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_第1页
2024年部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_第2页
2024年部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_第3页
2024年部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_第4页
2024年部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课时28《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一、基础梳理

i.通假字

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眼之以威怒

②不复一一自费

答案①同“震”,威吓②同“辩”,分辩

2.古今异义词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

①根本必固其根本

要的,重要的;本来,从来;从头到尾,

始终,全然(多用于否定式);彻底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元首凡百不苜

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纵情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今义:尽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行路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今义:走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聪明役眼胆之耳目

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区区无由会晤,不任国因向往之至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上报故略―

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

答案①树木的根②帝王③放纵性情,含贬义④路人⑤听觉、视觉灵敏⑥小,用

作自称的谦辞⑦写回信

3.多义实词

词语例句意义

⑴信①信者效其忠

1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④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⑤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⑥小伟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⑦低眉停手续续弹(《琵琶行》)

⑧今行而无停,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信物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⑵诚②妙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③战败而亡,做不得已(《六国论》)

①《答司马谏议节》

②《节》曰:“满招损,谦得益。”(《五代史伶官传序》)

⑶书③借节满架,偃仰啸歌(《项脊轩志》)

④或凭几学中(《项脊轩志》)

⑤授之节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①举先王之政,以牙利除弊

②积土成山,风雨当焉(《劝学》)

③忧劳可以举国(《五代史伶官传序》)

(4)兴④犹不能不以之举怀(《兰亭集序》)

⑤抑王米甲兵,危士臣(《齐桓晋文之事》)

@《诗》可以举,可以观(《论语》)

⑦夙午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②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促织》)

③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

④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⑸修

⑤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⑥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⑧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答案(1)①诚信②实在③可靠的④相信⑤信使⑥信用⑦随意(2)①真诚,真心

②表假设,如果③确实(3)①信②专指《尚书》③书籍④写字⑤读书(4)①兴办

2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②发生、产生③使……兴盛④引发⑤发动⑥激发情感⑦起,起床(5)①修订②

长③修养④高⑤修建、修造⑥编纂、编写⑦修理、建造⑧美好的

4.词类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必圉其根本/则思知止以安人

②人君当神器之事/居域中之木/居案思危

③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④想谗邪则思强身以黜晋

⑤乐盘游/你懈怠

⑥诚能见可依

⑦简熊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⑧券恭而不心服

⑨能克季者盖寡/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⑩以售浮斯民

答案①使动用法,固,使……稳固;安,使……安宁②形容词作名词,重,重权;大,

重要的地位;安,安逸的环境③名词作动词,君,统治;下,居于……之下④正,使动

用法,使……端正;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⑤意动用法,乐,以……为乐;忧,以……

为忧⑥动词作名词,贪图的东西⑦形容词作名词,能,贤能的人;善,好的意见⑧名

词作状语,貌,表面上;心,在心里⑨名词作动词,终,保持到底;事,办(事)⑩名词

作动词,施恩惠

5.特殊句式

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③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④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⑤而况于明哲乎

⑥终必不蒙见察

⑦至于怨诽之多

⑧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答案①判断句,标志词:亦②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以③被动句,蔽:被蒙蔽④固

定句式,岂……乎⑤固定句式,况……乎⑥被动句,标志词:见⑦定语后置句,标志

3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词:之⑧宾语前置句,介词“为”的宾语“何”前置

6.文化常识

(1)“疏”,通称“奏疏”。“疏”的本义是“”。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为古

代官员向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疏,也就衍变为

""的意思。

⑵太宗: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从汉朝开始,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

,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

(3)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

设,指o

(4)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古时多指统治者以的方式统治天

下。

(5)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有司”并非特指某个部门,而是泛

指O

(6)盘庚之迁:商朝君主盘庚即位后,认为国都设在商地(今河南商丘),不适宜实行教化,决

定迁都亳,改国号为。

答案(1)疏通帝王疏通事理,分条陈述(2)太祖或高祖太宗(3)田猎有度,不过分捕

杀(4)无所作为、顺其自然(5)官吏(6)殷

二、重点巩固

(一)名句默写

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七千余字的讲话中,“人民”一词

出现了86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足以凸显“人民”二字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肯定人民的力量的句子是“,;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不竭诚对待臣民,如同用腐烂的缰绳驾驭马车一样可怕

的句子是“,!”

(3)《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从多侧面反映了文章的主旨,从多方面开拓了唐太宗“居

安思危”的境界,从多方面开拓了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

,,",从而达到“文武并用,垂拱

而治”的效果。

(4)《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这一观念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的“,

"两句中得到了体现。

(5)《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保守派主张的论证立足点是“,

4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6)《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表明自己不因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的句子是

答案(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奔车朽索其可忽乎(3)(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4)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

议事每不合(5)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

而不见可悔故也

(二)语句翻译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而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而守住

天下就很困难吗?(得分点:“善”,好;“克",能够;''终",动词,坚持到底;“岂……

乎”,难道……吗)

(2)我私下认为跟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常常意见不合,(这是因为我们)

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得分点:“窃”,私下里;“以为”,认为;“游处”,

同游共处,交往;“操”,持;“术”,方法、主张)

(3)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把不忧虑国事,附和世俗,

向众人献媚讨好当作美德。(得分点:“苟且”,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以……为”,

把……当作;“恤”,顾念、忧虑;“同俗自媚于众”,介宾短语后置;“善”,好事、美

德)

(三)基础双练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宗后常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珥逝,遂之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目:

“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彩。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举于兹日?所以虚

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

隐。”(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己后各悉/乃诚若有

是非/直言无隐

5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B.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

是非/直言无隐

C.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己后/各悉乃诚/若有

是非/直言无隐

D.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己后/各悉乃诚/若有

是非/直言无隐

答案D

解析“虚己外求”“披迷内省”,结构对仗,各自断开;“言而不用”和“用而不言”是

对照的两种情况,应各自断开,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