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一六六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考试时长:9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S—32、Cl—35.5、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相应位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B.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2.H与O发生反应的过程用模型图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2A.过程I是吸热过程B.过程III一定是放热过程C.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H+SO+24−−−;H++2−SA.NaHSO4B.H2SD.NaHCO3Na+H+CO3=C.H++ClO−=++2−4.已知:()()2==−571.6kJ−12CHOH(l)+3O(g)=2CO(g)+4HO(l)2HgOg2H2O(l)H+32222+()+−()=HOHH2=−1Δ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燃烧热为Hg571.6kJ−mol−1A.21112()+()=()+4=−57.3kJ2mol−1B.HaqBa(OH)aqBaSOsH2O(l)H24222()和HgCH3H完全燃烧,C.同质量的(g)放出的热量多22g+g=OH(l)+HO()()=131.4kJ−mol−1D.H2232(+)(−)cCHCOO增大的是CH3COOHcH5.以下措施中,能使A.升高温度溶液中减小,3CH3COONa(s)B.加入少量CH3COOH(l)C.加入少量D.加水稀释6.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选项ABCD试剂a试剂bCuSO4Ba(OH)2NH4HCO3Ca(OH)2H2SO4Ba(OH)2CH3COOHNH·HO32A.AB.BC.CD.D7.常温下,将pH=2的强酸溶液与pH=13的强碱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则强酸和强碱的体积比为A.1:9B.91C.1:D.:18.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Ⅰ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B.a溶液的导电性比c溶液的导电性强(−)cClC.a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b溶液9.下列事实不能说明HNO是弱电解质的是D.将ab两溶液加热至30℃,变小(−)cCHCOO3..2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大于7B.常温下0.1mol•L-1的HNO2溶液的pH为2.1C.的NaNO2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倍,pH9D.用HNO2溶液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B.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的浓度C.氯水中加入粉末可以提高氯水中3D.工业上合成氨时将温度控制在40050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NO混合气体的装置分别4将装有22对比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Fe3、Cu2+对H2O分解的催化效果2CD验证增大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AB.BC.CD.D12.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OH-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不变A.将水加热,增大,w()NaHSOcH+K增大,不变w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4()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NH4ClcOH-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KCrO2O2−+H2O2CrO2-++KCrO(黄色)2H。用溶液进行下列22713.溶液中存在平衡:(橙色)22774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2O27−CH被还原25KCrO酸性溶液氧化性强7C.对比②和④可知22HSOD.若向④中加入70%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414.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V0的HA、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的溶液。稀释过程V中,pH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VA.pH随的变化始终满足直线关系0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106(KaHBC.该温度下,D.分别向稀释前的HA、HB溶液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HA消耗NaOH溶液体积大15.在10L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和Y,发生反应X(g+Y(g)M(g+Ng下表:平衡时物质的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量/moln(X)n(Y)n(M)①②7008008000.400.400.200.100.100.050.0900.080A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若5minn(M=0.050mol,则0至5min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min)B.③中,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80%C.8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H>0D.反应焓变()()进行反应:()+()2()+gnHCOCOgg16.在不同条件下,按投料比222(),并测定实验数据。HOgH=48.97kJ12一定条件下,CO转化率为13.68%,CHOH产率(甲醇的物质的量/起始CO物质的量)为4.12%。232②一定压强下,相同时间,CH3OH产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H与的比例,可以提高A.与①相同条件下,提高的转化率222B.由①可推测,CO2制取CHOH过程中无副反应发生CHOHC.由②可推测,480~520K,温度升高,速率加快是产率升高的原因D.由②可推测,温度升高CHOH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平衡逆向移动(),发生反应:CHOHg17.