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第二版)》 课件 (白桂彩)项目三 综合实训装置装调技术_第1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第二版)》 课件 (白桂彩)项目三 综合实训装置装调技术_第2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第二版)》 课件 (白桂彩)项目三 综合实训装置装调技术_第3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第二版)》 课件 (白桂彩)项目三 综合实训装置装调技术_第4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第二版)》 课件 (白桂彩)项目三 综合实训装置装调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一、复习提问:说出THMDZT-1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由哪些传动机构组成。二、导入新课:项目二变速箱的装配与调整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相关知识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圆柱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满足使用要求。空套齿轮在轴上不得有晃动现象(过渡齿轮)即配合间隙不能太大;滑移齿轮不应有咬死或阻滞现象;固定齿轮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

2、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主要由箱体上孔的精度保证,装配前应检验中心距是否正确)和适当的齿侧间隙(齿侧间隙:指齿轮副非工作表面法线方向距离。)齿隙过小;齿轮传动不灵活,热胀时易卡齿,从而加剧磨损;侧隙过大,换向时空行程大,易产生冲击和振动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3.保证齿面有正确的接触位置和足够的接触面积。4.对转速高,直径大的齿轮,进行必要的动平衡实验。圆柱齿轮机构装配及检测方法齿轮装配方法;1.采用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的齿轮,可采用手工工具敲击或在压力机上装配,装配时应注意避免齿轮产生偏心、歪斜、变形和端面未贴紧轴肩等安装误差。2.在轴上空套或滑移齿轮,一般与轴为间隙配合,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本身加工精度、装配较方便。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整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端面跳动的检测方法:用百分表测量齿轮端面,转动轴读上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两者之差即为齿轮的端面跳动量。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圆柱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测方法1.齿侧间隙的检验方法(1)压铅丝法:时最直观、最简单的检验方法。在齿面上沿齿宽两端平行放置两根软铅丝,较宽的齿轮可放置3~4根,使用的铅丝直径不宜超过最小侧隙的4倍,移动齿轮铅丝被挤压后,最薄处的厚度,即为该啮合齿轮的侧隙。(2)百分表检测法:测量时将百分表触头直接抵在一个齿轮的齿面上,另一个齿轮固定。将接触百分表触头的齿从一侧面啮合迅速转到另一则啮合,百分表上的读数差值即为侧隙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

