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文论选段》学案_第1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文论选段》学案_第2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文论选段》学案_第3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文论选段》学案_第4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文论选段》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板块五

学案44《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文论选段》

1.梳理并积累两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

“形”“广”“或”。

2.背诵课文。

1.古今异义

请写出下列加颜色词语的古义O

①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古义:用语言表现出来

今义:发表意见(多指在会议上)

②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古义:不知不觉

今义:不知道

③寄身于翰墨

古义:堂里

今义:(在某地)临时停留或暂住

④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古义:放声高歌

今义:较长的歌

2.多义实词

请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思。-'

⑴形

①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外形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齐桓晋文之事》):表现

③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并序》):形体

④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岳阳楼记》):形迹

⑤视之,形若土狗(《促织》):形象,形状

⑵广

①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使•…・・广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宽阔,与“狭”相对

③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扩大,增广

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并序》):广泛,多方

⑤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宽心,安慰

⑶或

①或骨横朔野:有的人

②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并序》):有时

③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许

④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同“惑”,迷惑

3.词类活用

掌握下列加颜色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意思。

(1)名词作状语

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在朝内/出征

(2)使动用法

①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使……宽广

②闻一言以自壮:使……壮

(3)意动用法

①不志其大:以……为志

②根情,苗言,华声,实义:1为根/苗/花/实

(4)形容词作动词

嘉会寄诗以亲:表现亲密

4.特殊句式

掌握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指出标志词。(如是倒装句请调整语序)

(1)宾语前置句

而辙也未之见焉:标志词:未(否定词)之(宾语)。语序为“未见之”

(2)定语后置句

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标志词:之。语序为“宏辨议论”

“秀伟容貌”

(3)状语后置句

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标志词:乎。语序为“乎情先”“乎言始”

(4)被动句

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标志词:(为)...所

5.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苏辙就写文章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

表明他的观点的句子是“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气可以养而致”。

(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

党之人”两句写作者居家十九年交往的对象。

(3)《古代文论选段・毛诗序》中,作者先是对“诗”下了定义,认为诗歌

是“志之所之也”,接着阐释了诗歌在内和在外的两种表现形式是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4)《古代文论选段・典论・论文》中,曹丕从“有利于国家”和“有益于

自身”两个角度高度评价“文章”的两大功能的句子是“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5)《古代文论选段・诗品序》中,表明《诗经》作用的总结句是

“《诗》可以群,可以怨"。

(6)《古代文论选段・人间词话》中,“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三句解释了“词以境界为最上”的原因。

6.文化常识

(1)枢密:枢密院是唐、五代、宋、辽、元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长官称枢

密使,唐代枢密使主要掌管军政,类似秦汉时的太尉,故文中称韩琦为

太尉。

(2)《毛诗序》是一篇诗歌理论专论文章。一说为孔子的弟子子夏所作;

一说为东汉卫宏为《诗经》所作的序,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为《关雎》

题解之后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是《诗经》三百零

五篇中每一篇的序言。一般而言,《毛诗序》是指大序。

(3)《典论・论文》,为三国魏文帝曹丕所撰,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诗品》是南朝梁国锤蝶所著的评诗专著,是现存最早的诗论专著。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发展到新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