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_第1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_第2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_第3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_第4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技术

B1.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

A手背静脉B肘部静脉C颈外静脉D内踝静脉

E股静脉

D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

度向上

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

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

E3.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

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小板计数

D白细胞分类计数E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

D4.枸檬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A阻止凝血酶的形成B阻止血小板聚集C除去球蛋白

D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E除去纤维蛋白原

A5.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

AEDTA-Na2溶解度大于EDTA-K2B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

生成螯合物

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m的辅因子而抗凝D枸椽酸钠可用于红

细胞沉降率测定

E枸椽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

D6.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

A草酸钱可使血细胞膨胀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C对V因子保护差

D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检查E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

A7.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

AEDTA-K2BEDTACEDTA-Na2D肝素E枸

椽酸钠

C8.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

A抗凝血酶IB抗凝血酶C抗凝血酶IIID抗凝血酶

IVE抗凝血酶V

C9.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

A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B草酸镂可使红细胞胀大C不

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D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测定E目前应用较少

C10.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

AEDTA-K2B38g/dl枸椽酸钠C109mmol/L枸椽酸钠

D肝素E草酸钠

D11.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

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C细

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

DHb为碱性物质E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

D12.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

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C

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

第一节红细胞检查

A1.关于血液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

A成人约3〜4LB约占成人体重的7〜9%C血液的比重主

要取决于所含红细胞的百分比

D健康人血液pH值为7.35〜7.45E血浆渗量为290〜

310mOsm/kgH2O

E2.有关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00天B正常成人红细胞来自骨髓和脾

C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D红细胞膜表面带正电荷

E晚幼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1

B3.引起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因素不包括

A妊娠中期B多汗C冷水刺激D恐惧E新生

C4.不会引起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的因素是

A兴奋B恐惧C高气压D剧烈体力劳动E冷

水浴

B5.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致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

A6.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浸润所致贫血是

A多发性骨髓瘤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A7.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所致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8.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贫血是

A巨幼细胞性贫血BHb病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

C9.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

A(4.0-5.0)X1012/LB(5.0-6.0)X1012/LC(6.0~7.0)

X1012/L

D(7.0-7.5)X1012/LE(7.5-8,0)X1012/L

D10.被ICSH推荐为Hb测定参考方法的是

AAHD575测定法B沙利氏法CSLS法DHiCN法

EHiN3法E11.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Hb主要为

A还原HbB高铁HbC硫化HbD碳氧HbE氧

合Hb

E12.若计数5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总数为350个,按法定计量单位,

应报告为

A350万/mm3B35075/UIC3.5X106/LD

3.5xlO9/LE3.5xl012/L

A13.符合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E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B14.红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再

生障碍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15.关于有核红细胞,正确的说法是

A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偶见B刚出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外周血

涂片可见到少量

C外周血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减低D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外

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E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

B16.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的疾病是

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类白血病反应D红

白血病E白血病

[本题答案]B

C17.属于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E早期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D18.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

A慢性肝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尿毒症D慢性失血

E肾病综合征

C19.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

2

AMCV<80flBMCH<27pgCMCHC340g/L

DHb95g/LERBC3.5xlO12/L

D20.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与Hb浓度间的关系为

A红细胞数量与Hb浓度平行减少B红细胞数量减少比Hb浓度

减少更明显

C红细胞数量减少,而Hb浓度在正常范围内DHb浓度减少比

红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EHb浓度升高,红细胞数量减低

E21.有关缺铁性贫血,错误的叙述是

A以小红细胞为主B以低色素性红细胞为主C可见环形红

细胞

D红细胞大小不一E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

D22.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中,不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是

AMCV>92flBMCH>31pgCMCHC为320~360g/L

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ERDW为18.5%

B23.按贫血的MCV/RDW分类法,缺铁性贫血属于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C正常细胞均

一性贫血

D大细胞均一性贫血E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A24.不符合缺铁性贫血检查结果的是

AHb浓度正常BMCV降低CMCH降低DMCHC降低

ERDW升高E25.慢性失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是

A大细胞性贫血B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D26.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错误的说法是

