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2套(附答案)预测卷(一)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它是通过可控的、积极的学校因素和选择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发展的。()2.个体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具有的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3.过去的教育把忠孝奉为圭臬,现在强调不能愚忠愚孝,说明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要即是自我的实现,可见,马斯洛是典型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5.学有专长,术业专攻,说明老师应当有宽厚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6.新课改课程结构变革是由分科课程转向综合课程。()7.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8.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
)9.小萌有个习惯,每个周末都会回顾这一周发生的所有事情,反思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小萌运用的是明理教育法。()10.小学生理智感主要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
)11.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12.班杜拉认为学生习得的行为表现就是观察学习的结果,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动作再现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13.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14.关于遗忘原因的学说很多,其中主要有痕迹衰退说、动机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等理论,但它们都没有体现“用进废退”的原理。()15.基克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以下阶段: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16.在编制课程表时,新、老教师教平行班的时间间隔应该不同,新教师间隔时间应该较长,给他们充足的备课时间;老教师间隔时间应该较短,因为他们游刃有余。()17.小明看到平时与自己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晓红在这次考试中得了第一名,觉得自己下次也能得到第一名,这表明自我效能感受到替代性经验因素的影响。()18.初中生董某因在校内打架斗殴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董某若不服该处分,可以提出教育行政复议。(
)19.教育法律关系中行为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为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所进行的实际活动,所以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算行为,因为老师没有进行实际活动。()20.尽管我国有不同的立法权限之分,但是它们之间并无效力高低之分,处于同一层级。()21.幼儿园的两个小朋友甲乙互相追赶过程中,甲撞到了讲桌的角落,血流不止。老师应当及时救助甲,并应当及时告知甲的监护人。()22.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所以学校能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23.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24.“一个好的老师可以让人受益终身”,这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贯穿于学生的一生的,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我们之所以会对“拔苗助长”的故事百般诟病,正是因为这种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2.在经济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多强调集中统一;在经济政治上实行地方分权的国家,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也多强调地方自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水平、规模、速度B.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领导权C.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D.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果儿童打破了房间的窗子,那就让他昼夜风吹,别怕他受风寒,也绝不要埋怨他给你造成种种麻烦,不过你要让他头一个感觉到这些麻烦。这种做法体现了()的观点。A.杜威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4.儿童教育学家李吉林说:“我和孩子会有很多共同语言,一直到现在我仍然习惯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我是长大的儿童。”这句话提示教师要()。A.拓宽知识视野
B.消除刻板印象
C.富有童心
D.富有爱心5.一次研讨会上,李老师和王老师就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他们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B.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C.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D.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6.德育的主要任务当中不包括()。A.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C.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D.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7.“怎样提问,怎样设计课程,怎样评估学生行为”等问题,要求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是(
)。A.专业道德
B.专业知识
C.专业情意
D.专业能力8.学生的社会地位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学生的社会地位的(
)。A.基础、具体化
B.具体化、基础C.综合体现、细节表现
D.细节表现、综合体现9.刘老师认为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天性,因此即使班上的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也不管不问;而学生们认为刘老师教学水平低下,于是从不主动向他请教题。这属于(
)师生关系。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平等型10.下列选项中关于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四川某小学倡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认为社会是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B.四川某小学注重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C.四川某小学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例如:交通拥挤、文化娱乐等应该在学校课程中有所体现D.四川某小学在确定课程的时候,认为设置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11.课程的定义发展趋势不包括(
)。A.强调课程的过程性
B.强调课程的经验性C.强调课程的文化性
D.强调课程的功利性12.王老师经常和学生们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不断地复习练习,才能更好地把握知识点,所以不仅要好好听讲,而重要的是多做练习。这说明王老师更注重(
)的作用。A.练习法
B.实验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13.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材可以是通过课本呈现也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呈现。以下对于程序教学理解有误的是()。A.有利于培训学生创造性
B.程序教学目的要求明确C.程序教学适应个别差异
D.程序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学习动机14.某学校开展了好习惯训练营,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和社会负责的好行为,如检查班级、学校卫生死角、照顾生病同学等。这体现出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
D.疏导原则15.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不放过。这要求班主任要具有以下哪一个素质?()A.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
B.要相信教育的力量C.要有家长的情怀
D.要有较强的组织亲和力16.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把他们带到了农村,因为在孩子们眼里农村有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庄稼,清澈的河水……但当到了那里时,孩子们发现天空变得灰暗,河水散发出臭味,于是大家开始讨论是什么使环境变得如此恶劣,回到学校后,老师让孩子们说说此次农村之行的感想,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争当“环境小卫士”。上述案例中,老师所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
