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子技术指导手册_第1页
养鸭子技术指导手册_第2页
养鸭子技术指导手册_第3页
养鸭子技术指导手册_第4页
养鸭子技术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鸭子技术指导手册TOC\o"1-2"\h\u26674第1章鸭子养殖概述 4194961.1鸭子的经济价值 485071.2鸭子养殖的特点与优势 4137741.2.1适应性强 4144911.2.2饲料来源广泛 4150611.2.3养殖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 4285981.2.4疾病较少,易于管理 4194771.3鸭子养殖的基本条件 4319721.3.1场地选择 4132821.3.2鸭舍建设 484761.3.3饲料准备 460131.3.4饮水管理 5235801.3.5疫病防控 5125881.3.6养殖技术培训 515012第2章鸭舍建设与环境控制 5286632.1鸭舍选址与规划 5224622.1.1选址原则 5210782.1.2选址要求 5125962.1.3规划设计 5151952.2鸭舍设计与建造 5124332.2.1鸭舍类型 5158992.2.2建筑要求 654842.2.3饲养设备 6310692.3鸭舍环境控制技术 648132.3.1温度控制 6117462.3.2湿度控制 6166142.3.3通风换气 6193902.3.4光照管理 6198392.3.5饲养密度 6224192.3.6粪污处理 626812第3章鸭子品种选择与繁育 6201593.1常见鸭子品种及其特点 664463.1.1北京鸭 6106663.1.2樱桃谷鸭 7146673.1.3民间麻鸭 7219793.1.4青头鸭 7127353.2鸭子选种与繁育技术 734663.2.1选种 7243753.2.2繁育 7247573.3鸭子繁殖与孵化 8183263.3.1繁殖 892353.3.2孵化 88624第4章鸭子饲养与管理 8236324.1鸭子饲养方式及设施 830704.1.1饲养方式 8124064.1.2设施要求 8291714.2鸭子饲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 911504.2.1营养需求 9237554.2.2饲料配制 995444.3鸭子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951394.3.1温湿度控制 9311314.3.2光照管理 9213104.3.3饲料管理 920064.3.4疾病预防与控制 1017657第5章鸭子育雏技术 10241865.1育雏前的准备 10148885.1.1育雏舍的准备 1076095.1.2育雏设备的准备 104255.1.3饲料的准备 1047685.2雏鸭的选择与运输 10121145.2.1雏鸭的选择 1063145.2.2雏鸭的运输 10214485.3育雏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 10237285.3.1温度控制 10297255.3.2湿度控制 10134635.3.3光照管理 11182675.3.4饮水与饲料 1164395.3.5通风与卫生 11126465.3.6密度控制 11317345.3.7观察与管理 1128114第6章鸭子疾病防治 11167136.1鸭子疾病预防措施 11129726.1.1健全饲养管理 1198176.1.2免疫接种 1146776.1.3隔离与消毒 11241566.2常见鸭子疾病及其诊断 11236696.2.1鸭瘟 11177306.2.2鸭病毒性肝炎 127656.2.3鸭霍乱 12156356.2.4鸭大肠杆菌病 12250696.3鸭子疾病治疗方法与药物使用 12131136.3.1抗病毒治疗 1251746.3.2抗菌治疗 12300296.3.3对症治疗 12322096.3.4中草药治疗 1231005第7章鸭子养殖场环境保护 12164197.1鸭子养殖场环境污染与治理 1266567.1.1环境污染源 12129397.1.2污染治理措施 1376087.2鸭子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320997.2.1粪便处理方法 1395837.2.2资源化利用 13219197.3鸭子养殖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350137.3.1生态环境保护 13316357.3.2生态建设 1330116第8章鸭产品加工与储存 14272058.1鸭产品加工工艺与设备 14146148.1.1加工工艺 1417808.1.2加工设备 14279308.2鸭产品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 1439278.2.1品质评价 1478738.2.2质量控制 15290708.3鸭产品储存与运输 1530028.3.1储存 1511348.3.2运输 152011第9章鸭子市场营销与产业分析 15111099.1鸭子市场供需分析 1551289.1.1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526339.1.2供需平衡分析 15228409.1.3市场竞争格局 15206839.2鸭子市场营销策略与渠道 1642559.2.1市场定位与品牌策略 1688149.2.2价格策略 16272179.2.3营销渠道建设与管理 1618309.2.4促销策略与广告宣传 16199319.3鸭子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16292039.3.1产业发展趋势 16277999.3.2政策建议 1658759.3.3产业风险与应对措施 167125第10章鸭子养殖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管理 161951810.1鸭子养殖成本分析 162381510.1.1投资成本 162637910.1.2运营成本 172779610.2鸭子养殖经济效益评价 171002810.2.1收益来源 171331110.2.2效益分析 171565310.3鸭子养殖风险管理与防控措施 17883310.3.1市场风险 1724010.3.2疫病风险 171825610.3.3环境风险 172652510.3.4政策风险 17第1章鸭子养殖概述1.1鸭子的经济价值鸭子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鸭绒、鸭蛋和鸭肝等产品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发展鸭子养殖,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养殖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1.2鸭子养殖的特点与优势1.2.1适应性强鸭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耐寒耐湿,对环境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有利于在不同地区进行养殖。