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双语)》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双语)》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双语)》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双语)》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双语)》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7《中外新闻传播史(双语)》教学大纲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AWorldHistory(Bilingual)课程编号:0621102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考试类型:√考试□考查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广告学专业□是√否适合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选修课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中外广告史》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外新闻传播史》(双语)是一门学习和研究中外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史的课程,它是高等学校新闻与传播学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随着新闻传播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越来越需要加强对中外新闻事业的了解和研究,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本课程旨在阐明中外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兴衰、演变的过程,分析和揭示其中的规律,包括新闻事业内部的、以及新闻事业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关系上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掌握历史的沿革,吸取前人的智慧。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在思想上学会赋予新闻传播史以生命、韵味和意义。在知识方面,学生可以掌握新闻事业产生、演进的社会背景,不同国家、地区新闻事业的互动关系,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能力方面,掌握进一步研究中外新闻传播史的一系列发展规律、演进脉络及深层动因的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此为镜鉴。本课程知识模块的顺序,从媒体界别来说,是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的历史。至于不同国别的新闻历史的分量,根据中外新闻史上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的实际表现而有所区别,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占有大部分比重。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自觉与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斗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以此指导新闻传播实践。以西方世界所谓的“文明等级论”为切入点,逐步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历史与现实中的“文明与野蛮”之争,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史为鉴,把握当下,走向未来。有意识地将思政育人融入典型案例的分析之中,如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殖民文化侵略属性、新闻记者素养、中国知识分子的救亡探索与报刊活动以及无产阶级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现代化道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引导,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倡导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讨论、演讲和作业,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历史规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知识模块的顺序,从媒体界别来说,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历史。至于不同国别的新闻历史的分量,根据中外新闻史上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的实际表现,而有所区别,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占有大部分比重。(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在讲授中,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尽可能地安排教材之外的补充材料,充分地吸收学术界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中外新闻传播的最新进展。在课程讲授方面,涉及到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时,注意与现实的关联。在安排课堂讨论时,注重论题的选择,在讨论过程中则注意方向的引导。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理性地审视论及的问题,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同时又注意把握基本的政治界限。另外,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还将选取与媒体相关的视频资料作为补充材料。(三)对实践环节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自选题目,史论结合,制作课件,完成一次专题课堂演讲。(四)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已对新闻学理论有了初步了解和应用。并初步具备新闻英语视听说能力。课前,学生预习指定章节,提出问题。在学习期间,学生按要求阅读相关参考书,观看相关教学片。阅读相关拓展资料,提交读书笔记。(五)对毕业要求的实现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系统掌握传播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熟悉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其他合计第1章绪论第一节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意义第三节学习的基本方法第四节教学与考试第五节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路径第六节新闻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22第2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第二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第三节文字传播时代第四节印刷传播22第3章17世纪:新闻事业的诞生第一节印刷与印刷新闻第二节新闻事业的萌芽第三节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1.51.5第4章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第一节英国的日报与杂志第二节美国报业:起源与发展第三节法国大革命年代的报业22第5章19世纪(上):大众化报刊和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第一节大众化报刊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二节主要国家的大众化报刊第三节独立报纸的兴起第四节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第五节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生涯与报业思想2.52.5第6章19世纪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第二节鸦片战争前澳门、广州的近代报刊第三节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兴起第四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报业的崛起第五节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22第7章19世纪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第二节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第三节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与历史作用22第8章