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史传类1.选材:选文主要来自《战国策》《说苑》《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等史书。答题顺序文本题目文本答题2.传记类以刻画正面形象为主,主要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重在表现他们为官清廉、淡泊名利、关爱百姓、孝敬父母、聪明机智、针贬时弊、弘扬正气等优秀品质,传递社会正能量,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3.写作顺序:姓名一籍贯一官职一经历一主要事件。传主是主要人物,其他人物一般为此人物的陪衬。4.表达技巧: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对话)、叙述人物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主要事件和人物语言不容忽视。5.语言风格:高度凝练,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常用术语、特定称谓和专用词语等人物称谓一般直称姓名,但出于礼貌和尊敬,也称字、号、斋名、谥号等,有时也称官名或籍贯,甚至会出现几项兼称的情况,还有人物的谦称、敬称等也要注意。官职升迁、任免等①表示授予、提升的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等。②表示调动官职的迁、转、调、徙、补、改等。③表示兼职、代理的兼、领、署、权、摄等,④表示降职、罢免的贬、谪、出、左迁、罢、黜、免、废等。⑤表示要求辞官回家的乞骸骨、致仕、归养等。办案或罪犯受审判类的词语坐(定罪)、论(判罪)、当(定罪)、狱(案件)、牒(文书)、擞文(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等
古今异义特征(特别征召)、政治(政事的治理)、视事(官员到职工作)、下车(官吏初到任)、内外(朝廷内外)、故事(按旧例)等。常见官职的文言用词①中央文官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②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知州、知府、令等。
③武官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④其他“椽”(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有关的官员)等。传记的人物、官职、事件、评价等主要人物姓名以及字和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举荐或科举功名的情况、最初任职情况等。这些内容多在开头。历任官职弄清楚人物担任何种官职、有几度升降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多与传记中的事件、对人物的奖惩密切相关。主要事件①时间②地点③官职④相关人物⑤事件。个性品质文本的主要人物多为正派人物,需要提炼人物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①与上级或皇帝的关系:忠君爱国、英勇无畏、不畏强权、临危不惧、刚正不阿等。②与下属或百姓的关系:爱护百姓、为民做主、关心下属、体恤百姓等。③与同僚的关系:耿直磊落、秉公执法、公平公正、为官清廉、忠于职守等。了然“三步阅读法”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把握梗概。1.要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2.要疏通语句,了解大意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初读时,对词句意思和选文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不必在个别疑难处过于纠缠。第二步:再读文本,知人明事,梳理内容。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第三步:因题重读,筛选甄别,以题悟意断句把握句中的名词和代词,懂得文言虚词的关系与位置,通晓语句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等内容,即可比较准确地答题。文化常识对于文化常识类词语的含义题要依照全文意思,联系上下文判定。概括分析按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答题。例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从兄(堂兄)为人所(被)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为……报仇)之。乃挟兵(带着兵器)结客(约上宾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遂往(前去)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他)距(通“拒”,抵抗)者(……的人)。憙以(认为)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心,且释(释放)之而去。顾(回头)谓仇曰:“尔曹(你们。曹,辈)若健(康复),远相(我)避也。”
更始(汉帝刘玄年号)即位,舞阴(地名,属南阳郡)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李氏拥(占据)城不下(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说)闻(听说)宛之赵氏有孤孙憙,(省略“以”,因为)信义著名,愿得降(能够向……投降)之。更始乃(于是)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已经,……之后)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即除(授予官职,任命)为(担任)郎中,行偏将军事(行……事:做……工作),使(省略“之”,他)诣(到……去;前往)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遭受)创(创伤),有战劳(战功),还拜(授予官职,任命)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状语后置,在南阳),憙素(一向)与奉善(交好),数遗书(wèi,送信)切责(严词斥责)之,而谗者(进谗言的人)因(趁机)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信),乃惊曰:“赵憙真长者(德高望重的人)也。”后拜怀令(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做,担任)琅邪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并兼(合并、并吞土地),为人所(被)患(憎恶,讨厌,害怕)。憙下车(官吏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被发现觉察,暴露,败露),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收考(拘捕拷问)(李)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为了,省略“之”,他)请者数十,终不听(被允许)。时赵王(刘)良疾病将终,车驾(帝王所乘的车,指帝王皇帝)亲临(赵)王(刘良),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亲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律不可枉(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解)也,更(重新)道它(其它)所欲(想要的东西,想实现的愿望)。”王无复言(说话)。
其年,迁(升职调动;重新任命)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搜捕),斩其渠帅(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余党当坐(牵连治罪)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wù
è,指憎恨邪恶)止其身,可一切(全部,所有;一概,一律)徙京师(帝王的都城)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迁移安置省略“于”,到)颍川、陈留。于是(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擢举(选拔荐举)义行(有善行的人),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大面积遭受蝗灾),侵入平原界辄(就)死,岁屡有年(丰收;年成好),百姓歌(歌颂)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爵位,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如“五爵”,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帝令憙典(主持,主管)边事(边防事务),思为(做)久长规(长久规划)。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皇帝亲临)视(看望,探病)。及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车驾(皇帝)往临吊(临丧哭吊)。时年八十四。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曰正侯。
译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三步阅读法”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把握梗概。①明确传主及时代,了解人物的主要品行。赵憙--有节操②用方框标出表示时间、地点、官职的词语,便于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第二步:再读文本,知人明事,梳理内容。根据勾画圈点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官职等词,梳理以下内容:①知人明事:梳理主人公的经历。时间人物经历少赵憙有节操年十五赵憙常思报之更始即位更始李氏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年未二十赵憙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后赵憙帝认为“真长者也”拜怀令时赵王赵王良临终求情被拒其年赵憙迁憙平原太守后赵憙平定平原盗贼二十七年赵憙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赵憙憙疾病,帝亲幸视②明辨事理事件品质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为人光明磊落赵憙真长者也忠于朝廷收考子春诛锄奸恶除暴安良典边事,思为久长规恪尽职守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读:1.A解读:“不肯云”是两个动词,译为“李宝不肯去”“李宝说”,中间应断开,故排除B、C。“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信义著名”承前省略主语,故排除D。2.B解读:“收考”指拘捕拷问。“考”是拷问的意思。3.C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别墅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园林绿化养护合同
- 2025国内贸易合同模板
- 2025标准土地租用协议合同
- 湖南省娄底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卷(图片版)
- 画册平面设计合同协议
- 玻璃瓶定制合同协议
- 环保渣土车出售合同协议
- 瓦工砌墙清包合同协议
- 生病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范本
- 国际工程英语(常用)
- 免疫学(全套课件475P)
- 公司供应商准入申请表
- 安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定(一)
- SRE Google运维解密(中文版)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课件整理
- 浅谈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
- 雨水排污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
- NB/T 10755-2021煤矿在用架空乘人装置定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 SB/T 10482-2008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