AVitB12是DNA合成所必需的B叶酸也是DNA合成所必需的

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D红细胞发育过程中,胞质

落后于胞核

E红细胞大小不均

B27.关于红细胞平均指数,正确的叙述是

AMCH是指平均每升RBC所含的Hb浓度BMCV是指每个RBC

的平均体积

CMCHC是指每个RBC的平均Hb量DMCHC单位为pg/fl

E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指数都是直接测定出来的

B28.关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错误的叙述是

A正常人的参考范围是320〜360g/LB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升高

C正常细胞性贫血时正常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降低E单

纯小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C29.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平均指数为

A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BMCV>正常,MCH<

正常,MCHC正常

C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DMCV<正常,MCH

正常,MCHC正常EMCV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

E30.患者MCV、MCH均升高,而MCHC却正常,最可能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B慢性失血性贫血C急性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

C31.患者MCV、MCH、MCHC均小于正常,最可能是

A慢性肝病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慢性失血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E32.患者红细胞平均指数为:MCV78fLMCH26pg,MCHC333g/L,

该患者贫血可能是

A正常红细胞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大红细胞高色

素性贫血

D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

3

D33.患者红细胞平均指数为:MCV75fl,MCH22pg,MCHC293g/L,

最可能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E尿毒症

A34.关于血细胞比容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B血细胞比容是一项相

对值

C其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大小有关D常用来诊断贫血并判断其

严重程度

E还可用来推断贫血疗效观察

D35.被WHO推荐为Het测定的首选常规方法是

A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B温氏(Wintrobe)法C比重测定法

D微量高速离心法E放射性核素法

B36.血细胞比容降低见于

A大面积烧伤B再生障碍性贫血C严重腹泻D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

E慢性心肺疾患

D37.成人RDW的参考值范围为

AW11.6%B0%〜12.6%C0%〜14.6%D11.6%〜

14.6%E>14.6%

B38.患者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较小、中心淡染,RDW为18.6%,其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

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39.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用于描述

A红细胞数量的多少B血细胞比容的大小CHb浓度异质

D平均血红蛋白含量E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

B40.关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错误的描述是

ARDW比Price-Jones曲线更准确地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

B95%以上的缺铁性贫血RDW正常CRDW可作为缺铁性贫血

的筛选指标

D轻型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RDW基本正常

ERDW结合MCV可以进行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

D41.关于RDW,错误的说法是

ARDW升高与红细胞直方图基底变宽意义相同B是反映外周血

中红细胞体积差异的参数

C可定量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D是由血细胞分析

仪直接测定而得

E可用于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

A42.关于RDW,错误的描述是

A应用MCH/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以替代一切贫血分类法

BRDW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CRDW正常,缺铁性贫

血的可能性很小

D可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E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RDW正常

D43.常用于网织红细胞的活体染色方法是

A瑞氏染色B普鲁士蓝染色C姬姆萨染色

D新亚甲基蓝染色E糖原染色

D44.缺铁性贫血患者经铁剂治疗有效,首先观察到的是

A网织红细胞无变化,RBC和Hb升高B网织红细胞、RBC和

Hb都无变化

CRBC和Hb先升高,随后网织红细胞升高D网织红细胞先升

高,随后RBC和Hb升高E网织红细胞先下降,随后RBC和Hb升高

B45.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

A幼稚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减少CMCHC正常DMCV

正常EMCH正常

C46.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用VitB12治疗有效后,外周血中最先

观察到的是

4

ARBC升高BHb升高C网织红细胞升高D血小板升高

E杆状核粒细胞升高

B47.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升高最明显的是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B急性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

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

B48.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降低见于

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E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后,造血恢复时

D49.某贫血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X1012/L,网织红细胞百

分率15%,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应为

A525/LB5.25xlO9/LC5.25xlO12/LD525xlO9/L

E52.5xlO12/L

B50.下列关联组合中,错误的叙述是

A巨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贫血B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再生障

碍性贫血

C有核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D红细胞易形成缗钱状排列

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E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见于急性失血

B51.确定有无贫血的最佳指标为

AMCV、MCH、MCHCBRBC、HbC网织红细胞计数

DRDWE血沉

B52.ICSH推荐的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温氏法B魏氏法C库氏法D潘氏法EZSR法

B53.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见于

A良性肿瘤B系统性红癣狼疮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

D结核病静止期E心绞痛

D54.血沉测定中,错误的要求是

A采血后室温下必须2h内完成B避免阳光直射C测定时

最好是18~25℃

D37℃测定的结果可直接报告E37℃测定的结果需校正后报

D55.关于血沉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风湿热静止期血沉正常,活动期血沉加快B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血沉加快C可用于良恶性肿瘤的辅助鉴别D心绞痛时血沉加快,心