1.2.2饲料来源广泛鸭子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可食用各种谷物、豆饼、鱼粉等,也可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及杂草等资源。1.2.3养殖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鸭子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一般只需5060天即可出栏,投资回报率高。1.2.4疾病较少,易于管理鸭子相对于其他家禽,疾病较少,且抗病能力强,有利于养殖户进行疫病防控和管理。1.3鸭子养殖的基本条件1.3.1场地选择鸭子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同时要避开人口密集区、工业区和污染源,以保证养殖环境的优良。1.3.2鸭舍建设鸭舍应保持通风、干燥、保温、遮阳,有利于鸭子生长。地面可采用水泥、砖块等材料,以便于清洁和消毒。1.3.3饲料准备根据鸭子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配制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饲料原料要新鲜、无霉变,保证鸭子健康生长。1.3.4饮水管理保证鸭子饮水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源,避免水中有害物质残留。1.3.5疫病防控制定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对鸭子进行疫苗接种,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1.3.6养殖技术培训养殖户应掌握基本的养殖技术,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风险。第2章鸭舍建设与环境控制2.1鸭舍选址与规划2.1.1选址原则选址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势较高、避风保暖、环境安静且远离居民区及污染源。2.1.2选址要求(1)地形地貌:选择地势平坦或略有坡度的地方,有利于排水和通风。(2)水源:靠近清洁的水源,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保证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3)土壤:要求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鸭舍内环境的稳定。(4)交通:方便运输饲料和鸭产品,同时避免人流量大的区域。2.1.3规划设计(1)分区明确: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等要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污染。(2)绿化布局:合理规划绿化带,提高鸭舍内空气质量。(3)防疫设施:设立消毒池、防疫沟等设施,加强疫病防控。2.2鸭舍设计与建造2.2.1鸭舍类型根据气候条件和养殖需求,可选择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等不同类型的鸭舍。2.2.2建筑要求(1)面积:根据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确定鸭舍面积,保证鸭只活动空间充足。(2)高度:鸭舍高度宜在3米以上,有利于通风换气。(3)建筑材料:选用保温、隔热、耐用、易清洁的材料。(4)门窗设计:合理设置门窗,保证光照和通风。2.2.3饲养设备根据养殖需求,配置合适的饲养设备,如饮水器、喂料机、保温灯等。2.3鸭舍环境控制技术2.3.1温度控制(1)冬季:采用保温措施,如增加保温层、使用保温灯等,保持鸭舍温度在适宜范围内。(2)夏季:采取通风、喷水、遮阳等措施,降低鸭舍温度。2.3.2湿度控制保持鸭舍内相对湿度在60%70%,避免因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疾病。2.3.3通风换气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扇,保证鸭舍内空气质量,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2.3.4光照管理根据养殖阶段和季节,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鸭只生长和繁殖。2.3.5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鸭只健康和生长发育。2.3.6粪污处理建立健全粪污处理系统,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第3章鸭子品种选择与繁育3.1常见鸭子品种及其特点在选择鸭子品种时,首先要了解各种鸭子的特点,以便根据养殖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下为我国常见鸭子品种及其特点。3.1.1北京鸭北京鸭是我国著名的肉用鸭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生长发育快,肉质鲜美,适应性较强。(2)羽毛白色,成年鸭体重可达34公斤。(3)耐寒耐湿,适合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养殖。3.1.2樱桃谷鸭樱桃谷鸭是一种优良的瘦肉型鸭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饲料转化率高。