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3()()+()H02CHOHgCHgHOg332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编号温度(℃)()()()CHOHgCHOCHgHOg3332TI0.400.200.160.090.160.0912I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A.T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1()+()=cCHOH2cCHOCH30.2molL1C.II中存在:33TD.℃时,向该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均为0.2mol的3种气体,反应将逆向进行118.常温时,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离子的浓度降低pH=4cOH−A.稀释的醋酸,溶液中pH=3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的醋酸溶液与B.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pH=1(忽略体积变化)()+()g)+()Og。进料浓度比2gOg1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Cl:cO)(分别为1:1、2时,4:1、7:1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Cl−键断裂的同时有H−O键断裂,则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OC.ab、ca点对应的平衡转化率最高20.424cL−1c(HCl):c(O2)=1:1时,K(400℃)=,D.若HCl的初始浓度为00.844020.已知:可逆反应N(g)+3H(g)2NH3(g)△H=-92.4kJ/mol。现有甲、乙完全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22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N(g)和3molH(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kJ。在相同条221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NH(g)并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若Q=3Q,下列叙述中正3212确的是A.Q+Q=92.412B.达平衡时甲、乙中NH3的体积分数乙>甲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molN(g)0.75molH(g)和1.5molNH(g),平衡向生成N的方向移动2232D.达平衡时甲中N2的转化率为25%21.CH和联合重整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主要反应为:42CHg+COg()()2)+2CO(g)①②4Hg+COg()()HO(g)+COg)222其他条件相同时,投料比()()为1:1.3,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果如图。2nCH:nC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H反应的速率但不利于提高二者的平衡转化率2A.加压有利于增大和4()()始终低于,与反应②有关nH:nCOB.1.02C.若不考虑其他副反应,体系中存在:()+()+(=(2.34cCH)+()+(2cHO24cCHcCOcCO2cH4242D.℃,升温更有利于反应①,反应①先达到平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分)22.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①氯化钠溶液②氯化氢气体③一水合氨④酒精⑤铁⑥氨气(2)在一定条件下,稀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①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②下列方法,可使0.10mol/LCHCOOH溶液中CHCOOH电离度增大的是______33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a.加水稀释至0.01mol/Lb.加热CH3COOH溶液(不考虑醋酸的挥发)c.加入少量0.10mol/L的稀盐酸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e.加入少量0.10mol/L的溶液③常温下,下列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______。①1mol/L②pH=1的醋酸③0.01mol/L的NaOH(3)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Ka14.310−=7K=1.542=8电离平衡常数Ka1.7510−=5Ka2.9810Ka2Ka210−=−=7预测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CO2HOCO3−++−=2+=2HClOCaSO3A.少量的2通入NaClO溶液中:2++2++-2HClOB.少量的SO通入Ca(ClO)溶液中:SO2HOCa222++−=+2H2OC.相同浓度的NaHCO溶液与NaHSO溶液等体积混合;HHCO3CO233−=SO3−+2HCO−2D.少量的SO通入NaCO溶液中:SO2HO2CO++232232323.二甲醚O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CO和H制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32()+()()+()ΔH=−206.0kJ/mol。2COg4HgCHgHOg232工业中采用“一步法”,通过复合催化剂使下列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反应同时进行:ⅰ.甲醇合成反应:______。()CH(g)+HO(g),H=−24.0kJ/。322CHOHgⅱ.甲醇脱水反应:34molH2,测得某时刻上述总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51.5kJ(1)起始时向容器中投入2molCO和的转化率为______。,此时CO(2)请补全甲醇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2CHgCH(g)+HO(g),是制备二甲醚的重要环节。32(3)甲醇脱水反应:3①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36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H3OH(g),测得某时刻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此时正反应速率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CH3OH0.02CH3OCH3H2O物质浓度()//L②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甲醇脱水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______。