肌梗死时血沉减慢E血沉减慢意义不大

D56.关于血沉,正确的叙述是

A男性血沉比女性血沉快B儿童血沉常比老年人血沉快

C良性肿瘤的血沉加快,恶性肿瘤的血沉正常D妇女月经期血

沉加快

E高原地区居民的血沉比平原地区居民快

D57.使血沉减慢的因素是

A纤维蛋白原BY-球蛋白C胆固醇D清蛋白E

C反应蛋白

D58.关于魏氏法测定血沉,正确描述的是

A枸椽酸钠按1:9比例抗凝血液B应于37℃条件下测定

C室温(25℃)测定结果需进行温度校正D需用专用的魏氏血沉

管,内径为2.5mm

E血沉管用后经水冲洗即可再次使用

A59.红细胞对血沉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B球形红细胞使血沉加快C

镰形红细胞使血沉加快

D贫血对血沉无影响E红细胞增多症可见血沉加快

B60.对红细胞沉降率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血沉的改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B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沉加快

C球蛋白可使血沉减慢D卵磷脂可使血沉加快E血沉管倾

斜使血沉减慢

D61.对肝脏疾病所致贫血,错误的说法是

5

A可以是正常细胞性贫血B可以是大细胞性贫血

C胆道阻塞患者外周血涂片中能见到靶形红细胞

D酒精中毒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涂片中不能见到棘形红细胞

E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全血细胞减少

B62.属于小细胞均一性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B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C再生障碍性

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63.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4.5X1012/L,Hb105g/L,Het0.32,

其MCV应为

A23flB30flC5IfID71flE144fl

C64.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X1012/L,Hb95g/L,Het0.30,

其MCH应为

A22pgB25pgC27pgD27pg/LE27g/L

B65.患儿,男,5岁,贫血貌。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X1012/L,

Hb75g/L,Het0.26,该患者贫血可

能是

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血素性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

D正常细胞性贫血E正常体积非均一性

C66.患者,男,40岁,贫血外貌。外周血检查结果:MCV82fl,

MCH29pg,MCHC350g/L,该患者贫

血属

A巨幼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

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均一性

A67.患者,女,28岁,教师。乏力、头晕近一年,近日加重入院。

查体:贫血貌,余无异常。外周血

检查结果:MCV103fl,MCH36pg,MCHC350g/Lo该患者贫血属

A巨幼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血素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

D正常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均一性

B68.患者,女,34岁。查体:消瘦,贫血貌,易患感冒。外周血

检查结果:MCV75fl,MCH26pg,

MCHC332g/L,RDW17.5%,WBC及DC正常。该患者贫血属

A小细胞均一性B小细胞非均一性C正常细胞均一性

D大细胞均一性E大细胞非均一性

C69.患者,女,25岁。15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

服用铁剂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体

检:皮肤粘膜苍白,贫血貌,余无异常。外周血检查结果:Hb82g/L,

RBC3,2X1012/L,Het0.29,RDW18.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E慢性感染性贫血

(120~121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28岁,怀孕30周,平时有偏食习惯。外周血检查结果:

RBC2.8X1012/L,Hbll2g/L,MCV118fl,MCH40pg,MCHC338g/L,RDW

19.5%,并有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

E120.该患者的贫血属于

A小细胞均一性B小细胞非均一性C正常细胞均一性D

大细胞均一性

E大细胞非均一性

D12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B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122~123题共用题干)

6

患者,女,35岁。主诉乏力、头晕、食欲不振1月,近半年月经量增

多。查体: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心率每分钟100次。实验室检查结果:

RBC3.1X1012/L,Hb75g/L,Het0.24,MCV77fl,MCH24pg,MCHC312g/L,

RDW17.5%o

B122.该患者的贫血属于

A小细胞均一性B小细胞非均一性C正常细胞均一性

D大细胞均一性E大细胞非均一性

D12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肾性贫血BHb病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慢性失血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124~125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5岁,3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近1年来渐感头晕、

乏力,活动后心慌、气急。外周血检查结果:RBC2.5X1012/L,Hb95g/L,

网织红细胞0.15%,MCV115fl,MCH38pg,MCHC330g/Lo

D124.根据外周血检查结果,该患者可初步诊断为

A正常细胞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

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12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

