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故事的古诗词_第1页
关于民间故事的古诗词_第2页
关于民间故事的古诗词_第3页
关于民间故事的古诗词_第4页
关于民间故事的古诗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民间故事的古诗词《杞梁墓》——唐・汪遵原文: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解释:前两句说的是孟姜女孤身一人在长城前放声大哭,万里长城瞬间坍塌,她将丈夫杞梁的遗骨收拾妥当带回了家乡安葬。后两句是说秦始皇大肆征调民夫修筑长城,导致大量男丁死亡,到处是寡妇,但能够像孟姜女这样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仅有她一人。《游金山寺》——宋・苏轼原文: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解释:关于诗中“江心似有炬火明”一句,有人认为苏轼可能是看到了类似“江中浮玉”的传说景象。镇江金山原是长江中心的岛屿,有传说称金山下有蛟龙潜伏,夜晚会有光芒透出水面。苏轼此诗虽主要是写自己的游历感受和思乡之情,但其中涉及的这一传说元素,也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和端午》——宋・张耒原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解释:这首诗是写关于端午节的,与屈原的故事相关。诗中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悲悼,感慨他含冤投江,忠魂一去不复返,如今国破身殒,只留下《离骚》等伟大的作品在世间流传。端午节赛龙舟等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这首诗是与民间关于屈原的故事紧密相连的。《题伯夷庙》——唐・卢纶原文:

中条山下黄礓石,垒作夷齐庙里神。

落叶满阶尘满座,不知浇酒为何人。解释: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耻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后人对他们的气节非常推崇,为他们建庙祭祀。这首诗通过描写伯夷庙的冷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伯夷、叔齐的敬仰以及对他们的精神在当时社会可能被逐渐淡忘的感慨。《嫦娥》——唐・李商隐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解释:这首诗与嫦娥奔月的民间故事有关。诗中描绘了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西落,晨星也即将隐没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诗人想象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后,独自一人在月宫中度过漫长的岁月,心中充满了悔恨,借此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苏小小墓》-唐・李贺原文: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多,秋叶坠。

西陵下,风吹雨。解释:诗的开头把兰花上的露珠比作苏小小含泪的眼睛。“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是说苏小小死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编织同心结,墓地上的繁花如烟似雾,不能拿来相赠。“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描绘出苏小小墓地周围的景象,绿草如茵,松树像伞盖,风如同她的衣裳,流水声宛如她身上的玉佩声响,这是一种对苏小小魂魄的浪漫想象。“油壁车,夕相待。冷翠多,秋叶坠”,回忆苏小小生前乘着油壁车,傍晚在西陵等待情人的情景,如今只有清冷的翠色和坠落的秋叶。“西陵下,风吹雨”,最后写西陵之下,只有风雨吹打,进一步渲染出墓地的凄凉,也表达了对苏小小这位传说中南齐钱塘名妓的同情与追思。《梁山伯与祝英台》(节选)-近代・周瘦鹃原文(节选):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解释:“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描绘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院同窗学习三年,相处亲密,毫无男女之间的猜忌。他们一起学习,关系融洽,为后文的感情发展做铺垫。“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讲述祝英台在回家途中,以各种巧妙的比喻暗示自己是女子,对梁山伯情意深长地相送,但是没想到再次相见却是楼台相会,那时祝英台已被许配他人,两人陷入痛苦的境地。这几句诗概括了梁祝故事中比较关键的情节,体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和悲剧色彩。《观沧海》-汉・曹操(涉及精卫填海传说的延伸联想)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解释:诗人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波涛汹涌,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上。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秋风飒飒吹来,大海涌起巨大的波涛。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也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诗人在这里展现出大海的雄浑壮阔。在民间传说精卫填海的故事背景下,大海是一种强大、难以征服的力量象征。曹操此诗描绘大海的浩瀚,也可引发人们对精卫填海这种不畏艰难、试图改变自然力量的坚韧精神的联想。从这个角度看,诗中的大海与民间故事精卫填海所蕴含的精神产生呼应,大海虽然宏大,但精卫的精神同样令人敬畏。《木兰诗》-南北朝・佚名(民间故事改编乐府诗)原文(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解释:诗的开头通过织布机的声音,引出木兰的叹息。当被问到在想什么的时候,木兰说昨夜看到征兵的文书,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自己没有兄长,所以愿意去买来鞍马,代替父亲出征。这首诗详细地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民间故事,从她的叹息,到下定决心从军,展现出木兰的孝顺和勇敢。诗中后文还描写了木兰在军中的经历、凯旋后的情景等,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七夕》——唐・杜牧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解释:在秋夜,银色的蜡烛光照着冷清的画屏,宫女手持轻罗小扇扑打萤火虫。皇宫中的夜色如同凉水般寒凉,她卧在榻上仰望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此诗通过描写宫女的孤独寂寞,以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场景,暗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反映出宫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浪淘沙》——唐・刘禹锡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