B.实践锻炼
C.情感陶冶
D.自我教育17.知道“牛顿力学定律”“成都市属于四川省”都属于(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形象记忆
D.动作记忆18.灵灵终于读一年级了,他十分努力,想取得好的成绩,但发现自己还是有一门功课不合格,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灵灵很可能发展出()。A.孤独感
B.自卑感
C.停滞感
D.羞愧和怀疑19.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其思维已经具备了()。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20.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画出组织结构图属于(
)的学习。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21.班杜拉认为,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我评价标准的形成,()逐渐成为引导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机制。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负强化
D.自我强化22.下列关于学生的观点中,属于建构主义的学生观的是()。①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②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经验的基础③学生的协作活动起重要作用④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在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知识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23.学习者对新信息的理解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制约,以下内容不属于知识经验背景的是(
)。A.学习者的日常知觉经验B.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基础性知识C.学习材料的内容D.学习者的基本信念24.语文老师在讲语文课的某一篇记叙文时,先带着学生回忆类似的叙述文体,接着再介绍该类文章的常见框架,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监控策略25.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需要考虑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和()。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关系B.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C.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促进迁移D.利用间接转化途径,促进迁移26.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三类。其中,()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语文中的句子规则,体育中的动作技能等。A.策略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实用性知识27.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A.家庭教养
B.组织和培养
C.教育理念
D.认知失调28.教学是教师、学生、情境三者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作为一种情境因素,课堂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极为重要。下列关于课堂环境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课堂环境就是指课堂中的物理环境,如座位、光照、活动区域等B.教师容易控制学生和发挥主导作用的座位编排方法是分组式C.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D.呆若木鸡是对抗型课堂气氛的表现29.学生完成一篇论文将论文分为选题、查找信息资料、阅读和组织信息、制定大纲等,这种问题解决的办法是(
)。A.爬山法
B.逆推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
D.类比法30.下列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31.小勇是偏远山区的孩子,从小他就知道要靠读书才能帮助家乡改变落后面貌,因此他发奋读书,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将来能够帮助更多山村的孩子走出大山,靠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由此可以推断小勇的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32.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冲动型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知识B.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C.培养其有条理的细心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33.安静的课堂上总有学生调皮打破纪律。虽然考试前三令五申考试纪律,但还是有学生打小抄,对于此学生行为,教师的做法不恰当的是()。A.给予违反纪律的学生以严厉的批评和惩罚B.用冷静、镇定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C.课后,老师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主动找该学生进行交流、沟通D.委婉地用手势、幽默的语言或眼神暗示学生34.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的重点是()。A.消除心理疾病
B.发现心理问题C.缓解学生压力
D.预防心理问题35.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A.寻求他人帮助
B.获得社会帮助C.获得机构帮助
D.助人自助36.王老师常常对班上的学生说:“如果你发现自己容易走神,那就掐自己一下,提醒自己。”王老师可能使用了(
)。A.行为塑造法
B.惩罚法
C.示范法
D.自我控制法37.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38.2020年8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文明确对“饭圈”“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加大整治力度。涉及未成年人网络社交中出现辱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予以查处。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司法保护
B.网络保护
C.家庭保护
D.学校保护39.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A.平等权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安全保障权40.小学生林某课外活动时在学校的操场上翻单杠,单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林某从单杠上落在硬地上造成脊椎严重骨折。谁应对林某的伤害承担责任()。A.林某自己负责
B.林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C.学校负责
D.以上各方均不负责41.下列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扰乱学校教学秩序
B.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C.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
D.侵占学校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42.根据教师法,下列行为不属于履行教师义务的是()。A.张老师上课激情饱满,课后细心辅导学生作业B.马老师每节课后都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C.王老师关爱贫困学生,主动进行走访并提供资金帮助D.严老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43.根据《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A.教学成果
B.教学水平
C.理想信念
D.师德师风44.一日,班主任赵老师在办公室内收到班上一名学生亲自写给他的“情书”,赵老师就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有声有色地朗读“情书”的内容,其他老师发出异样的笑声传进学生的耳朵里。赵老师的做法()。A.践行了教书育人的天职
B.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C.属于以权谋私的表现