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概说第二节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第三节早期的竞争与垄断第四节通讯社的发展第五节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22第9章19世纪(下):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第一节大众报刊的历史土壤第二节普利策:大众报刊的代表第三节赫斯特与黄色新闻1.51.5第10章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第二节“新政”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第三节资产阶级新闻思想与新闻业务的发展22第11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短暂的繁荣第二节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事业第三节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与著名记者的诞生1.51.5第12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第二节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第三节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第四节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1.51.5第13章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第一节广播的基础——电子技术第二节广播事业的形成:1920年代第三节广播的黄金时代:1930-1940年代第四节爱德华·默罗:美国广播记者的一代宗师1.51.5第14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报刊第二节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第三节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22第15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第三节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22第16章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篇第一节技术视野的电视第二节社会视野的电视22第17章20世纪(下):电子媒介之网络篇第一节星火燎原话网络第二节第四媒体与网络新闻22总计3232四、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课程思政切入点】对课程的思政育人进行了整体规划,明确了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路径,概述了新闻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第一节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一、传播史、新闻传播史、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事业史二、中外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二节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意义一、认识和把握新闻事业的普遍规律,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二、认识不同国家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发展我们的新闻事业。三、了解和掌握各国新闻事业的情况和知识,从而做好对内对外的新闻传播工作,在国际新闻传播的竞争中取胜。第三节学习的基本方法一、史实和观点的结合二、一般和重点的结合三、历史和现状的结合第四节教学与考试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二、考核方法三、主要参考书目介绍第五节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路径一、文明的多样性二、欧洲社会运动与思潮(17-19世纪)三、西方殖民主义合法化的依据第六节新闻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一、人类传播的四个阶段和相互关系二、当前世界的传播格局三、未来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概述人类传播的几个阶段和特点。介绍当前世界的传播格局。预测未来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难点: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人类传播的几个阶段和特点。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路径。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当前世界的传播格局。未来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意义。理解: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的重要意义。人类传播的几个阶段和特点。掌握、应用: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的基本方法、媒介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路径。复习思考题:1.中外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说明传播史、新闻传播史、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事业史的区别。2.说明中外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门类叠加和地域扩展特征。3.学习中外新闻事业史有哪些重要意义?4.学习中外新闻事业史应该注意哪些方法?5.人类传播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是什么?6.当前世界的传播格局有哪些特点?7.未来传播媒介有哪些发展趋势?第2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课程思政切入点】中国古代先人智慧1.汉代烽火制度2.汉代敦煌邮驿系统3.中国造纸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4.敦煌进奏院状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一、新闻的定义二、传播的定义三、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四、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五、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第二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一、语言与社会二、口头传播三、非语言传播四、口头传播及其补充手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第三节文字传播时代一、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发明改造二、手抄新闻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新闻第四节印刷传播一、印刷机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社会发展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口头传播的历史。分析文字及书写材料发明的意义。分析印刷传播的诞生背景,及印刷传播对人类传播的贡献。难点: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的关系。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印刷传播的诞生背景。理解: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掌握:文字及书写材料发明的意义。印刷传播对人类传播的贡献。运用:信息传播系统与维护国家统治之间的关系。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新闻?什么是传播?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活是什么关系?2.在所有传播媒介中,为什么说语言媒介是最基础的?语言对人类社会具有什么意义?3.文字是怎样产生的?文字发明的意义何在?4.手写传播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形式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历史地位?5.简述手抄小报和新闻书产生的年代、地域以及在报业诞生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第3章17世纪:新闻事业的诞生【课程思政切入点】新闻自由思想的演变及评价【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第一节印刷传播的产生一、印刷术在中国的起源及其在东亚的传播二、印刷机的发明三、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第二节西方近代报刊的产生一、定期报刊的兴起二、欧洲近代报刊的出现第三节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一、历史背景二、如火如荼的报业三、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四、《牛津公报》:历史上第一张“新闻纸”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代报业诞生在德国的历史条件。