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检验科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检验科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检验科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环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文件编号:JYK-3-SH-020版本/修订号:C/0主题内容生化室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20110701第4页共4页编写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核准执行日期李永臣2010-09-15李永臣2011-07-01章林华2011-07-01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肌酐测定(缩写CRE),尿液肌酐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肾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2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天,普通冰箱中(2~8℃)稳定3天。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3方法原理肌酐酶肌酐+H2O肌酸肌酸酶肌酸+H2O肌氨酸+urea肌氨酸氧化酶肌氨酸+H2O+O2氨基乙酸+H2O2+甲醛过氧化物酶F-DAOS+H2O2+4-氨基安替比林蓝色染料该染料在600nm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与样品中肌酐浓度成正比4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肌酐测定试剂盒(货号CR6113),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4.2试剂盒保存:未启封试剂盒在2~8℃保存,可储存至失效期。启封使用的试剂置仪器试剂仓冰箱内稳定14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当试剂变混浊,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4.3试剂准备:液态双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4.4试剂盒主要成分:组成R1:R2=3:1混合后的浓度磷酸盐缓冲液PH=7.7,100mmol/L肌氨酸氧化酶≥75U/mL4-氨基安替比林5mmol/L肌酐酶≥160kU/LF-DAOS1mmol/L抗坏血酸氧化酶≥10kU/L过氧化物酶≥5KU/L肌酸酶≥15KU/L叠氮钠0.1%5校准品与校准模式5.1校准品:Beckman-CoulterSYNCHRONLXMULTI校准液(P/N442600),其浓度可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标准参考材料。5.2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1个校准点。5.3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不限。但在: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进行一次校准。5.4校准液重建方法:Beckman-CoulterSYNCHRONLXMULTI校准液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6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6.1质控品采用由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未定值质控血清。6.2质控液重建方法:液态质控血清,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6.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6.4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6.5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7适用仪器适用AEROSET和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8标本检测步骤装载试剂→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定→结果复核→报告。9主要分析参数化学原理: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原理:比色法;测定方法:速率法;反应方向:正反应;单位:μmol/L;校准模式:线性;校准周期:3天;校准点:2个;波长:520nm;样本量:16.5μl(血清);5.5μl(尿液);试剂:0.57ml;测定时间:20.5-26.4sec;分析范围:8.84-2210μmol/L。10结果计算肌酐(CREA)含量(umol/L)=(标本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标准液浓度11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11.1结果的报告11.1.1结果经审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11.1.2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11.1.3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11.2报告范围:0-6000μmol/L,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可靠的文字说明,例如:系根据标本稀释后重复测定的结果。12操作性能12.1精密度:批内CV<5.0%;总CV<6%。12.2线性范围:0-6000μmol/L。12.3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内源性干扰物溶血为1000mg/ml、脂血2000mg/ml、黄疸30mg/ml、抗坏血酸300mg/ml对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13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40-120umol/L。14临床意义14.1肌酐是小分子量含氮化合物,主要由肌肉产生且与肌肉的总量相关。血中肌酐浓度指示肾小球的滤过率(GFR),常作为肾功能的指标。但血CRE浓度反映GFR的灵敏度不是太好,对早期较轻微的肾功能受损不灵敏。血CRE浓度还与个体肌肉量有关,故个体间差异较大,儿童中血CRE浓度尢低。14.2由同时测定的血CRE与24h尿CRE浓度可计算比值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14.3凡GFR下降的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清CRE浓度升高。14.4血清CRE浓度还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SCr133~177µmol/L;CCr51~80ml/min。第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SCr178~442;CCr50~20ml/min。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SCr443~707µmol/L;CCr19~10ml/min。第四期(尿毒症期):SCr≥707µmol/L;CCr﹤10ml/min。14.5同时测定尿素氮和肌酐对临床诊断有更大帮助。若两者单位均以mg/dl计,正常情况下尿素氮与肌酐比为15~24:1,在肾前性少尿时,血清尿素氮比肌酐增高更明显,尿素氮与肌酐之比可达40:1,在这些情况下,经常出现肌酐值正常,而尿素氮值明显增高。由于尿道阻塞而使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滞留,则将出现尿素氮和肌酐成比例增高。在严重肾小球损害时,尿素氮与肌酐之比可降至10:1以下。14.6肌酐产生量较恒定,当肾功能损伤不严重时,尿中肌酐的排泄较少受尿液浓缩和稀释和影响,故尿中的肌酐浓度测定常作为尿中其它物质浓度排泄的参照物。15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15.1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15.2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审核者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15.3相关项目:审核与血尿素、其他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如CysC等的关系,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根据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血肌酐浓度>442μmol/L。有可能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伴多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