D.体现与同事团结协作45.为人师表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下列选项中与“为人师表”的内涵一致的是()。A.“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B.“凡学之道,严师为难”C.“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D.“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三、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下列关于教师专业素养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专业素养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B.教师的专业素养只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C.学习论、教育原理属于本体性知识D.教师具备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即可,身体素养好坏无所谓E.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教学实践中必备的心理品质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隐性课程的是()。A.军校的管理方式和其他学校有所不同,他们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纪律的遵守B.四川的一些学校为了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会开办文化周活动,让学生体会地方文化的魅力C.777中学为了实现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置了木工、泥陶等相关课程D.大多数学校都会在学校中设立孔子、陶行知等名人的塑像E.柴老师是一个民主型的老师,他班里的学生群体凝聚力,学习活动都非常的积极,因此经常受到学校的表彰3.下列关于发现教学法说法正确的是()。A.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发现教学法B.发现教学法主张学习不是要记住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学生参与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C.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D.教师的作用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为学生形成一个独立的探究环境E.发现教学法能高效地获得知识规律,形成知识体系4.下列关于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指理性操作能力B.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C.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人的声音,这种能力是模仿能力D.阅读能力属于晶体能力E.知识、技能的掌握必然带来能力的提升5.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元测验属于学业成绩评价中的考试B.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C.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靠纸笔测验完成的D.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时可以采用等级制记分E.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试卷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6.维果斯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历史理论”,关于他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有()。A.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成长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B.维果斯基认为自我言语是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C.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D.维果斯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心理功能;二类是仅人独有的高级心理机能E.维果斯基认为人有两种工具:一种是物质工具;另一种是精神工具,主要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等7.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想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注意的事项包括()。A.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B.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C.必须创造紧张的课堂气氛,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视D.全部选取教师自己最为擅长的知识领域来创设问题情境E.情境创设必须要真实,否则不可信就达不到教学效果8.心理教育不是将自己的服务局限于某一些具有心理疾患的特殊对象上,而是面向所有正常人。在面向所有的人的前提下,心理教育尤其重视儿童,像那个“打鱼人”找寻到了落水者需要抢救的根本原因一样,心理教育也应该从人的“上游”——“童年”做起。在儿童身上,有着心理教育的起点和希望。如何更好开展心理辅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B.学校合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因材施教C.心理辅导贯穿学校工作,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D.把心理辅导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E.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保证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为完成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其中包括(
)。A.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B.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C.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D.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E.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0.根据《教师法》的规定,关于教师资格说法正确的是()。A.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B.《教师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C.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D.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刑期结束后5年可取得教师资格E.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四、案例分析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根据下列资料,作答1、2题。【资料】王老师在上课之前,先在黑板上呈现了之前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从而导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呢?正在大家冥思苦想的时候,突然有位同学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想出一种方法。我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火腿肠,我想把它横着切成一个个圆片,分给你们吃”。霎时间,下面的同学都笑了,这时王老师肯定了该学生的想法并问道:“切火腿肠和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有啊,这个圆柱体的火腿肠的体积就是每一个圆片的面积乘上圆片的个数。”这样解释完,下面的同学有的在笑,有的在议论,还有的在思考。这时候王老师继续问道:“你给大家解释下,圆片是什么?圆片的个数又是什么?”这位同学回答道:“圆片就是圆柱的底面积,圆片的个数就是圆柱的高。”话音刚落,掌声响了起来。这时候王老师说道:“非常不错,想象的阶梯是无穷的,恭喜你又上升了一个高度。”1.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王老师的导入属于复习导入B.王老师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C.王老师实施了启发式教学D.王老师的教学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E.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2.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A.在教学活动中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B.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只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教学C.教育者应该贯彻新课改的核心理念D.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E.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下列资料,作答3、4题。【资料】数学课刚开始,老师就说:“同学们,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文学与数学——从《西游记》谈起。”老师板书“文学-数学,从《西游记》谈起”。见学生一脸惊疑的神色,老师接着说:“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但可能大家没注意到其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去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与一妖魔相遇,妖魔喝到:‘我数百年的修炼才有今天,你小小年纪算得了什么,快给我闪开。’孙悟空哈哈大笑着说:‘你连我孙子还够不上呢!’。”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接着,老师把事先录制好的、由班上的故事大王韩同学讲的故事录音播放出来:“老孙年纪的1/4是在花果山为王,后来又上天当了290天齐天大圣,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等于你在下界的290年;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度过了我年纪的一半;然后护送师傅去西天取经,至今又有10年了。你算算我有多大岁数?”老师要大家来算算孙大圣的岁数,同学们热烈讨论后,纷纷拿出纸笔计算起来。经过一番思索和计算,大家终于知道孙悟空当时有1200岁了。最后,老师说:“同学们,文学作品里的数学具有神奇色彩和诱人魅力,我们应该关注文学作品里的数学问题。”3.