a.相同时间内消耗CHOH的物质的量与消耗CHO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33b.混合体系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c.恒容密闭容器内的压强不变d.混合体系内甲醇的质量分数不变(4)生产二甲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g)+()ΔH=+48.8kJ/molgCHgHOg322nCO:nH=1:2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反应2相同时间,测得二甲醚的选择性如图所示。...资料: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二甲醚的CO在全部转化的CO中所占的比例。温度低于265℃时,随...着温度升高二甲醚选择性增加,原因是______。24.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AlO、FeO、FeO和SiO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2323342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纳米FeO等重要物质。23已知:H2R3(OHSO4H+−++−+−+3+SO42H2Oⅰ.伯胺R-NH2能与Fe3+反应:,生成2易溶于煤油的产物。3−3++6Cl−。ⅱ.Fe3+在水溶液中易与Cl-反应:(1)写出过程Ⅰ中Fe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3(2)过程Ⅱ加入过量HO的作用是______。22(3)过程Ⅱ加入伯胺-煤油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4)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过程Ⅲ利用NaCl溶液进行反萃取的原理:______。N2H+(5)NH具有碱性,可与H+结合生成。过程Ⅳ中先用过量的N2H4将水层2中3+转化为Fe2+并生245成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得到的Fe2+再被O氧化为FeOOH。2225.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Fe3++3SCN-Fe(SCN)3平衡体系的影响。实验Ⅰ:探究KCl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将等体积、低浓度的0.005mol/LFeCl3溶液(已用稀盐酸酸化)和0.01mol/LKSCN溶液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溶液a3mL溶液a放入3只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mL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②Fe3+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而显黄色;FeCl3溶液中存在Fe3++4Cl-[FeCl4]-黄色)。(1)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取少量溶液,加入______(填试剂和现象)。(2)从实验结果来看,KCl溶液确实对Fe3+和-平衡体系有影响,且随着KCl浓度增大,Fe3++3SCN-Fe(SCN)3平衡向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实验Ⅱ:探究盐对Fe3+和-平衡体系产生影响的原因。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原因1: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KCl溶液的加入使Fe3+和-平衡状态因盐效应而发生变化。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应Fe3++4Cl-[FeCl4]-,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导致Fe3+和SCN-平衡状态发生变化。a(3)基于以上分析,该组同学取等体积的溶液,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种类的盐晶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序号加入少量盐溶液颜色123无红色KClKNO3NaCl变浅略变浅变浅程度较大4①上述实验可证明盐效应影响了Fe3+和SCN-平衡体系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1和2b.1和3c.1和4②选择实验______(填序号)可得出结论:K+的盐效应弱于Na+的盐效应。简述选择实验的理由及获得结论的依据:______(4)取等体积的溶液a继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序号加入溶液溶液颜色561mL浓盐酸明显变浅,溶液偏黄1mL去离子水略变浅上述实验可证明副反应影响了Fe3+和SCN-平衡体系,结合实验现象及化学用语分析副反应对Fe3+和SCN-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相应位置。....1.【答案】B【详解】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活化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A错误;B.升高温度能使部分分子获得能量转化为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B正确;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NHCl和Ba(OH)·8H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故C错422误;D.气态硫比固态硫能量高,则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硫蒸气放热多,故D错误;故选B。2.【答案】D【详解】A.过程I是,断键过程,吸收热量,A正确;B.过程III是成键过程,放出热量,B正确;C.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C正确;D.该反应可通过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D错误;故答案为:D。3.【答案】BNaHSO4Na+H+SO4−=++2【详解】A.硫酸氢钠在水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A错误;−;−H+S+2−,B正确;B.HS为弱酸,部分电离且分步电离:HS22lO−,C错误;C.次氯酸为弱酸,部分电离:D.碳酸氢钠在水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NaHCO3+HCO,D错误;=+−3选B。4.【答案】C【详解】A.已知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稳定物质时放出的热量,故由题干信息可()的燃烧热为285.8kJ,A错误;Hg−1−1知,2B.