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果说历史不会遵循稳定的法则,我们也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那为什么还要研究历史?我们常常以为,科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预测未来:气象学者要预测明天是晴还是雨,经济学家要判断货币贬值是否会避免或造成经济危机,好医生能判断化疗或放疗能否治愈肺癌。同样,我们也希望历史学家去审视前人不的行为,以便让我们善则从之、恶则改之。但实际情况几乎永远不是这样,原因就在于现在和过去有天壤之别。虽然历史学家偶尔也会提出预测,但历史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些通常不会考虑的可能性。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处于某个特定的历史现实中,受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制约,也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来管理。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现实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纯属自然、不可避免、无法改变。但我们忘了世界是由一连此串的意外事件创造的,历史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科技、政治和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恐惧和梦想。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那些希望改变世界的举动,常常发端于改写历史,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重新想象未来。新的历史会告诉他们:“现在的状况既非自然而然,也不会永恒变。过去曾经是另一个样子,只是有了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才创造出现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只要我们采取明智的行动,就能改变并创造出更好的世界。”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者才要讲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女权主义者才要研究父权社会的形成,非洲裔美国人才要永远记住奴隶贸易的恐怖。他们的目的不是要延续过去,而是要从过去中解放出来。发生在大规模社会革命中的事,同样也会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一对年轻夫妇正在为自己盖一个新家,他们要求设计师在前院设计一块漂亮的草坪。为什么想要一块草坪?他们或许会说:“因为草坪很漂亮啊。”但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这件事背后也有历史原因。在石器时代,狩猎采集者并不会在洞穴入口处种草。就是参观雅典卫城、罗马卡托皮林神殿山、耶路撒冷犹太圣殿或北京紫禁城,也都没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欢迎访客。这种在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前设置一片草坪的想法,诞生于中世纪晚期英法两国贵族的城堡。到了现代早期,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成了贵族的标志。想要有一片漂亮的草坪,除了要有地,还得付出许多心力,特别是以前可没有自动洒水装置和割草机。而到头来,草坪并不会产生任何价值,甚至不能放牛羊进去吃草,否则就可能被啃秃踩坏。贫穷的农民负担不起,绝不可能把宝贵的土地或时间浪费在草坪上。于是,城堡入口处那片完美的草地,就成了无人能造假的身份象征。就算到了现代晚期,新掌权的总统和总理还是保留了设置草坪的传统。从国会、最高法院、总统官邸到其他公共建筑,就这么用一片又一片平整的绿地宣告着自己的权力。同时,草坪也征服了体育界。几千年来,从冰面到沙漠,人类的运动几乎用过所有可能想象到的地表。但在过去这两个世纪,足球或网球非常重要的比赛,用的都是草地。当然,这是在你有钱的前提下。于是,草坪在人们心中成了政治权力、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这也就难怪到了19世纪,新兴中产阶级对草坪也是热烈欢迎。一开始,只有银行家、律师和企业家能够负担得起在自己的私人住所布置这样的奢侈品。等到工业革命使中产阶级扩大,并发明了割草机、自动洒水装置,数百万家庭忽然也负担得起,能够在自家门口种上一片草坪。于是在美国市郊,平整漂亮的草坪也从富人阶级的奢侈品转为中产阶级的必需品。对草坪的狂热不只出现在欧洲和美国。全球民众看到草坪,都会联想到权力、金钱和威望。