针对该教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程序性B.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附属内驱力C.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受行为主义的影响D.设置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E.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4.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A.教师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展开教学B.学习是由学生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C.教学设计时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考虑“为什么学”、“如何学”、“学得如何”D.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传授系统知识,注意课堂规范,保证“目标-达成-评价”三部曲的顺利完成E.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亲自探究,获取知识根据下列资料,作答5、6题。【资料】班上有个女生叫张驰,是班干部。一次,她的作业马虎不堪。我将她的作业拿给她看,责问:“你这样写作业,我难以相信,你一向是优秀的,今日为何这么潦草?”这位女生无言以对,后悔却已悄悄爬上脸颊。我不忍再责问,也未作任何补充或是暗示让她重写,只是提醒她下次注意就行。第二日下午,我来到教室,刚坐下,一个崭新的练习本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翻开一看,竟是张驰重新补写的作业,字字端正,笔笔认真,字的大小相等,像刀刻一般,清秀隽永,和先前的作业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我的内心突然涌动着感动和欣悦:这个张驰,真让我刮目相看。随即,我拿起红笔,在她的本上加上批语:“我不仅仅欣赏你的作业,我更欣赏你改过的作风,你能这样要求自己,真是慧心难得。”期中考试时,学校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语文调研测试,张驰考了95分的好成绩,得了第一名。这位小女生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她大加赞赏,班上前三名同学的名字被我搬上光荣榜,我在第一名张驰的名字周围特地画了几个五角星,好似给她戴了一顶充满光环的帽子。我发现,张驰那张小脸兴奋得通红通红,眼睛里盛满了浓浓的笑意、幸福和陶醉。5.根据案例,下列分析正确的有()。A.张弛作为班干部,在班上起着带头作用,老师的确应给予特殊关注B.“我”对张弛的教育中,遵循了严慈相济的原则C.“我”在张弛的名字周围画五角星,违背了教师公正D.转变张弛的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奖惩法,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德育方法E.整个德育过程中,张弛的个体活动起决定性作用6.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A.教育者要善于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B.主动协调好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C.使用榜样示范法时,应注意做到公平合理,恰如其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滥用评价D.及时批评适时鼓励是一服良药,它能造就一个好孩子,只要教育者把握好尺度E.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根据下列资料,作答7、8题。【资料】渝中区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丁婷(化名),2003年4月12日中午从学校教学楼跳楼坠地死亡。丁婷是一个15岁的少女,和同学的关系相处融洽,在出事之前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丁婷自杀前,班主任老师汪宗惠曾在学校办公室里有一个教师和另外一个学生陆续在场的情况下,对丁婷说“你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有资格”。丁婷的父母以侮辱罪将丁婷的班主任老师汪宗惠告上法庭。他们认为,汪宗惠在丁婷自杀前说的这句话,侮辱了丁婷,导致丁婷跳楼自杀。然而,汪宗惠作为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明知道这样的语言对学生心理造成的伤害,却认为对学生骂几句、打几下是很正常的,是“恨铁不成钢”才这样做的。7.关于该案例,说法正确的是()。A.这属于侮辱人格的行为B.汪老师的行为属于恨铁不成钢的行为是没有错误的C.丁婷自杀是因为其内心脆弱与学校无关D.学校应当为丁婷的死亡负责任E.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汪老师进行处分8.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B.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C.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发生事故在所难免D.学校应制定周密的学生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E.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老师要保护其心灵,杜绝批评学生的现象预测卷(一)参考答案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学生的发展是众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看,可以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积极和消极维度。学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它是通过可控的、积极的学校因素和选择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发展的。从内部因素看,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和由这种矛盾所构成的现实性活动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题干描述正确。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平衡性)是指个体发展具有的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第一,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段,发展是不均衡的;第二,身心发展在不同方面,在同一时期发展是不均衡的。因此题干说法错误。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和认知意向的改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而文化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辩证的选择,要体现扬弃与继承、创造与发展的统一。故表述正确。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目的。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故表述正确。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知识的结构中的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特定学科及相关知识,指的是学科知识,学有专长,术业专攻,指的就是老师应当有宽厚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故说法正确。6.【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从世界主要国家过去十多年课程变革的实践中可以发现,课程结构的变化呈如下趋势:(1)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2)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这些新学科领域或者被整合进既有学科(如环境教育),或者作为独立学科(如增加外语学科)。(3)小学和初中阶段诸学科的连续性日益增加。故说法错误。7.【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的教育性。教学的教育性体现在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故本题说法正确。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应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上课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故此说法正确。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明理教育法是通过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经过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与互动,让他们悟明道理真谛,自觉践行的方法。自我修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反思和自我改进,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这里小萌每周对自己进行反思,运用的应该是自我修养法。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0.【答案】√。解析:小学生的理智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他们好奇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但是由于受思维能力的限制,小学生的理智感仍离不开具体、直观形象的支持。故此题说法正确。1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因此题干说法正确。1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四个过程。其中复制过程(动作再现过程)是指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动作再现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题干说法正确。