④“这就是雪。这就是雪。"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在北京的青年打工者。通过“我"的视角,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群体。

B.文章比较详细地交代了林慧聪高考作文一事,从他不合逻辑的写作中,可以窥见这个少年执着的性格。

C.二叔对丢失鸽子的事情非常不满意,想要把慧聪赶回家,作者希望借此形象批判都市人群的冷漠无情。

D.鸽子在文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元素,更是连接情节、人物与主题的重要纽带,为文章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运用通感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鸽哨声给“我”带来的压抑窒息的痛苦感受。

B.句子②中的“呀"字,直观地展现了林慧聪对于再次见到“我”的意外与些许不悦之感。

C.句子③通过简洁而富有层次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雪之大,又隐含了人物心理上的期待。

D.句子④使用反复的句式强化了林慧聪对雪的独特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雪的无限遐想。

8.文章标题“如果大雪封门"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鲁迅文学奖评价本文“冷峻而又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要把选项内容回归文本,联系语境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对标题意蕴的理解能力,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对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C.二叔对丢失鸽子的事情不满意想把慧聪赶回家,不能就此得出作者希望借此形象批判都市人群冷漠无情的结论。文中二叔只是一个个体形象,不能代表整个都市人群,且文章的主旨也并非批判都市人群的冷漠无情,该项错误。

故选:C。

(2)B.句子②中的“呀"字表现出的是林慧聪见到“我”时的惊喜、意外,而非意外与些许不悦之感,该项错误。

故选:B。

(3)由“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写《如果大雪封门》"可知这是林慧聪高考作文的题目,“大雪封门”四字最早来自从没见过雪的林慧聪对雪的想象,“封门"的雪应该是一场很大、持续时间较长的雪,纷纷洋洋,漫天飞舞,场面美好、浪漫而又充满诗意,启人想象。“大雪封门”是主人公林慧聪一直憧憬的画面,“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祥和”,林慧聪在北京生存得较艰难,但对北京的雪景满怀期待,充满童话般的想象,“清洁、安宁、祥和”表明他对美好生活的诗意追求。“我推了一下门,没推动,再推,还不行,猛用了一下劲儿,天地全白,门前的积雪到了膝盖”,“大雪封门”在小说结尾处变成现实,林慧聪的等待与期盼终于来临,暗示了执着追求最终就有可能实现理想。

(4)冷峻:

①小说展现了青年打工者在城市中的艰难生活处境,体现出一种冷峻的现实感。“我和慧聪在门外重新给鸽子们搭窝。很简单,一排铺了枯草和棉花的木盒子,鸽子们像我们一样住集体宿舍,三四只鸽子一间屋。"这句话描绘出他们居住条件的简陋,暗示了打工者生活的艰苦。“慧聪住七条巷子以南。房东是个抠门的老太太,经常忘记往暖气炉子加块煤。慧聪经常半夜迷迷糊糊摸到暖气片,冰得人突然就清醒了。”林慧聪的居住环境寒冷,反映出他在城市中的艰难生存状态。“我告诉他,我们三个都是打小广告的。‘我知道你们干这个,昼伏夜出。’"打小广告的工作昼伏夜出,辛苦且不稳定,展现了他们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无奈。

②命运的不如意:文中人物不断遭遇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凸显了生活的冷峻。“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家快远到了中国的最南端。去年结束高考,作文写走了题,连专科也没考上。”林慧聪高考失利,未来充满迷茫,这是他人生的重大挫折。“雪还没有下,鸽子依然继续丢。这让他满怀焦虑。他二叔已经知道了这情况,拉下一张公事公办的脸,警告他就算把鸽子交回去,也得有个差不多的数。"鸽子的丢失让林慧聪面临被二叔责怪的压力,使他陷入困境。

温暖:

①对美好的向往:尽管生活艰难,但主人公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这种精神带来温暖。“在中国,你如果问别人想去哪里,半数以上会告诉你,北京。林慧聪也想去,他去北京不是想看天安门,而是想看到冬天下大雪是什么样子。”林慧聪对大雪的向往,体现了他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在艰难的生活中如同一束光。“‘我想看见大雪把整座城市覆盖住。你能想象那会有多壮观吗?’说话时慧聪辅以宏伟的手势,基本上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了。"他对大雪覆盖北京的想象充满诗意和憧憬,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心态。

②人与人的温情: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传递出温暖。“完全是出于同情,我让他和我们一起住,我们屋里的暖气好。”“我"对林慧聪的同情和帮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困境中的相互关心。“慧聪为了保护鸽子几近寝食难安,行健和米箩都看不下去了,夜里起来撒尿也会帮他留一下心。”行健和米箩对林慧聪的关心,在艰难的生活中展现出人性的温暖。

答案:

(1)C

(2)B

(3)①“如果大雪封门"是林慧聪高考作文的题目,也是他对北京冬天的期待和想象;②“如果大雪封门”是对“清洁、安宁、饱满、祥和"生活的诗意追求;③“如果大雪封门”的期待得以实现表达了作者对在困境中坚持追求梦想精神的肯定。