2、接触精度的检测:接触精度以接触斑点为指标,接触斑点一般采用涂色法检验。即将红丹粉涂于主动齿轮齿面上,转动主动齿轮并使从动轮轻微制动后,即可检测其接触斑点。正确的接触斑点(9~6级精度齿轮)在高度上应不少于30%~50%。在齿轮宽度上不少40%~70%,其分布的位置应是在节圆处上下对称分布。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滚动轴承装配的技术要求1、滚动轴承上带有标记代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方向,以便更换时查找2、轴承装在轴上或轴承座孔后,不允许歪斜现象。3、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轴承在轴受热膨胀时有轴向移动的余地。4、装配轴承时,压力(或冲击力)应直接加在待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允许通过滚动体来传递压力。5、装配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防止异物进入轴承内。6、装配后轴承应运转灵活,噪声小,工作温度不超过50°C。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滚动轴承的装配一般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有锤击法、压入法、热装法和液压套合法等。(我们只要采用锤击法)1、向心球轴承的装配方法有锤击法和压入法,如图所示,锤击法采用轴承专用套筒,作用力作用在内圈的端面上。2、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方法有锤力法、压入法或热装法。3、推力球轴承的装配:因推力球轴承有松圈和紧圈之分。松圈内孔比紧圈大。装配时注意不能装反,否则将造成轴承发热甚至卡死现象。装配时应将松圈靠在静止零件(或箱体)的端面上,紧圈靠在转动零件的端面上。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三)、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检测。滚动轴承的游隙是指轴承在一个套圈固定的情况下,另一个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根据轴承所处状态不同,径向游标又分为原始游隙,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原始游隙:轴承在未安装前自由状态下的游隙;配合游隙:轴承装在轴上和箱体孔内的游隙;工作游隙:轴承在承受载荷时的游隙。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轴承游隙的调整方法轴承在装配时要严格控制和调整游隙,通常采用使轴承的内圈对外圈作适当的轴向相对位移的方法来保证游隙。游隙的调整方法有:1)、调整垫片法:通过调整轴承盖与壳体端面间的垫片厚度S,来调整轴承的轴向游隙,如图所示。2)、螺钉调整法:如图所示的结构,调整顺序是:先松开锁紧的螺母,在调整螺钉,待游隙调整好后,在拧紧螺母。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2、滚动轴承的游隙的检测方法:1)、原始轴向游隙的测量见视频2)、配合游隙的测量如图所示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3、滚动轴承的预紧对于承受载荷较大,旋转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大都是在无游隙甚至有少量过盈的状态下工作,这都需要轴承在装配时进行预紧。给轴承在内圈或外圈施加一个轴向力,使内、外圈发生相对的位移(见图),以消除内、外圈与滚动体的游隙,并产生初始的接触弹性变形。这种方法称为预紧。预紧后的轴承能控制正确的游隙,从而提高轴的旋转精度和轴承在工作状态下的刚度。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滚动轴承预紧的方法有以下预紧1、成对使用角接触球轴承的预紧:成对使用的球轴承排例方式有:背对背式(外圈宽边相对)、面对面式(外圈窄边相对),同向排列方式,见下图所示:对组合的轴承并排安装在部件内时,应用不同厚度的衬垫能得到不同的预紧力。2、用弹簧预紧:通过调整螺母,使弹簧产生不同的预紧力施加在轴承外圈上,达到预紧的目的。3、调节轴承锥形孔内圈的轴向位置预紧。4、用轴承内、外圈厚度差值实现预紧。本装置轴承预紧轴承,采用背靠背方式,在中间加入内、外隔圈,通过调整锁紧螺母,利用内,外隔圈的差值达到预紧。(外隔圈厚度大于小隔圈,差值应在轴承游隙范围内)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二)变速箱的装配步骤变速箱的装配按箱体装配的方法进行装配,按从下到上,从内到外的装配原则进行装配。1.变速箱底板和变速箱箱体联接。用内六角螺钉(M8×25)加弹簧垫圈,把变速箱底板和变速箱箱体联接。2.安装固定轴用冲击套筒把深沟球轴承压装到固定轴一端,固定轴的另一端从变速箱箱体的相应内孔中穿过,把第一个键槽装上键,安装上齿轮,装好齿轮套筒,再把第二个键槽装上键并装上齿轮,装紧两个圆螺母(双螺母锁紧),挤压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把轴承安装在轴上,最后打上两端的闷盖,闷盖与箱体之间通过测量增加青稞纸,游动端一端不用测量直接增加0.3mm厚的青稞纸。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

3.主轴的安装将两个角接触轴承(按背靠背的装配方法)安装在轴上,中间加轴承内、外圈套筒。安装轴承座套和轴承透盖,轴承座套和轴承透盖之间通过测量增加厚度最接近的青稞纸。将轴端挡圈固定在轴上,按顺序安装四个齿轮和齿轮中间的齿轮套筒后,装紧两个圆螺母,轴承座套固定在箱体上,挤压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把轴承安装在轴上,装上轴承闷盖,闷盖与箱体之间增加0.3mm厚度的青稞纸,套上轴承内圈预紧套筒,最后通过调整圆螺母来调整两角接触轴承的预紧力。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

4.花键导向轴的安装把两个角接触轴承(按背靠背的装配方法)安装在轴上,中间加轴承内、外圈套筒。安装轴承座套和轴承透盖。轴承座套与轴承透盖之间通过测量增加厚度最接近的青稞纸。然后安装滑移齿轮组,轴承座套固定在箱体上,挤压轴承的内圈把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轴上,装上轴用弹性挡圈和轴承闷盖,闷盖与箱体之间增加0.3mm厚度的青稞纸。套上轴承内圈预紧套筒,最后通过调整圆螺母来调整两角接触轴承的预紧力。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5.滑块拨叉的安装把拨叉安装在滑块上,安装滑块滑动导向轴,装上φ8的钢球,放入弹簧,盖上弹簧顶盖,装上滑块拨杆和胶木球。调整两滑块拨杆的左右距离来调整齿轮的错位。图2-5滑块拨杆和胶木球

6.上封盖的安装把三块有机玻璃固定到变速箱箱体顶端。至此完成变速箱的安装和调整。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三、巡回指导:①第一次巡回指导:检查学生拆卸工具使用情况②第二次巡回指导:指导学生对齿轮、轴承装配和检测。四、结束辅导:小结任务一装配与调整变速箱五课后作业:

1、写出圆柱齿轮径向跳动、端面跳动的检测方法。2、滚动轴承装配的技术要求有哪些?3、成对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如何调整其预紧力?4、写出变速箱的装配步骤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一、复习提问:成对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如何调整其预紧力?二、导入新课:项目三齿轮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一)相关知识轴组的装配轴、轴上的零件与两端轴承与座的组合称为轴组。轴组装配主要是指将轴组装入箱体(或机架)中,进行轴承固定、轴承预紧。轴承密封和轴承润滑装置的装配。轴承固定的方式有两端单向固定法和一端双向固定法。轴承单向固定法,见下图。每个轴承都靠轴肩和轴承盖作单向固定,两个轴承合起来限制了轴的轴向移动。为避免轴受热伸长将轴“卡死”,在右端轴承外圈与轴承盖之间留有0.5~1mm的间隙,以便游动。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2.一端双向固定:见下图所示。将右端轴承内,外圈双向固定,左端轴承外圈,两侧均不固定,可随轴做轴向移动。这种固定方式工作时不会产生轴向窜动,轴受热时又能自由地向一端伸长,轴不会被卡死。

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3.主轴、输出轴的径向,轴向检测轴组装配后,要检查主轴、输出轴的径向跳动量\轴向窜动量,一般径向跳动量小于0.02mm,轴向窜动量<0.01mm。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二)、实训内容根据“齿轮减速器”装配图(附图五),使用相关工、量具,进行齿轮减速器的组合装配与调试,并达到以下实训要求: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

1.能够读懂齿轮减速器的部件装配图。通过装配图能够清楚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机构的运动原理及功能。理解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基本零件的结构装配方法,轴承、齿轮精度的调整等。

2.能够规范合理的写出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工艺过程。3.轴承的装配。轴承的清洗(一般用柴油、煤油);规范装配,不能盲目敲打(通过钢套,用锤子均匀的敲打);根据运动部位要求,加入适量润滑脂。

4.齿轮的装配。齿轮的定位可靠,以承担负载,移动齿轮的灵活性。圆柱啮合齿轮的啮合齿面宽度差不的超过5%(即两个齿轮的错位)。

5.装配的规范化。合理的装配顺序;传动部件主次分明;运动部件的润滑;啮合部件间隙的调整。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2.输入轴的安装将两个角接触轴承(按背靠背的装配方法)装在输入轴上,轴承中间加轴承内、外圈套筒。安装轴承座套和轴承透盖,轴承座套与轴承透盖通过测量增加厚度最接近的青稞纸。安装好齿轮和轴套后,轴承座套固定在箱体上,挤压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把轴承安装在轴上,装上轴承闷盖,闷盖与箱体之间增加0.3mm厚度的青稞纸。套上轴承内圈预紧套筒。最后通过调整圆螺母来调整两角接触轴承的预紧力。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3.中间轴的安装把深沟球轴承压装到固定轴一端,安装两个齿轮和齿轮中间的齿轮套筒及轴套后,挤压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把轴承安装在轴上,最后打上两端的闷盖。闷盖与箱体之间通过测量增加青稞纸,游动端一端不用测量直接增加0.3mm厚的青稞纸。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

(三)齿轮减速器的装配步骤1.左右挡板的安装将左右挡板固定在齿轮减速器底座上。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4.输出轴的安装将轴承座套套在输入轴上,把两个角接触轴承(按背靠背的装配方法)装在轴上,轴承中间加轴承内、外圈套筒。装上轴承透盖,透盖与轴承套之间通过测量增加厚度最接近的青稞纸。安装好齿轮后,装紧两个圆螺母,挤压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把轴承安装在轴上,装上轴承闷盖,闷盖与箱体之间增加0.3mm厚度的青稞纸。套上轴承内圈预紧套筒。最后通过调整圆螺母来调整两角接触轴承的预紧力。至此完成齿轮减速器的安装和调整。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三、巡回指导:①第一次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工具使用是否规范及齿轮减速器的拆卸情况。②第二次巡回指导:检查齿轮减速器的安装和调整。四、结束辅导:点名清场任务一装配与调整齿轮减速器五、课后作业:1、简述什么是轴承两端单向固定法和一端双向固定法。2、写出减速器输入轴的装配步骤。任务二

