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绝密★启用前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12000—8000年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据此可知()A.湖南先民率先进入定居农业阶段 B.原始社会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C.该地区已经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 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据题干“距今约12000—8000年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有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陶器出土,这体现了长江流域在早期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D项正确;仅从该遗址不能得出湖南先民率先进入定居农业阶段,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中也没有关于贫富分化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云梦秦简《除吏律》《内史杂》中都有关于不得任用“废官”和罪犯的明确规定,即使受过较轻刑罚的人也不得担任低级官吏。《行书律》还规定:“不可诚仁者勿令。”这表明秦朝()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律法具有人文性的特征C.法律体系得以建立 D.重视对官吏的规范任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不得任用‘废官’和罪犯”“即使受过较轻刑罚的人也不得担任低级官吏”“不可诚仁者勿令”可知,秦朝以法律来规范官吏的任用,D项正确;秦朝主流治国理念依然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秦朝律法的人文性,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选拔官吏的法律规定,不能说明秦朝法律体系得以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3.如表为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状况表。这()家庭粮食总收入(石)赋税负担(石)赋税支出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田亩税人头税更赋总计1003—4<4<6约1313%A.体现了“与民休息”政策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C.彰显了“汉承秦制”的成效 D.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从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相对较轻,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相对较轻,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汉初轻徭薄赋,与民修养生息,无法体现“汉承秦制”的成效,且汉初推行黄老之学,而秦朝奉行法家学说,排除C项;材料涉及农民赋税缴纳情况,不能体现封建租佃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4.如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据此可得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C.模式三下阻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三种模式下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不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民族之间有对峙、有紧张,但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D项正确;模式一符合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当时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模式二符合北魏时期的民族关系,当时北魏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模式三符合元朝和清朝的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是魏晋时期部分诗句的摘录。这反映出该时期()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陆机竹松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杨街之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曹丕A.文学作品渗透社会教化 B.消极避世的精神风貌C.主流思想影响艺术风格 D.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些诗句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赞美,体现了魏晋时期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D项正确;材料中的诗句是对自然景观和现象的描述,未体现出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排除A项;仅凭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士人消极避世,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统治思想是儒学,诗句没有体现出艺术风格受到儒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6.《唐会要》称:大历(766-779年)末,每岁“通天下之财而计其所入,总1200万贯,而盐利过半”,租调收入不足600万贯。而建中二年(781年),仅两税收入就高达“13506075贯”。这反映出两税法的实施()A.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B.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C.扭转了唐朝衰落局面 D.抑制了土地兼并趋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两税法实行前,国家租调收入不足600万贯,实施后,两税收入高达13506075贯,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增加了国家税收,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简化名目,固定收税时间,初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排除B项;两税法未能扭转唐朝衰落的局面,无法抑制土地兼并趋势,排除C、D两项。故选A项。7.景德四年(1007年),各路设置主管刑狱的提点刑狱司,与转运司同为一路之行政长官,并各自向中央政府负责;熙宁二年(1069年),又于各路置提举常平司,分转运司之财权并主管赈济等事务;至乾道六年(1170年),各路主管军政、兼管民事的安抚司设置宣告完成。这说明宋代()A.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B.重文轻武氛围浓厚C.沿用唐朝藩镇以加强地方控制 D.官僚政治相对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主管刑狱的提点刑狱司”“分转运司之财权并主管赈济等事务”“主管军政、兼管民事的安抚司”可知,宋代不断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能体现重文轻武氛围,排除B项;沿用唐朝藩镇以加强地方控制,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宋代官僚政治相对完善的主要表现是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8.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C.中央集权强化 D.主流思想的演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士大夫与唐朝相比,从唐朝盛行的剧烈户外运动,演变为安静休闲的益智类游戏等项目,这与唐宋时期儒学复兴,儒家思想再次成为主导思想具有重要的联系,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思想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没有描述选官制度,排除A项;唐宋士大夫休闲生活的变化与主流思想的变化相关,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其原因,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9.