E骨髓病性贫血

(126~127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32岁,在拉萨工作12年。外周血检查结果:RBC6.5X1012/L,

Hb190g/L,Hct0.65o

D126.按常规操作进行外周血涂片,最可能出现

A血膜分布不均B血膜过窄C血膜过长D血膜过厚

E血膜过薄

B127.为得到满意结果,涂片时应注意采用

A小血滴,大角度,慢速推片B小血滴,小角度,慢速推片C

大血滴,大角度,快速推片

D大血滴,大角度,慢速推片E大血滴,小角度,快速推片

第二节白细胞检查

D1.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RBC与WBC的数量之比约为

A700:1B600:1C400:1D500:1E750:1

E2,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

细胞E淋巴细胞

E3.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ANK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T淋巴细胞EB

淋巴细胞

D4.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

ANK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T淋巴细胞EB

淋巴细胞

E5.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的白细胞为

A嗜酸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

E早幼粒细胞

C6.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平均直径最大的白细胞通常为

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中性分叶

核粒细胞

E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A7.正常情况下,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浆细胞E嗜

酸性粒细胞

7

E8.速发性过敏反应时,外周血中常升高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D9.中性粒细胞从哪个阶段开始不再具有分裂能力

A原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

A10.成人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的参考范围是

A(4-10)xl09/LB(4~8)xlO9/LC(5-10)xl09/LD

(8~10)xl09/LE(8-12)xlO9/L

A11.成人淋巴细胞增多是指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A>4X109/LB>3.5X109/LC>3X109/LD>2.5X

109/LE>2X109/L

C12.通常情况下,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一致的是

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E红细胞

B13.引起WBC数量生理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新生儿B急性中毒C运动、情绪的影响D妊娠期

E吸烟

E14.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

A急性髓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系统性红斑性狼

疮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

A15.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

A广泛组织坏死B脾肿大C门脉性肝硬化DSLEE

非白血性白血病

B16.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通常以几叶为主

A1叶B2〜3叶C4叶D5叶E6叶

B17.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

值为

A1:14B1:13C1:12D1:11E1:10

E18.退行性核左移可见于

A急性中毒B急性失血C急性溶血D急性化脓性感染

E败血症

B19.核右移是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叶以上者超过

A2%B3%C4%D5%E6%

E20.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

E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A21.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

A伤寒或副伤寒B肝癌C大面积烧伤D铅中毒E

急性溶血

A22.不会引起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的是

A急性胰腺炎B支气管哮喘C寄生虫病D尊麻疹E

湿疹

B23.白细胞显微镜法计数时,白细胞稀释液通常加

A0.40mlB0.38mlC0.39mlD0.36mlE2.0ml

C24.显微镜法计数白细胞时,通常加外周血

A403B30|ilC20aD10|ilE50a

B25.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时,外周血通常被稀释

A10倍B20倍C40倍D100倍E200倍

A26.通常情况下,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的范围是

A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B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

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D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

E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

E27.显微镜下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的范围是

8

A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B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

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D两侧计数室,四角共八个

大方格

E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D28.对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方法学评价,错误的说法是

A简单易行,不需昂贵仪器B是白细胞计数的常用方法

C在严格规范的条件下可用于血液分析仪校准

D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较好E适合基层单位选用

D29.显微镜法计数白细胞的计算公式为

A白细胞=(2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X109/LB白细胞=(10个

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X109/LC白细胞=(5个中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

X109/LD白细胞=(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X109/LE白细胞=(4

个中方格内的白细胞数/20)X109/L

D30.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A风疹感染期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C百日咳感

染期

D猩红热感染期E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

D31.肾移植手术后排异反应前期,外周血中绝对值增高的白细胞是

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

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

D32.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其中杆状核粒细胞〉

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

改变,推测其核象改变最可能为

A核右移B中度核右移C轻度核右移D中度核左移E

重度核左移

E33.患儿,4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

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35%,嗜异性凝集试

验阳性,血清抗EB抗体阳性。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百日咳

D粒细胞缺乏症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㈤名词解释

1.核左移(shifttotheleft)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

称为核左移。核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

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

4.核右移(shifttotheright)

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核右移常伴有

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是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

