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初中语文】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初中语文】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初中语文】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初中语文】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24-25七年级上·天津红桥·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屡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②缟: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鲁人身善织屦(2)以子之所长2.翻译下面的句子。或谓之曰:“子必穷矣!”3.结合文章分析,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4-25七年级上·贵州贵阳·期中)李氏有一鸠①,能为人言,甚慧,养之数年矣。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晋人贾②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③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④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注释】①鸠:鸟类,斑鸠。②贾(gǔ):做买卖,经商。③十金:十两银子。④绐(dài):欺骗。4.下列不符合斑鸠特点的一项是(

)A.聪明智慧 B.忠贞不贰 C.宁死不屈 D.能言善辩5.文中的主人是这样欺骗斑鸠的:;斑鸠决定吃东西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回答)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晋人贾于吴者

以堙于东海(《精卫填海》)B.愿以十金易焉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自相矛盾》)C.不忍去

众皆弃去(《司马光》)D.鸠乃食

今乃掉尾而斗(《书戴嵩画牛》)(24-25七年级上·贵州黔东南·期中)处之不易殷仲堪①既为荆州,值水俭②。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④,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⑥,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有删改)【注】①殷仲堪:东晋末将领、大臣。②水俭:因水涝歉收。③率物:为人表率。④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的长官。⑤豁:抛弃。⑥常:本分。7.下列不属于文章中表现的殷仲堪品质的一项是(

)A.不忘根本 B.以身作则 C.勤俭节约 D.慷慨无私8.殷仲堪即便出任一州长官仍不抛弃朴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并从《<论语>十二章》中摘录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今吾处之不易

吾日三省吾身B.亦缘其性真素

不亦说乎C.殷仲堪既为荆州

可以为师矣D.每语子弟云

窃窃私语(24-25七年级上·吉林长春·期中)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周处①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②,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③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④,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⑤,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世说新语》)【注释】①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官至御史中丞。②邅(zhān)迹虎:跛足老虎。③更相:互相。④二陆:指陆机、陆云。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⑤朝闻夕死:出自《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意人早上懂得了道理,即使晚上死去也不算虚度生命。10.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两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1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12.文以载道。周处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23-24七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②,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③,辄以水沃④面。往往糜粥⑤不充,日昃⑥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孤:失去父亲。②既长:长大后。③昏怠:昏沉困倦。④沃:这里当“浇”讲。⑤糜粥:很稀的粥。⑥昃:太阳偏西之意。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2)后天下之乐而乐()14.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15.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哪些可贵的品质?(20-21七年级上·广西钦州·期中)破缸救友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①。自是手不释②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注释:①了:明白,懂得。指:同“旨”,意思。②释:放下。③瓮:水缸。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闻讲《左氏春秋》

闻:(2)光持石击瓮,破之

之:17.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8.此文赞扬了儿时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20-21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身无长物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王恭:东晋外戚大臣。②会稽:kuàijī,今浙江绍兴,盛产竹子。③簟: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求耳

故:缘故B.因语恭

因:于是,就C.甚惊

甚:十分D.丈人不悉恭

悉:了解2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2)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21.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请结合文章谈一谈王恭具有怎样的品质。(23-24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注释: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蹀躞(diéxiè):小步走。22.断句。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B.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C.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D.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23.理解。句子中的“为”和文中加点字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A.为是其智弗若与?B.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为设果,果有杨梅。24.明理。下列情境与《对牛弹琴》的寓意相契合的一项是(