已知Ba2+(aq)+SO(aq)=BaSO4(s)是一个放热反应,故12121()+()=()+4HaqBa(OH)aqBaSOsH2O(l)H−<,B错误;2422571.6kJ1452kJC.由题干信息可知,1gH和CHOH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的热量为:、,故同质量的23464()和HgCH3H完全燃烧,(g)放出的热量多,正确;C22()+()==−−1,反应2HgOg2H2O(l)1571.6kJD.由题干已知信息可知,反应Ⅰ2231H2Ⅱ2CHOH(l)+3O(g)=2CO(g)+4HO(l)则反应Ⅰ-Ⅱ可得反应3222223131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H=×(-571.6kJ/mol)-ggOH(l)HO223212222×(-1452kJ/mol)=-131.4kJ/mol,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B(+)(−)cCHCOO增大,故A不选;CH3COOHcH【详解】A.升高温度,促进的电离,增大,3(−)cH+)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减小,CH3COONa(s)cCHCOOCH3COOHB.加入少量故B选;,增大,3cH+()(−)cCHCOO增大,故CH3COOH(l),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加入少量C不选;3(−)cCHCOO减小,故D不选;CH3COOHcH+()D的电离,增大,3故选B。6.【答案】D【分析】SO2=BaSO↓+Cu(OH)↓−【详解】A.Ba(OH)与CuSO发生离子反应:Ba+2OH-+Cu2++,随着反应的进24424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灯泡变暗,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微2−粒,灯泡完全熄灭。当CuSO4溶液过量时,其电离产生的Cu2+、SO4A导电,使灯泡逐渐又变亮,不符合题意;+4−3B.Ca(OH)与NHHCO发生离子反应:Ca2++2OH-NH+=CaCO↓+HO+NH·HO+,随着反应的2433232进行,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灯泡逐渐变暗,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中自由移动的微粒浓度很+4−小,灯泡很暗。当NHHCO溶液过量时,其电离产生的NH、导电,使灯泡逐渐又变亮,B不343符合题意;C.Ba(OH)与HSO发生离子反应:Ba2++2OH+2H++SO2=BaSO↓+2H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自224424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灯泡变暗,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微粒,灯泡完全熄−灭。当HSO溶液过量时,其电离产生的H+、SO24导电,使灯泡逐渐又变亮,C不符合题意;24+4D.CHCOOH与氨水发生离子反应:CHCOOH+NH·HO=CHCOO-+NH+HO,反应后自由移动的离333232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灯泡更明亮,不出现亮—灭(或暗)—亮的变化,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7.【答案】B【详解】常温下,将pH=2的强酸溶液中c(H+)=10-2mol/L与pH=13的强碱溶液中c(OH-)=10-1mol/L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即溶液中c(OH-)=10-3mol/L,设强酸和强碱的体积分别为VV,则混合后溶液中1210-12-10V1有:c(OH-)==10-3mol/L1:VV=92:1,故答案为:B。1+V28.【答案】C【详解】A.稀释相同倍数,I的pH变化大,则I应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A正确;B.溶液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a点的H+浓度大,离子总浓度大于c点,a点导电性强,B正确;C.b点溶液中存在未电离的醋酸,其中和NaOH能力比HCl溶液强,C错误;D.将a、b两溶液加热至30℃a中c(−)cCl(Cl-)不变,加热促进醋酸的电离,c(CH3COO-)增大,则变小,D正确;答案选。(−)cCHCOO39.【答案】D【分析】亚硝酸为弱电解质,则利用其电离不完全来分析,利用酸不能完全电离或盐类水解的规律来分析HNO2是弱电解质。【详解】A.由盐类水解的规律,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为中性,但弱酸强碱盐水的大于7,则说明盐对应的HNO2是弱电解质,故A不选;B.0.1mol/L的亚硝酸溶液的pH约为2.1,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故B不选;C.的NaNO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倍,大于9,说明亚硝酸跟发生了水解,说明HNO是弱电解22质,故C不选;D.灯泡很暗只能说明导电微粒的浓度较低,与HNO2是弱电解质无关,故D选。故选D10.【答案】D【详解】A.合成氨的反应中,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A;B.Cl2H2O+Cl−,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增大氯离子浓度,氯气与水的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少氯气的损耗,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B;Cl+HO,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使生成物HCl的浓度减小,C.2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则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可以提高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C;D.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工业合成氨时控制温度为工业上合成氨时将温度控制在400℃是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D;选D。【答案】D【详解】A.二者溶液中Fe3+、2+的种类不同,浓度也不同,因此不能证明Fe3+催化效果好于Cu2+,A不符合题意;B.将装有NO—NO混合气体的装置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发现放在热水中气体颜色更深,放在冷224水中气体颜色浅,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生成NO2气体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比较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而不适合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FeCl3与KSCN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向其中加入KCl固体,不能影响生成物浓度,故无法验证增大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的CaCO3,再加入2mL5%的稀盐酸,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除了接触面积保持其他变量一致,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D符合题意;答案选D。