(2)羽毛白色,成年鸭体重可达2.53.5公斤。(3)适应性强,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3.1.3民间麻鸭民间麻鸭是一种常见的蛋用鸭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产蛋功能好,平均年产蛋量可达220240枚。(2)羽毛麻色,成年鸭体重较轻,约1.52公斤。(3)耐粗饲料,适应性强,适合农村家庭养殖。3.1.4青头鸭青头鸭是一种肉蛋兼用鸭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产蛋功能较好。(2)羽毛青色,成年鸭体重可达23公斤。(3)适应性强,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养殖。3.2鸭子选种与繁育技术选种与繁育是提高鸭子生产功能的关键环节。以下为鸭子选种与繁育技术要点。3.2.1选种(1)选择生长发育快、体型均匀、健康无病的优良个体作为种鸭。(2)注意品种间的杂交优势,合理搭配不同品种的种鸭。(3)做好系谱记录,避免近亲繁殖。3.2.2繁育(1)种鸭配种年龄:一般雄鸭68个月,雌鸭57个月。(2)种鸭配比:雄雌比例为1:51:6。(3)自然交配:让种鸭在水中自然交配,提高受精率。(4)人工授精:掌握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效率。3.3鸭子繁殖与孵化3.3.1繁殖(1)种鸭产蛋周期:一般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2)产蛋窝:设置干净舒适的产蛋窝,提高种蛋质量。(3)种蛋收集:每天收集种蛋23次,及时清洁、消毒。3.3.2孵化(1)孵化条件:温度控制在37.538℃,湿度控制在60%70%。(2)孵化期:一般为28天。(3)翻蛋与晾蛋:每天翻蛋46次,晾蛋12次,以提高孵化率。(4)出雏:在孵化后期注意观察,及时取出已出壳的雏鸭。第4章鸭子饲养与管理4.1鸭子饲养方式及设施4.1.1饲养方式鸭子饲养方式主要包括地面平养、网上饲养和池塘饲养等。饲养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1)地面平养:适用于小型鸭场和散养户,要求地面平坦、干燥、排水良好,并设有足够的空间供鸭子活动和休息。(2)网上饲养:适用于规模化鸭场,可以提高饲养密度,降低疾病发生率。网床高度一般为0.40.6米,网眼大小以鸭脚无法伸出为宜。(3)池塘饲养:适用于水源充足的地区,鸭子可以在水中游泳、觅食,有利于提高鸭肉品质。4.1.2设施要求(1)鸭舍:要求通风、保温、防潮、防鼠、防鸟。鸭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025℃,湿度控制在60%70%。(2)饲料槽和饮水器:饲料槽要足够大,以满足鸭子采食需求;饮水器要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3)运动场:运动场面积要充足,地面以草地或沙地为宜,设有遮阳设施。4.2鸭子饲养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4.2.1营养需求鸭子在生长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有特定需求。饲养者应根据鸭子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1)能量:鸭子能量需求以代谢能(ME)表示,育雏期ME为11.512.5MJ/kg,育成期为10.011.0MJ/kg。(2)蛋白质:育雏期蛋白质需求为20%22%,育成期为15%18%。(3)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应满足鸭子生长需求,如赖氨酸、蛋氨酸等。(4)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饲料中钙、磷、钠、氯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等的含量。4.2.2饲料配制根据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1)育雏期:以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为主,适当添加鱼粉、豆粕等蛋白原料。(2)育成期:逐渐降低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增加粗纤维含量,以满足鸭子消化系统发育需求。(3)产蛋期:提高蛋白质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以满足产蛋需求。4.3鸭子饲养管理关键技术4.3.1温湿度控制(1)育雏期: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60%70%。(2)育成期: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50%60%。(3)产蛋期: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40%50%。4.3.2光照管理(1)育雏期:每天光照时间为1618小时,有利于鸭子生长发育。(2)育成期:光照时间逐渐减少,至810小时。(3)产蛋期:保持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以提高产蛋率。4.3.3饲料管理(1)定时定量喂食,避免饲料浪费。(2)饲料储存要防潮、防晒、防霉变。(3)定期检查饲料品质,保证饲料新鲜、无污染。4.3.4疾病预防与控制(1)加强卫生管理,保持鸭舍及运动场清洁、干燥。(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鸭子免疫力。(3)发觉病情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蔓延。第5章鸭子育雏技术5.1育雏前的准备5.1.1育雏舍的准备在育雏前,应对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证舍内环境整洁,无有害微生物。育雏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和防潮条件。5.1.2育雏设备的准备准备充足的育雏箱、保温灯、饮水器、饲料槽等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雏鸭的生长需求。