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

贫血。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在患病进展期突然出现

核右移则提示预后不良。

四、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分析

E1.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胞核通常为不规则形、肾形、马蹄

形或扭曲折叠的白细胞是

A中性杆状核粒细胞B中性分叶核粒细胞C淋巴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

D2.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不包括

A大小不均B中毒颗粒C退行性变D染色质小体E

空泡

C3.用改良Neubauer计数板计数细胞时,对压线细胞应遵循的计数

原则

A数上下,不数左右B数左右,不数上下C数上不数下,数

左不数右

D压线细胞不数E压线细胞全数

E4.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见于

A扁桃体炎B急性风湿热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消化道恶性

肿瘤晚期E伤寒或副伤寒

9

D5.在瑞氏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

状物质,长约l~6um,一条或数条不

等,这种物质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该物质为

A染色质小体B杜勒氏体C空泡变性D棒状小体E

豪焦小体

B6.患者无明确的病因,长期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

总数达150X109/L,外周血中中性粒

细胞在90%以上,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幼和晚幼粒细胞

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类白血病

反应

D骨髓纤维化E急性细菌性感染

A伤寒或副伤寒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肿瘤晚期

E严寒的刺激

D7.持续性白细胞增高常见于

A8.暂时性白细胞减低常见于

B9.持续性白细胞减低常见于

第三节血细胞分析仪

C1.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中,与脉冲高低成正比的是

A细胞的移动速度B细胞数量C细胞大小D细胞的

比密E细胞是否有核

B2.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正常,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

A3.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贫血

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4.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右移,峰底增宽,常提示

A缺铁性贫血B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

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B5.关于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错误的观点是

A国产仪器计数细胞多是利用电阻抗法原理B仪器分类的准确性

肯定高于手工分类法

C可对白细胞进行三分群D经溶血素处理后的白细胞体积不能反

映其实际体积大小

E仪器法分群不能完全替代镜检分类

2.目前仪器法白细胞分类主要有哪些方法?

包括:①电阻抗法;②容量、电导、光散射法;③阻抗与射频技术法;

④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技术法;

⑤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法。

10

3.利用所学的红细胞参数MCV和RDW对贫血进行分析。

MCVRDW贫血类型常见疾病举例

增高正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高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正常正细胞均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增高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G-6-PD缺乏症

降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贫血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增高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血栓和止血一般检验

A1.血小板膜糖蛋白Hb/nia复合物主要与血小板哪种功能有关

A聚集功能B分泌功能C释放功能D促凝功能E血块

收缩功能

A2.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主要与血小板哪种功能有关

A粘附功能B分泌功能C释放功能D促凝功能E血

块收缩功能

D3.血小板的功能不包括

A粘附功能B聚集功能C释放功能D活化因子xn

E血块收缩功能E4.参与纤维蛋白原变成交联纤维蛋白过程的凝血因

子是

A因子vmB因子xc因子xiD因子xnE因子X

HI

B5.肝素的抗凝作用需依赖

A肝素酶BATIIIC活化蛋白C抑制物Da2-巨球蛋白

Ea1-抗胰蛋白酶

D6.参与蛋白C激活的物质是

A纤溶酶B胰蛋白酶C糜蛋白酶D凝血酶E抗凝

血酶

D7.当止凝血功能降低、抗凝血功能增强的病理情况下,机体会出

A高凝状态B血栓前状态C血栓状态D低凝状态或出

血倾向

E机体自动调节不表现病理状态

B8.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促进血液凝固B抗凝作用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D抑制纤维蛋白溶解E促进血液凝固

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E9.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

A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B使纤维蛋白变为纤

维蛋白降解产物

C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抑制纤维蛋白单体变为纤维

蛋白

E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

E10.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

A因子I减少B因子vn减少c因子vm减少D因子刈

减少

E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D11.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A血友病AB血友病BCFXI缺乏症D原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瘢E过敏性紫瘢

B12.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

A<80X109/LB<100X109/LC<110X109/LD<

120X109/L

E<150X109/L

11

B13.血块收缩不良主要见于

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血小板无力症C血小板a颗粒缺乏

症DPF3缺乏症

E贫血

B14.将20UI血液加入0.38ml血小板稀释液中,计数5个中方格血

小板数为98个,则该标本血小板数

A49xlO9/LB98xlO9/LC490xl09/LD980xl09/L

E9.8xlO9/L

C15.一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疑有DIC,应选择哪组筛选试

APLT、CRT、BTBBT、CT、PTCPLT、PT、APTT、Fg、FDP

DCFT、APTT、vWFEPIT、APTT、BT、CT

A16.凝血时间测定时,如标本混入组织液,凝血时间将

A缩短B延长C明显延长D不变E延长或缩短

均可能

B17.对出血时间测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皮肤弹力B标准的切口深度C皮肤切口长度D皮肤切口位