1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所以,本题说法正确。1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遗忘的原因。压抑论(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提取失败说,这种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同化说,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这是一种对遗忘的最古老的解释,学习活动会在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留下痕迹,称为“记忆痕迹”。经常复习该项学习活动,记忆痕迹就会继续保持,长时间不再练习,记忆痕迹就会随时间增加而衰退,即“用进废退”的概念。因此题干说法错误。1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者一般认为,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基克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以下阶段: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因此题干说法正确。16.【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课程表的编制。课程表是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条件。既要将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又要注意不同性质学科的交错安排。在编制中要注意:第一,尽量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核心课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而将音乐、美术、体育、习字等技能课安排在下午。第二,文科与理科、形象性与抽象性学科应交错安排,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第三,新、老教师教平行班的时间间隔要不同。新教师间隔时间短,以保证第二班的教学效果更优;老教师间隔时间长,以避免简单重复产生乏味感。因此题干说法错误。17.【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和情感状态等。题干中,小明看到平时与自己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晓红在这次考试中得了第一名,觉得自己下次也能得到第一名,是替代性经验的影响。故题干说法正确。1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只能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被申请人只能是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题干中的中学不是行政机关,因此董某若不服处分,只能提出教育行政申诉,而不能提出教育行政复议。故本题说法错误。1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在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上,行为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为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所进行的实际活动,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作为指作出某些行为,如行政机关制定教育管理法规及行政执法等行政行为;不作为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题干中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属于不作为行为。故此题说法错误。20.【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立法的体制与权限。我国的立法权限分为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行政立法权、民族立法权、授权立法权。其中国家立法权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去进行法律的制定,在立法体系中基于基础和指导地位的最高立法权。行政立法权源于宪法,低于国家立法权,具有独立地位。民族立法权属于自治权范畴。因此各个立法权限并非同一层级。因此本题说法错误。2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故本题说法正确。2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采取的惩罚措施,学校不是行政机关,不能对学生罚款,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题干中的说法符合教师义务第六条内容,因此题干说法正确。2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所谓深远,是指教师道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质,其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影响其终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故本题表述正确。二、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选项A,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的特性,一般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选项B,不均衡性是指个体发展具有的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第一,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第二,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同一时期发展是不均衡的。选项C,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中由质变引起的阶段性特性。个体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代表新质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旧质而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量变发生了质的飞跃,发展的连续性中断,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选项D,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题干中“拔苗助长”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这种现象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故本题选A。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与领导权;(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其中,让哪些人受教育,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都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此外,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还制约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性。题干内容表述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作用。故选项D符合题意。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卢梭的自然后果法。卢梭认为,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吸取教训”,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行为的后果中获得自然教育。他举例说,“如果儿童打破了房间的窗子,就让他昼夜风吹,别怕他受风寒,绝不要埋怨他给你造成种种麻烦,不过你要让他头一个感觉到这些麻烦”,他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杜威提出教育生活说,提倡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其观点与题干描述无关,排除。选项C,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途径,他认为教育应该遵循人的天性,适应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应该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顺序,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题干并未体现,排除。选项D,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他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即遵循大自然的秩序、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题干并未体现,排除。题干中描述儿童犯错之后,成人不要过多外力惩罚,而是让儿童自己承担后果,属于自然后果法,故本题选B。4.【答案】C。解析:李吉林在《幸福在心:走近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这样表述“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世间最纯真的人,作为他们的老师杂念很多,很城府,孩子肯定不愿和你亲近,所以在我看来,做教师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纯真。纯真就是讲究真的情,真的爱,甚至还有点天真,所以‘我是长大的儿童’。我和孩子会有很多共同语言,一直到现在我仍然习惯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去体验身处的情景,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与儿童靠得很近。事实上,对于老师只有纯真才能沉浸其中。