近代新闻事业初创时期的特点。英国封建专制王朝管制新闻事业的背景及具体措施。约翰·弥尔顿的生平著作。难点:弥尔顿争取出版自由斗争的历史背景。《论出版自由》的要点及其历史影响。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约翰·弥尔顿的生平著作。英国封建专制王朝管制新闻事业的背景及具体措施。理解:谷登堡的发明的背景及在传播史上所占的地位。近代报业诞生在德国的历史条件。近代新闻事业初创时期的特点。掌握:弥尔顿争取出版自由斗争的历史背景。《论出版自由》的要点及其历史影响。应用:对新闻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复习思考题:1.谷登堡的发明的背景是什么?这项发明在传播史上占有什么地位?2.请列出世界报业发展的大事记。3.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什么年代?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近代报刊为何首先出现在德国?近代新闻事业初创时期的特点是什么?5.弥尔顿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论出版自由》的提出及其要点是什么?如何评价《论出版自由》的历史地位?第4章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课程思政切入点】新闻自由思想的演变及评价【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曾格案件2.杰斐逊和新闻自由3.法国《人权宣言》第十一条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报刊一、18世纪英国新闻事业的总体情况二、革命后的报业三、管制报业的新措施第二节美国报业:起源与发展一、殖民地时期的报业(1690-1765)二、独立战争时期的报业(1765-1783)三、杰斐逊和新闻自由第三节法国大革命年代的报业(1789-1794)一、基本情况二、马拉及其《人民之友报》(1789)三、《人权宣言》第十一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思想准备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准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出版物。独立战争中的爱国派和保皇派报纸及其宣传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报刊事业。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18世纪英国新闻事业概况。马拉及其《人民之友报》。法国的《人权宣言》。理解:18世纪初的英国主要杂志的内容和风格。英国政府管制报业的主要手段。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报业。托马斯·潘恩。《常识》与《危机》的主要内容。美国政党报刊的特征。掌握:“知识税”。曾格案件。杰斐逊的新闻出版自由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报业的共同特征。应用:新闻自由思想的演变及评价。复习思考题: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哪些有利因素促使日报发展、杂志勃兴?2.18世纪初,英国有哪些主要的杂志?其内容和风格有何不同?3.英国政府控制报业的主要手段是什么?4.什么是曾格案件? 5.托马斯·潘恩是何许人?《常识》与《危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杰斐逊与美国的新闻自由传统。7.如何看待马拉及其《人民之友报》? 8.什么是法国的《人权宣言》?其中第十一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第5章19世纪(上):大众化报刊和无产阶级报刊的兴起【课程思政切入点】无产阶级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活动与新闻思想第一节大众化报刊形成的历史条件一、政治民主,舆论自由二、经济发展,贸易繁荣三、教育普及,读者大增四、科技进步,传讯加速五、城市兴起,人口集中六、大众社会,大众文化第二节主要国家的大众化报刊一、美国的三大便士报二、法国的三大大众化报纸三、英国的大众化报纸四、大众化报纸的特点第三节独立报纸的兴起一、独立报纸形成的条件二、英国的独立报纸第四节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一、无产阶级报刊事业概况二、英国早期的工人报刊三、法国早期的工人报刊四、美国早期的工人报刊第五节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生涯与报业思想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报业活动与报业思想二、《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活动与报业思想三、马、恩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大众化报刊形成的历史条件。独立报纸的含义。《泰晤士报》的创刊及其报道传统,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的主笔生涯。独立报纸与“无冕之王”、“第四等级”、“第四权力”观念的出现。对报纸力量的评价。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英国、法国和美国早期的工人报刊。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生涯与报业思想。难点:大众化报刊的特点。对报纸力量的评价。马、恩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美国的三大便士报。法国的三大大众化报纸。英国的大众化报纸。《泰晤士报》崛起的历史背景。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的主笔生涯。“无冕之王”、“第四等级”观念的出现。英国、法国和美国早期的工人报刊。理解:大众化报刊形成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掌握:独立报纸的特点。对报纸力量的评价。《泰晤士报》的特点和影响力。马、恩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应用:如何客观看待记者的角色。复习思考题:1.何谓大众报刊?大众化报刊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大众报纸为什么能维持经济上的独立?2.《泰晤士报》崛起的历史背景?该报的特点和影响力?概述其发展历程。简述沃尔特二世在《泰晤士报》的改革措施。3.为什么英国大众化报纸的兴起比美国、法国要晚得多?第6章19世纪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课程思政切入点】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殖民侵略属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一、中外关系的特征(特别是中英关系)二、基督教新教对华的拓教活动三、清朝的禁教政策及来自天主教的障碍四、马礼逊选择马六甲的原因五、《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诞生第二节鸦片战争前澳门、广州的近代报刊第三节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兴起一、香港中文报刊的产生二、中文商业报纸在香港崛起第四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报业的崛起一、在上海出版的中文宗教月刊二、中文商业报纸的迅猛发展第五节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一、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二、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三、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代报刊传入中国的背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难点: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前澳门、广州的近代报刊。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兴起。理解:19世纪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报业中心由南向北移动的历史语境。掌握:近代报刊传入中国的背景。应用: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复习思考题:1.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2.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第7章19世纪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课程思政切入点】中国知识分子的救亡探索与报刊活动1.王韬与《循环日报》2.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3.梁启超与上海《时务报》4.