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教学教案1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教学教案1人民版选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教学教案1人民版选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五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教学教案1人民版选修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1.了解毛泽东、邓小同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2.相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二、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毛泽东革命实践的史实进行分析和思索,能够抓住一个人物一生之中主要的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对历史人物初步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早期找寻革命真理和实事求是地探究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进行符合个人实际的学习探讨。【教学重点】了解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断探求真理、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教学难点】相识毛泽东在艰难环境中对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究精神和创新志气,这须要学生对当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特殊国情有肯定程度的了解,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学过程】从近期中美贸易战(视频1:中国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视频2:毛泽东关于抗美援朝的发言)导入:是谁让曾经面对列强唯唯诺诺的中国成为了不惧任何威逼的中国?设计问题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分组绽开探讨,老师进行适时引导,并留意赐予视察和记录学生探讨的状况,刚好补充史实。【教学内容】一、寻求真理1.早年立志求学(1)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省湘县韶山冲的一个一般农夫家庭。(2)1910年秋天,16岁的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来到湘乡县城求学,这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一个转折。(3)18岁的毛泽东从康有为、梁启超宣扬的维新思想中起先了政治启蒙。(4)后来,毛泽东制定自修安排,借居长沙湘乡会馆,每天步行到湖南省图书馆读书,并于1913年春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在这里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并获得社会政治活动的初步阅历。2.青年立志救国,投身革命(1)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十几个人集会岳麓山下,成立了湖南先进青年的社团“新民学会”。(2)1918年8月,从湖南一师范毕业的毛泽东带领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会员来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起先详细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3)1919年4月,毛泽东在长沙负责《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他赞颂俄国十月革命,领导长沙学生运动。他从民众力气中看到了实现救国志向的希望,起先以历史唯物主义视察社会。(4)1919年12月,毛泽东领导驱除皖系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在北京期间,通过与李大钊接触,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爱好,广泛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5)192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会见陈独秀,受到其思想的深刻影响。(6)1920年秋,毛泽东放弃了对社会改良的幻想,成为坚决的马克思主义者,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7)1920年11月,毛泽东创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8)1921年6月,前往上海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二、天辟道路1.中心一大后至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1)领导工人运动:从1921年到1923年,毛泽东结合湖南实际,主动从事工人运动。李先后七次来到安源,发动和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长沙木工人的罢工斗争。(2)参与大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毛泽东结合在家乡从事农夫运动的实际,明确指出“农夫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926年,毛泽东主办了广州农夫运动讲习所,并领导了北伐时期如火如荼的湘鄂赣农夫运动。2.毛泽东开拓中国革命道路(1)提出武装夺权论断: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覆盖中国大地。毛泽东赴汉口参与中共八七会议,他在发言中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2)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以中心特派员身份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但起义部队在进攻城市时失利,毛泽东当机立断,坚决主见放弃进攻长沙,转向敌人统治力气薄弱的农村山区,找寻革命立足点。(3)领导三湾改编:秋收敌人失败后部队转兵南下,到达永新三湾村时,毛泽东对部队进行整编,把党支部建在连队,实现党指挥枪。“三湾改编”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4)建立和巩固扩大井冈山依据地: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剩余部队开进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依据地。②制定军纪: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中,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制定了“三大纪建六项留意”要求革命军队不仅能打仗,还要学做群众工作。③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会师于宁冈砻市,组成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井冈山依据地的革命力气大大增加。④在粉碎敌军的多次“直剿”中,毛泽东总结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成为人民军队战略术发展的基础。⑤开展土地革命:他还在依据地领导发展土地革命,并亲自起草了《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的红旗不倒,证明小块红色政权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下也能生存。⑥革命道路形成:1929年底,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安排。1929年底,召开古田会议,系统解决了以农夫为主要成分的红军如何建设成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1930年初,他把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依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促进全国革命高潮,提到异样突出的地位,赣南闽西的土地革命呈现一派“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中心革命依据地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连续取得反“围剿”斗争的成功,井冈星火已成燎原之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遵义会议(1)缘由:中国共产党内的严峻“左”倾错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召开及影响:长征途中,中共中心于1935年在遵义召开政治局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紧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4.完成战略转移1935年10月,中心红军成功到达狭北。三、延安岁月1.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斗争时期毛泽东的活动及贡献(1)分析国内主要冲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毛泽东依据国内形势的改变,认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冲突正逐步上升为国内主要冲突。(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共中心在狭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指出联合民族资产阶级抗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3)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毛泽东预见到这是变国内斗争为抗日斗争的关键,与周恩来等中心领导共同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从而为全民族团结抗战打开了通道。(4)总结革命阅历:1937年1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心从保安迁到延安。他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历史阅历作了系统总结,这年夏天在给红军高校学员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时,写成了哲学著作《冲突论》和《实践论》。(5)召开洛川会议,改编军队:七七事为后,中共中心在狭北洛川冯家村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要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红军的战略方针是进行独立自主的抗晶游击战。毛泽东提出游击斗争的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歼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他还特殊强调在国共合作中保持共产党和红军的独立性。此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开拓敌后战场。(6)提出抗日战略思想:①依据抗战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在科学分析中日斗争所处的朝代和中日双方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于1938年5月在延安毛泽东写下了《论久战》这一闻名论著,得出“抗日斗争是长久战,最终成功是中国的”这一结论。②在抗日斗争即将进入相持段时,毛泽东坚决抓住战局改变的机遇,做出八路军从华北山地向河北、山东等广袤平原扩大敌后游击斗争的重大决策;接着他把目光投向广袤的华中,向八路军、新四军提出“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斗争任务。③在毛泽东等战略思想指导下,敌后抗日依据地迅猛扩大,人民斗争广泛开展,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7)阐述新民主义理论:1940年1月,毛泽东在狭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新民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义的文化》的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义理论和纲领,指明白中国革命奋斗的目标和中国将来的方向。(8)领导延安整风,召开中共七大:从1942年起先,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1945年4月,中共第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