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一、入门指导:1、组织教学:点名,检查学生人数、着装,工量具摆放情况。2、复习提问:(1)写出锥齿轮装配要点。(2)写出蜗轮蜗杆装配要点3、熟悉装配图:二、讲授新课:项目四二维工作台的装配与调整(一)、实训内容根据“二维工作台”装配图(附图三),使用相关工、量具,进行二维工作台的组合装配与调试,并达到以下要求:

任务二

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

1.以30(底板)侧面(磨削面)为基准面A,使靠近基准面A侧的(直线导轨1)与基准面A的平行度允差≤0.02mm。2.两直线导轨1的平行度允差≤0.02mm。3.调整轴承座垫片及轴承座,使13(丝杠1)两端等高且位于两直线导轨1的对称中心。4.调整10(螺母支座)与50(中滑板)之间的垫片,用齿轮(手轮)转动丝杠1,50(中滑板)移动应平稳灵活。

任务二

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

5.以50(中滑板)侧面(磨削面)为基准面B,使靠近基准面B侧的44(直线导轨2)与T基准面B的平行度允差≤0.02mm。

6.50(中滑板)上直线导轨与1(底板)上直线导轨的垂直度允差≤0.02mm。7.两直线导轨2的平行度允差≤0.02mm。8.调整轴承座垫片及轴承座,使34(丝杠2)两端等高且位于两直线导轨2的对称中心。9.调整10(螺母支座)与上滑板之间的垫片,用32(手轮)转动丝杠,45(上滑板)移动应平稳灵活。

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

(二)、二维工作台的装配步骤

1.安装直线导轨1(1)、以30(底板)的侧面(磨削面)为基准面A,调整30(底板)的方向,将基准面A朝向操作者,以便以此面为基准安装直线导轨。(2)、将29(直线导轨1)中的一根放到30(底板)上,使导轨的两端靠在30(底板)上49(导轨定位基准块)上(如果导轨由于固定孔位限制不能靠在定位基准块上,则在导轨与定位基准块之间增加调整垫片),用M4×16的内六角螺钉预紧该直线导轨(加弹垫)。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