于是,草坪传播得既远且广,现在甚至征服了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卡塔尔最近新建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侧面有着大片草坪,很容易让人想起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博物馆由一家美国公司设计并建造,草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而且是在阿拉伯沙漠之中,每天需要惊人的淡水量,才能维持翠绿。要不是因为那些白色长袍和黑色头巾,还真有可能误以为身处美国中西部,而不是中东地区。了解了草坪的简短历史,如果现在要设计梦想中的房子,你可能就会再想想究竟要不要有草坪。当然,你还是可以想要有片草坪。然而,你也可以选择甩掉这些欧洲公爵、大资本家给你造成的文化负担,换成日式的枯山水,甚至是自己来点儿全新创造。这正是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将自己从过去中释放出来,想象是否有另一种命运。当然,我们仍不免受到过去的影响,所以永远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然而,部分自由总比全无自由要好得多。(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林俊宏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和意外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历史学家很难找到稳定的法则并借此准确预测未来的走向。B.马克思主义者、女权主义者、非洲裔美国人都不回避了解历史,并希望通过采取明智的行动来改变世界。C.草坪自出现以来就是贵族的标志,是政治权力、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且这一传统不仅局限在欧美地区。D.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日常生活琐事的背后往往有其历史渊源,了解它们的历史,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更多选择。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历史学家和其他一些领域的学者一样都可以提出预测,但二者研究的主要目的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B.“理所当然”“纯属自然、不可避免、无法改变”,表明人们认为自己在实中会受到制约,而作者认为研究历史有助于摆脱这一处境。C.草坪越广阔,修整越完美,就意味着投入的成本越高,所以公共建筑前设置的草坪比私人住所布置的草坪需花费更高成本。D.研究草坪的简短历史还能发现,历史上难有绝对的平等,存在着贫富差异,但我们有权对与草坪有关的“文化负担”说“不”。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一些历史学家通过研究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使用的骑兵战策略,希望在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时能够使用这些策略。B.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新发现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研究,修改了《共产党宣言》的个别论点,更好地指导了解放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C.就算到今天,非重要庆典时间,有些宫殿、政府建筑和公共场所前,还是会出现一则措辞严厉的告示,警示众人“不得践踏草坪”。D.巴西被誉为“足球王国”,里约热内卢贫民区的孩子在沙土地上踢着临时替代的球,富人的儿子们则是在精心维护的草坪上踢球玩耍。4.三段论是根据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的一种演绎推理方式。请提取第七段画线句子的相关信息,把所给三段论补充完整。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阐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目的?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青羊蒋冬梅他要去登山,塞北最高的山①。什么样的高山,他都见过;什么样的险山,他都见过。真正登山的人,为的不是高度。一百年前,有一个人②登上了这座山。在这之前,登上山巅的,只有青羊。那时,登上山顶没有一条路,登山人的脚踩在哪里,脚下就是他的路。如今,有很多条上山的路被开辟出来,像缠绕在山岭间的绳索。每天有无数的人,挂在那条绳索上,可他们不是真正的登山者,登山者踩出的每一个脚印,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次登山,他想趁着自己还有力气,最后一次寻找青羊。一百年前,那个人正是沿着青羊的足迹,攀上山巅。整理行装的时候,他看了一眼现代化装备齐全的行囊,突然想到那个人。当年,他的行囊能带上的,只有毡毛靴子、兽皮袍子、装满小米的包裹、马匹、猎枪,还有—胆子!在他之前,有那么多人跃跃欲试,拿着刀枪,冲着大山杀伐而来,可是,没有一个人站上那座山巅。坐在载着人的旅游车上,是永远也看不见青羊的。游客们只能看见山顶的一切仿佛天地初生般静止,亘古不移的火山砾石,朴素而沉默。那里不需要多余的打扮,似乎连一棵草都多余。