明朝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较少。由于元末战乱,青料来源受阻,青花瓷器多使用国产料制作,导致颜色不佳,色泽暗哑。洪武之后的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胎质釉料精细,一般用的是进口料。这种进口料含铁量较高,制成的瓷器造型多样,装饰典雅。这表明()A.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B.中国已逐渐融入世界市场C.青花瓷是外销主要商品 D.对外交流推动制瓷业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胎质釉料精细,一般用的是进口料”可知,青花瓷器在原料上受到外来影响,这体现了对外交流对制瓷业的推动,D项正确;仅从制瓷业的发展不能直接得出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排除A项;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商品的外销情况,不能说明青花瓷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0.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职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的就是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而能够使得信息收集更为广泛、决策更为高效,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是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的书写主体并不是普通民众,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排除B项;密折制没有取代军机处的职能,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康熙乾隆年间,苏州出现了被称为“棉庄”的地方,它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此现象()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C.表明传统的产业结构逐渐走向解体 D.基于民营手工业占主导的现实〖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可知棉庄充当了促进棉花、棉布进行市场流通的角色,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中必须存在雇佣关系,而材料中只能体现流通关系,排除A项;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产业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棉庄”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农户从事棉布生产属于家庭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B项。12.如图为1931年在罗马出土的浮雕石棺。该石棺建造于2世纪,棺体四周以希腊化的写实手法雕刻了一场战争场景:罗马军队击败并屠杀着北方蛮族。该石棺可以印证()A.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B.罗马对希腊文明的借鉴和吸收C.罗马共和国的繁荣 D.奴隶的反抗造成罗马政局动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世纪(罗马)。根据材料“该石棺建造于2世纪”可知,该时期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反映战斗场景的石棺用了希腊化的写实手法,可以印证罗马帝国在文化艺术上对希腊文明的借鉴和吸收,B项正确;罗马和希腊同属西方,不存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排除A项;该石棺建造于2世纪,属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项;该石棺描绘的是罗马与北方蛮族的战争场景,未涉及奴隶的反抗,排除D项。故选B项。13.正如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稍有历史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实际上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对沿途各国、对我们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影响既广且深。倘若没有这样一条路,这些国家今天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材料意在说明()A.丝绸之路是中西方重要商路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丝绸之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D.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学者季羡林把丝绸之路比作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强调丝绸之路对沿途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即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项正确;虽然丝绸之路确实是一条重要商路,但材料中更强调的是其文化交流的功能,而非商业功能,排除A项;虽然丝绸之路确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但材料中并未将其作为重点,排除C项;“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与材料中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不符,材料并未表明没有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就无法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4.在危地马拉的历史上,欧洲中间商为了招募大量农业季节工,带着乐队和烈酒来到印第安人居住的高山,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后,让他们在卖身契上画押。时至今日,印第安人仍被冠以“嗜酒如命”的恶名。这反映出()A.殖民主义与种族歧视的隐秘联系 B.第三世界国家丧失国际话语权C.拉美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妥协性 D.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向纵深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欧洲殖民者为招募大量农业季节工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后,让他们在卖身契上画押。反而使印第安人被冠以“嗜酒如命”的恶名,可知殖民主义与种族歧视的隐秘联系,A项正确;“丧失国际话语权”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拉美的反抗,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危地马拉一地的历史,不能代替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1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 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整个非西方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现代化历程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度过的,B项正确;“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属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社会主义在中俄确立只是西方文明衍生的体制之一,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独立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3年底,“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人们多角度沉浸体验石窟艺术,从而减少了因为游客实地参观而给石窟带来的危害。网友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也可以观看此展。