置E毛细血管所受压力

D18.有关凝血因子,错误的叙述是

A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没有因子川B凝血因子中没有因子VI

C钙离子参与内、外凝血系统D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

只需水解掉肽A就形成纤维蛋白单体E凝血活酶的形成与PF3有

E19.血块收缩不良试验主要提示

A因子vn缺乏B因子vin、ix减少c因子ni异常D凝血

酶原降低

E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E20.PT正常,APTT延长,最可能是缺乏

A因子i、nB因子xikxnic因子v、xD因

子vn、ni

E因子vn、IX、XI

C21.凝血酶时间测定正常,主要提示

AFVIII无缺陷BFXI无缺陷CFg无缺陷DPAI无缺陷

EFII无缺陷

E22.关于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A是一种较敏感的试验B主要检测外源凝血系统有无异常C

主要检测因子I、II有无异常

D主要检测因子xn有无异常E凝血时间延长主要见于因子vm、

IX、XI缺陷者

B23.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

AAPTTBPTCTTDCTE纤维蛋白原测定

E24.TT延长,可被甲苯胺蓝纠正,提示为

A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B异常纤维蛋白原病C因子H缺

D有FDP存在E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

E25.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血友病时,APTT延长B循环血液中有肝素存在时,TT延长

C严重肝病时,PT延长DDIC早期,3P阳性

E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PT正常

B26.不依赖VitK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nB因子vc因子vnD因子ixE因子x

B27.最不容易保存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IB因子VC因子VDD因子IXE因子XIII

A2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

A因子I、n、v、vn、x缺陷B因子vn、vin、ix缺陷c因

子VID、IX、XI、刈缺陷

D因子v、x、vm缺陷E因子vn、x、xi、xn缺陷

12

E29.内源性凝血途径第一阶段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I、n、xinB因子i、n、ni、vc因子m、v、

vn

D因子VW、IX、XE因子xn、XI、IX、PK、HMWK

D30.凝血活酶的组成包括

A因子m、Vila钙离子复合物B因子Vffl:C和vWF复合物C因

子Villa、IXa钙离子、PF3复合物

D因子Xa、Va钙离子、PF3复合物E因子Villa、Va钙离子、

PF3复合物

E31.除钙离子外,参与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物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过

程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mB因子VillaC因子XaD因子XDaE因

子XIHa

C32.血管损伤后,完成血小板粘附功能所需主要条件是

A微血管壁结构正常B有足够的血小板数量

C血管内皮下胶原纤维、血小板膜糖蛋白lb、vWF等D凝血酶、

ADP、胶原等

E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膜糖蛋白Hb/nia、钙离子等

A33.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

AvWF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C前列环素D硫酸乙

酰肝素

E血栓调节蛋白

A34.纤溶系统不包括

A纤维蛋白原B纤溶酶原C纤溶酶D纤溶酶原激活

E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

E35.PT延长常见于

A阻塞性黄疸B纤维蛋白原缺乏症CDICD血液中

有抗凝物质

E口服避孕药

C36.有关血小板数量的生理性变化,正确的叙述是

A妇女月经前可增高B妊娠中晚期降低C正常人每天血小

板数有一定波动

D静脉血比外周血略低10%E冬季比春季低

C37.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于

A急性溶血后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血小板生成障碍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多发性骨髓瘤早期

D38.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

A急性白血病B急性放射病C急性溶血后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E39.有关血块收缩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

A为血小板功能诊断的筛选试验B测定在37℃下进行

C血块收缩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也有关D血小板的血块收缩

蛋白起了重要作用

E正常人血块2h后开始收缩

C40.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常用筛选试验是

A凝血时间测定BAPTT测定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D凝血酶原消耗试验E复钙时间测定

B41.有关凝血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

A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体后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

B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确诊试验C敏感性不高

D凝血时间正常可排除有关凝血因子异常E已逐渐被APTT试验

所取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