(3)、按照导轨安装孔中心到基准面A的距离要求(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调整29(直线导轨1)与49(导轨定位基准块)之间的调整垫片使之达到图纸要求。(4)、将杠杆式百分表吸在直线导轨1的滑块上,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在基准面A上,沿直线导轨1滑动滑块,通过橡胶锤调整导轨,同时增减调整垫片的厚度,使得导轨与基准面之间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将导轨固定在30(底板)上,并压紧导轨定位装置。后续的安装工作均以该直线导轨为安装基准(以下称该导轨为基准导轨).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5)、将另一根29(直线导轨1)放到底板上,用内六角螺钉预紧此导轨,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导轨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导轨与导轨定位基准块之间的调整垫片,将两导轨的距离调整到所要求的距离。(6)、以底板上安装好的导轨为基准,将杠杆式百分表吸在基准导轨的滑块上,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在另一根导轨的侧面,沿基准导轨滑动滑块,通过橡胶锤调整导轨,同时增减调整垫片的厚度,使得两导轨平行度符合要求,将导轨固定在30(底板)上,并压紧导轨定位装置。注:直线导轨预紧时,螺钉的尾部应全部陷入沉孔,否则拖动滑块时螺钉尾部与滑块发生摩擦,将导致滑块损坏。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2.安装丝杠1(1)、用M6×20的内六角螺钉(加Φ6平垫片、弹簧垫圈)将10螺母支座固定在13(丝杆1)的螺母上。(2)、利用轴承安装工具、铜棒、卡簧钳等工具,将3(端盖1)、52(轴承内隔圈)、51(轴承外隔圈)、33(角接触轴承)、39(Φ15轴用卡簧)、40(轴承6202)分别安装在13(丝杆1)的相应位置。注:为了控制两角接触轴承的预紧力,轴承及轴承内、外隔圈应经过测量。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3)、将26(轴承座1)和14(轴承座2)分别安装在丝杆上,用M4×10内六角螺钉将3(端盖1)、41(端盖2)固定。注:通过测量轴承座与端盖之间的间隙,选择相应的调整垫片。(5)、用M6×30内六角螺钉(加Φ6平垫片、弹簧垫圈)将轴承座预紧在底板上。在丝杆主动端安装53(限位套管)、2(M14×1.5圆螺母)、1(齿轮)、54(轴端挡圈)、56(M4×10外六角螺钉)和31(键4×4×16)。(6)、分别将丝杆螺母移动到丝杆的两端,用杠杆表判断两轴承座的中心高是否相等。通过在轴承座下加入相应的调整垫片,使两轴承座的中心高相等。(7)、分别将丝杆螺母移动到丝杆的两端,同时将杠杆式百分表吸在29(直线导轨1)的滑块上,杠杆式百分表测量头接触在9(丝杆螺母)上,沿直线导轨滑动滑块,通过橡胶锤调整轴承座,使13(丝杆1)与29(直线导轨1)平行。注:滚珠丝杆的螺母禁止旋出丝杆,否则将导致螺母损坏。轴承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3.安装中滑板及直线导轨2(1)、将12(等高块)分别放在11(直线导轨滑块)上,将50(中滑板)放在12(等高块)上(侧面经过磨削的面朝向操作者的左边),调整滑块的位置。用M4×70(加Φ4弹簧垫圈)将等高块、中滑板固定在导轨滑块上。(2)、用M6×20内六角螺钉将50(中滑板)和10(螺母支座)预紧在一起。用塞尺测量丝杆螺母支座与中滑板之间的间隙大小。(3)、将M4×70的螺钉旋松,选择相应的调整垫片加入丝杆螺母支座与中滑板之间的间隙。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4)、将中滑板上的M4×70的螺栓预紧。用大磁性表座固定90°角尺,使角尺的一边与50(中滑板)左侧的基准面紧贴在一起。将杠杆式百分表吸附在底板上的合适位置,百分表触头打在角尺的另一边上,同时将32(手轮)装在34(丝杆2)上面。摇动手轮使中滑板左右移动,观察百分表的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百分表示数不发生变化,则说明中滑板上的导轨与底板的导轨已经垂直。如果百分表示数发生了变化,则用橡胶锤轻轻打击中滑板,使上下两层的导轨保持垂直。(5)、将44(直线导轨2)中的一根放到50(中滑板)上,使导轨的两端靠在50(中滑板)上49(导轨定位基准块)上(如果导轨由于固定孔位限制不能靠在定位基准块上,则在导轨与定位基准块之间增加调整垫片),用M4×16的内六角螺钉预紧该直线导轨(加弹垫)。按照导轨安装孔中心到基准面B的距离要求(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调整44(直线导轨2)与49(导轨定位基准块)之间的调整垫片使之达到图纸要求。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6)、将杠杆式百分表吸在直线导轨2的滑块上,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在基准面B上,沿直线导轨2滑动滑块,通过橡胶锤调整导轨,同时增减调整垫片的厚度,使得导轨与基准面之间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将导轨固定在50(中滑板)上,并压紧导轨定位装置。后续的安装工作均以该直线导轨为安装基准(以下称该导轨为基准导轨)。(7)、将另一根44(直线导轨2)放到底板上,用内六角螺钉预紧此导轨,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导轨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导轨与导轨定位基准块之间的调整垫片,将两导轨的距离调整到所要求的距离。(8)、以中滑板上安装好的导轨为基准,将杠杆式百分表吸在基准导轨的滑块上,百分表的测量头接触在另一根导轨的侧面,沿基准导轨滑动滑块,通过橡胶锤调整导轨,同时增减调整垫片的厚度,使得两导轨平行度符合要求,将导轨固定在50(中滑板)上,并压紧导轨定位装置。注:直线导轨预紧时,螺钉的尾部应全部陷入沉孔,否则拖动滑块时螺钉尾部与滑块发生摩擦,将导致滑块损坏。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4.安装丝杆2(1)、用M6×20的内六角螺钉(加Φ6平垫片、弹簧垫圈)将10螺母支座固定在34(丝杆2)的螺母上。(2)利用轴承安装工具、铜棒、卡簧钳等工具,将3(端盖1)、52(轴承内隔圈)、51(轴承外隔圈)、33(角接触轴承)、39(Φ15轴用卡簧)、40(轴承6202)分别安装在13(丝杆1)的相应位置。注:为了控制两角接触轴承的预紧力,轴承及轴承内、外隔圈应经过测量。