这说明文物保护()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 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23年中国。“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使用现代数字科技,既实现了游客对石窟艺术的多角度沉浸体验,又减少了给石窟带来的危害,是一种现代的文物展示和保护模式,体现了适应时代的现代性,B项正确;材料仅提及石窟艺术一种,不能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确保”说法绝对,排除C项;该展览主要是展现石窟艺术,而非还原历史,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职任天下之重,群心所归,惟须贤佐,以成圣化。愿君侯大开萧相国求贤之路,1选举之门。既得其人,接以周公之士之意。”:……丞相要负责“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对地方郡国长官,“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丞相田蚡上书:“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之。”上曰:“此丞相事,何请?”——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下)》材料二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丞相的职权,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丞相权力变化的趋势。(2)根据材料二,判断黄宗羲对明朝废丞相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结合所学,概括提出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答案〗(1)职权: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考察全国官员和司法事务。趋势: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和削弱,直至明初废除宰相。(2)态度:黄宗羲反对废除宰相。理由:黄宗羲认为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大大强化,加重了政治的腐败。新变化:对传统儒学和君主专制进行批判,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新思想。〖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汉代丞相的职权:根据“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之”等信息可知,主要是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考察全国官员和司法事务。中国古代丞相权力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再到明朝初年废除丞相制度,因此可得出趋势是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和削弱,直至明初废除宰相。【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态度:根据“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可知,黄宗羲对明朝废丞相是持反对态度。理由:根据“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和所学可知,黄宗羲认为明初废除丞相制度后,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由此使得明代的君主专制大大强化,加重了腐败。明朝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对传统儒学和君主专制进行批判,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新思想。18.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世界上众多的远古文明中,玛猴文明是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然而,它却在500年前像这一样消失了,大约在10世纪,高耸的金字塔,庄严的神殿,精美的纪年石碑,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以及那些象形文字、历法、宗教……这些累累硕果都掩埋在了丛林之中,泥土之下。——摘编自赵刘阳、程垫丰、王智力《“失落”的文化遗产——玛雅文明》材料二拉美印第安各文明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看是落后于东半球各文明的。早在文明诞生初,西亚、北非、南欧诸文明便有了较多的交往,这些文明后来又与印度文明乃至于东亚文号发生交往……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古代人类文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他们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且极端孤立隔绝的状态。——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取得了哪些成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印第安文明消失的原因。〖答案〗(1)成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发明了“玛雅历”;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建造了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2)原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成就:由材料一“大约在10世纪,高耸的金字塔,庄严的神殿,精美的纪年石碑,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以及那些象形文字、历法、宗教……这些累累硕果都掩埋在了丛林之中,泥土之下”可得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发明了“玛雅历”;结合所学可知,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建造了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美洲)。原因:由材料二“拉美印第安各文明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看是落后于东半球各文明的。”“他们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且极端孤立隔绝的状态”可得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由材料二“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可得出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结合所学可得出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时期,除了长期与中国保持友好交往的国家外,一些因中原内乱、道路阻断一度与中国暂时中断交往的国家,重新恢复了与中国的友好交往,一些从未与中国有过交往关系的国家,也在唐朝繁盛景象的吸引下,派使臣来到中国。官方交流以使臣来往为主。几乎所有见诸文献记载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都曾以政府的名义向唐王朝贡奉方物,表达了开展正式官方交往的意向。不少僧人抱着求法取经或弘扬佛法的目的走出了国门,民间商人也积极到国外贩卖货物,直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大批外国使臣、商人前来中国,并与中国人共同生活。在长期的直接交往中,外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摘编自孙永如《唐代对外交流与小说》材料二1582年(万历十年),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应召前往中国。他从西方带来了圣母像、近代世界地图和三棱镜等,其中还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1584年,利玛窦制作并印行《坤舆万国全图》,这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从1594年起,利玛窦开始蓄发留须,并穿起了当时儒士的服装。1595年,他写作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1601年抵达北京,进呈自鸣钟、圣经、大型地图、击弦古钢琴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他第一次将中国先贤大儒的经典摆在了欧罗巴人的眼前,并将中国的文官政治、官员选拔制度、监察制度乃至翰林院、私塾、园林等绘声绘色地介绍给了遥远的西欧。