5.1.3饲料的准备根据雏鸭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保证饲料质量优良,营养成分均衡。5.2雏鸭的选择与运输5.2.1雏鸭的选择选择体质健壮、羽毛光亮、活泼好动的健康雏鸭。避免选择生长缓慢、有残疾或疾病的雏鸭。5.2.2雏鸭的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温度适宜,避免拥挤,减少应激。运输箱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雏鸭受伤。5.3育雏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5.3.1温度控制育雏期间,温度是关键因素。17日龄,温度应保持在3235℃;814日龄,温度逐渐降低至2832℃。之后根据雏鸭的生长状况,适当调整温度。5.3.2湿度控制育雏舍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5.3.3光照管理适当的光照对雏鸭生长有益。13日龄,光照时间为24小时;47日龄,光照时间逐渐减少至16小时。之后保持8小时光照。5.3.4饮水与饲料保证雏鸭随时可以饮用清洁的饮水。饲料应根据雏鸭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搭配,定时定量投放。5.3.5通风与卫生保持育雏舍良好的通风,减少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定期进行舍内清洁和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5.3.6密度控制合理控制育雏密度,避免拥挤。密度过高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易引发疾病。5.3.7观察与管理每天观察雏鸭的生长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证雏鸭健康成长。第6章鸭子疾病防治6.1鸭子疾病预防措施6.1.1健全饲养管理保持鸭舍清洁、干燥、通风,定期进行消毒。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按照生长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和饮水。观察鸭群行为,发觉异常及时处理。6.1.2免疫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鸭子品种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抗体检测,保证免疫效果。6.1.3隔离与消毒对新引进的鸭子进行隔离观察,保证无病后方可混群。发生疫情时,及时隔离病鸭,对鸭舍及相关设施进行彻底消毒。6.2常见鸭子疾病及其诊断6.2.1鸭瘟症状:发热、呼吸困难、腹泻、头部肿胀等。诊断:根据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确认。6.2.2鸭病毒性肝炎症状: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腹泻、食欲不振等。诊断:病理学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6.2.3鸭霍乱症状: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粪便带血等。诊断: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6.2.4鸭大肠杆菌病症状:腹泻、败血症、关节炎等。诊断: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6.3鸭子疾病治疗方法与药物使用6.3.1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恩诺沙星等。针对不同病毒性疾病,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6.3.2抗菌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遵循正确的药物剂量、用药时间和途径,避免药物耐药性的产生。6.3.3对症治疗针对具体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提高病鸭的抗病能力。6.3.4中草药治疗选择具有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的中草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根据病情和鸭子体重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第7章鸭子养殖场环境保护7.1鸭子养殖场环境污染与治理7.1.1环境污染源鸭子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粪便污染、水质污染、气体污染和噪声污染等。这些污染源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7.1.2污染治理措施(1)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保证养殖场与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保持一定距离。(2)加强养殖场内部环境管理,做好粪便、污水、病死鸭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3)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降低污染物排放。7.2鸭子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7.2.1粪便处理方法(1)堆肥化处理:将粪便与其他有机物料混合,进行好氧堆肥发酵,实现无害化处理。(2)厌氧发酵处理: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将粪便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3)生物干燥处理:通过微生物分解,将粪便转化为干燥、无臭的有机肥料。