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你才能出东西,你潜在的智慧才能随之跳出来。”综合故此题选C项。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应该是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而不是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故C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选项A,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故A选项说法正确。选项B,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故B选项说法正确。选项D,从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德育的主要任务是: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故A选项正确;②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故B选项正确;③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故D选项正确。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艺术创造能力;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属于美育的任务,故本题选C。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情意等四个方面。选项A,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调节着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教师与自我的相互关系,既是一定社会或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需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本题未涉及,A选项错误。选项B,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一般将教师的知识分为四个方面,即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怎样提问,怎样设计课程,怎样评估学生行为等应属于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故B选项正确。选项C,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性向、专业情操和专业自我。本题未涉及,C选项错误。选项D,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能力,至少应包括教学能力、细致观察学生,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等,本题未涉及,D选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概念中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故选A。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领导风格。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选项A,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选项B,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选项C,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题干中描述教师对学生不管不问,学生不愿向教师主动请教问题,这体现的是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故本题选B。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对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选项A,社会改造主义,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认为社会是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在改造主义看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固然有其价值,但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将其所学运用于社会。此观点属于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选项B,注重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注重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置课程,注重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此观点属于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选项C,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改造主义者认为,学生对于世界各地以及本国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这些问题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得到反映。此观点属于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选项D,在确定课程的时候,认为设置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此观点属于存在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因此,该选项不属于社会改造主义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定义。随着学校教育实践层面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人们赋予课程更深刻、更丰富的含义。这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选项A,强调课程的过程性。对课程的过程性的强调,可以追溯到英国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在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并倡导“过程原则”和“教师作为研究者”等理念。课程开发的这种“过程模式”看到了课程非预期的一面,强调了课程的过程性,对后来的课程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题干不符,错误。选项B,课程的经验性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及其组织符合学习者经验发展的特点,使课程的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强调课程的经验性是以学习者发展为本的具体表现,意味着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关注书本知识,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与题干不符,错误。选项C,课程的文化性意味着学校课程已远远不限于课程表上的学科科目,还包括更宽泛的学校文化、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等。学校课程的建设也不限于开发传统的学科课程,还要考虑更多的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与题干不符,错误。选项D,为干扰选项。选项ABC均表述正确,故本题选D。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项A,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选项B,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选项C,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选项D,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王老师强调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更好把握知识点符合练习法的含义。因此选择A选项。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有许多优点:目的要求明确,学生通过小步子的循序学习能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个人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能迅速呈现反馈信息,使学生明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强化学习的动力。但它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缺点: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步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为创造性学习是不能运用固定的程序来教学的;在程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都不密切,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选项A应该是不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故此题选A。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选项A,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选项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正确的思想品德。选项C,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选项D,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某学校开展好习惯训练营,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认识,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的素质。