——摘编自魏巍《利玛窦与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利玛窦在中西文明交流中的作用。〖答案〗(1)交往范围广;官方与民间交往并举;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特征;突破政治、经济交流界限,向社会生活方面深化。(2)传播了西方科学;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为启蒙运动提供借鉴。(任答3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除了长期与中国保持友好交往的国家外,一些因中原内乱、道路阻断一度与中国暂时中断交往的国家,重新恢复了与中国的友好交往,一些从未与中国有过交往关系的国家,也在唐朝繁盛景象的吸引下,派使臣来到中国”得出交往范围广。根据材料一“官方交流以使臣来往为主...民间商人也积极到国外贩卖货物”得出官方与民间交往并举。根据材料一“大批外国使臣、商人前来中国,并与中国人共同生活。在长期的直接交往中,外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出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特征;突破政治、经济交流界限,向社会生活方面深化。【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作用:根据材料二“他从西方带来了圣母像、近代世界地图和三棱镜等”得出传播了西方科学,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二“他第一次将中国先贤大儒的经典摆在了欧罗巴人的眼前,并将中国的文官政治、官员选拔制度、监察制度乃至翰林院、私塾、园林等绘声绘色地介绍给了遥远的西欧”得出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为启蒙运动提供借鉴。根据所学知识得出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发展演变历程,如表所述。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00年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文明核心,并向周边辐射夏商周时期中华文化初创期和奠基时期。文化认同初步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趋势明显。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多隋唐时期中华文化以宏博和辉煌著称。文化的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突出宋辽西夏金至元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新的文化不断出现,先是中学西传,后出现西学东渐——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等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围绕“中华文化的演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有原因分析、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答案〗中华文化的演变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没有中断的文化之一,其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华文明在起源的地理位置上并不集中于一地,多处都有文明起源的遗迹,起源上具有多元性,不同地区也呈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但随着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中华文化又呈现大一统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不同地区的文化又有相似之处,比如发掘出的玉器虽在形状上有所不同,但玉器所蕴含的含义和用处基本一致,即此时文化已经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夏商西周时期,随着早期国家的建立,特别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文化向边疆地区的传播,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逐渐形成。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呈现地区特色的同时,文化的大一统趋势明显,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隋唐时期,社会开放,文化创新性、融合性突出,在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下,中华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的同时,地方文化也得到发展。由此可知,随着统一政权的建立,中化文化在呈现地区特色的同时,文化大一统的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特点。〖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围绕“中华文化的演变”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文化呈现多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文明核心,并向周边辐射”,可得出观点中华文化的演变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其次,围绕观点进行论述,阐述要有原因分析、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可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的原因和发展历程进行论述,如:中华文明在起源的地理位置上并不集中于一地,多处都有文明起源的遗迹,起源上具有多元性,不同地区也呈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但随着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中华文化又呈现大一统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不同地区的文化又有相似之处,比如发掘出的玉器虽在形状上有所不同,但玉器所蕴含的含义和用处基本一致,即此时文化已经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夏商西周时期,随着早期国家的建立,特别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文化向边疆地区的传播,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逐渐形成。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呈现地区特色的同时,文化的大一统趋势明显,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隋唐时期,社会开放,文化创新性、融合性突出,在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下,中华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的同时,地方文化也得到发展。最后,回扣主题,得出结论,总结提升,随着统一政权的建立,中化文化在呈现地区特色的同时,文化大一统的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特点。绝密★启用前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约12000—8000年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据此可知()A.湖南先民率先进入定居农业阶段 B.原始社会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C.该地区已经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 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据题干“距今约12000—8000年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有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和陶器出土,这体现了长江流域在早期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D项正确;仅从该遗址不能得出湖南先民率先进入定居农业阶段,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中也没有关于贫富分化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云梦秦简《除吏律》《内史杂》中都有关于不得任用“废官”和罪犯的明确规定,即使受过较轻刑罚的人也不得担任低级官吏。