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3)、将26(轴承座1)和14(轴承座2)分别安装在丝杆上,用M4×10内六角螺钉将3(端盖1)、41(端盖2)固定。注:通过测量轴承座与端盖之间的间隙,选择相应的调整垫片。(4)用M6×30内六角螺钉(加Φ6平垫片、弹簧垫圈)将轴承座预紧在中滑板上。在丝杆主动端安装53(限位套管)、2(M14×1.5圆螺母)、35(手轮)、54(轴端挡圈)、56(M4×10外六角螺钉)和31(键4×4×16)。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5)、分别将丝杆螺母移动到丝杆的两端,用杠杆表判断两轴承座的中心高是否相等。通过在轴承座下加入相应的调整垫片,使两轴承座的中心高相等。(6)分别将丝杆螺母移动到丝杆的两端,同时将杠杆式百分表吸在44(直线导轨2)的滑块上,杠杆式百分表测量头接触在9(丝杆螺母)上,沿直线导轨滑动滑块,通过橡胶锤调整轴承座,使34(丝杆2)与44(直线导轨2)平行。

注:滚珠丝杆的螺母禁止旋出丝杆,否则将导致螺母损坏。轴承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5.安装上滑板(1)、将12(等高块)分别放在11(直线导轨滑块)上,将45(中滑板)放在12(等高块)上(侧面经过磨削的面朝向操作者),调整滑块的位置。用M4×70(加Φ4弹簧垫圈)将等高块、中滑板固定在导轨滑块上。(2)、用M6×20内六角螺钉将45(上滑板)和10(螺母支座)预紧在一起。用塞尺测量丝杆螺母支座与上滑板之间的间隙大小。(3)、将M4×70的螺钉旋松,选择相应的调整垫片加入丝杆螺母支座与上滑板之间的间隙。(4)将上滑板上的M4×70、6X20螺丝打紧。至此完成二维工作台的安装和调整。

任务二装配与调整二维工作台三、巡回指导:①第一次巡回指导:检查直线导轨对基准面的平行度。②第二次巡回指导:检查上、下两层直线导轨的垂直度。四、结束辅导:点名清场五、课后作业:简述进行二维工作台的组合装配与调试时,应达到哪些要求。任务三

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一、入门指导:1、组织教学:点名,检查学生人数、着装,工量具摆放情况。2、复习提问:(1)、简述什么是轴承两端单向固定法和一端双向固定法。

(2)、写出减速器输入轴的装配步骤。3、熟悉装配图:二、讲授新课:项目五间歇回转工作台的装配与调整(一)相关知识:※锥齿轮机构的装配:圆锥齿轮装配关键是正确确定圆锥齿轮的轴向位置和啮合质量的检验和调整。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1.轴向位置的调整方法:两齿轮的轴向位置,均用调整垫圈的方法进行调整。一般先不装调整垫圈,而是将两齿轮啮合并使背锥面对平对齐,以背锥面作为装配基准,然后用塞尺测量出安装垫圈处的间隙,在按该尺寸配磨垫圈厚度。2.锥齿轮机构的检测项目及方法1).齿轮的轴向窜动量(同圆柱齿轮)2).齿侧间隙的测量(同圆柱齿轮)3).啮合质量的检测(同圆柱齿轮)轻载时接触斑点应略偏向小端,重载时,接触斑点应从小端移向大端,斑点的高度和长度均相应增大。

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蜗杆传动是以蜗杆为主动件,其轴心线与蜗轮轴心线在空间交错,轴间交角为90%。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一通只能用蜗杆带动蜗轮,而不能用蜗轮带动蜗杆。蜗杆轴心线应与蜗轮轴心线垂直,蜗杆轴心线应在蜗轮轮齿的中间平面内。蜗杆与蜗轮的中心距要准确,以保证有适当的齿侧间隙和正确的接触斑点。转动灵活,蜗轮在任意位置,旋转蜗杆手感相同,无卡住现象。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

(二)、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方法:一般情况下,装配工作是从装配蜗轮开始:组合式蜗轮(较大直径)应先将齿圈压装在轮毂上,并用螺钉(俗称骑马螺钉)加以紧固。将蜗轮装在轴上,其安装及检验方法与圆柱齿轮相同。把蜗轮轴组件装入箱体,然后再装入蜗杆。一般蜗杆轴的位置由箱体孔确定,要使蜗杆轴线位于蜗轮轮齿的中间平面内,可通过改变调整垫片厚度的方法;调整蜗轮的轴向位置。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三)、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质量的检测方法:1、蜗轮的轴向位置及接触斑点的检测:将红丹粉涂于蜗轮的螺旋面上,转动蜗杆,可在蜗轮轮齿上获得接触斑点,如图所示,正确接触斑点,应在蜗轮轮齿中部稍偏向于蜗杆旋出方向,接触斑点的长度,轻载时为齿宽的25%~50%;重载时为齿宽的90%左右。根据接触斑点的位置,通过修磨蜗轮轴上的调整垫片,来调整蜗轮在轴上的正确位置。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齿侧间隙检测方法:如图所示。在蜗杆轴上固定一带量角器的刻度盘,将百分表触头抵在蜗轮齿面上,用于转动蜗杆,在百分表指针不动的情况下,用刻度盘相对固定指针的最大空程角判断侧隙大小。如用百分表直接与蜗轮齿面接触,困难,可在蜗轮轴上装一测量杆,如图所示。侧隙与空程角有如下的近似关系(蜗杆升角影响忽略不计):a=Cn360°*60/1000πzm=6.9Cn/zm式中Cn——侧隙,mm;

