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等基本特征。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其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影响。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理解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依据。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演示和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表等,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旅游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这为学习地球公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地球公转所涉及的较为复杂的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2、学习能力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学习地球公转这种需要较强空间想象力的内容时,可能需要更多的直观教学手段来辅助理解。3、兴趣爱好大多数学生对天文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例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点,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学习风格部分学生喜欢通过直观的图像、动画来学习,而有些学生则更擅长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包括方向、周期、轨道等。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其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依据。2、教学难点黄赤交角与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如何理解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准确理解和计算,尤其是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的情况下。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2、直观演示法通过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等直观教具,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黄赤交角与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5、图表分析法运用图表来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给你们讲个有趣的事儿。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内蒙古大草原旅游。那的风景可真美啊,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我住在一个蒙古包里,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天亮得特别早,大概四点多钟天就大亮了。然后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了,太阳还没落山呢。我就觉得很奇怪,怎么这里的白天这么长啊?等我回来之后,到了冬天,我发现早上七点多天才亮,下午五点多就天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这都和地球的公转有关系。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讲授新课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我会问同学们:“你们看,地球是朝着哪个方向公转的呀?”引导学生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然后我会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个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讲解地球公转的周期。我会说:“地球公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呢?可不是一天哦,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准确地说是365日5时48分46秒,我们为了方便,通常就说一年。”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我会展示地球公转轨道的图片,告诉同学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个轨道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跑的一条特殊的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我会拿一个地球仪,在教室中间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先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然后引出黄赤交角的概念。我会说:“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平面可不是平行的,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叫做黄赤交角,这个角的大小大约是23°26′。”为了让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影响,我会用一个简单的道具来演示。我会拿两根木条,一根代表黄道平面,一根代表赤道平面,将它们按照黄赤交角的角度固定在一起。然后我会说:“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有了这个黄赤交角,又会产生哪些不同的现象呢?”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有的学生会说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可能地球上就没有四季了,我会对这个回答给予肯定,并进一步解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发生有规律的移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地理现象。展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的移动轨迹。我会一边播放动画一边讲解:“你们看,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9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就这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都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3、昼夜长短的变化展示不同季节同一地点(比如北京)的照片,一张是夏季白天的照片,照片里阳光明媚,白天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一张是冬季白天的照片,照片里天色较暗,街道上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我会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张照片,能发现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说出昼夜长短的不同。然后我会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分别表示昼半球和夜半球。我会说:“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呢。”接着我会一边讲解一边在图上标注出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由此导致的昼夜长短情况。我会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张世界地图和一个地球仪。让学生在地图上选择几个不同纬度的地点(比如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等),然后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观察这些地点在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小组讨论结束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我会说:“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讨论,总结一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北半球,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昼长夜短,其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从秋分日到春分日,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和北半球正好相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我会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已知某地的经度和日期,让学生计算该地的昼长。我会详细讲解计算的步骤:“首先,我们要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然后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算出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最后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就得到昼长了。”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我会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吗?”然后解释:“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时候,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展示不同季节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照片,比如夏天正午太阳高度比较高,建筑物的影子比较短;冬天正午太阳高度比较低,建筑物的影子比较长。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某一地点(比如北纬30°)的关系示意图,讲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我会说:“同学们,你们看,当太阳直射点离某地越近的时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反之,当太阳直射点离某地越远的时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小。”让学生分组计算不同纬度在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我会给每个小组一些数据,比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某地的纬度等,让学生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来计算。计算结束后,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我会说:“同学们,我们总结一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在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一年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5、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关于四季的形成,我会说:“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这两个因素的变化就导致了四季的形成。”然后展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差异。我会详细解释:“在中纬度地区,夏季的时候,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热量多,所以比较炎热;冬季的时候,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所以比较寒冷;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对于五带的划分,我会在黑板上画出地球的示意图,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划分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我会说:“同学们,热带地区终年炎热,因为它能被太阳直射;寒带地区终年寒冷,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小,并且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三)课堂巩固1、给出一些关于地球公转基本特征的填空题,例如: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周期是___。2、展示一些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图表,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比如:图中A地在夏至日的昼长是多少?A地在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3、让学生分析一些关于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的案例。例如:某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个地区可能位于哪个带?为什么?(四)课堂总结1、让学生回顾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包括方向、周期、轨道等。2、让学生总结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其影响,重点回顾黄赤交角是如何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3、让学生复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不同地区的表现。4、让学生阐述四季的形成原因和五带的划分依据。(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绘制一幅地球公转示意图,标注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以及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2、选择自己家乡的一个地点,计算该地在不同季节(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3、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少于300字。六、教学资源1、地球仪、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资料。2、自制的教学道具,如代表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木条,用于演示黄赤交角。3、世界地图、纸张、笔等,供学生分组讨论和计算时使用。七、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小组讨论的程度、对地球仪和道具的操作熟练程度等,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状态。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作答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中讲解,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地球公转示意图的绘制是否准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是否正确、小短文的内容是否合理等,全面评价学生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单元测试或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分析某一地区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等,以此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评价依据。八、教学反思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调动。在导入环节,通过讲述自己在内蒙古旅游时对昼夜长短变化的亲身感受,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对地球公转知识的探究中。在地球公转基本特征的讲解中,利用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进行直观演示,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轨道等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黄赤交角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互联网游戏开发与发行合同
- 2024年度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借款合同
- 纸制名牌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04年版车位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酒囊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运送滑雪者上坡的装置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运动制服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空气分析仪器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标的知识产权条款
- 2024年度品牌授权合同(特许经营)
- 《机械基础》试题集
- Flash动画设计制作复习题05-附答案
- 2024年社区专职干部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中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公路标识安装合同
- 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综合与实践-汽车盲区问题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 01-专题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 山东省济宁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小学-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课件
- 金融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