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相关理论课件_第1页
第一章 中医相关理论课件_第2页
第一章 中医相关理论课件_第3页
第一章 中医相关理论课件_第4页
第一章 中医相关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理论中医药基础理论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是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理论。症候理论:是指中药药性、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的基础理论。组方理论:

中药的性味归经、气机升降、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具有深厚的科学内涵,不仅是药物和功效简单的相加相减,而更具有减毒增效、优化组合的作用。重视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运用传统理论和现代植物化学研究方法,开展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反味、配伍及禁忌等中药理论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科学基础,使中药基础理论得到科学阐释和发展,为构建现代中药理论奠定基础。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一、基本概念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其涵义逐渐延伸至晴与雨、寒与热、天与地、日与月、静与动、男与女、气与形等。至《周易》,阴阳已上升为哲学范畴,概指自然界一切具有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并用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把阴阳概念全面而系统地运用于医学的医籍,首推《黄帝内经》。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2、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则是古人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事物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和推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主要在于概括脏腑组织的功能属性,论证五脏系统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并归纳人体与自然界的某些相互关系,特别是阐明人体的整体结构关系,从而指导中医临床之病理分析,以及诊断和治疗。所以,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亦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3、藏象和藏象学说藏象的"藏",是指藏居于体内的各个脏腑;而"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病理、生理现象。藏象即是指脏腑生理或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即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脏腑。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以观察、了解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是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4、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联络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在治疗上,无论是针灸、推拿或药物治疗,都是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进而调节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5、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即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作用,故属于阳;血、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故属于阴。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二、中医治疗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症。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症,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症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症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三、防治原则1、治则:治则是指疾病的治疗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治病求本:是指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在临床运用这一治则时,必须正确掌握“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等情况。2)扶正与祛邪: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因而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1、治则3)调整阴阳: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因此,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密,乃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法则之一。4)调整脏腑功能: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因此,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调理气血关系:气血是各脏腑及其它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为用。调理气血是以“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为原则,使它们的关系恢复协调。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2、预防中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外邪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治未病,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病邪的侵害。既病防变:是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四、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1、顺应四时: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人体容貌的维护与增进,与四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所以可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阳气发泄太过,影响人体生发之气。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减缓,所以要注意保养体内阴气,防止阴气耗损,中医说"从之则苛疾不起",即顺应四时季节变化而变换生活方式,可以防病健美;又说"逆之则灾害生",即不按四时季节变化去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则可导致疾病,损害人体健美。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2、防寒避暑

寒与暑是中医所言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阴阳属性,故寒与暑是阴阳盛衰的明显征象。中医认为春有乖乱之邪气风;夏有骤变之寒气;长夏有淫辱之雾湿;秋有湿、凉之燥气;冬有非时之温暖等,这些非时之气,乘人体之虚,都可作为邪气而致病,损害人体健美。因此,中医从美容医学出发,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上采取顺四时、适寒暑的各项措施,做好季节性的自我防病保健工作,冬天要防止严寒侵袭,夏天要避光防暑,若防寒不力,则发生耳、手部冻疮;避暑无方,则生痱子、日光皮炎,及面部色素斑等。

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3、动静有衡

就是要求按照四时季节变化和晨、昏、昼、夜有规律地起居作息。如春三月应晚卧早起,散步或做体操,情志要豁达开朗,使机体处于生机盎然的状态;夏三月应晚卧早起,迎着曙光,活动锻炼,精神焕发,使机体的阳气调和宣达;秋三月应早卧早起,从事强度不很大的劳动和锻炼,保持心情宁静,使机体处于动静相持的状态;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回避严寒侵袭,风和气爽时应户外锻炼;风雨冰雪不良天气,可在室内锻炼,以防风寒袭拢。中医把无规律的起居休息方式称之为"妄作劳",该工作时不劳作、不运动,不去充分发挥"动"的作用;该睡眠休息时又不休息,不去发挥"静"的作用,这样动静失衡,必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常导致疾病,损害健美。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4、劳逸适度

对每个人来说,劳逸都不能“太过”或“不及”,劳逸要保持均衡、适度。正常的脑力劳动,可促使智力发达、思维健全;正常的体力劳动可使肌肤筋骨强健。故体力和脑力劳动密切结合,是强身、益智、健美的重要措施。必要的睡眠和安逸,又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的重要因素。而贪图安逸、不爱劳动、筋骨不坚、骨肉不实、关节活动不灵,将导致抗病功能低下,百病丛生。神劳、体劳、房劳太过者,都将导致伤血、伤气、伤肉、伤骨、伤筋,或精气耗竭、真气亏损、精神疲惫等症,损害健康。因而,中医倡导劳逸适度、动静相宜,创造防病养生、增进健美的必要条件。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5、活动肢体生命在于运动,是古今中外人所共识。《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气不动则精(精气)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也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故中医倡导采取灵活多样的锻炼方法。如老年人、女性,宜采取气功、太极拳、散步等运动量适中的锻炼方法;儿童的锻炼,又应采取跳绳、体操、舞蹈等轻松活泼的形式。此外,病情不同、体质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不同形式的锻炼方式。总之,适当方式、适量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使经脉畅利、精气流通,气机和畅、饮食易化、二便通利,从而促进机体生化功能旺盛,有益于维护和增进心身健康和健美。