Z——蜗杆头数;

M——模数,mma——空程角,(°)。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二)间歇回转工作台的装配步骤:间歇回转工作台的安装应遵循先局部后整体的安装方法,首先对分立部件进行安装,然后把各个部件进行组合,完成整个间歇回转工作台的装配。

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1.蜗杆部分的装配(1)用轴承装配套筒将两个45(蜗杆用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装在18(蜗杆)的两端。注:圆锥滚子内圈的方向。(2)用轴承装配套筒将两个45(蜗杆用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分别装在两个69(轴承座(三))上,并把15(蜗杆轴轴承端盖(二))和47(蜗杆轴轴承端盖(一))分别固定在轴承座上。注:圆锥滚子外圈的方向。(3)将18(蜗杆)安装在两个69(轴承座(三))上,并把两个69(轴承座(三))固定在51(分度机构用底板)上。(4)在蜗杆的主动端装入相应键,并用53(轴端挡圈)将67(小齿轮(二))固定在蜗杆上。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2.锥齿轮部分的装配(1)在57(小锥齿轮轴)安装锥齿轮的部位装入相应的键,并将7(锥齿轮一)和58(轴套)装入。(2)将两个4(轴承座一)分别套在57(小锥齿轮轴)的两端,并用轴承装配套筒将四个角接触轴承以两个一组面对面的方式安装在46(小锥齿轮轴)上,然后将轴承装入轴承座。注:中间加12(间隔环一)、13(间隔环二)。(3)在57(小锥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装入φ15轴用弹性挡圈,将两个3(轴承座透盖一)固定到轴承座上。(4)将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在52(小锥齿轮底板)上。(5)在57(小锥齿轮轴)两端各装入相应键,用53(轴端挡圈)将63(大齿轮)、56(08B24链轮)固定在57(小锥齿轮轴)上。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

3.增速齿轮部分的装配(1)用轴承装配套筒将两个深沟球轴承装在10(齿轮增速轴)上,并在相应位置装入φ15轴用弹性挡圈。注:中间加12(间隔环一)和13(间隔环二)。(2)将安装好轴承的10(齿轮增速轴)装入4(轴承座一)中,并将11(轴承座透盖二)安装在轴承座上。(3)在10(齿轮增速轴)两端各装入相应的键,用53(轴端挡圈)将65(小齿轮一)、63(大齿轮)固定在10(齿轮增速轴)上。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4.蜗轮部分的装配(1)将50(蜗轮蜗杆用透盖)装在21(蜗轮轴)上,用轴承装配套筒将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装在21(蜗轮轴)上。(2)用轴承装配套筒将圆锥滚子的外圈装入49(轴承座二)中,将圆锥滚子轴承装入49(轴承座二)中,并将50(蜗轮蜗杆用透盖)固定在49(轴承座二)上。(3)在21(蜗轮轴)上安装蜗轮的部分安装相应的键,并将19(蜗轮)装在21(蜗轮轴)上,然后装入用20(圆螺母)固定。

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

5.槽轮拨叉部分的装配(1)用轴承装配套筒将深沟球轴承安装在39(槽轮轴)上,并装上φ17轴用弹性挡圈。(2)将39(槽轮轴)装入26(底板)中,并把42(底板轴承盖二)固定在26(底板)上。(3)在39(槽轮轴)的两端各加入相应的键分别用轴端挡圈、紧定螺钉将43(四槽轮)和35(法兰盘)固定在39(槽轮轴)上。(4)用轴承装配套筒将角接触轴承安装到26(底板)的另一轴承装配孔中,并将24(底板轴承盖一)安装到26(底板)上。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