)A.妈妈去买首饰,店员详细为她讲解。B.伯牙遇子期前,无人懂他的琴音,只有空洞的赞美。C.耕当问奴,织当问婢。D.明明一道数学题不会,同桌讲了三遍,他终于理解了。(23-24七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①,皆少而聪惠。和并②知之,而常谓顾胜③,亲重偏至④。张颇不恹⑤。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⑥,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数曰:“不然,当由忘情⑦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中外孙:此处指孙子和外孙。②并:都。③胜:超过,胜过。④偏至:特别深,特别真挚。⑤不恹:不满意。⑥般泥洹像:卧佛像。般泥洹,即涅槃,佛教用语,指修行的最高境界,也称僧尼死亡。⑦情:指哀乐不动于心,不为感情所动。这是佛才能达到的境界。25.下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分析,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张玄之、顾敷小时候都很聪明。B.顾和更偏爱顾敷,所以总是认为顾敷比张玄之更出色,常常责怪张玄之。C.顾和问两个孩子那些佛门弟子为什么有的哭泣,有的却不哭?D.对于这些佛门弟子哭泣与不哭泣的原因,张玄之和顾敷的看法各不相同。2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含义的理解或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联系上下文可知,“皆”和下文的“并”“俱”意思相同,都是“都”的意思。B.“亲”字在字典里有“父母,爱、宠爱,接触,亲自”等义项,联系上下文可知,本文的三处“亲”都是“爱,宠爱”的意思。C.“被亲故泣”中的“故”意为“所以”,《论语》“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意为“旧的知识”。D.文中“不然”一词和《咏雪》中“公欣然曰”中的“然”意思相同。27.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的大意。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28.谢太傅听到兄女的回答后,“大笑乐”表明自己的态度;友人听到元方的话语后,“下车引之”表明自己的态度。你认为顾和听完顾敷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表现?请根据语境推测并说明理由。(23-24七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献之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指麾③好恶傍若无人。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④耳。”便驱出门,献之傲如也,不以屑意。(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献之]即王献之,官王中书令(相当于宰相)。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指点评论。④[伧]粗野,粗俗。29.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而献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3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对子骂父则是无信

失是二者B.公大笑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而献之游历既毕

原形毕露D.辟强勃然数之曰

公欣然曰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32.对文中王献之的表现,请你给他提两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建议一:建议二:(23-24七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陆绩怀橘①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夫一样怀归,盍②易爱子之心以爱亲。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注释:①陆绩怀橘:短文节选自《三国志》,有改动。②盍:何不。33.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术奇之

奇:对……感到惊奇。 B.后常称说

称:称赞。C.欲娱其儿

娱:使……快乐。 D.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易:容易。3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A.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B.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C.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D.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3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绩是三国时的吴国人,他是陆康的儿子。B.陆绩的父亲曾经做过庐江太守,和袁术关系好。C.袁术认为陆绩从小知道孝顺母亲,长大必然成才。D.选文作者认为陆绩怀橘的做法有点奇怪,不赞同他这样做。3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23-24七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卓茂让马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默然解以与之,而自挽车而去。将去,顾之曰:“若非公之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①丞相府归马,叩头谢之。【注】①诣:到……去。(改编自《后汉书·卓茂传》)3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去()

(2)顾()

(3)之()3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心知非是,默然解以与之,而自挽车而去。(2)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叩头谢之。3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觉得文中哪一个人物值得你学习?说说你的理由。(23-24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中)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③。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③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⑥门外,怡然不屑。(选自《世说新语·简傲》)【注释】①王子敬:官员,名门望族。②顾辟疆:吴郡人,他的花园,池馆林泉之盛,号吴中第一。③燕:同“宴”。④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⑤伧:粗野,鄙陋。⑥箸:这里相当于“之于”。4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自会裕经吴()(2)径往其家()(3)值顾方集宾友()(4)怡然不屑()4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旁若无人。4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2)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43.面对王子敬的傲慢无礼,顾辟疆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你有什么感悟?(23-24七年级上·山东泰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金山东被兵,郡县望风而遁,泰安州刺史安礼独城守。或劝其去,安礼曰:“我去,城谁与保?且为人臣而避难,不负国家之恩乎?”乃团练缮完,为守御计。已而蒙古兵至,攻旬日,不能下,谓之曰:“此孤城耳。内无粮储,外无兵援,不降,无遗类矣。”安礼不听。城破,被执,或指为酒监,安礼曰:“我刺史也,何以讳为!”使之跪,安礼不屈,遂以戈桩其胸而杀之。诏赠泰定军节度使,谥坚贞。4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或劝其去②我去,城谁与保③何以讳为4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且为人臣而避难,不负国家之恩乎?②内无粮储,外无兵援,不降,无遗类矣。46.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安礼的个性特点。(23-24七年级上·陕西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侯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止:挽留。③俟:等待。④欤:句末语气词。4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期返而食(2)故人至暮不来(3)令人求故人(4)恐其自食其言也4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起不食待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遇故人而止之食。B.友人惭,下车引之。C.起之不食以俟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4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50.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23-24七年级上·山东聊城·期中)阅读回答问题。煮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算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算,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③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①算(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算:放算子。②馏:蒸饭。③识:记住。④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5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宾客诣陈太丘宿②俱委而窃听52.翻译句子。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53.从全文看,元方兄弟具有的品质;其父陈太丘是的人。(23-24七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墨客挥犀·三》)[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54.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伺其便()

