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_第1页
(完整版)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_第2页
(完整版)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_第3页
(完整版)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_第4页
(完整版)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常振家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与2013年一样,编制了两套理综试卷,这是新课程高考以来全国第二次采用两套理综试卷。(1)理综Ⅰ卷(7省):湖南、陕西,河南、山西、江西,河北、湖北。(2)理综Ⅱ卷(11省):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云南、甘肃、青海、贵州、西藏。一、试题总体评价试题整体结构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试题在设计难度上适当考虑到了使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既保持了良好的基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出过渡性、创新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体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的总体特点。试题坚持立足基础、推陈出新、区分度合理、难度适中,全卷无偏题、怪题,难易适中,有创新、有亮点,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仍是重点,对学生的各项能力也起到了很有效地考查作用,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力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以力、电为考查重点,保持考查形式与试卷结构相对稳定,呈现出明确的导向性,同时兼顾选拔人才的功能;考题围绕力与物体的能量、直线和曲线运动的观点、电场与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展开,较去年的考题电磁学、电磁感应所占的比例有所减少。试题中,基本模型、基本能力占据主体,如:前5道力学选择题,除第16题能力要求较高外,均为必修1、2中的基本规律的应用;三道多项选择题以考查选修1、2电磁学的基本规律为主;实验题基本来自教材,22题属于伏安电路的常识性问题,23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胡克定律的实验研究,均是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应知应会的典型且不复杂的模型;充分体现物理实验的探究思想。对学生数形结合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能力要求较高。计算题24、25都比较常规,一力一电,都是必修1、2和选修1、2理科考生的必考内容,也符新课程改革以来命题形式及老师、考生们的预测。特别是25题,综合了力学(必修1、2)和电磁学(选修1、2)的主干知识点。选做试题一大一小,小题基本是常识性问题,很容易解决:3-3气态方程的应用,3-4几何光学折射率的计算,3-5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如果按照课标要求进行了训练,完成了相关的学生实验,哪怕是演示实验,考生解决这样的选做题应该说不是很困难。纵观试卷结构发现,主要特点是:第一、考题难度明显比前几年降低。选择题前五道为力学单项选择,后三道为电磁学多项选择,将必修和必选分开,这对考生来说难度降低了许多。第二、对物理实验的考查有所加强。除了22、23实验考查题之外,3—5选做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第三、对能量守恒规律的考查增加。选择题16题、17题、计算题25题都考查了能量守恒,24题自由落体运动阶段也可以运用机械能守恒求解速度;第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选择题16题、实验题23题、计算题25题以及选做题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水平的数学思维能力;第五,对考生阅读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选择题14、16、17、18、20、21题,实验题23题,计算题24题第二问、25题以及选做题第二道,都要求考生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准确提取题目所给的解题条件才能顺利求解;第六,试题既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各学科均衡发展的理念,又适当突出了以物理思想和物理能力作为选拔性考查的学科地位;第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以力学和电磁学为主。必做题中,力学部分考查了速度图像问题、平衡问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圆周运动问题、胡克定律、平抛运动、机械能及其守恒问题;电磁学部分考查了电磁感应的力电综合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问题、静电场问题、伏安电路问题、交变电流、变压器,还有物理学史等问题;第八,从试题的能力要求上看,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全面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及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的能力等;第九,注重图像考查,是物理试卷近年来比较稳定的出题特点,今年在选择题中14题、实验题23题和计算题第24题都中出现了图像,部分是以图像来描述物理情境和过程,部分要求学生做图像并由图像来分析解决问题,对数形结合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这也是大学对高中物理实用性的一致要求,相信在以后的高考中还会依旧坚持。二、题型统计题号选择涉及考点分值备注14速度图像6力学15平抛、机械能及其守恒6力学16功和能、恒力做功、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6力学17受力分析、圆周运动、能量守恒6力学18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质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6力学19电场强度、电势6电学20磁场、带电粒子的偏转6磁学21变压器、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二极管单向导电性6电学22实验题伏安电路的内接、外接6电学23弹簧劲度系数与长度、匝数的关系9力学24计算题自由落体、变力作用下v-t图像的理解、收尾速度13力学25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平衡、功能关系19磁学力学33热力的基本概念、气体状态方程(等压、等温变化)15热学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反射、折射定律、折射率15机械波光学35物理学史、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验证、速度的测量15原子物理、动量三、考点统计知识点题号题型分值力学14、15、16、17、18、23、24、25选择、实验、计算52电学19、21、22选择、实验、计算18磁学20、25选择25热学33计算15光学34计算15原子物理35计算15四、试题详细分析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物理试题依然以测试学生能力为主,题型趋于平稳,难度控制得当,多半为常规型题。