严复的思想与办报活动第一节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一、国人对早期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二、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三、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第二节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一、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报刊的创办二、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第三节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与历史作用一、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二、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与历史作用。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掌握:王韬的新闻思想。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应用: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与历史作用。复习思考题:1.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2.维新运动时期国人办报高潮的历史背景、新闻业务的进步、主要新闻思想及其历史作用。第8章19世纪(中):通讯社的出现与发展第一节概说一、通讯社的定义二、通讯社产生的历史条件三、通讯社的种类四通讯社的体制第二节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一、哈瓦斯通讯社二、沃尔夫通讯社三、路透社四、美国联合通讯社早期的竞争与垄断一、“联环同盟”的缔结二、“联环同盟”的解体第四节通讯社的发展一、欧洲的通讯社二、亚洲大洋洲的通讯社三、美洲非洲的通讯社第五节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一、发展和分布很不平衡二、业务范围明显扩展三、技术手段出现新的重大飞跃四、纷纷走上网络传播之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讯社产生的历史条件。哈瓦斯通讯社的早期历史及其演变。沃尔夫通讯社的诞生与成长。路透其人与路透社。美国联合通讯社的发展与客观性法则。联环同盟的缔结:三边四新协定,瓜分世界的具体安排及其背景。“联环同盟”的解体。西方四大通讯社的演变。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难点:美联社的发展与客观性法则。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通讯社的定义。哈瓦斯通讯社的早期历史及其演变过程。路透其人与路透社的关系。连环同盟的缔结和瓦解。新闻通讯事业的现状。理解:通讯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通讯社的种类和体制。客观性法则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该法则与美联社的关系。该法则形成的历史背景。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通讯社?通讯社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近代通讯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及其利弊。简述通讯社存在的价值与意义。2.哈瓦斯通讯社的早期历史及其演变过程?3.路透其人与路透社的关系?4.什么是客观性法则?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和要求?该法则与美联社有什么关系?该法则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5.什么是连环同盟?连环同盟产生及解体的历史原因。6.当前中外新闻通讯事业的基本状况怎样?20世纪末期以来新闻通讯社的业务有哪些重要的扩展?第9章19世纪(下):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第一节大众报刊的历史土壤一、政治民主,舆论自由二、经济发展,贸易繁荣三、教育普及,读者大增四、科技进步,传讯加速五、城市兴起,人口集中六、大众社会,大众文化第二节普利策:大众报刊的代表一、早年经历二、办报生涯三、新闻遗产四、对普利策的评价第三节赫斯特与黄色报业一、“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二、黄色新闻导火索——“黄孩子”三、黄色新闻高潮——美西战争四、黄色新闻的特征五、黄色新闻发展——“小型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大众报刊兴起的历史条件。普利策与《纽约世界报》,普利策的办报思想及其成功的原因。普利策的新闻遗产。对普利策的评价。赫斯特与黄色报业,美西战争,麦金莱总统遇刺案。黄色新闻的衰落。黄色新闻的变种——庸俗小报。难点:大众报刊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普利策和大众报刊。黄色新闻的产生、高潮、发展。黄色新闻的特征。小型报的特征。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大众报刊兴起的历史条件。普利策的新闻遗产。赫斯特与黄色报业,美西战争,麦金莱总统遇刺案。黄色新闻的衰落。黄色新闻的变种——庸俗小报。理解:普利策与《纽约世界报》,普利策的办报思想及其成功的原因。对普利策的评价。掌握:大众报刊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黄色新闻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应用:客观分析“黄色新闻”浪潮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复习思考题:1.黄色新闻与大众化报纸的关系。2.什么是黄色新闻?它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特征?消极影响有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3.普利策作为一个报人成功的原因和经验有哪些?4.试评述赫斯特的报人生涯。5.什么是小报?它有哪些特征?如何看待小报以及黄色新闻?第10章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课程思政切入点】中国知识分子的救亡探索与报刊活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2.《苏报》与《苏报》案3.于右任与“竖三民”第一节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港澳的办报活动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港澳的办报活动第二节“新政”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慈禧新政”与清末民营新闻事业发展二、资产阶级立宪派报刊活动的复苏与发展三、资产阶级报刊的进一步活跃四、新式官报出现与新闻出版法规的制定第三节资产阶级新闻思想与新闻业务的发展一、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三、新闻团体的兴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资产阶级立宪派报刊活动的复苏与发展。难点: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变化。英敛之与《大公报》的创办及发展。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海外、港澳的办报活动。于右任与“竖三民”。《大清报律》。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新闻团体的兴起。理解:《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三大问题。掌握:《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影响。《苏报》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复习思考题:1.试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报人和报刊活动。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3.《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三大问题及其影响。4.请简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第11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课程思政切入点】新闻记者素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民初著名记者——黄远生2.民初著名记者——邵飘萍第一节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短暂的繁荣及其原因一、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短暂繁荣二、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短暂繁荣的原因第二节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事业一、袁世凯对报刊的收买和控制二、“宋教仁案”中的报纸反袁斗争三、袁世凯时期新闻立法活动第三节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一、新闻业复苏的表象二、更为残酷的报业管理第四节新闻业务的变迁与著名记者的诞生一、新闻业务的变迁二、著名记者群体的出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短暂繁荣的原因。