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6、平和情志

中医学认为,情志的稳定乐观,对于皮肤是否健美有着直接的影响。情志活动正常,则气血调达,精力充沛,面色明润含蓄,红黄隐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若情志过激就会损伤脏腑阴阳气血,致脏脏阴阳气血失调,发生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皱纹等与脏腑相关的面部疾病,影响皮肤的健美。中医主张情志和畅,即保持情志的相对稳定,不致于郁久而伤体。若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则出现黄褐斑、痤疮、面色青紫等病变。保持乐观的、稳定的情绪,即是保持脏腑阴阳气血调和,也是维护人体皮肤健美的基本方法。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7、饮食合宜

饮食合宜,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则肌肤光泽,红润无瘕。反之,饮食不足,气血化源不足,可见面色淡白无华;饮食过饱、损伤脾胃,致面色萎黄,黄褐斑等;饮食不洁则见面黄肌瘦;偏嗜辛辣肥腻,则可引发痤疮、皱纹。另外,适当进食有助于保健皮肤的营养物质,如含蛋白高的物质可去除皮肤皱纹;含胶原蛋白的物质可使皮肤白嫩丰满;维生素E可抑制衰老。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五、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我国古代的唯物论、辨证法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它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症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学发源于先秦,其学术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如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医药学的渗透和影响,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国医药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大量具有丰富内容的医学著作不断出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

《黄帝内经》以医学为中心,结合自然科学与哲学,并把许多医学学科综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的、统一的论证,系统的阐述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起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泉源.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西汉时期,中国医药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公元三世纪左右,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在《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诊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法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历代医家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药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金元四大家就是典形的代表.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用药多主寒凉,被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传河间之学,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医病,主张"邪去则正安",治当用汗吐下叁法以攻邪,被称之为"攻下派".

李东桓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之为"补土派".

朱丹溪提出"阳常有馀,阴常不足"之论,治病应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之为"养阴派".总之,刘、张、李、朱四家之说不同,各有创见,在理论和治疗上各有独到之处,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明代赵献可、张景岳等提出命门学说,为脏象学说增加了新的内容.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到了明清时代,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帜着中医传染病学的高度发展.吴又可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薛生白著《热病篇》,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明确地提出"戾气"致病的新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说对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对中医病理解剖学理论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中国古代医药学,就是这样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的过程,逐步地形成了以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理基础,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民国成立后,中西医学工作者,在整理研究历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在阴阳、气血、经络,以及脏腑实质研究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进展。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的《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如秦伯未的《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的《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民国时期有许多中医药社团、院校,虽属民办,但在传播学术、交流经验,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和继承中医药学为核心的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从1954年起,国家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计有《本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纲目》等数十种。60年代以来又辑复了《吴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十余种,对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献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随着中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新的中药著作大量涌现,范围广、门类齐全。其中一批中药著作反映了当代水平:①、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的《中药志》;②、70年代由《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写的《全国中草药汇编》;③、经过长期努力由江苏新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大辞典》;④、由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编纂委员会编著的《原色中国本草图鉴》;⑤、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验所等编纂的《中国民族志》;此外,徐国钧《生药学》、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药的现代研究大多取得了瞩目进展:①、中药的基本理论得到了系统、全面整理,对药性、归经等作了大量研究。②、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在中药鉴定方面除一般来源、性状鉴定外,还普遍采用显微、理化等手段。而且鉴定技术已向用少量检品达到迅速、准确的方向发展。③、通过中药炮制技术与原理的现代研究,中药炮制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此相应,对许多中药的炮制、作了改进和规范,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高了饮片质量。④、建立了中药化学,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多数常用中药明确了主要有效成分,部分弄清了化学结构。⑤、建立了中药药理学。对多数常用中药的药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利尿、降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药物筛选。过去不被注意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多肽等,现己发现有多种生物活性。它在阐明中药功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⑥、随着中药制剂的发展,新剂型的增多,以及质量检测控制手段的提高,中成药生产已走向现代化。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六、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为了统一制定药品标准,卫生部及早成立了药典编纂委员会,后改为中国药典委员会,于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和1995年先后出版发行了六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医药教育、科研事业有了空前发展。中国现有20余所中医学院、药学院设有中药专业,近60所医药学校、卫校设置了有关中药的专业;国家一级和许多省市成立了中医药研究院所。在开展科研和人材培养(含药剂士、学士、硕士、博士、工程师、药师等)等方面发挥了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医药学的中、外交流增加,近三十年来这种交流尤为频繁。国际中医药学术会如亚细亚中医药学术大会、国际中草药学会均召开了多次。中外药学科研人员互派或应邀进行学术交流也不少。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使中药学在国外也日益受到重视,除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使用与研究中药防治疾病外、在西方一些国家也逐渐采用与研究中药防治疾病。凡此种种,无不标志着中药科学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药事业光辉而广阔的前景。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七、经典名著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较全面地记录了我国东汉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认为该书成书年代应在三国时代(公元220~280年);从其内容来看,似属我国道教人士所编撰.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系本草学著作。"神农"为其托名,具体撰人不详。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地抄录增补而成。原著已于唐代初年失传,现今流传的辑本有多种,其中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本流行较广,森立之辑本考证较详。今人马继兴有《神农本草经》辑复本。其主要内容有:1)、提出了三品分类法:全书共收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大多是临床常用药物,概以上、中、下三品分类。2)、阐述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神农本草经》中所述药物基本理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a.关于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b.关于七情和合;c.关于性味、采集及加工方法;d.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3)、《神农本草经》较详细地记载了各药的性能和功效,经历代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所述大多正确。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神农本草经》的意义与局限性