12.【答案】B()【详解】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Kw增大,cH+增大,则pH减小,A错误;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致()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K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不变,正确;KwB()()cOH-cOH-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增大,C错误;)减小,导致平衡正向移动,(cOH-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Cl,铵根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c(H+)增大,D错误;答案选B。13.【答案】D2O2(−+H2O2−4黄色)+2H分析可得,向KCrO溶液中加酸平衡逆227+【详解】A.由橙色)(7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加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黄,A正确;2O27−2O2−7被还原成Cr3+,而使溶液呈绿色,正确;BB.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被C.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成乙酸,而2O2−2O2−7Cr3+被还原成,而使溶液呈绿色,在碱性环境中氧化成乙酸,而72O27−KCrOKCrO碱性溶液氧化性强,7不能氧化乙醇,从而溶液颜色不变,所以酸性溶液氧化性比22722C正确;HSOD.若向④中加入70%溶液至过量,则溶液呈酸性,现象与②一样,溶液颜色变成绿色,D错误;4故选D.14.【答案】C【分析】由题干图像信息可知,0.1mol/L的HA溶液的pH=1,说明HA完全电离,所以HA为强酸,0.1mol/L的HB溶液的>3,说明HB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HB是弱酸,据此分析解题。VV【详解】A.当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接近7,所以pOH随lg变化不始终满足直线关系,A错误;0VB.溶液中水的电离影响因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越小,对水电离影响越小,a、c点,=1,V0VV=10V0pH=2pH=4稀释10倍,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的多,blgb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水的电离程度大,b>>c,B=2,V=100V0,V0+)-C.0.1mol/L体积均为V的HB溶液,稀释10倍,溶液pH=4,该温度下,K(HB)==0a10−4?10−4≈10-6,CD.根据反应方程式:HA+NaOH=NaA+HO、HB+NaOH=NaB+HO可知,分别向稀释前的HA、HB溶液22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二者消耗NaOH溶液体积一样多,D错误;故答案为:C。15.【答案】B【详解】A.v(N)=v()=Δc/Δt=0.05mol÷10L÷5min=1.0×10-3mol/(L•minA错误;B.该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同,压强对平衡无影响,③和②的投料比相同,即两次平衡是等效的,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与②相同,为0.08mol/0.1mol×100%=80%B正确;C.X(g)+Y(g)⇌Mg+N(g)起始浓度(mol/L)0.010.0400转化浓度(mol/L)0.0080.0080.0080.008平衡浓度(mol/L)0.0020.0320.0080.008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M)c(N)/c(X)(Y)=0.008×0.008/0.002×0.032=1.0C错误;D.由①和②可知温度升高时,平衡时n(M)下降,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ΔH<0,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BH与的比例,即增大H2的用量,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2【详解】A.与①相同条件下,提高22转化率增大,H2的转化率减小,A正确;B.由①可推测,一定条件下,CHOH产率(甲醇的物质的量/起始转化率为13.68%,物质的22量)为4.12%,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CO2制取CHOH过程中有副反应发生,B错误;C.由图示信息可知,480~520K,温度升高,相同时间内的CH3OH产率升高,主要是由于速率的加快,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CO(g)+3H(g)H(g)+()H=-48.97kJ?mol正反应是一个放HOg222CHOH热反应,则由②可推测,温度升高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平衡逆向移动,D正确;故答案为:B。17.【答案】D【详解】A.结合已知数据列T温度时三段式:1()()()2CHOHgCHOCHg+HOg3332转化平衡0.40000.320.080.160.160.160.160.160.16=4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0.082T2温度时三段式:()()()2CHOHgOCHg+HOg332转化平衡0.20000.180.020.090.090.090.090.090.09=20.25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2=0.022该反应H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减小,由K>K可知,T>T,故A正确;2211B.由A中分析可知,T℃,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故B1()的起始物质的量为CHOHgC.II中存在0.2mol。则其起始浓度=0.2mol/L,结合物料守恒可知:存在3cCHOH2cCHOCH)=3反应()+(0.2mol−1,故C正确;33D.T℃时,向该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均为0.2mol的3种气体,则此时Qc=1()c(CHOg)0.20.232==1<K1,反应将正向进行,故D错误;c(CHOCH)20.2233故选:D。