《行书律》还规定:“不可诚仁者勿令。”这表明秦朝()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律法具有人文性的特征C.法律体系得以建立 D.重视对官吏的规范任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不得任用‘废官’和罪犯”“即使受过较轻刑罚的人也不得担任低级官吏”“不可诚仁者勿令”可知,秦朝以法律来规范官吏的任用,D项正确;秦朝主流治国理念依然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秦朝律法的人文性,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选拔官吏的法律规定,不能说明秦朝法律体系得以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3.如表为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状况表。这()家庭粮食总收入(石)赋税负担(石)赋税支出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田亩税人头税更赋总计1003—4<4<6约1313%A.体现了“与民休息”政策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C.彰显了“汉承秦制”的成效 D.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从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相对较轻,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相对较轻,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汉初轻徭薄赋,与民修养生息,无法体现“汉承秦制”的成效,且汉初推行黄老之学,而秦朝奉行法家学说,排除C项;材料涉及农民赋税缴纳情况,不能体现封建租佃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4.如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据此可得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C.模式三下阻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D.三种模式下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不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民族之间有对峙、有紧张,但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D项正确;模式一符合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当时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之间并非一直紧张,排除A项;模式二符合北魏时期的民族关系,当时北魏并未统一全国,排除B项;模式三符合元朝和清朝的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是魏晋时期部分诗句的摘录。这反映出该时期()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陆机竹松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杨街之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曹丕A.文学作品渗透社会教化 B.消极避世的精神风貌C.主流思想影响艺术风格 D.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些诗句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赞美,体现了魏晋时期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D项正确;材料中的诗句是对自然景观和现象的描述,未体现出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排除A项;仅凭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士人消极避世,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统治思想是儒学,诗句没有体现出艺术风格受到儒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6.《唐会要》称:大历(766-779年)末,每岁“通天下之财而计其所入,总1200万贯,而盐利过半”,租调收入不足600万贯。而建中二年(781年),仅两税收入就高达“13506075贯”。这反映出两税法的实施()A.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B.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C.扭转了唐朝衰落局面 D.抑制了土地兼并趋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两税法实行前,国家租调收入不足600万贯,实施后,两税收入高达13506075贯,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增加了国家税收,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简化名目,固定收税时间,初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排除B项;两税法未能扭转唐朝衰落的局面,无法抑制土地兼并趋势,排除C、D两项。故选A项。7.景德四年(1007年),各路设置主管刑狱的提点刑狱司,与转运司同为一路之行政长官,并各自向中央政府负责;熙宁二年(1069年),又于各路置提举常平司,分转运司之财权并主管赈济等事务;至乾道六年(1170年),各路主管军政、兼管民事的安抚司设置宣告完成。这说明宋代()A.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B.重文轻武氛围浓厚C.沿用唐朝藩镇以加强地方控制 D.官僚政治相对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主管刑狱的提点刑狱司”“分转运司之财权并主管赈济等事务”“主管军政、兼管民事的安抚司”可知,宋代不断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能体现重文轻武氛围,排除B项;沿用唐朝藩镇以加强地方控制,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宋代官僚政治相对完善的主要表现是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8.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C.中央集权强化 D.主流思想的演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朝士大夫与唐朝相比,从唐朝盛行的剧烈户外运动,演变为安静休闲的益智类游戏等项目,这与唐宋时期儒学复兴,儒家思想再次成为主导思想具有重要的联系,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思想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没有描述选官制度,排除A项;唐宋士大夫休闲生活的变化与主流思想的变化相关,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其原因,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9.明朝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较少。由于元末战乱,青料来源受阻,青花瓷器多使用国产料制作,导致颜色不佳,色泽暗哑。洪武之后的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胎质釉料精细,一般用的是进口料。这种进口料含铁量较高,制成的瓷器造型多样,装饰典雅。这表明()A.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B.中国已逐渐融入世界市场C.青花瓷是外销主要商品 D.对外交流推动制瓷业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胎质釉料精细,一般用的是进口料”可知,青花瓷器在原料上受到外来影响,这体现了对外交流对制瓷业的推动,D项正确;仅从制瓷业的发展不能直接得出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排除A项;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商品的外销情况,不能说明青花瓷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0.