难点: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事业。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新闻事业表象与本质。理解: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短暂繁荣的原因。掌握、应用: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复习思考题:1.简述黄远生的新闻业务活动特点和新闻思想。2.简述邵飘萍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第12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课程思政切入点】中国知识分子的救亡探索与报刊活动;无产阶级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新青年》与陈独秀2.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新一页3.毛泽东与《湘江评论》4.周恩来与《天津学生联合会报》5.1919年初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战6.《新青年》的改组7.《共产党》月刊的创办8.我国第一批工人报刊的诞生9.中俄通讯社10.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第一节《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与陈独秀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三、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新一页第二节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一、《每周评论》的创办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和报道三、进步学生报刊的兴起四、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战第三节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一、《新青年》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二、《劳动界》等工人报刊的出现三、中俄通讯社四、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特点与意义第四节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一、新闻工作的改革二、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开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创办。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新一页。进步学生报刊的兴起。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难点:1919年初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战。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特点与意义。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进步学生报刊的兴起。新闻工作的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开端。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创办。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新一页。掌握:1919年初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激战。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特点与意义。复习思考题:1.简要评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2.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第13章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课程思政融入点】新闻记者素养【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美国广播记者爱德华·默罗第一节广播的基础——电子技术一、无线电现象及其研究二、声电转换技术及其探索广播事业的形成:1920年代一、广播事业发展概况二、早期电台三、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广播的黄金时代:1930-1940年代一、综述二、“大萧条”和“新政”三、广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节爱德华·默罗:美国广播记者的一代宗师一、爱德华·默罗的生平二、默罗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三、默罗的经典广播节目及报道技巧四、对默罗的评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可尼的贡献。早期的电台KDKA。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诞生和发展。国际广播事业的历史溯源。BBC的报道风格。美国之音的发展及其特征。美国广播记者爱德华·默罗的生平。难点:世界各国的广播事业体制类型及其特点。4.课堂讨论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马可尼的贡献。早期的电台KDKA。美国广播记者爱德华·默罗的生平。理解:国际广播事业的历史溯源。BBC的报道风格。美国之音的发展及其特征。掌握: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世界各国的广播事业体制类型及其特点。爱德华·默罗对广播新闻的贡献。应用: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复习思考题:1.无线电广播是怎样诞生的?广播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英国广播事业有什么特色?3.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是怎么形成的?4.世界各国的广播事业体制主要有几种?分别有什么特点?5.为何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广播的“黄金年代”?6.BBC的报道风格有什么特色?7.谈谈美国之音的发展及特征。8.为何爱德华·默罗被视为美国广播记者的一代宗师?第14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课程思政切入点】无产阶级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刊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3.工人报刊4.瞿秋白与五卅运动中的《热血日报》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一、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刊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三、工人报刊四、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第二节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一、毛泽东与《政治周报》二、瞿秋白与五卅运动中的《热血日报》三、其它报刊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国共合作的终结第三节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一、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控制与邵飘萍、林白水遇害(略,见前讲)二、私营大报发展的动向三、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四、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私营大报发展的动向。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难点: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四不方针”。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毛泽东与《政治周报》。成舍我与“成氏报系”。史量才与《申报》。理解:“成氏报系”的成功秘诀。掌握:新记《大公报》与“四不方针”。应用: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复习思考题:1.请简述中共早期报刊及其主要特点。2.简要评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3.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第15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课程思政切入点】无产阶级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新闻记者素养【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从红色中华通讯社到新华通讯社2.