18.【答案】C【详解】A.稀释醋酸溶液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故A错误;B.pH=3的醋酸溶液,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c(OH-)=1×10-3mol/L,但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醋酸浓度大,与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pH<7B错误;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混合后溶液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所以氢离子的浓度是原来的一半,所以与等体积水混合后c(H+)=0.1mol/L,即pH=1C正确;D.c(H+)=10-pH,硫酸是强电解质,氢离子完全电离出来;醋酸是弱电解质,氢离子部分电离,c(醋酸)>c(H+D错误;答案选C。19.【答案】D【详解】A.H-Cl键断裂表示正反应速率,而H-O键断裂表示逆反应速率,根据方程式可知当1molH−Cl键断裂的同时有H−O键断裂时即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A正确;B.由题干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HCl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正确;(cHCl:cO)(的比值即增大HCl的浓度,则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而HCl2C.当温度相同时,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却减小,由图像信息可知,a、、c三点中a点对应的O2平衡转化率最高,C正确;−1c(HCl):c(O2)=1:1时,,400℃时HClD.由题干图像可知,若HCl的初始浓度为cL的平衡转0()()g()()4HClg+O22Cl2g+2HOg2起始量c0c000化率为84%,由三段式分析:,则转化量平衡量0.84c00.16c00.21c00.79c00.42c00.42c00.42c00.42c0c2(Cl242(H20.424=K(400℃)=,D错误;c(HCl)c(O2)0.160.7904故答案为:D。20.【答案】A【详解】A.甲乙容器中达到的平衡是等效平衡,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甲和乙的反应的能量变化之和为92.4kJ,即Q+Q=92.4A正确;12B.甲乙容器中达到的平衡是等效平衡,所以氨气的体积分数相同,故B错误;C.依据D分析计算得到平衡物质的量N为0.25mol,H为0.75mol,NH为1.5mol,再向乙中加入2230.25molNg0.75molH(g)和1.5molNH(C错误;223D.由于1molN和3molH完全反应可以生成2molNH,所以甲乙两个体系的平衡状态是一样的,即三种223气体的浓度完全相同,对于同一可逆反应,相同条件下,正反应的反应热与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N和H完全反应时放热Q,则NH完全分解时吸热也是Q,假设甲容器中的参加反应的氮气223N+3H322起始()转化()1301=QkJ;乙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有:,所以x3x2x2x平衡()1−x3−3x容器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也是为N(1-x)mol、H(3-3x)mol、NH2xmol,所以分解的NH22332−2x的物质的量为(2-2x)mol,故吸收的热量2=kJ=−xkJ,根据Q1=3Q2,则有20.75Q=−x)Q100%=75%,故D错误;,解得x=0.75,所以N2的转化率为1故选A。21.【答案】D【详解】A.加压能增大反应速率,利于增大CH和CO反应的速率,反应①平衡逆向进行,不利于提高42二者的平衡转化率,A正确;B.①CH(g)+CO(g)2H(g)+2CO(g),②H(g)+COH2O(g)+CO(g),反应①中生成的氢气和氧化42222铁为1:1,反应②消耗氢气生成一氧化碳,n(H2):n(CO)始终低于1.0,与反应②有关,B正确;C.设初始甲烷物质的量为1mol,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3mol,容器体积为1L,根据碳守恒:c(CH)+c(CO)+c(CO)=2.3,氢元素守恒:4c(CH)+2c(H)+2c(HO)=4,424224[c(CH)+c(CO)+c(CO)]=2.3[4c(CH)+2c(H)+2c(H,C正确;42422D.该体系中,反应①的n(H):n(CO)为1:1,反应②的发生会影响该比值,而~℃时n(H:22n(CO)快速升高,后续比值不变,且甲烷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在持续变化,说明在此温度范围内,升温更有利于反应②,先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故答案为: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分)22.1)①.②③②.③.②④.③(2)①.3COOH【小问1H++CH3COO-②.abe③.1:10:100(3)D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的为弱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据此定义解题:①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氯化氢气体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③一水合氨水溶液中能够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属于弱电解质;④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⑤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氨气,是化合物,本身不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⑥,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②,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③;故答案为:②③;④⑥;②;③;【小问2①醋酸为弱酸,液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可逆符号,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案为:CH3H++CH3COO-;②a.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a符合题意;H++CH3COO-,故答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加热CH3COOH溶液,促进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b符合题意;c.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降低,c不合题意;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d不合题意;e.