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教案《与朱元思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2/20/wKhkGWcxWMuAFdIKAAF453p9z-8889.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教案《与朱元思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2/20/wKhkGWcxWMuAFdIKAAF453p9z-88892.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教案《与朱元思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2/20/wKhkGWcxWMuAFdIKAAF453p9z-88893.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教案《与朱元思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2/20/wKhkGWcxWMuAFdIKAAF453p9z-88894.jpg)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教案《与朱元思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2/20/wKhkGWcxWMuAFdIKAAF453p9z-88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2.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突出的特征。
2.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吴均生平。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
灵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甚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给我们描
绘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色,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水皆缪碧(piao)
(2)互相轩逊(miao)
(3)泠泠作响(ling)
(4)理嘤成韵(ylng)
(5)蝉则千转不穷(zhuan)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天山若自(同样的颜色)
(2)丛流飘荡(跟、随)
(3)水皆缥碧(浅青色)
(4)急湍甚箭(比箭还快)
(5)争高禀揖(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6)疏条旁啰(互相掩映)
3.指定学生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进行断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轻快)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舒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贝"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慨叹、平缓、轻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惊叹)疏
条/交映,有时/见日。
2.重点句子翻译。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明确: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江底)游动的小鱼和细小的石子,(都)可以看到,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
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明确: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4)直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明确: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
事的人,看到(这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明确:横斜的树枝挡住了上面的天空,(即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互相掩映
的地方,有时(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3.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呢?请根据文章说说水的特点。
明确: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声清越:泠泠作响。
5.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分析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山的特点。
明确: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拟人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侧面烘托:“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从侧面表现了高耸的山
峰可以让人平息名利之心,更突出了山的“奇”。
四、合作探究
1.品味意境美。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明确: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我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一一风静雾散,山色苍翠,
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一一“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
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游来游去的鱼儿、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
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
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山”。首先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空万里,山中却别
有景象。其次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
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
不能,便“千百成峰”。再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
百鸟和鸣,蝉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
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
景象。这一段写山之色、之声、之形,都紧扣一个“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的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
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奇山异水”。
2.感受志趣美。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明确:“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的轻松惬意;作者笔下的泉
声、鸟声、蝉声、猿声,勾画出一个热闹、和谐的世界,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
对生命力的赞颂。在描绘山景时,“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
议论,不仅衬托出险峰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弃。
3.品析语言美。
(1)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本文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形象生动,简洁
凝练,有一种清丽之美。
(2)结合加点词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明确: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湃隼细石,直视无碍。
该句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水皆缥碧,千丈
见底”是直接写水的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则是从侧面表现出水的清澈透明。
②急湍甚静,猛浪若奔。
这句话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箭、奔”把水流的快速和水浪的奔腾情况表现得十分
生动形象。
③夹岸高山,皆生搴树。
一个“寒”字,写出了树因高大、茂密而使树色显得暗,进而让人感到寒意。一个简单的“寒”
字,却包含了这么多的意思,作者用词之精,令人赞叹。
④逐势承上,互相甘尊等高直揖,千百成峰。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负、竞、轩、邈、争、指”化静为动,把原本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
了,赋予了它们生命和动感,突出了山峰高耸入云的雄奇美景。
⑤莺飞戾天者,里峥后,》;经纶世务者,题谷本厘。
表现了作者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对美好自然的爱慕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望峰息心”
和“窥谷忘反”表现了景色之美能使人忘却世俗的功名利禄,突出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
4.鉴赏艺术美。
作者在描摹奇山异水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请举例分析。
明确: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侧面描写的手法,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
穿梭,不仅侧面衬托出水之清澈,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
5.文言词语积累。
(1)重点实词
①天山若自(同样的颜色)
②丛流飘荡(跟、随)
③水皆缥碧(浅青色)
④争高拿揖(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⑤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⑥横村上蔽(树木的枝干)
⑦疏条求映(互相掩映)
(2)通假释义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喈”,鸟鸣,这里指蝉鸣)
②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3)古今异义
①一百件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赞许,允许。)
②莺飞用天(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③续给世务(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④蝉则千转不行(古义:止,息。今义:贫穷。)
(4)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形容词,独一无二)
①维<'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断绝、停止)
…J负势竞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②上L1,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5)词类活用
①任意率四(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②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③负势竞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④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⑤望峰尽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⑥互相毋尊(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往高处伸展;“邈”,争着往远处伸展)
五、拓展延伸
1.采用“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课文中的美景。
明确: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美在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
2.说说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
明确: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维)
3.仔细品味作者的情趣,比较其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态度,以及“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遁世态度有何不同。
明确: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赞礼。它比前者少了一些
严肃,多了一些潇洒;比后者少了一些悲观,多了一些开朗,因而更具有一种常人的心态,
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六、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piao)急湍(tuan)轩邈(miao)
泠泠(ling)嘤嘤(ying)经纶(liln)
横柯(ke)莺飞戾天(yuan)(li)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天山若自(同样的颜色)
(2)丛流飘荡(跟、随)
(3)任意本西(向东或向西)
(4)天下独维(独一无二)
(5)水皆缘春(浅青色)
(6)急湍卷箭(超过)
(7)互相甘邂(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8)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9)莺飞尿天者(至、到达)
(10)等飨世务者(筹划、治理)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嘴”,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2)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3)《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感受到文章的韵律美;疏通文意,感受到了
富春江的景物美。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了美的意境,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作者
高雅的志趣。
八、布置作业
背诵《与朱元思书》。
九、板书设计
绝
下独
水,天
奇山异
,总:
)夸张
无碍
直视
见底,
(千丈
“清”
一
与异水
喻
、比
)夸张
若奔
猛浪
甚箭,
(急湍
朱“急”
元
一色
看
思分1
--形
书看--
啼)
、猿
蝉叫
鸟鸣、
泉水、
音(
《听——
奇山
纶世
心;经
望峰息
天者,
莺飞戾
感——
反
谷忘
,窥
〔务者
、
思
教学反
十、
】
链接
【资料
作
文学创
吴均的
》
桂阳
赠王
,如《
骨气
心和
的雄
寒士
现出
往表
中往
作品
一些
他的
志,
不得
,终生
寒门
出身
吴均
不遇
怀才
自己
吐露
树来
借松
”,
霜骨
知负
心,谁
笼云
。未见
所没
为草
时,遂
数寸
“松生
中的
经斥
武帝曾
”。梁
东园
松在
的“青
渊明
和陶
松”
涧底
“郁郁
思的
像左
意很
思立
其构
懑,
的愤
。
痛处
帝的
梁武
实录
而且
史,
撰历
职私
仅越
他不
性。
的个
出他
活画
”,
不均
“吴均
均为
责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Y/T 3419-2024自然教育评估规范
- LY/T 3414-2024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人造板及其制品
- 2025年造纸完成工段智能装备合作协议书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听评课记录3
-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听课评课记录
- 环境评估公司合并合同(2篇)
-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听评课记录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公民权利2课时 听课评课记录
-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27.2.1 第4课时《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7.1.1《 有序数对》
- 《金属加工的基础》课件
- 运输行业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文明驾驶保平安
- 体验式沙盘-收获季节
- 老年护理陪护培训课件
- 2019年420联考《申论》真题(山西卷)试卷(乡镇卷)及答案
- 医院投诉纠纷及处理记录表
- YY/T 0698.5-202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 酱香型白酒工厂设计
- 【深度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100字】
- 牵引管道孔壁与管道外壁之间注浆技术方案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