付子已()5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56.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2-23七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鲁人有好钓者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选自《太平御览》)[注]①错:镶嵌。②纶:钓鱼绳。5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鲁人有好钓者

其持竿处位即是

然其得鱼不几矣5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59.请你分析“好钓者”钓不到鱼的原因,读了这则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3-24七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辄②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③,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⑤!”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依附:依傍附从,这里指搭船。②辄:即,就。③疑:犹豫不决。④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⑤邪:同“耶”,呢。6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欲:②舍:③遂:6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幸尚宽,何为不可?②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62.华歆与王朗在患难中对待他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结合本文内容分析。(23-24七年级上·江西赣州·期中)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②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③矣。”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④治驼,但⑤管人直,不管人死。”【注释】①媒:吹嘘。②延:请。③矢:箭。④业:职业。⑤但:只。6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使②乃③欲6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②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65.这则故事讽刺了什么现象?参考答案:1.擅长凭借,用2.有人对他说:“你一定会穷困潦倒的!”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不能盲目行动。如果脱离实际,仅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做事,就会事与愿违。4.D5.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6.D7.D8.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D10.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11.况且人最担心的是不立志,又何必担忧美名不传扬呢!12.示例一:周处年少时是当地一害,在得知自己被乡亲们厌恶后,有了自我改正的想法,并最终改过自新,成为一个忠臣孝子。这启示我们要勇于自我反省,知错能改。示例二:周处杀虎斩蛟,历尽艰辛,最终为民除害。这启示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不畏艰难险阻。13.睡觉快乐14.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15.性格刚毅、学习刻苦、志向远大。16.听到代词,它,指水缸17.他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到了不知道饥渴冷暖的地步。18.赞扬了司马光自幼好学,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品质。19.A20.(1)所以(你)应该有(很多)这种竹席,你可以拿一张竹席送给我。(2)王大离开的时候,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大。21.(1)正直廉洁。作为外戚大臣出访回来没带回当地特产,家里也没多余的东西送人。(2)简朴,节约。作为外戚大臣,家里却没有多余的东西。(3)大方。别人向他要东西,他把仅有的都给他。22.B23.D24.B25.B26.D27.被(佛祖)宠爱过的人会哭泣,不被宠爱的就不会哭泣。28.示例:我认为顾和听完顾敷的回答后会夸奖顾敷,并对他更加“亲重偏至”。对比两人的答案,张玄之虽然反应迅速,回答得不错,但是他话中有话,暗示自己没有得到顾和的偏爱,想通过这个回答来表达不满,城府很深。而顾敷的答案就事论事,有观点、有创意更有深度,道出了哀乐不动于心,不为感情所动,体悟到了佛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顾和会更喜欢顾敷。29.而献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30.D31.①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或:人家不理解(你),(你)也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②译文:对主人傲慢,是不礼貌的,凭着地位高(或“显贵”“富贵”)而盛气凌人(或“傲视他人”),是不道德的。32.建议一:进入别人的私宅,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不可以“径往”;建议二:游赏时要尊重主人,言行有礼,不能旁若无人,随意指点评论。建议三: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时,要虚心接受,及时改正,不能不以为然。33.D34.C35.D36.陆绩跪下回答说:“这橘子甘甜,我想装在怀里给母亲尝尝。”37.离开回头看的38.(1)(卓茂)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或心里知道不是这样的),还是默默解开马给了他,自己拉了车要离开。(2)马的主人在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送回马,磕头向卓茂道歉。39.示例一:卓茂虽知自己的马非失马者的马,并没有反驳他,反把马给他,只是告诉他“若非公之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是一个仁厚(或宽厚、宽容)的人,值得我学习。示例二:失马者找到自己的马后,并无人来催促,就主动还马,他是一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