加入少量0.10mol/L的NaOH溶液,消耗氢离子,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e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e;③①1mol/L的盐酸中溶液中的H+主要时HCl电离出的,而溶液中的OH-完全是H2O电离的,故有c(H+)水=c(OH-)水=c(OH-)aq=10mol/LpH=1的醋酸中溶液中的H+主要时HCl电离出的,而溶液中的OH-完全是H2O电离的,故有c(H+)水=c(OH-)水=c(OH-)aq=10-13mol/L,③0.01mol/L的NaOH中溶液中的H+主完全是H2O电离的,故有c(H+)水=c(OH-)水=c(H+)aq=10-12mol/L,故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0-14mol/L:10-13mol/L:10-12mol/L=1:10:100,故答案为:1:10:100;【小问3A.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Ka(HCO)>Ka(HClO)>Ka(HCO),故少量的CO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1232232CO+H-=HCO-3,A错误;方程式为:22B.已知HClO具有强氧化性,而亚硫酸盐具有强还原性,故少量的SO通入Ca(Cl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22为:SOHOCa++2++-=CaSO4+2HClO+Cl-,B错误;22C.已知HSO是二元弱酸,结合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Ka(HSO)>Ka(HCO)>Ka(HSO),相同浓度23123123223的NaHCO溶液与NaHSO溶液等体积混合不反应,C错误;33D.由题干数据可知,Ka(HSO)>Ka(HCO)>Ka(HSO)>Ka(HCO),故少量的SO通入NaCO溶液123123223223223中:SOHO2CO++23−=SO32−+2HCO−3,D正确;22故答案为:D。23.1)25%(2)CO(g)+2H2(g)(3)①.<②.abcdCH3OH(g)ΔH=-91.0kJ•mol-1(4)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生成的二甲醚选择性增加【小问1起始时向容器中投入2mol和4molH,测得某时刻上述总反应2CO(g)+4H220.5mol2molCHOCH(g)+HO(g)ΔH=-206.0kJ/mol中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消耗CO为0.5mol,转化率为332×100%=25%,故答案为:25%;【小问2已知:①2CO(g)+4H2(g)CHOCH(g)+HO(g)ΔH=-206.0kJ/mol,②2CHOH(g)CHOCH(g)+HO(g),332133321ΔH2=-24.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甲醇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21CH3OH(g)×(ΔH-ΔH)=-91.0kJ•mol-1,故答案为:CO(g)+2H(g)CH3OH(g)ΔH=-91.0kJ•mol-1;1222【小问3c(CHOCH0.4332①此时Q===400>K=360,反应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故c2(CH30.022答案为:<;②a.消耗CHOH为正反应,消耗CHOCH为逆反应,但二者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故相同时间内333消耗CHOH的物质的量与消耗CHO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即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33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即混合体系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发生改变,故混合体系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b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相等,则恒容密闭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d.化学平衡的特征之一为各组分的浓度、物质的量或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故混合体系内甲醇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d;【小问42COg+4Hg()()C()gO()ΔH=−206.0kJ/mol,结合(4)题干由题干信息可知,232图示信息可知,温度低于265℃时该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故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生成的二甲醚的量增多,则其选择性增加,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生成的二甲醚选择性增加。24.1)FeO+6H+=2Fe3++3HO232(2)将Fe转化为Fe3+,有利于与伯胺反应,提高萃取率(3)萃取分液(4)过程Ⅲ中加入NaCl溶于发生Fe3++6Cl-移动,铁离子从易溶于煤油的物质转移到溶于水的物质中,实现反萃取[FeCl6]3-,使铁离子浓度下降,平衡逆向(5)4Fe3++5NH=4Fe2++4N2H5+242【分析】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AlO、FeOFeO和SiO等物质,加入硫酸酸2323342浸,AlOFeO、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摩托车二手交易评估与鉴定服务合同4篇
- 2025非全日制劳务派遣合同样本:二零二五年度用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厂房租赁合同标准:租赁厂房周边环境维护责任3篇
- 2025年度环保监测软件服务升级及数据统计分析合同3篇
- 2025年度补充耕地指标出让与农业科技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古董艺术品售后服务与维权合同3篇
- 2025年度配音行业人才培养与输送合同4篇
- 2025年度旅游纪念品采购合同书下载3篇
- 2025年度高速公路养护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合同样本7篇
- 劳务协议范本模板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大巴车租车合同范文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家保密培训
- 2024年公务员职务任命书3篇
- CFM56-3发动机构造课件
- 会议读书交流分享汇报课件-《杀死一只知更鸟》
- 2025届抚州市高一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公司印章管理登记使用台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