①青羊总是从无路之处攀上最高的险峰,站在绝顶之上,看山谷里的风起云涌。他要走另一条路登山,这条路,那个人走过,青羊也走过。他揣着一张路线图和向导出发了,图上有百年前那个人的足印。他们很快穿过成片的红松林进入阔叶林地带,虽然这里水草丰美,适宜生存,可是,刚烈的青羊有更高远的志气,它们早就知道山顶有一池甘美的泉水。它们去往最高寒的绝顶,把狼群远远甩在身后。有时面对紧追不舍的秃鹰,②它们宁可跳崖跃涧,在危崖上与秃鹰缠斗,不惜一起跌落深渊,骨碎血溅。极耐寒冷的松林,仍然不是青羊的停留之地,青羊还在更高的地方。他们向着更高处的岳桦林和高山冻原进发了,那里有千年不化的冰雪,生长着紧贴地面的苔藓和萱草。向导说,青羊不会下到更低的地方,③习惯了生活在高山上的动物,已经适应了贫瘠的生活,它们都有一副铁肚肠。他想象着,那些青羊在岳桦林里的灌木带和森林边缘,啃食矮小的崖柳,刨出雪被下的野菠菜和紫云英。他突然无比心疼起那些青羊了,尽管和它们从未谋面。他越来越想知道青羊的模样,想看到那群披着青苍锦缎的生灵,如一个个舞蹈的魅影,攀上暮雾缭绕的山顶,畅饮魂牵梦萦的泉水。很快,他们在向山顶进发的时候,被一座高大的岩石拦住了去路。他用工具钩住岩顶往上攀登,扳住一块岩石尖角,试着用脚勾住另一块岩石,可是他一脚从松脆的岩石上踩空,整个人像一只被猎人拎着耳朵的野兔,吊在半空中荡着。就在他荡向岩壁的时候,他看见岩壁上有层层细小的颗粒,多年研究动物的经验告诉他,那不是岩石,那是一座石化了的粪堆。他兴奋极了,吊着绳索,又一次荡过去,紧紧抓住那块岩壁。他终于看清了,难以计数的小粪球凝结成一块巨大的岩石,一道道年代的纹理上,还能看见细碎的草茎。他难掩心中的狂喜:这是一座堆积了千年的粪堆!除了青羊,没有生物能留在这样的绝顶之上,如果这是一座青羊粪堆,那么千百年来,一定有无数的青羊曾在这里留下消息。他用力攀上了岩顶,发现脚下坚硬如石,刚才的狂喜慢慢褪去了温度。他知道,这座粪堆已是半石化状态,也许最后一只青羊,早在多年前就已离开,他怎么可能找到青羊呢?走在前面的向导突然喊了一声,原来,他发现在岩石之上,有一条通向峰顶的小径,那条小径被磨得光滑圆润,清晰可辨地印着动物蹄壳的形状,仿佛传递着某种讯息。向导断定,这是很久以前一群青羊留下的蹄印。可是放眼望去,极顶之上只有一片亘古的寂静。高山像一只巨手,擎举起一池碧蓝湖水,池周十六座高峰威仪如剑,仰头问天,森然迎风。这让他想起一百年前的那个人,初登山巅,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时描摹的情景:“池水四围,白沙环绕,绚纹如线。余初临天池,天气忽阴忽晴,始闻雷声,继闻鼓声。霎时雾起,眼前一物无所见。少焉,雨止天晴。”百年前,那个人立于山巅之上,脚下踏着青羊的足印,满怀豪情地吟诵过:“辽东第一佳山水,留到如今我命名。”此刻,他也站在这片峰顶之上,望向远处十六座山峰,映着暗紫天色,朦胧成一个个青苍巨影。④在薄雾凛凛间,隐隐有一队灵动的魅影,正鱼贯攀上山巅,几至云端,转瞬即隐入烟青色的山岚间。(《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13期,有删改)【注】①塞北最高的山:指吉林长白山。②有一个人:指清末爱国官员刘建封。他一百年前首登长白山,踏遍了长白山的山山水水,撰写的相关书籍成为研究和开发长白山的宝贵资料。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中提到的“真正登山的人”,攀登过许许多多的高山,他们登山E经不是为了大山的高度,而是为了探索自然,挑战自我。B.文本中列举一百年前登上山巅的“那个人”带着的简陋的登山用品,特别指出他还带着“胆子”,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其探索自然的勇气。C.文本通过普通游客在旅游车上的远观,写出这座塞北最高山的山顶上苍凉的自然环境:火山砾石亘古不变,地表荒凉,古朴静寂。D.文本通过写“他”从发现粪堆的兴奋,到确认粪堆的狂喜,再到发现粪堆已半石化褪去狂喜,展现了“他”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过程。7.关于青羊的形象,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句通过“攀”“站”“看”三个动作描写,写出了青羊善于攀登、气凌绝顶的形象。B.第②句中“宁可”“不惜”有强烈的情感倾向,表达了对青羊刚烈性格的高度赞扬。C.第③句写出青羊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它们的身体已进化得适应了高山上贫瘠的生活。D.第④句运用比喻,写“他”透过薄雾隐隐看见一队灵动的青羊,魅影般在山间出没。8.为什么“他要走另一条路登山”?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9.有人认为,蒋冬梅的《青羊》是一篇“诗化小说”,请简要分析《青羊》的诗化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①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菜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节选自《孔子家语》)材料二:臣②闻: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凯③翼巍巍之功,周召④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⑤,岂惟生之于曩代,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逢、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子路,名仲由,字子路。