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教学大纲_第1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_第2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_第3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_第4页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设计构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21073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R专业核心课□专业提升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3考试类型:□考试R考查适用对象:广告学专业□是R否同意作为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的专业拓展课(类型为“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不需勾选)先修课程:广告美术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本课程是实用美术设计中最基本的训练。为了达到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能有很大的提升。初步感受设计作品的思想内涵,懂得设计作品应具有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等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素描的区分,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素描课程学习目的及意义,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课后作业:速写10张(每张16开)为下一阶段学习广告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广告创意、广告摄影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习中和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产业园区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成为从事广告策划与运营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1:设计作品要能突出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等方面的作用;目标2:掌握广告设计中的构成规律以及创造形态的方法,扩大和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造型手段;目标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识别能力,理性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观和艺术观。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在教学中,和学生探讨设计作品所体现的审美文化、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懂得设计作品体现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对视觉基本要素、构成规律以及色彩关系的表现等内容细讲、精讲。对构成的历史和色彩的识别等内容粗讲。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要结合实践应用来学习;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取理论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有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和提炼素材的能力;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中应有创造性的发挥,把视觉的美感与广告创意进行巧妙地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以及文化涵养和文学艺术修养。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其他合计第一部分平面构成(24)01第一章概述2202第二章概念元素41503构成美的要素工具和方法1104重复构成第六章近似构成21305第七章渐变构成第八章发射构成21306第九章对比构成第十章密集构成21307第十一章特异构成第十二章肌理构成21308第十三章矛盾空间构成224第二部分色彩构成(24)09第一章色彩构成概述1110第二章色彩的混合21311第三章色彩三要素63912第四章色调与色彩的表现方法21313第五章色彩心理功能和情感表达21314第六章色彩构成使用工具材料1115第七章色彩空间混合12316第八章色彩构成作品赏析11合计331548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构成的历史第二节平面构成含义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含义教学难点:抽象构成设计观念的确立,从对作品内容、主题、深层意蕴、个人理解等方面的分析中,提升学生对设计作品的领悟力。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构成的概念课后作业:图案设计(草图)第二章概念元素第一节点第二节线第三节面教学重点:设计中的点、线、面教学难点:造型要素点、线、面的应用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点、线、面在设计中的作用和性质并在设计中能灵活运用。课堂习作: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第三章构成美的要素第一节形式美法则第二节具体表现形式教学重点:形式美法则;弘扬真善美。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课程的考核要求:画面要整体感强第四章工具和方法第一节工具和材料的准备第二节方法步骤第三节使用仪器制作基本形教学重点:工具的准备和使用教学难点:用仪器制作基本形课程的考核要求:要掌握基本形的制作方法第五章重复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特殊重复形式第三节重复骨格第四节基本形设计第五节重复骨格重复基本形的排列方法教学重点:重复骨格、基本形设计、及排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重复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重复构成规律课堂习作:重复构成(4开)第六章近似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近似骨格和重复骨格第三节基本形设计第四节重复骨格近似基本形的排列方法近似骨格近似基本形的排列方法教学重点:近似骨格、基本形设计、及排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近似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近似构成规律课堂习作:近似构成(4开)第七章渐变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渐变比例第三节渐变骨格第四节渐变骨格的排列方法第五节形象渐变教学重点:渐变骨格、基本形设计、及排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渐变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渐变构成规律课堂习作:骨格渐变构成(4开)形象渐变构成(4开)第八章发射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发射骨格第三节发射骨格的排列方法教学重点:发射骨格及排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发射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发射构成规律课堂习作:发射构成(4开)第九章对比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形象间的对比关系教学重点:对比关系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对比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对比构成规律课堂习作:对比构成(4开)第十章密集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密集形式第三节基本形的要求教学重点:密集形式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密集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密集构成规律课堂习作:密集构成(4开)第十一章特异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特异构成规律教学重点:特异构成规律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形象间的关系体会特异构成的规律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特异构成规律课堂习作:特异构成(4开)第十二章肌理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制作肌理的方法教学重点:制作肌理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材料间的关系体会不同材质的效果,和在画面中的作用课程的考核要求:肌理制作要和谐而自然,层次感强课堂习作:肌理构成(4开)第十三章矛盾空间构成第一节定义第二节画面中创造性的体现教学重点:理解矛盾空间构成的概念,体现出创造性教学难点:根据形式美的法则处理好整体关系及主观表现课程的考核要求:创造力和想像力要有充分地发挥课堂习作:矛盾空间构成(4开)第二部分色彩构成第一章色彩构成概述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第三节形与色的关系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教学难点:形与色的关系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色彩课程学习目的及意义,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课后作业:多观察,使自己能逐渐地发现身边的色彩第二章色彩的混合第一节原色理论第二节色彩的混合第三节间色、复色、互补色教学重点:原色理论及色彩的混合教学难点:亲自动手,在画面中感受色彩、表现色彩课程的考核要求:要能准确地识别色彩,调和色彩第三章色彩三要素与色彩对比第一节色彩三要素第二节色彩三要素间的关系第三节色彩对比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的理论学习教学难点:能把握好不同的色调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不同的色调并能在画面中表达出来第四章色调与色彩的表现方法第一节与明度、色相、纯度对比为主的色调第二节冷暖色调第三节几种对比色调教学重点:理解色调,掌握色彩搭配的规律与方法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不同的色调并能在画面中表达出来第五章色彩心理功能和情感表达第一节色彩的情感第二节色彩的性格与象征第三节色彩的联想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色彩心理功能来表现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课程的考核要求:色彩的综合表现第六章色彩构成使用工具材料教学重点:了解使用的工具与材料,如何进行表现课程的考核要求:对设计色彩综合应用的能力应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第七章色彩空间混合第一节色彩原理的综合应用第二节在具体环境中真实地体验色彩和表现色彩教学重点:色彩空间构成设计到的色彩原理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真实地体验色彩和表现色彩课程的考核要求:能根据自己对色彩的理解表现色彩第八章作品评析第一节色彩构成作品欣赏第二节学生作品评析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黑体,小四号字)本课程采用提交设计作品作为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综合学生整体表现。对学生的考核采取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因此每一个阶段都按照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评测。分数分配的百分比例: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考查,百分制,平时成绩最终取平均分。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六、主要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