6.整个工作台的装配(1)将51(分度机构用底板)安装在铸铁平台上。(2)通过49(轴承座二)将蜗轮部分安装在51(分度机构用底板)上。(3)将蜗杆部分安装在51(分度机构用底板)上,通过调整蜗杆的位置,使蜗轮、蜗杆正常啮合。(4)将70(立架)安装在51(分度机构用底板)上。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5)在21(蜗轮轴)先装上20(圆螺母)再装17(锁止弧)的位置装入相应键,并用23(圆螺母)将17(锁止弧)固定在21(蜗轮轴)上,再装上一个23(圆螺母)上面套上27(套管)。(6)调节四槽轮的位置,将四槽轮部分安装在70(支架)上,同时使21(蜗轮轴)轴端装入相应位置的轴承孔中,用28(蜗轮轴端用螺母)将蜗轮轴锁紧在深沟球轴承上。(7)将41(推力球轴承限位块)安装在26(底板)上,并将推力球轴承套在41(推力球轴承限位块)上。(8)通过35(法兰盘)将40(料盘)固定。(9)将增速齿轮部分安装在51(分度机构用底板)上,调整增速齿轮部分的位置,使63(大齿轮)和67(小齿轮二)正常啮合。(10)将锥齿轮部分安装在铸铁平台上,调节52(小锥齿轮用底板)的位置,使65(小齿轮一)和63(大齿轮)正常啮合。至此完成整个间歇回转工作台的安装与调整.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巡回指导:①第一次巡回指导:检查蜗杆部分的装配情况;②第二次巡回指导:检查锥齿轮部分的装配情四、结束辅导:点名清场五、课后作业:(1)写出锥齿轮装配要点。(2)写出蜗轮蜗杆装配要点任务三装配与调整间歇回转工作台和自动冲床机构

任务四

安装机械传动与运行机械系统

一、入门指导:1、组织教学:点名,检查学生人数、着装,工量具摆放情况。2、熟悉装配图:二、讲授新课:项目六机械传动的安装与调整

(一)相关知识:※、带传动机构的技术要求:带轮的安装要正确,其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任务四安装机械传动与运行机械系统

1.两带轮的中间平面应重合,轴线互相平行,一般倾斜角<1°,否则带易脱落或加快带侧面磨损2.带轮工作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3.2μm,过于粗糙、带易磨损,过于光滑,经济性差,且带易打滑。3.带的张紧力要适当,张紧力过小,不能传递一定的功率;过大,带、轴和轴承都将迅速磨损。4.小带轮上的包角不能小于120°,否则容易打滑。

任务四安装机械传动与运行机械系统

※、带与带轮的装配及检测方法(项目)1、带轮的装配:带轮孔与轴为过渡配合(H7/K6)。有少量过盈,同轴度较高,并且用紧固件(键和螺钉)作周向轴向固定。(1)、装配方法:装配时,清除安装面污物,并涂上润滑油,用锤子将带轮轻轻打入,或用螺旋工具将带轮压入轴上。

任务四安装机械传动与运行机械系统

(2)、检测方法:带轮装轴上后,要检测两带轮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可用钢板尺,靠在两轮端面上,通过塞尺来检测,一般两带轮的错位量<1mm。检查带轮的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量,一般情况用划线盘检查,要求较高时,用百分表检查,以保证带轮在轴上安装的正确性。

任务四安装机械传动与运行机械系统

2、传动带的安装:(1)、先将传动带套在小带轮槽中,然后套在大带轮上,边转动大轮边用螺钉旋具或铜棒将带拨入带轮槽中。(2)、张紧力的检测。在带与两轮的切点中点处,垂直于传动带加一载荷。通过挠度来检查张紧力大小。挠度y=0.016L(L是两切点距离)。常用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压在V带与带轮两切点中间处,能将V带按下15mm左右,平带10mm左右为宜。

任务四安装机械传动与运行机械系统

※、链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1、两链轮轴线必须平行,否则会加剧链条和链轮的磨损,降低传动平稳性并增加噪声。两轴线平行度可通过测量的方法检测。链轮在轴上必须保证周向和轴向固定(键和螺钉)2、两链轮之间轴向偏移量必须在要求范围内。一般两轮中心距小于500mm时,轴向偏移量不超过1mm;两轮中心距大于500mm时,轴向偏移量不超过2mm。(用平板尺与塞规检测)3、链轮的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量必须符合要求,链轮跳动量可用户划线盘或百分表进行检查。4、链条的下垂度要适当。过紧会加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