《神农本草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系统地总结了战国以来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可谓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之作。该书的行世,还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书中所载药效及包括药物性味、功效、炮制等在内的药物学理论,不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学的重要基础,即使在今天也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继续研究,加以发扬。但也应看到,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观点性和知识性的错误,诸如”久服(伏翼)令人喜乐,媚好无忧”,“久服(泽泻)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久服(水银)神仙不死”及称商陆为“杀鬼精物”等,都明显地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因此,在阅读和研究本书时,必须进行历史的和科学的分析。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

2、《本草纲目》(1578年)明代李时珍撰。全书52卷。约190万字,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分为十六部六十类,类以下分纲、目,对每种药又列条目作详细说明,附图1100余幅,附方11096首。由于该书内容丰富,资料广泛,赵学敏评之为“博极群书,囊括百代”。

《本草纲目》的成就是十分巨大的。它是十六世纪以前我国用药经验的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是我国药物学的伟大宝库,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本草纲目》突出成就表现在:(1)在实践的基础上,纠正了前代药物学中的一些错误。(2)全面地总结了历代的用药理论和各种药物的系统知识。(3)分类层次清楚,纲目分明,便于研究和查考。(4)补充了许多有效新药,新增药物374种。(5)书中还综合了大量矿物、植物、动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限于历史条件,《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物和相应的论述中,也有一些不当之处,如“古镜如古剑,若有神明”,“寡妇床头土,主治耳上蚀疮”,以及“烂灰为蝇”、“腐草为萤”等等。当然,这些欠缺与《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相比,是极为次要的。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八、古代中医的代表人物1、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约为公元前五世纪时渤海(今河北省任丘)人,是我国历史上有正史传记可稽的最早医家。扁鹊早年从长桑君习医,尽得其传。后终年献技民间,先后到过河北、河南、陕西等处,时而作“带下医”,时而作“耳目痹医”,又时而改作“小儿医”,是一位颇享盛名的民间医生。世人皆以传说中黄帝时名医“扁鹊”誉之。扁鹊不仅医术高超,技艺精专,且医德高尚,深得群众爱戴。尤其是《史记。本传》关于“...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的一段议论,实际上概括了扁鹊生平反对巫术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些记载生动地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美德,也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是足以垂范于后人的。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

2、张仲景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一说河南邓县穰东镇)人。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经多年刻苦钻研,医术远出其师,终于成了汉代贡献最大的临证医学家。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致使战火连绵、天灾频至,疫病流行,死亡枕籍,到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张仲景处于如此严重的事实中,感慨之余,立志发愤钻研医学,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攻读医药典籍,并结合当代医家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最终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临床医学名著。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3、华佗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仿(安徽省亳县)人,约生于公元二世纪初叶,卒于公元208年前。早年曾“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在距今一千七百余年前,他已能应用全身麻醉剂一麻沸散施行剖腹手术.华佗还积极提倡体育锻炼。他在继承古代气功导引术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制了一套名为“五禽戏”的保健体操晚年被曹操召去许昌,专为进行官员治病。操患头风病,屡治不愈,由佗施针,疼痛立止。后操欲强留他为侍医,佗不从,乃托故告假,一去不返,最后竟惨遭曹操杀害。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4、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号濒湖老人,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父为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在医学上有较高造诣。李时珍十四岁中秀才,后三次赴乡试不第。遂弃科举而专心于医药。1551年被楚王聘为“奉词正”,兼管“良医所”,曾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疾”,为楚王所器重,后荐他入太医院供职。在太医院,浩翰的皇家藏书和丰富的药材扩大了李时珍的眼界。但李时珍淡于功名,不愿长期为少数权贵服务,故一年后即托病辞归。专心于本草书的著述和医疗实践.《本草纲目》是李时珍一生心血的结晶,他约从1552年开始着手于此项工作,参考了八百多种古代典籍,又特别注重实践经验的搜集。他走遍大江南北,跋涉穷山深谷,遍访名医、宿儒,询问农药、猎人、樵夫、渔民等。采药绘图,辨别验证,经过二十八年努力,前后凡三易其稿,于1578年撰成《本草纲目》一书,成为十六世纪前我国药物学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世界医药科学著作中的一部巨著。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九、中医对生活的基本要求1、饮食(饮食不节):饮食、劳动和休息,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劳逸需要合理安排,否则便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发生疾病。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是饮食失宜,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饮食不节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它病。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2、劳逸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力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的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劳逸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第一章中医相关理论3、过劳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