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_第1页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_第2页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_第3页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_第4页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总分:34.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所冒充的是(

)。

(分数:1.00)

A.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B.司法工作人员的身份

C.军警人员的身份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

√解析:2.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不包括(

)。

(分数:1.00)

A.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

B.抑止犯罪行为的原因

C.抑止因果关系的原因

D.抑止犯罪结果的原因解析:3.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不包括(

)。

(分数:1.00)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解析:4.不属于根据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大小所作分类的是(

)。

(分数:1.00)

A.主犯

B.从犯

C.教唆犯

D.胁从犯解析:5.倒卖文物罪中的文物是指(

)。

(分数:1.00)

A.国家珍贵文物

B.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

C.国家级文物

D.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文物解析:6.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犯罪主体是(

)。

(分数:1.00)

A.国家工作人员

B.邮政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一般主体解析:7.甲让13周岁的儿子乙杀人,甲属于(

)。

(分数:1.00)

A.主犯

B.间接正犯

C.教唆犯

D.组织犯解析:8.不属于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的是(

)。

(分数:1.00)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目的

D.犯罪对象解析:9.甲、乙合谋后,由与丙相识的甲将丙骗往外地游玩,乙给丙的家属打电话,声称已经“绑架”了丙。借此向丙的家属索要赎金。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

(分数:1.00)

A.诈骗罪

B.敲诈勒索罪

C.绑架罪

D.非法拘禁罪解析:10.刑法为保护各国共同利益,惩治国际犯罪所采取的管辖原则是(

)。

(分数:1.00)

A.保护管辖原则

B.普遍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解析:11.根据法律规定,对丁伪造高等院校印苹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

)。

(分数:1.00)

A.应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

B.应以伪造网家机关印章罪定罪处罚

C.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D.不构成犯罪解析:12.下列不属于法定的量刑情节的是(

)。

(分数:1.00)

A.中止犯

B.未遂犯

C.防卫过当

D.犯罪手段

√解析:13.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界限主要是(

)。

(分数:1.00)

A.是否着手实施犯罪

B.是否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C.是否完成犯罪

D.是否具有犯罪的故意解析:14.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

)。

(分数:1.00)

A.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B.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

D.应以抢夺罪加童处罚解析:15.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分数:1.00)

A.犯罪构成说

B.犯罪目的说

C.犯罪结果说

D.犯罪行为说解析:16.依照《刑法》规定,将电信充值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火数额较大的行为(

)。

(分数:1.00)

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B.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C.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D.应以故意毁损财物罪定罪处罚解析:17.主要客体是对下列哪种客体的分类(

)。

(分数:1.00)

A.犯罪客体

B.一般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解析:18.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犯罪主体是(

)。

(分数:1.00)

A.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B.依法被关押的人

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

D.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解析:19.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任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惩罚犯罪

B.预防犯罪

C.保护法益

D.禁止犯罪解析:20.不属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是(

)。

(分数:1.00)

A.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B.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

C.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

D.影响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

√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5,分数:5.00)21.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包括(

)。

(分数:1.00)

A.对象错误

B.打击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客体错误

E.法律认识错误解析:22.关于刑法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1.00)

A.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B.保护范围的不完整性

C.补充性

D.严厉性

E.对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性

√解析:23.伪证罪的犯罪主体是刑事诉讼中的(

)。

(分数:1.00)

A.证人

B.鉴定人

C.记录入

D.翻译人

E.其他诉讼参与人解析:24.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学说包括(

)。

(分数:1.00)

A.必然因果关系理论

B.偶然因果关系理论

C.相当因果关系说

D.客观归责理论

E.条件说

√解析:25.刑法的解释技巧有(

)。

(分数:1.00)

A.扩大解释

B.限制解释

C.平义解释

D.补正解释

E.反对解释

√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4.00)26.犯罪中止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解析:27.故意伤害罪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解析:28.伪造货币罪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没有货币发行权的人,非法制造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妨害货币的公共信息的行为。)解析:29.直接故意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30.在我国刑法中,对于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如何并罚?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法,采用吸收原则,只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其他主刑不再执行;(2)数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都被判处拘役或者都被判处管制的,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超过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3)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采用吸收原则,只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采用相加原则,在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再执行管制;(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相加原则,即附加刑与主刑相加,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解析:31.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行为主体实施前罪与后罪时都必须已满18周岁;(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列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4)后罪发生在前罪所到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以内。)解析:32.《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条件。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2)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毁灭罪证、抗拒抓捕。)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33.试论述危害行为的概念、类型及其成立条件。

(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危害行为的概念: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动。①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活动或者动作;②危害行为是人的意识支配的产物;③危害行为必须是在客观上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的行为。(2)危害行为的类型①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其表现形式是积极的身体动作,其违反的是禁止性的罪刑规范。②不作为。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其表现形式为消极的身体动作,不仅还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规范,而且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不作为的成立条件包括:首先,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其义务来源包括: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其次,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第三,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34.王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7年3月刑满释放。同年10月,王某听说邻居张某买彩票中奖10万元,遂起盜窃之意。10月21日晚12时许,王某用袜子蒙住脸部,潜入张家行窃。由于翻动抽屉发出的响动将张某惊醒,张某起身抓住王某并欲扯掉王某蒙脸的袜子。王某恐被认出,急忙抄起桌上的一个铜制香炉朝张某头部猛击数下,张某松手倒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