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TOC\o"1-2"\h\u4816第1章绿化景观设计概述 4242391.1绿化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4316821.2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451591.3绿化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流程 526382第2章绿化景观设计的前期准备 564712.1项目背景分析 5174732.2现场勘查与资料收集 6304802.3设计定位与理念构思 66493第3章绿化景观设计的要素与手法 7165053.1植物配置设计 798703.1.1植物种类选择 745493.1.2植物空间布局 7104113.1.3植物形态与色彩搭配 719333.1.4植物生态功能 7144923.2硬质景观设计 7212453.2.1铺装设计 7304963.2.2小品设计 7320223.2.3设施设计 7285493.3水景设计 8145853.3.1水体形态设计 8126173.3.2水体生态设计 8259863.3.3水景设施设计 8245253.4灯光设计 883783.4.1灯光布局 8124063.4.2灯光类型选择 891993.4.3灯光色彩与亮度 8212273.4.4灯光控制与节能 85489第4章绿化景观空间的布局与组织 8236484.1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895364.1.1因地制宜原则 8220214.1.2人本原则 8133674.1.3整体性原则 9204954.1.4灵活性原则 93684.2空间组织的形式与特点 997244.2.1线性空间 9307184.2.2面状空间 9179154.2.3点状空间 9182154.2.4立体空间 973364.3功能分区与景观序列 94554.3.1功能分区 939544.3.2景观序列 99611第5章绿化景观设计的表现技法 108695.1平面图表现技法 10125665.1.1图例与符号 1069695.1.2线条与笔触 10267135.1.3比例与尺度 10283665.1.4颜色与填充 1083555.2立面图与剖面图表现技法 10203425.2.1视角选择 10312845.2.2线条运用 1019925.2.3比例与标注 10233795.2.4颜色与光影 10150535.3效果图表现技法 11248935.3.1绘图软件应用 11260515.3.2色彩搭配 11239105.3.3光影处理 11247785.3.4细节刻画 11271075.3.5景深感 1124124第6章绿化景观施工图设计 11138106.1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 1195996.1.1施工图设计应严格遵循前期设计方案和设计意图,保证绿化景观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11296936.1.2施工图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1280386.1.3施工图设计应详细、准确、清晰,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和标准,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11236966.1.4施工图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充分考虑绿化景观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 1172786.2植物施工图设计 1156546.2.1植物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以及设计意图进行合理配置。 1173716.2.2植物施工图应明确植物的种类、规格、数量、分布及种植方式,保证植物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1139256.2.3植物施工图设计应考虑季节变化,合理搭配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使绿化景观四季分明。 12160416.2.4植物施工图设计应注重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 1228236.3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 1223826.3.1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应包括铺装、小品、构筑物、照明等内容的详细设计。 12197166.3.2铺装设计应考虑地形、排水、耐用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材料,保证铺装工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2195116.3.3小品和构筑物设计应突出主题,与绿化景观相协调,体现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276286.3.4照明设计应结合绿化景观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光源,保证照明效果和安全功能。 12289146.4施工图审查与修改 12162576.4.1完成施工图设计后,应组织专家进行审查,保证施工图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12237386.4.2根据审查意见,对施工图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施工图设计满足工程需求。 1219366.4.3施工图审查与修改过程中,应充分沟通,保证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的一致性。 1226624第7章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12108897.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254237.1.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2297067.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272057.1.3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13129617.2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 13106787.2.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1382047.2.2施工进度管理 13186187.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341727.3.1施工质量控制 1317157.3.2施工验收 14180097.3.3工程移交 1416456第8章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技术 148978.1植物栽植技术 14214278.1.1栽植前准备 14201528.1.2苗木选择 14121088.1.3栽植技术 1470048.2硬质景观施工技术 14260358.2.1地面铺装 14295108.2.2景观小品 15317998.3水景施工技术 1597488.3.1水景设计 1534228.3.2水景施工 15204968.4灯光与电气施工技术 15268098.4.1灯光设计 15238538.4.2灯光施工 15252058.4.3电气施工 154321第9章绿化景观工程的养护与管理 15225919.1植物养护与管理 1586879.1.1定期修剪 16241809.1.2施肥管理 16126339.1.3植物支撑与引导 16245079.2土壤与水分管理 16240869.2.1土壤改良 1626759.2.2水分管理 168319.2.3防旱防涝 166759.3病虫害防治与绿化保洁 16237559.3.1病虫害防治 16174829.3.2绿化保洁 16284409.3.3植物保护 1616700第10章绿化景观工程的验收与评价 171224310.1工程验收的流程与标准 172431210.1.1验收流程 17895310.1.2验收标准 172357610.2工程质量评价与改进 172995910.2.1评价方法 17877410.2.2改进措施 17911310.3工程后期维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182889310.3.1后期维护 18410010.3.2可持续发展建议 18第1章绿化景观设计概述1.1绿化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绿化景观设计是指以植物为主要素材,结合地形、水体、建筑及各类设施,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室外空间环境进行美化和生态功能优化的设计活动。