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背诵清单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背诵清单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背诵清单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背诵清单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背诵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框架】

-(-

f牧-

,灌漱农业机器大生产」背景」内容[:历史:卬展

\m具\:oi!

IH与工厂制度吃S

I

如工具的一

工具帕工具5的H具-材质;I准用II

,发明♦变化]的-变化:进步

产工业革命后

工口生小品注方方舟式J帕赢述;事诵园】肌膨戮;犷;丽然口「周缸度麻

手工业具殊

而碰U而莪祈福■工具的—与

进步劳

具」现代科学L廊五i佩天潘科瀛就

作现代科技秘进步一产生一能技术)技术£技术「技术,

方技进步

手工业“农业”农业:

劳作式与人类

作生产即

劳作片庄园式M家庭式「现代科技IiIfrBJlift!

方式的社会频力的i_i方式u产蛇匕生海

方式「劳作1劳作!发屐进步的意义艘:的变革:构变化使国

【考点梳理】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2、人类农业工具变化

耕作工具灌溉工具畜牧

①旧石器: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

②新石器:打击基础增加磨制人类已经能够制马厩

原始社会③新石器晚期:小件青铜器,青铜农具造陶器,汲水灌猪圈

中数量有限。避

国④意义:经过磨制的石器更加规整、锋

利和适用,反映生产力水平提高。

先秦①有限青铜农具;②战国铁农具推广杠杆原理

封建社会①南北朝一一灌钢法①东汉末一翻车

(秦-清)②唐朝一一曲辕犁(标志步犁定型)②唐朝一一笆车

世界①青铜农具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古埃及----杠杆

②小亚细亚率先冶铁

3.农业工具的变化演进特征:

(1)以耕作工具为主:从原始社会的石刀、石镰、耒弗到封建社会的铁犁、铁锄等,耕

作工具不断演变,越来越先进。

(2)诸文明各有特点,自成系统:世界各主要古代文明区域都建立高度发达农业文明,

其农业生产工具虽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各具特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共

同为世界文明奠定基础。

(3)灌溉工具富有特色:各区域的古代文明大多建立在大河流域,农业灌溉工具不可或

缺。在古埃及和中国,人们很早就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如春秋时的楚国桔株。中

国还有翻车、筒车、风力水车等。

(4)持续改进,沿革清晰: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的青铜时代再到封建社会的

铁器时代,它经历脉络清晰演变,留下了丰厚文化积淀。

二、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地区时间概况

①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兽皮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中国

③汉朝出现纺车纺纱(提花机)

④元朝黄道婆发明新式织布机,此后纺织机普及农耕家庭

西方古代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2.制陶工具

(1)主要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

(2)表现:

①人们最初用手工泥条盘筑方式来制造陶器。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坯车制坯。

③南朝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④唐宋时期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支钉。

3.冶炼工具(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1)锻打工具:用来熔化金属原料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锤、磨平金属的筐等。

(2)铸造工具:把金属熔化成液体的培埸、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原因:①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②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表现:

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②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3)影响: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有利于赋役征发,社会稳定;③阻碍商品经

济发展,在近代阻碍社会进步。

2.农业庄园式劳作

(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生产力低下。

(2)表现:

①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特点:自给自足、集体劳作、拥有私人武装。

(4)影响:战乱时期起到了保护生产作用;但整体生产力较低;易造成地方割据。

3.手工业劳作方式

(1)生产模式:①手工业家庭: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②手工业作坊:拥有某种手

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①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

业和家庭手工业。

经营形态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

政府直接经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无偿调用直到明代前期,一

官营手工业营,集中的大不投放市场

贵族消费的日用品各类匠户直占据主导地位

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私营主雇明中叶以后在一些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投放市场

费的产品工部门占主导地位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剩余产品投稳定了小农经济,

家庭手工业农业的副业农民自身

缴纳赋税放市场在近代破产

注: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特点:家庭内部传承,具有保守性(传男不传女,具有独占性世代传承,或父子相

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④原因: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束缚;官府的干涉和控制;手工业内部竞争激烈;落后的

宗法观念。

⑤影响:这种传承有利于保证工艺水平,但影响技术的推广与交流,从长远来看,城

理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资本主义由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

大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又是社会关系方

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1)背景:

①生产专业化的实现: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由分散向集中发展,一定

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②工业革命的支持: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引发机器大生产,工厂出现。

(2)影响: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2.工厂制度

(1)背景:工厂的出现。

(2)特点:①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②管理:规章制度严格、纪律意

识,工人服从管理;③生产:流水线(协同、厂主监管)、标准化生产;④原料:工

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3)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

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

(1)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

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表现:

①(官办)洋务企业: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

大生产。

②(民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骞、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

工厂的管理经验。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经济:①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政治:①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客观上促进中

国救亡图存运动兴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③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开

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文化:①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中体西用、维新

思想、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新文化运动);②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③促进了中

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等。

(4)社会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总之,给中国造成了破坏和灾难,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人口结构: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

(2)城市规划:相对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3)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

民的居住环境。

2.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发展:①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②铁路运输以其速度快、

成本低而受人青睐,迅速发展。

(2)影响: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

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乡村改变

(1)以英国为代表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

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开阔了眼界。

4.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1)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2)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

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的推广

(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对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2)表现:

①西方: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通过立法与财政推行初等教育。

②中国:20世纪初,推行“葵卯学制”,开始出现大量中、小学堂;创办工人夜校。

6.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1)表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工人居住条件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

严重危害产业工人健康、犯罪等。

(2)解决: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的诞生。在无产阶级的斗争下各国颁布法律解决相关问题。

【辩证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②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一一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城乡关系: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思想: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

⑤世界市场: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消极影响:

①阶级矛盾: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

②东西方关系:亚非拉等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

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造成

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20世纪科学理论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理论等),为科技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需求,客观推动科技发展。

(3)二战后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的要求。

(4)二战后,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国家对科技发展的大力扶持。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概况:①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

新材料等技术迅速发展。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

就。

(3)意义: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3.主要表现

(1)计算机和互联网:

①1946年,“埃尼阿克”的问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②1969年美国计算机局部互联;后来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

③意义: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网络进入各个领域。

④趋势:速度快储量大;体积小更方便;军事走向民用。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2)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技术:

①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出现“无人

工厂”“无人仓库”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

产生活。

②问题:当越来越多的劳动岗位被机器人占领,这些只生产不消费的劳动者也将打破

社会结构的平衡。失业率的上升、消费力的下降,都可能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3)航天技术

①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俄美法中等发射大量航天器;美国实现登月创

举;人类在太空中建立了细密的地球测控网。

②意义: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海洋技术

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

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②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

试验,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③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

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4)原子能技术:原子动力已用于多个领域,推动国防和经济的发展。原子能的滥用

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5)生物技术:DNA技术、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学等生物学分支突飞猛进。

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

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生产工具的进步影响劳作方式的改变】

1.古代

(1)生产工具:石器一木器一铁器,铁器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2)劳作方式:集体耕种一农业家庭式劳作。

(3)影响:劳动工具的多样化和精细化,使人们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随之

增加。在农耕时代,人们借助畜力、机械力或自然力来提高生产力。

2.近代

(1)生产工具: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大生产。

(2)劳作方式:工厂制度。

⑶影响:①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分工得到极大发展。

②工厂制度普遍实施,人们开始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③社会日益形成两

大对立的阶级一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④工业化在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造成严重贫富差距。

3.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1)生产工具:新科技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⑵影响:①网上看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