②臣,指魏征。③元凯:“八元八凯”的省称,后泛指贤臣、才士。传说高辛氏(帝喾)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颛顼)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凯”。他们都为舜效力。④周召:指周公和召公。两人辅佐周成王,勤勉忠诚。⑤四岳、九官、五臣、十乱:都是古代的贤臣。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勖之A以公B忠C期之D以远大E各有职F分G得行H其道。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执辔而问曰”与《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而”意思相同。B.易,整治、被开垦,与《伶官传序》中“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的“易”意思不同。C.“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的“中国”指“中原”,在现代汉语中,“中国”词义外延扩大了。D.穷,困窘、困厄,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穷”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发现蒲地百姓努力耕种,从未发生偷盗之事,子路的手下人也都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对子路赞不绝口。B.魏征将治国和治家作类比—如同父要知子,君必知臣,证明君主要想使国家安宁就一定要“知人”的观点。C.魏征认为,如果君主善于引导肯定,大臣就可能成为像曾参、龙逢、展禽、伯夷那样的人,或孝或忠,或信或廉。D.魏征认为,君主应该根据官员所处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观察,然后用其长掩其短,合理任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2)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14.孔子关于“为政”的看法和魏征治国的建议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柳杨慎①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②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锁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注】①杨慎,明代第一才子,24岁即高中状元,后因忤逆皇帝,被发配云南三十余年,并死于贬所。②金距,指古时斗鸡时,在鸡脚上套的金爪。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词语重复描绘出垂柳处处、柳絮漫天的春日景象。B.诗人把寒食节之后刚刚冒出的黄色的柳芽比作套着金爪的斗鸡的鸡脚,色形兼备。C.柳丝摇金、柳花飞雪,颔联通过描写两个时段柳的形态,对首句进行了照应和渲染。D.颈联两句写出人情世态:有人在江畔河边依依惜别,有人在桥头路边被无情抛弃。16.诗歌题目是“柳”,为什么尾联却在写“游子”“美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回答了颜渊对于什么是“仁”的询问,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2)屈原在《离骚》中常用香草美人来作比,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此给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崇尚拥有家国情怀的英雄,在唐诗中就有不少表现这种英雄情怀的诗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肠道是____A_____。在我们一生中,①肠道大约要处理65吨食物和蔬菜。②约99%的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③约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④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⑤大多数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吸收,⑥而难以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会进入大肠,⑦最终形成粪便下移至直肠后排出。⑧如果不能按时排便,⑨促使肠道内毒素与肠壁接触时间过长,⑩那就可能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常言道:“病从口入。”大部分细菌都是从嘴里吃进去的,而进入身体各处的主要途径则是肠道。