学生对题型没有突兀感,感到亲切而不陌生。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尽管如此,2014年物理命题还是稳中有变,体现在以下几点:1.选择题:由原来的不定项改为单选与多选分开:第14~18题为单选,第19~21题为多项选择题,比较常规化,5道力学3道电磁学,力学考查牛顿运功定律和圆周运动较多。因为对物理学科而言,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所以命题紧抓住了这一点。考查的内容多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学生比较难掌握得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以及最大静摩擦的考查。但整体试题难度居中,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比较好拿分,而且试题已明确规定前五道是单项选择;后三道电学部分考查了电场、电势、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电磁感应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力电综合问题,通过力学研究电学问题,然后结合图像分析,这是高考的常考的类型。选择题命题的优点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过分强调技巧性题目本身的难度。选择题总体来讲比较基础,中等难度,但16题的推演能力要求发生突变,是必修1、2所有内容的高度综合,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另外,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不够,有点单一,例如对选修1、2电磁学部分考查相对偏少。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142.963.000.490.50154.592.550.770.43163.093.000.520.24174.152.770.690.38182.242.900.370.11193.902.420.650.50202.202.460.370.35211.522.040.250.282.实验题:跟13年一样,由一大(9分,力学实验:胡克定律)一小(6分,电学实验:伏安电路内接、外接法)。电学实验是一道常规实验,考查了伏安电路的内接和外接误差判断方法,低难度,属于送分题目;力学实验题是一道创新性实验,考查弹簧劲度系数K与弹簧长度L(匝数n)、原长L0的关系,考查的能力为通过数据表格研究、描点作图后对图像的分析,来考查学生数型结合能力、学生对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的处理能力以及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等。得分0123456平均22题10.5017.4039.9032.23.88得分0123456789平均23题15.71.13.743.412.716.22.44.5900.23.19平均分:3.88标准差:1.91难度:0.65区分度:0.44平均分:3.19标准差:1.79难度:0.35区分度:0.39考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一,最高分为7分,大部分分数在3~4分,得分较低;第二,得分情况反映出考生利用图像归纳规律的能力较差;第三,有一半考生作答第一问时,没能正确理解运用胡克定律计算,而在求K的倒数是运算能力差导致小数点位置错误;第四,考题最后一问,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的关系式的表达几乎无人问津;第四,描点作图中有许多考生将1/K—n图像画成折线、曲线,反映出考生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3.必修计算题:跟前几年一样,由“必做2+选做1”组成。必做计算题有两道:一道力学小计算24题(13分)加一道电磁学大计算25题(19分)。24题考查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收尾速度问题,绝大多数考生比较熟悉,第二道25题是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综合,特别是功能关系能量转化的考查要求考生应具备一定水平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和综合能力。25题立意基础、常规,作为理综物理卷的压轴题,虽有些变化,但思维的梯度难以拉开,对较高能力的考生显得过于简单,与中等学生并列成同一水平,拉不开能力差距,对选拔人才不利。选做题任然是一大一小。得分0123456724题5.091.23.792.898.398.84.513.58910111213平均95.413.42.6912.37.70平均分:7.70标准差:3.69难度:0.59区分度:0.68第24题考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部分考生对题目没有吃透,把自由落体阶段的高度看成1.5Km或者是39Km;第二,第一问问了时间和速度两个物理量,有些同学丢掉一个;第三,最后结果用根式表示,阅卷中虽然没有因此扣分,但与评分标准不符;第四,有部分考生认为t=86.66s更加准确,其实对高空长距离的下落运动而言,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毫无意义,准确到1秒即可;第五,“合力(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最大”是解决收尾速度问题的基本思路,有部分考生缺少思考,乱套公式,用了mg-Kv2=ma方程后束手无策;第六,第二问所求系数K应该有单位Kg/m,很多考生没有写或者单位错误。得分01234567891025题5.095.091.23.792.897.16.597.195.43.73.59111213141516171819平均2.83.093.90.80.890.890.61.22.85.50平均分:5.50标准差:4.97难度:0.29区分度:0.68第25题考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对转动切割磁感线运动的AB棒各点速度不同认识不够,没有想到用平均速度计算感应电动势;第二,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时,出现了面积计算错误;第三,不能根据平衡条件写出外力的表达式,想不到导体棒两端所受压力、摩擦力相等;第四,想不到由于棒两端路程不同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不相等;第五,写不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表达式(与时间t有关);第六,写不出能量守恒的表达式,想不到用公式P=FV求各力的功率;第七,不能理解在在纯阻电路电磁感应问题中能量的转化形式。4.选做内容的考查:三个模块均为一小(5分)一大(10分)组成。而且5分小题都比较简单,考生容易上手,出错也少。全省共有理科考生144622人,选做3—3的有38797人,占考生总数的26.8%,选做3—4的有42090人,占考生总数的29.1%,选做3—5的有63735人,占考生总数的44.1%。下面简单分析一下10分大题的作答情况:①3-3的考查:第二道题为气缸A、B由于加热引起活塞升降而是气体的状态参量发生变化,第一过程为等压过程,第二过程为等温过程,只要抓住几何关系正确的写出初末状态的体积,问题很容易解决,根据选做题平均分可以看出14年选3--3的考生相应占考场优势。