7.2.2资源化利用(1)有机肥料:将处理后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果园等,提高土壤肥力。(2)生物质能源:利用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生活燃料或发电。(3)饲料化利用:对粪便进行微生物发酵,作为鸭、鱼等动物的饲料。7.3鸭子养殖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7.3.1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养殖场周边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保护水源地,防止养殖污水直接排放。(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7.3.2生态建设(1)构建养殖场与周边环境的生态隔离带,降低养殖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如林下养殖、稻鸭共作等,实现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3)加强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第8章鸭产品加工与储存8.1鸭产品加工工艺与设备8.1.1加工工艺本节主要介绍鸭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加工过程、成品包装等环节。具体内容包括:(1)原料处理:对新鲜鸭肉进行挑选、清洗、消毒、切割等处理,保证原料的质量。(2)加工过程:根据不同鸭产品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如腌制、烤制、卤制等。(3)成品包装:对加工好的鸭产品进行包装,采用无菌包装技术,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8.1.2加工设备本节主要介绍鸭产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1)切割设备:用于将鸭肉进行切割,如切片机、砍刀等。(2)腌制设备:用于对鸭肉进行腌制,如腌制罐、腌制池等。(3)烤制设备:用于对鸭肉进行烤制,如烤箱、烤炉等。(4)包装设备:用于对成品进行包装,如真空包装机、无菌包装机等。8.2鸭产品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8.2.1品质评价本节主要介绍鸭产品品质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包括:(1)外观评价:观察鸭产品的色泽、形状、组织结构等,以判断其新鲜程度。(2)口感评价:通过品尝,判断鸭产品的口感、风味、嫩度等。(3)卫生指标:检测鸭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保证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8.2.2质量控制本节主要介绍鸭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1)严格原料验收: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验收,保证原料质量。(2)过程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保证各环节符合工艺要求。(3)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抽检,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4)建立追溯体系: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问题产品进行追踪、召回。8.3鸭产品储存与运输8.3.1储存本节主要介绍鸭产品的储存方法,包括:(1)冷藏储存:在04℃的温度下储存,可保持鸭产品的新鲜度。(2)冷冻储存:在18℃以下的温度下储存,可长期保存鸭产品。(3)真空储存:采用真空包装,减少氧气接触,延长鸭产品的保质期。8.3.2运输本节主要介绍鸭产品的运输要求,包括:(1)冷链运输:采用冷藏车或冷冻车,保证鸭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2)快速运输: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途中停留。(3)安全运输:避免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污染,保证产品安全。第9章鸭子市场营销与产业分析9.1鸭子市场供需分析9.1.1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分析我国及全球鸭子市场的规模,并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增长趋势。探讨影响市场规模和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经济状况等。9.1.2供需平衡分析研究当前鸭子市场的供需状况,包括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不同区域、季节和市场环节的供需平衡情况,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依据。9.1.3市场竞争格局深入分析鸭子市场的竞争格局,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产品特点等。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提供参考。9.2鸭子市场营销策略与渠道9.2.1市场定位与品牌策略明确鸭子产品的市场定位,制定相应的品牌策略。分析消费者需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9.2.2价格策略探讨鸭子产品的价格策略,包括成本控制、定价方法、价格弹性等。结合市场竞争状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以提高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