它旨在创造和谐、舒适、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1.2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目标(1)原则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充分考虑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需求,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功能。2)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美观、宜人的室外环境。3)协调统一:结合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实现人与环境、景观与建筑的和谐统一。4)经济实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绿化景观的性价比。(2)目标绿化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气候。2)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3)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外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4)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1.3绿化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流程绿化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调研与分析1)收集项目背景、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等相关资料。2)分析项目基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状况等。3)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植被类型及分布。(2)设计构思与方案制定1)确定设计主题和风格。2)制定绿化景观设计的基本框架和空间布局。3)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景观元素。(3)设计方案深化与优化1)对设计方案进行细化,明确各个细节。2)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3)根据反馈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4)施工图设计1)根据深化后的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纸。2)明确施工技术要求、材料规格和施工工艺。3)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配合施工过程的技术交底。(5)施工及验收1)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组织绿化景观施工。2)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3)施工完成后,组织验收,保证绿化景观工程达到预期效果。第2章绿化景观设计的前期准备2.1项目背景分析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之前,首先要对项目背景进行深入分析。项目背景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为绿化景观设计提供基础信息。(2)人文环境: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等,使设计更具有地域特色。(3)政策法规:研究国家和地方关于绿化景观设计的政策法规,保证设计符合相关要求。(4)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的功能需求、景观效果、投资预算等,为设计提供具体目标。(5)周边环境:分析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配套设施等,以便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2.2现场勘查与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与资料收集是绿化景观设计前期准备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现场勘查: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地形地貌、植被状况、水源分布等,为设计提供第一手资料。(2)资料收集: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如规划图纸、设计规范、施工经验等,为设计提供参考。(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关键因素,为设计提供依据。(4)沟通协调:与项目甲方、施工方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各方需求,保证设计符合实际情况。2.3设计定位与理念构思在设计前期,明确设计定位与理念构思。以下为相关内容:(1)设计定位:根据项目背景分析,明确绿化景观的设计风格、功能定位、投资预算等。(2)设计目标:确定绿化景观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如生态效益、景观效果、使用功能等。(3)设计原则:遵循生态、美观、实用、经济、可持续等原则,保证设计合理。(4)理念构思:结合项目背景、现场条件、甲方需求等因素,形成具有创新性和特色的设计理念。(5)方案比较: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优方案作为设计依据。通过以上前期准备工作,为绿化景观设计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3章绿化景观设计的要素与手法3.1植物配置设计植物配置设计是绿化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合理选择与布局植物种类、形态、色彩及生长习性,营造和谐、美观、生态的景观环境。以下是植物配置设计的主要手法:3.1.1植物种类选择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注重多样性,提高生态效益。3.1.2植物空间布局根据景观空间需求,运用点状、线状、面状等布局手法,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植物空间。3.1.3植物形态与色彩搭配充分考虑植物的形态、高度、冠幅等特征,以及四季色彩变化,实现景观的动态美。3.1.4植物生态功能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提高绿化景观的生态效益。3.2硬质景观设计硬质景观设计主要包括铺装、小品、设施等元素,旨在丰富景观空间,提高使用功能,以下是其主要手法:3.2.1铺装设计根据场地特性及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色彩、图案和尺度,实现景观空间的舒适性与美观性。3.2.2小品设计运用雕塑、装置、座椅等小品元素,提升景观空间的趣味性和艺术性。3.2.3设施设计结合功能需求,设计照明、标识、休闲等设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注重设施的审美性。3.3水景设计水景设计是绿化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景观的灵动性和生态性。以下是其主要手法:3.3.1水体形态设计根据场地条件,设计静态或动态的水体形态,如湖泊、水池、喷泉、瀑布等。3.3.2水体生态设计注重水体的自净能力,运用植物、微生物等生态手段,构建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3.3.3水景设施设计结合水体形态,设计适当的设施,如驳岸、亲水平台、桥梁等,丰富水景空间。3.4灯光设计灯光设计在绿化景观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下是其主要手法:3.4.1灯光布局根据景观空间布局,设计合理的灯光布局,形成明暗有序、层次分明的夜景效果。