得分01234567833题6.094.454.510.511.58.819.58.69101112131415平均7.93.591.74.41.30.41.896.11平均分:6.11标准差:3.34难度:0.41区分度:1.00考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不能找出两个状态之间的关联;第二,不能正确的写出初、末两个状态的参量表达式,特别是初、末体积比较混乱。相对而言3-3比较简单,比3-4、3-5的选做题容易上手。②3-4的考查:第二道题一平行玻璃砖下表面的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在射向上表面时发生全反射为背景,考查学生光路作图,找出临界角,运用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本题因为没有图形引导,考生作图又极不规范、空间想象能力差,相对3—3稍难一点。得分01234567834题4.47.914.87.1914.58.296.594.194.39101112131415平均4.592.84.590.81.70.83.094.69平均分:4.69标准差:3.91难度:0.31区分度:1.00考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部分学生不加思考,不分析题意,一上来就只看到“面积”二字,在卷面上写了对解题没有任何意义的面积计算式S1=πr2,S2=πR2;第二、对物理情景分析不够,所画示意图复杂,不能正确表达题意;第三、对题目隐含的全反射条件分析不够,没能理解“已知圆纸片恰好能完全遮挡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第四、作图粗糙,字迹潦草,没有规范的光路图。③3-5的考查:第二道题考查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的实验验证,题目来自于课本实验的延伸和演变。从卷面看,大多数考生由于对光电门、遮光板、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这些器材陌生,以致读不懂题意,难以上手,对给出的纸带不会分析,不能正确得出A、B碰撞前、后的速度。得分01234567835题8.57.876.811.310.488.17.19101112131415平均6.55.694.093.22.71.890.895.71平均分:5.71标准差:3.79难度:0.38区分度:1.00考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把纸带记录的数据误认为是A、B两个物体的运动信息;第二、没有注重纸带数据的突变和为什么突变的分析,理解不了碰撞前后的分界点;第三、不分析纸带间距为什么不相等,A物块速度计算应是碰撞前后的瞬间(瞬时速度),不能求平均速度;第四、不明白碰撞后A物块的速度应该减小,结果前后数据运用颠倒;第五、不理解B物块原来是静止的,跟A碰后的速度应有光电门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B和遮光板宽度d求得,即:VB=d/⊿tB。第六、动量的计算中不统一单位,运算错误;第七、题目要求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判断是不是该实验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考题的意图作答,碰撞前的总动量、碰撞后的总动量都不进行计算,也没有误差讨论。当然本题的解答障碍主要还是来自考生对实验本身及实验设备的不理解、不熟悉。可以看出,2014年试题的基本走向是:1.考重点:但不求全面,比如今年对磁场部分的考查较少,没有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而已往试卷要求知识点的覆盖面要广。显然现在的高考强调的是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知识点仅是考查能力的载体。2.试题梯度在降低:以往的高考题对中等生而言会有一两道很简单的题(送分题),也会有一两道很难的题(放弃题);今年的试题没有太简单的,也没有太难的,易、中、难的梯度在降低。3.考查的物理过程简明、流畅,没有冗长计算,也没有偏、难、怪题。总体来说,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是一份理想的试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读。五、备考建议

1、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撑握高考命题动向。

从上面高考试题的分析及特点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与平常教学紧密相联,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新课标理念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是高考命题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只有研究高考,研究新课标标准,才能准确定位我们的教学理念,握好复习方向和范围,选出高质量的习题,合理分布教学资源,少走弯路,不能太在意月考、期考,要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2、重视教材、重塑知识。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基本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特别是一轮复习,必须重视教材的重要作用,不能完全依赖资料,放弃课本,许多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都在教材中间,甚至是以教材习题为母题或是进行改编。3、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重视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的培养。

高考物理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常规题,基础是重中之重,平时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从基础入手,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合理物理模型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物理学作为定量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要求学生在书写物理公式、方程式时使用规范、准确的物理和数学语言,明确各种符号的物理意义。在指导学生解习题时,不应单纯着眼于做出答案,而应致力于分析物理过程,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获取信息及使用信息的能力。

4、加强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新课程高考实验题考查的不只是局限于学生实验,还有考查演示实验,更多的是教材中实验的创新拓展,高考对实验能力考查要求比较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出新课标理念。实验能力实际上是动脑、动手能力的综合,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一种操作,因此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即便到高三复习中,也应要求学生在弄清实验原理同时,还应尽可能让学生到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