不过,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将能够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可以产生10000多种药!而这10000多种药70%以上是在肠道中。更何况,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统都需要肠道提供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可谓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免疫器官,说肠道的运动支持了整个生命活动一点也不为过。此外,__B___也有密切的关系。紧张时,很多人会吃不下或吃不香;恐惧时会胃痉挛或腹泻;愤怒时会消化不良、肚子胀痛。这是因为肠道里有1000亿个左右的神经细胞,因此肠道的神经网络系统也被称为“肠脑”或者“第二大脑”。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根据文意,下列句子存在什么逻辑错误?请简要分析。大脑里有丰富的神经细胞,肠道里也有丰富的神经细胞,所以肠道被称为“肠脑”或者“第二大脑”。(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曹水儿完成他的“探险”历程后,踏上了凯旋之路。万万没有想到,一块巨大的岩石横在面前,休想再向前一步。他紧攥拳头连连敲击头顶,极力回想,来时路经此处,曾听到背后传来沉重的声响。现在想来,极有可能是他触动了什么地方,使巨石失去支撑,稍稍滑动了一下,将原有的一道石缝堵了个严严实实。这个彪形大汉扑倒在岩石上,扯开他的破锣嗓子嚎啕大哭。他死不足惜,可他原本发誓要保护文化教员汪可逾的。此刻,汪参谋还在前面溶洞里等待着他的好消息。①她,一个重伤员,寸步难移,从现在起,她只能仰面躺在岩洞角落里,如同等待着陶土灯碗里的麻油一点点耗干……你小子在这节骨眼上,怎么能这么怂!你怎么能趴下!曹水儿心想,既然稍加外力,如此巨大的石头便轰隆一下移动了,为什么不可以推它一下看看?曹水儿使出了吃奶的气力,巨石纹丝不动。②他背转身用上腰背,双腿抵住岩壁,竭尽全力推,推呀推呀!哎呦!他吓了一跳,那巨石开始在转动了,脚下传出微微的震动感。2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万万”“连连”“稍稍”,如果删掉它们,语意效果会有什么不同?2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菜根谭》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量。—毛泽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一生就是无数个进与退的选择过程。对于进与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C“草坪自出现以来就是贵族的标志”扩大范围。第五段提及“这种在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前设置一片草坪的想法,诞生于中世纪晚期英法两国贵族的城堡。到了现代早期,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成了贵族的标志”。因此C项表述不正确。2.C“公共建筑前设置的草坪比私人住所布置的草坪需花费更高成本”于文无据。影响公共建筑和私人住所草坪投入成本的因素很多,作者并未在文中提出该观点。3.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A.研究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策略,是为了在将来的战争中使用这些策略,是重复过去的表现,不能证明中心论点。C.是为了证明草坪是贵族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不能证明中心论点。D.是为了证明草坪征服了体育界,但有钱是其前提,不能证明中心论点。故选B。4.示例:大前提:阿拉伯沙漠之中草坪,每天需要惊人的淡水量才能维持翠绿;小前提:卡塔尔新建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侧面的草坪生长在阿拉伯沙漠之中;5.①通过将历史学家与其他领域学者研究目的的比较,阐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目的。②通过列举马克思主义者等几类人都不回避了解历史的事实,论证了研究历史的目的。③分析关于“草坪的历史”的典型事例,启发人们思考为什么要研究历史。6.D“展现了‘他’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过程”错,根据原文,“他”并无“绝望”,只是“狂喜褪去了温度”。故选D。7.D“‘他’透过薄雾隐隐看见”错,最后一句是虚写,通过想象青羊出没的情景,表达他想见到青羊的迫切心情。故选D。8.①他不屑于走被开辟出来的易走的路,那不是真正的登山者。/真正的登山者踩出的每一个脚印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想亲近、探索“这座山”上的独特风景,这是塞北最高的山,对登山者有别样的吸引力。②他想要寻找生活在高山上的青羊,青羊总是独辟蹊径攀上最险的高峰。这条路,青羊走过。③这条路,那个人走过。他想凭吊“那个人”。/“向‘那个人’致敬”,想走一走他所崇敬的前辈走过的路。9.①人物理想化。