韬奋精神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兴办与中央新闻事业的改进二、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三、共产党“地下报刊”的创办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二、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第三节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一、国统区新闻界变化与抗日救亡宣传的开展二、邹韬奋与《生活》三、范长江与《中国的西北角》四、斯诺与《西行漫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央通讯社。难点:。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兴办与中央新闻事业的改进。共产党“地下报刊”的创办。“《新生》事件”。“刘煜生事件”。“七君子案”。理解: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掌握: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复习思考题:1.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2.简要评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第16章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篇【课程思政切入点】新闻记者素养【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美国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第一节技术视野的电视一、试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二、草创阶段(20世纪30、40年代)三、停滞阶段(1939~1945)四、电视传播样式演变第二节社会视野的电视一、重新起飞(1945~1962)二、走向繁荣(1962~20世纪80年代)三、突飞猛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视娱乐节目的诞生和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和发展。“电视总统”。CNN的崛起及其特点。难点:美国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收视率与主持人。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电视娱乐节目的诞生和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诞生和发展。全球传媒集团现状。理解:“电视总统”。美国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收视率与主持人。掌握:CNN的崛起及其独到之处。应用: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复习思考题:1.外国电视事业是怎样诞生的?电视事业问世后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2.Anchorman是什么意思?3.沃尔特·克朗凯特何以知名?4.电视新闻媒体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如何?5.电视新闻媒体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如何?6.在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为什么引人注目?7.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有哪些独到的地方?第17章20世纪(下):电子媒介之网络篇第一节星火燎原话网络一、科学实验阶段(1990年代以前)二、普及应用阶段(1990年代以来)第二节第四媒体与网络新闻一、传统媒体抢摊互联网二、“网络原生媒体”三、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电脑及网络的演进过程。人类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网络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传统媒体抢摊互联网。“网络原生媒体”概览和博客。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新闻采编、网络管理和新闻教育。难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以及二者的“跨媒体”融合。网络传媒素养。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计算机、电脑及网络的演进过程。传统媒体抢摊互联网。理解:“第四媒体”。“网络原生媒体”概览和博客。掌握: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新闻采编、网络管理和新闻教育。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以及二者的“跨媒体”融合。网络传媒素养。应用:网络传媒素养复习思考题:1.何谓“第四媒体”?这个概念是谁提出的?2.互联网是怎样兴起的,它经历了哪些阶段?3.阿帕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阿帕是什么意思?4.万维网是网络吗?为什么?5.什么是“网络原生媒体”?6.什么是博客?7.《德拉吉报道》对新闻传播有什么意义?8.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9.什么是媒介融合?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为期末作业(二)成绩评定1.出勤(占10%)旷课一次,减6分病/事假一次,减3分迟到/早退一次,减2分公事不减分2.平时成绩(占60%)(1)线上成绩(95%)学习平台:超星泛雅、超星学习通、微信群(2)额外加分(5%)3.期末作业成绩(30%)六、主要参考书历史著作(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王章辉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张晓华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贾士蘅译.中信出版社,20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郑明萱译.中信出版社,2014.(法)维克多·沙波.罗马世界.王悦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约翰·达尔文.未终结的帝国.冯宇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杨小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美)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修订版).马万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1-4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全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新)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新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GrahamStorey.Reuters’Century,1851-1951.FerreroPress,2007.(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朴世俣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GardinerW.lambert.AHistoryofMedia.Canada:TraffordPublishing.2002.JaneChapman.ComparativeMediaHistory:AnIntroduction:1789ToThePresent.USA:PolityPress.2005.Villard,OswaldGarrison.SomeNewspapersandNewspaper-Men.NewYork:AlfredA.Knopf,1926Mott,FrankLuther.AmericanJournalism:AHistoryofNewspapersintheUnitedStatesthrough250Years,1690to1940.London:Routledge/ThoemmesPress,2000.DanielJ.Czitron.MediaandtheAmericanMind:FromMorsetoMcLuhan.ChapelHill: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82.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研究方法(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辞书(美)鲍勃•富兰克林等著.新闻学关键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童兵,陈绚编.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程曼丽,乔云霞主编.新闻传播学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教材类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外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张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