选项A,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应该严于律己,他的为人处世、一言一行等方面均能为人师表,为学生示范。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为人师表,与题意不符。选项B,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潜能,只要经过教育,都有美好的发展与前途。只有确信教育的力量的班主任,才能不畏困难曲折,把学生转变好。不符合题意。选项C,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有深厚的情感,能无微不至地关怀,与学生彼此信赖。这样才能使学生更亲近班主任,听班主任的话,才能使班主任工作顺利进行。与题意相符。选项D,班主任要善于与人打交道,善于亲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便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符合题意。AB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德育的方法。A项说服教育法指的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主要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两种方式。其中,事实说服法指的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B项实践锻炼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C项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教师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性格逐渐完善的一种方法。D项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故A选项强调的是观看,B选项强调的是动手实践,C项强调潜移默化中进行,D项强调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材料中老师组织农村之行,让学生直接看到农村环境的恶劣状态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未动手实践,并且是有目的进行的,故采用的是事实说服法。故答案选A。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选项A,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选项B,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选项C,形象记忆指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保留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它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储存过去的经验。在形象记忆中,一般以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为主。选项D,动作记忆指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它以过去的动作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为基础,如在头脑中保留的体操动作,舞蹈动作等都属于动作记忆。动作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题干中,知道“牛顿力学定律”“成都市属于四川省”是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属于语义记忆。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选项A,18-30岁所面临的冲突是亲密感对孤独感,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发展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不符合题意,因此不选。选项B,6、7岁-12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品质的实现。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符合题意。因此选该选项。选项C,30-60岁是成年中期,这个阶段面临的冲突是繁殖感对停滞感。不符合题意。因此不选。选项D,1.5-3岁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此时幼儿除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主要已不满足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探索着新的世界。不符合题意。因此不选。题干中,灵灵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努力学习,是为了克服学龄期的勤奋对自卑感。而灵灵有一门不合格很可能发展出自卑。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19.【答案】D。解析:守恒性即客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发生了变化,但客体的内部性质并未改变。题干所述表明该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守恒性。平衡性指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同化性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性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分类。A项:言语信息的学习,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学习。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智慧技能的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例如,把分数转换成小数。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认知策略的学习,指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例如,画出组织结构图。C项正确。D项:动作技能的学习,指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如敏捷、准确、有力和连贯等)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例如,游泳、滑旱冰。与题干不符,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2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A选项,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B选项,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C选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D选项,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根据题干中“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我评价标准的形成”,故选D。2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学生观的掌握。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学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可选。②建构主义强调应该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基础,因此可选。③建构主义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学习,因此可选。④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协助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中心,因此可选。综上述可知,①②③④皆可选。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原有知识经验背景、认知结构特征、主动理解的意识和方法。题干中描述的是“不属于知识经验背景的是”。学习者对新信息的理解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制约,这种知识经验背景有着广泛的含义。首先,知识经验背景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基础性知识(准备性知识),也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其次,知识经验背景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规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觉经验。再次,知识经验背景不仅包括与新知识相一致、相容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经验。最后,知识经验背景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综上所述,A、B、D三项均属于知识经验背景下的内容。故本题答案为C。2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A项: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略词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PQ4R方法等。题干中老师在讲新知识的时候,先带着同学们回忆原来学过的,是在利用背景知识。B项正确。C项:复述策略是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例如画线、圈点批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具体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项。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促进学习迁移教学的识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B项正确。