文中的“他”有最纯粹的理想和最坚毅的品格,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登山者,蕴含着作者的敬佩之情,可称为诗化的人物。②情节淡化,小说淡化叙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性不强。③环境意境化。小说注重营造诗一样的意境氛围,如运用比喻写高山像一只巨手托举湖水,运用拟人写十六座高峰迎风问天,意境恢宏壮美,震撼人心。④语言诗意化。小说的语言凝练优美,通过精心锤炼的词汇、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为读者呈现出富有诗意的画面。⑤主题美感化。对自然生灵的赞美,对超越自我的生命力量的颂扬,富有唯美气息。10.CEG句意:如果用公正忠诚去勉励他们,用建功立业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各尽其职,各安其位,就能够推行他们的主张。“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在句中是并举成分,两者都是状语后置句,故应分别在CE处断开;“职分”是“各有”宾语,宾语后G处断开。故选CEG。11.AA错误。表修饰,不译;表假设,如果。句意:子贡拉着马缰绳问道。/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B正确。整治、被开垦;容易。句意:看到田地都整治过了。/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C正确。D正确。句意:困窘时就观察他们不接受的东西。/人困窘没有出路,就会追念根本。12.A“从未发生偷盗之事”错误,由原文“故其民不偷也”可知,“偷”是苟且、怠惰的意思,不是偷盗。故选A。13.(1)尧、舜、文王、武王在前代的记载中被称赞,都因为了解人才能称得上明智,(因而)众多贤士充满朝廷。(2)现在的群臣中,少有能够正直清白、才能出众的人,大概是朝廷求贤之心不急切,鼓励劝勉他们不精诚的缘故。14.①都强调“明察”的重要性。孔子肯定子路善于“明察以断”,魏征建议太宗要“审其能以任之”。②都强调“忠信”的重要性。孔子肯定子路“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魏征建议太宗“与之为忠”“与之为信”。参考译文:材料一: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孔子经过蒲地,进入其境内,说:“子路做得好啊!以恭敬来取得信用。”进入城里,说:“子路做得好啊!忠信而宽大。”进入官衙,说:“子路做得好啊!经过明察来做出判断。”子贡拉着马缰绳问道:“您还没有看见子路处理政事,却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他的善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孔子说:“我看见他的善政了。进入蒲地境内,看到田地都整治过了,杂草都清除了,沟渠都挖深了,说明他以恭敬取得了信用,所以老百姓很努力种田。进入城里,看到墙壁房屋都很坚固,树木生长茂盛,这说明他忠信而且宽大,所以老百姓不会磨工偷懒。进入官衙,官衙中清净闲适,下面办事的人都听从他的命令,这说明他能明察做出判断,所以政事有条不紊。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虽然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但)哪能说尽他的优点呢?”材料二:我听说: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无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无法治理好国家。而要使天下太平,皇帝有福运,那就一定要靠忠臣辅佐。尧、舜、文王、武王在前代的记载中被称赞,都因为了解人才能称得上明智,(因而)众多贤士充满朝廷。八元、八凯辅助舜帝,建立赫赫功业,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成就一代帝业,美名传扬。既然这样,那么像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样的贤臣,难道只能生活在前朝,却唯独当今没有吗?这只是在于国君求与不求、喜好与不喜好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像那些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犀生大象,大宛的宝马,西夷国的獒,它们要么没有手足,要么是无情之物,出产在蛮荒的地方。离中原地区有万里之遥。但是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地把这些东西带进来,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原地区的人们喜好它们罢了。况且做官的人都心怀陛下的盛德,享受君主赐予的俸禄,如果君主用道义引导他们,他们怎么会不尽职尽责呢?我认为如果用孝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孝子曾参、子骞那样;如果用忠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龙逄、比干那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