3.4.2灯光类型选择根据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灯光类型,如投光灯、埋地灯、水下灯等。3.4.3灯光色彩与亮度合理搭配灯光色彩,控制亮度,营造舒适、温馨的夜景氛围。3.4.4灯光控制与节能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分区、分时控制,降低能耗,提高照明效果。第4章绿化景观空间的布局与组织4.1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4.1.1因地制宜原则绿化景观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原有资源,创造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空间。4.1.2人本原则以满足人们使用需求为出发点,关注空间布局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捷性,营造宜人的绿化景观空间。4.1.3整体性原则绿化景观空间布局应与总体规划相协调,形成统一、完整的景观体系。4.1.4灵活性原则空间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功能的需求变化。4.2空间组织的形式与特点4.2.1线性空间线性空间以道路、河流等线性元素为组织线索,形成具有引导性和连续性的景观空间。特点:富有节奏感,易于引导视线和人流。4.2.2面状空间面状空间以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为核心,强调空间的开阔感和凝聚力。特点:适用于举办大型活动,提供休闲、交往的场所。4.2.3点状空间点状空间以绿化节点、景观小品等形式存在,起到点缀和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特点:灵活多变,易于营造氛围。4.2.4立体空间立体空间利用地形高差、建筑等元素,形成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空间。特点:增加空间趣味性,提高土地利用率。4.3功能分区与景观序列4.3.1功能分区根据绿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将其划分为休闲区、观赏区、运动区、科教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4.3.2景观序列景观序列是指按照一定的空间组织方式,将各个景观节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具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景观空间。应注重以下方面:(1)节点设计:突出重要景观节点,形成视觉焦点。(2)轴线关系:明确景观轴线,强化空间秩序。(3)视线组织:利用地形、植被等元素,引导视线移动,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4)景观过渡:通过景观元素的变化,实现不同空间之间的自然过渡。第5章绿化景观设计的表现技法绿化景观设计的表现技法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意图、沟通设计思想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绿化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技法,包括平面图、立面图与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表现方法。5.1平面图表现技法平面图是绿化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以下技法来展示设计内容:5.1.1图例与符号采用规范化的图例和符号,清晰表示绿化景观中的植物、铺装、水体、构筑物等元素。5.1.2线条与笔触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和笔触表现不同材质和绿化元素的质感,如实线、虚线、粗线、细线等。5.1.3比例与尺度保持平面图的比例与尺度准确,以便于体现实际空间关系和尺寸。5.1.4颜色与填充合理运用颜色和填充技法,突出绿化景观的视觉效果,增强平面图的表现力。5.2立面图与剖面图表现技法立面图与剖面图主要用于表现绿化景观的立体效果和空间关系,以下为常用的表现技法:5.2.1视角选择选择合适的视角,展现绿化景观的立体感和空间层次。5.2.2线条运用运用线条表现不同绿化元素的形态、质感以及光影效果。5.2.3比例与标注保证立面图与剖面图的比例和标注准确,清晰表达设计尺寸。5.2.4颜色与光影运用颜色和光影处理,增强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5.3效果图表现技法效果图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展示方式,以下为效果图表现技法:5.3.1绘图软件应用运用专业绘图软件(如SketchUp、Photoshop等)进行效果图的制作。5.3.2色彩搭配合理搭配色彩,展现绿化景观的和谐美和生态特征。5.3.3光影处理巧妙运用光影效果,增强效果图的立体感和生动性。5.3.4细节刻画注重细节描绘,表现绿化景观中的植物、构筑物等元素。5.3.5景深感通过透视和景深感处理,使效果图更具真实感和沉浸感。本章对绿化景观设计的表现技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提高设计质量和沟通效果。第6章绿化景观施工图设计6.1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6.1.1施工图设计应严格遵循前期设计方案和设计意图,保证绿化景观工程的质量和效果。6.1.2施工图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6.1.3施工图设计应详细、准确、清晰,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和标准,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6.1.4施工图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充分考虑绿化景观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6.2植物施工图设计6.2.1植物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生态习性、观赏特性以及设计意图进行合理配置。6.2.2植物施工图应明确植物的种类、规格、数量、分布及种植方式,保证植物成活率和景观效果。6.2.3植物施工图设计应考虑季节变化,合理搭配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使绿化景观四季分明。6.2.4植物施工图设计应注重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6.3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6.3.1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应包括铺装、小品、构筑物、照明等内容的详细设计。6.3.2铺装设计应考虑地形、排水、耐用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材料,保证铺装工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6.3.3小品和构筑物设计应突出主题,与绿化景观相协调,体现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6.3.4照明设计应结合绿化景观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光源,保证照明效果和安全功能。6.4施工图审查与修改6.4.1完成施工图设计后,应组织专家进行审查,保证施工图的合规性和可行性。6.4.2根据审查意见,对施工图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施工图设计满足工程需求。6.4.3施工图审查与修改过程中,应充分沟通,保证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的一致性。第7章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7.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1.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技术措施等内容。