(4)“冷峻"指生存环境的艰难:①生活环境恶劣,比如慧聪居住在出租屋,经常半夜被冰醒;②人物命运艰辛,比如“我们”昼伏夜出地贴小广告。

“温暖"指人物精神世界的美好: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互助,比如“我”邀请慧聪同住;②对美好的向往,对梦想非功利的纯粹坚定的追求,慧聪来北京只是为了看一场大雪。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此其故何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

先王之时,人才尝众矣,何至于今而独不足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

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唯太学有教导之官,而亦未尝严其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近岁乃始教之以课试之文章。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故虽白首于庠序,穷日之力以帅上之教,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者,皆是也。

盖今之教者非特不能成人之才而已又从而困苦毁坏之何也?夫古之人以朝夕专其业于天下国家之事,而犹才有能有不能,今乃移其精神,夺其日力,以朝夕从事于无补之学,然后卒然责之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宜其才之足以有为者少矣。

又有甚害者。先王之时,士之所学者,文武之道也。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至于边疆宿卫之任,则推而属之于卒伍,往往天下奸悍无赖之人。汉、唐之所以亡,祸自此始。

昔晋武帝趋过目前,而不为子孙长远之谋,当时在位亦皆偷合苟容,而风俗荡然,弃礼义,捐法制,上下同失,莫以为非。有识固知其将必乱矣,而其后果海内大扰,中国列于夷狄者二百馀年。伏惟三庙祖宗神灵所以付属陛下,固将为万世血食【注】,而大庇元元于无穷也。

然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彼其意,非一切利害,则以为当世所不能行者。至于大伦大法,礼义之际,先王之所力学而守者,盖不及也。一有及此,则群聚而笑之,以为迂阔。则夫所谓迂阔而熟烂者,惟陛下亦可以少留神而察之矣。

(节选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

【注】血食:古代有以牲畜之血祭祀的礼仪,此处指祭祀或用于祭祀的食物。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今之教者A非B特不能C成D人之才而已E又从而困F苦G毁坏之H何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指托付,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不同。

B.日,指每日,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中的“日”意思相同。

C.往往,指常常,与《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中的“往往”意思相同。

D.少,指稍微,与《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中的“少”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通过观察认为,仁宗之为君可谓德才兼备,且又为政勤勉,天下之所以未能大治,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足。

B.文章尖锐地指出,章句课试之学对治国理政帮助不大,即使士人穷经皓首,当面对实际问题时,仍然不知所措。

C.作者认为晋武帝如果能够认真对待宗庙祭祀事务,就可以使国家万代流传,实现长久庇佑黎民百姓的政治愿景。

D.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崇尚的价值观念不为当时的流俗所认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事事都从利害出发。

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此其故何也?(4分)

(2)弃礼义,捐法制,上下同失,莫以为非。(4分)

14.作者认为“陶冶非其道"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5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相关文化常识的知识及词语含义,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

【解答】(1)句意:现在的教育,不但不能成就人的才能,又进而束缚毁坏了他们,是什么原因呢?

“盖今之教者”在句中作主语,表示强调,故在“者"后断开;“又从而困苦毁坏之”中“又"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且句中“之”作宾语,故分别在“又"前、“之”后断开。

故选AEH。

(2)A.正确。“属"在文中的意思是托付,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不同,后者意为撰写。

B.正确。“日”在文中的意思是每日,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中的“日”意思相同,都指每日。

C.错误。“往往"在文中的意思是常常,但《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中的“往往"意思是到处,二者意思不同。

D.正确。“少”在文中的意思是稍微,与《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中的“少”意思不同,后者意为不久。

故选C。

(3)C.“作者认为晋武帝如果能够认真对待宗庙祭祀事务,就可以使国家万代流传"不正确,由“昔晋武帝趋过目前,而不为子孙长远之谋,当时在位亦皆偷合苟容,而风俗荡然”可知,文中提到晋武帝未能为子孙长远之谋,导致风俗荡然无存,而不是说如果晋武帝能够认真对待宗庙祭祀事务,就可以使国家万代流传。

故选C。

(4)①宜,应该;治,太平。译文:应该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天下非常安定太平,然而效果却不能达到这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捐,丢弃;非,错误。译文:丢掉礼义,抛弃法治,皇帝与臣子都失去准则,没有人认为这是错的。

(5)由“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可知,学校无优良的教导之官,不教授为政之学。由“夫古之人以朝夕专其业于天下国家之事,而犹才有能有不能,今乃移其精神,夺其日力,以朝夕从事于无补之学,然后卒然责之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宜其才之足以有为者少矣”可知,以无用之学消耗士人的学力和精神。由“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至于边疆宿卫之任,则推而属之于卒伍"可知,重文轻武,士人能力有所偏废。

答案:

(1)AEH

(2)C

(3)C

(4)①应该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天下非常安定太平,然而效果却不能达到这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丢掉礼义,抛弃法治,皇帝与臣子都失去准则,没有人认为这是错的。

(5)①学校无优良的教导之官,不教授为政之学。②以无用之学消耗士人的学力和精神。③重文轻武,士人能力有所偏废。

参考译文:

我私下观察陛下有谦恭俭朴的美德,有聪慧明智的才质,早起晚睡,没有一天懈怠。并且又能公正地选拔天下愿意拥护的人来做辅佐大臣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们,而不因为狡诈善变之臣的谗言而怀疑他们。(本来)应该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天下非常安定太平,然而效果却不能达到这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现在国家人才不足的缘故。

先王的时候,人才曾经很多,为什么唯独到了现在却偏偏不足呢?所以说:这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方法不对的缘故。

现在州县虽然设有学校,但只是几面墙壁而已,没有教导的学官,也没有培养人才的工作。只有太学设有教导的官员,但也没有经过严格的挑选。朝廷有关礼仪、音乐、刑法、政治的学问,未曾列在学习范围之内。老师所教授的,只是讲授分析古文的分章断句罢了。近年便开始教人写应付科举考试的文章。应试的文章若不是死记硬背、用尽每天的精力就不能学会。等到学得比较熟练了,从大处说不能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从小处说不能为国家做些实事。所以虽然在学校里读到头发变白,用每天的时间遵循上面所教,等到让他们参与政事,就茫茫然不知怎么办了,这样的人到处都有。

现在的教育,不但不能成就人的才能,又进而束缚毁坏了他们,是什么原因呢?古时的人用从早到晚的时间专心致力于学习国家政事的学问,然而他们的才能还有的行,有的不行,现在却转移他们的精神,耗费他们的时间,使他们一天到晚地学习对国家没有用处的学问,等到让他们任职做事时,方才突然责成他们做对国家有用的事。当然才能足以能够有所作为的人当然就很少了。

还有更有害的是,古代先王的时候,读书人所学的科目,是兼顾文武两方面。现在的读书人,认为文治武功是不同的事,(认为)我懂得治理文事就行了,至于保卫边疆、守卫宫廷的任务,则推托给军人——而这些人常常是些奸恶强悍无赖之徒。汉、唐之所以灭亡,祸害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前晋武帝只顾眼前,而不为子孙长远打算,当时在职官吏也都是苟且偷安保持自己的官位,因而社会风气败坏,丢掉礼义,抛弃法治,皇帝与臣子都失去准则,没有人认为这是错的。当时有见识的人本来就预知国家必将大乱了,后来果然是天下大乱,中国被外族分裂了两百多年。我想本朝三代祖宗的神灵所以把天下托付给陛下,当然是为了万代相传,祭祀不衰,而永远庇佑百姓。

然而我所陈述的,是庸俗之辈不谈论的。他们的观点是,不是关系到利益的一切事情,都是当世不能推行的。至于根本的人伦大法、礼义的事情,古代先王所努力学习并且坚持的东西,现在没有涉及。一旦有人涉及这些问题,就群起而嘲笑,认为他不切实际。然而对于那些他们所谓的不切实际的陈词滥调,希望陛下也可以稍加留神观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早秋山中作①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③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当时朝政日坏。②尚平:汉代隐士,子女婚嫁后他便不理家事,出游名山大川。③蛩:蟋蟀。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虽以“早秋山中作”为题,却并未从山中秋景写起,而是以人生境遇开篇。

B.诗人认为自己因无才而拖累了圣明时代,这是自谦之辞,亦暗含心中不满之意。

C.诗歌对比了尚平和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嫌"字表明诗人对尚平的选择更加认同。

D.草丛间蟋蟀急促的叫声,日暮时秋蝉的悲鸣,营造了早秋山中静谧、凄清的氛围。

16.中国古代诗歌常以“白云”入诗,如本诗中的“空林独与白云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两句诗中的“白云"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意象表情达意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C.“表明诗人对尚平的选择更加认同”不正确。诗中的“嫌"字并不是表明诗人对尚平的选择更加认同,而是通过对比尚平和陶渊明的不同选择,来表达诗人自己的隐逸之志。诗人实际上是借尚平和陶渊明的事迹,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对尚平的选择有所偏好。

故选C。

(2)王维的《早秋山中作》中的“空林独与白云期”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孤寂和与世无争的宁静,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诗人追求的淡泊和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白云在空林中,与诗人独处,成为了诗人期待和寄托情感的对象。

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则用来形容远去的行云,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这里的“白云"代表着远行者的身影,也象征着诗人心中无尽的思念和牵挂。两句诗中的“白云”虽然都与孤独、远方的意象相关,但在表情达意上,王维的诗中“白云"更多体现了诗人隐逸的愿望,而张若虚的诗中“白云”则更多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和思念。

答案:

(1)C

(2)①“空林独与白云期"中的“白云”是洁白无瑕、超然世外的形象,寂寞凄清的山林中,诗人有白云相伴,虽然略显孤单却也自由超脱、闲适满足。②“白云一片去悠悠"中的“白云”是随风远去、飘忽不定的形象,恰如游子远去、行踪难定,引发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沉感慨。

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赏析: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写出了朝阳下日观峰以西诸峰丰富错杂的颜色,更赋予山峰以人的形态,形象生动。

(2)《论语·为政》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同样认为不能靠严刑峻法威慑百姓,否则会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