选项A、C、D,均为学习动机的培养的方式,而不属于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6.【答案】B。解析: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强调“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语文中的句子规则,物理、化学中的大部分知识,体育中的动作技能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一种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故本题选择B项。27.【答案】D。解析: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环境管理。A选项,课堂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课堂中的物理环境,如座位、光照、活动区域等;后者主要指课堂中的社会心理环境,如课堂气氛、学习目标定向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教师容易控制学生和发挥主导作用的座位编排方法是秧田式,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故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呆若木鸡是消极型课堂气氛的表现,选项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C。2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理解。选项A,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选项B,逆推法是指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选项C,手段—目的分析法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选项D,类比法是指当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个体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先寻求与此有些相似的情境的解答。根据题干“学生完成一篇论文将论文分为选题,查找信息资料,阅读和组织信息、制定大纲等”,是将论文分为若干个子目标,故本题选C选项。30.【答案】B。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1)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2)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属于内部动机,是重要而稳定持久的动机。教师、家长的期待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不够稳定。因此本题选B。31.【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事例考查对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的理解。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1)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测验或为博得老师的好评等。这种动机很具体,效果比较明显,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实现个人对社会作贡献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智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理想、世界观相联系,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小勇发奋图书,将来成为教师,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与个人的志向、理想、世界观相联系,故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本题答案为D。3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方式与认知风格。冲动型个体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因此,要培养其注重细节和精确度,而非速度。选项A,适合沉思型学生,对沉思型的学生,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知识。选项B,适合场依存型学生,对场依存型的学生,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选项D,适合场独立型学生,对场独立型的学生,教师应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摸索。33.【答案】A。解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当学生出现了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时候,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要尽量多采用正面教育,少用批评和惩罚。A选项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做法不恰当,故本题选择A。34.【答案】D。解析:心理辅导的一般目的应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在心理辅导原则中,有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其中对学生的辅导,是预防大于矫治。因此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综上所述本题选D。3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灌输过程,而是一个讨论过程,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教育的手段,“自助”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通过“助人”的过程,让学生达到“自助”水平。ABC选项均为片面的表述,因此,D选项正确。3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和暂时隔离法等。A项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B项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惩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定、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C项示范法是指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D项自我控制法是指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题干中王老师让那些走神的学生自己提醒自己,属于自我控制法。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本题选D项。37.【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故选择A。3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六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题干中加大不良网络社交行为的整治力度,查处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属于网络保护。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选项。39.【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故此题选A。40.【答案】C。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因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题干中,林某受伤是因为单杠年久失修,所以学校应负责。41.【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A选项,教育法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选项,教育法第七十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C选项“第七十六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生,退还所收费用;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选项,教育法七十二条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故答案选择D。42.【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教师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安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从业从业资格资格题库及答案
- 盐化肥复习课件人教
- 《放大器的噪声》课件
-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 《诉讼时效》课件
- 2025二手搅拌设备采购合同
- 2025钢材材料供货合同样本
- 2024年甘肃省临夏州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家电企业总经理协议品牌推广
- 互联网教育行业人才协议
- 电力行业用水管理制度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数学试题01 含解析
- 《论教育》主要篇目课件
- 2022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管理学类-管理学试卷(含解析)
- 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管理
- 江南大学《高分子化学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设备验证工作年底述职报告
- 精神病药物与药物性肝损伤
- 医学伦理学全套课件
- 证券投资购买(出售)授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