通过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工程施工有序、高效、安全进行。7.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2)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要求;(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4)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合理布局;(5)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7.1.3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施工部署:明确施工任务、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队伍组织等;(2)施工方法: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等;(3)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为月、周、日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进度;(4)施工平面布置: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材料堆放、施工道路等;(5)施工技术措施:制定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7.2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7.2.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和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应保证工程按期完成,同时兼顾施工质量和安全。7.2.2施工进度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进度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2)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测,及时调整施工计划;(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进度与计划相符;(4)定期召开施工进度协调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7.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7.3.1施工质量控制(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目标;(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3)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质量问题;(4)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素质。7.3.2施工验收(1)制定施工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标准和程序;(2)施工过程中,分阶段进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3)组织竣工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价;(4)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7.3.3工程移交(1)工程验收合格后,办理工程移交手续;(2)明确工程移交后的维护管理责任;(3)做好工程移交记录,为后期维护管理提供依据。第8章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技术8.1植物栽植技术8.1.1栽植前准备在植物栽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土壤性质、排水条件及光照等因素,为植物选择和栽植提供依据。同时做好苗木的选购、运输及假植等工作。8.1.2苗木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对于大树移植,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成活率。8.1.3栽植技术(1)挖坑:根据苗木规格挖坑,坑径应比苗木根系略大,坑深以满足根系舒展为宜。(2)栽植:将苗木放入坑内,调整好方向和高度,填入表土,并分层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3)浇水:栽植后及时浇透水,使土壤充分沉实,提高苗木成活率。(4)支撑:对于易倒伏的苗木,应采取支撑措施,防止苗木倾斜。8.2硬质景观施工技术8.2.1地面铺装(1)基层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做好基层处理,保证基层平整、坚实、干净。(2)铺装材料准备:选购合格的材料,进行挑选、清洗、浸泡等预处理。(3)铺装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线,采用合适的铺装工艺进行施工。8.2.2景观小品(1)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对景观小品进行定位放线。(2)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景观小品的基础施工。(3)主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进行景观小品的主体施工。8.3水景施工技术8.3.1水景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及需求,设计合适的水景形式,包括静态水景、动态水景等。8.3.2水景施工(1)基础处理:对水景区域进行基础处理,保证基础平整、坚实。(2)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水泵、管道、喷头等设备。(3)水体处理:对水体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保证水质清洁。8.4灯光与电气施工技术8.4.1灯光设计根据绿化景观的总体设计,制定合理的灯光方案,包括灯具选型、照明效果等。8.4.2灯光施工(1)灯具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灯具的安装。(2)线路敷设:敷设电缆线路,保证安全、隐蔽、美观。(3)控制系统安装:安装灯光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远程控制。8.4.3电气施工(1)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配电箱、开关等电气设备。(2)线路敷设:敷设电气线路,保证线路安全、可靠。(3)调试与验收:完成电气设备安装后,进行调试和验收,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第9章绿化景观工程的养护与管理9.1植物养护与管理9.1.1定期修剪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定期进行修剪,以保持植物良好的形态和健康生长。修剪时应注意剪口平滑,避免剪伤植物。9.1.2施肥管理根据植物需求和土壤条件,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采用有机肥料和缓释肥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9.1.3植物支撑与引导对新栽植的植物进行适当的支撑,避免因风吹倒或生长不良导致的植株倾斜。引导植物合理生长,保证绿化景观的整体美观。9.2土壤与水分管理9.2.1土壤改良定期对土壤进行松土和深耕,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针对性地添加有机物料,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9.2.2水分管理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气候,制定合理的水分供给计划。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9.2.3防旱防涝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雨季来临时绿化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