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职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的就是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而能够使得信息收集更为广泛、决策更为高效,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是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项;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的书写主体并不是普通民众,所以密折制并不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排除B项;密折制没有取代军机处的职能,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康熙乾隆年间,苏州出现了被称为“棉庄”的地方,它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此现象()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体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C.表明传统的产业结构逐渐走向解体 D.基于民营手工业占主导的现实〖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棉庄储存棉花,卖给农户;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再把棉布卖给市民”,可知棉庄充当了促进棉花、棉布进行市场流通的角色,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中必须存在雇佣关系,而材料中只能体现流通关系,排除A项;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产业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排除C项;“棉庄”收购农户生产的棉布,农户从事棉布生产属于家庭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B项。12.如图为1931年在罗马出土的浮雕石棺。该石棺建造于2世纪,棺体四周以希腊化的写实手法雕刻了一场战争场景:罗马军队击败并屠杀着北方蛮族。该石棺可以印证()A.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B.罗马对希腊文明的借鉴和吸收C.罗马共和国的繁荣 D.奴隶的反抗造成罗马政局动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世纪(罗马)。根据材料“该石棺建造于2世纪”可知,该时期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反映战斗场景的石棺用了希腊化的写实手法,可以印证罗马帝国在文化艺术上对希腊文明的借鉴和吸收,B项正确;罗马和希腊同属西方,不存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排除A项;该石棺建造于2世纪,属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项;该石棺描绘的是罗马与北方蛮族的战争场景,未涉及奴隶的反抗,排除D项。故选B项。13.正如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稍有历史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实际上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对沿途各国、对我们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影响既广且深。倘若没有这样一条路,这些国家今天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材料意在说明()A.丝绸之路是中西方重要商路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丝绸之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D.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学者季羡林把丝绸之路比作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强调丝绸之路对沿途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即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项正确;虽然丝绸之路确实是一条重要商路,但材料中更强调的是其文化交流的功能,而非商业功能,排除A项;虽然丝绸之路确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但材料中并未将其作为重点,排除C项;“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与材料中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不符,材料并未表明没有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就无法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4.在危地马拉的历史上,欧洲中间商为了招募大量农业季节工,带着乐队和烈酒来到印第安人居住的高山,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后,让他们在卖身契上画押。时至今日,印第安人仍被冠以“嗜酒如命”的恶名。这反映出()A.殖民主义与种族歧视的隐秘联系 B.第三世界国家丧失国际话语权C.拉美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妥协性 D.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向纵深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欧洲殖民者为招募大量农业季节工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后,让他们在卖身契上画押。反而使印第安人被冠以“嗜酒如命”的恶名,可知殖民主义与种族歧视的隐秘联系,A项正确;“丧失国际话语权”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拉美的反抗,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危地马拉一地的历史,不能代替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1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 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整个非西方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现代化历程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度过的,B项正确;“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属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社会主义在中俄确立只是西方文明衍生的体制之一,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独立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3年底,“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人们多角度沉浸体验石窟艺术,从而减少了因为游客实地参观而给石窟带来的危害。网友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也可以观看此展。这说明文物保护()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 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23年中国。“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使用现代数字科技,既实现了游客对石窟艺术的多角度沉浸体验,又减少了给石窟带来的危害,是一种现代的文物展示和保护模式,体现了适应时代的现代性,B项正确;材料仅提及石窟艺术一种,不能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确保”说法绝对,排除C项;该展览主要是展现石窟艺术,而非还原历史,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职任天下之重,群心所归,惟须贤佐,以成圣化。愿君侯大开萧相国求贤之路,1选举之门。既得其人,接以周公之士之意。”:……丞相要负责“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对地方郡国长官,“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丞相田蚡上书:“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之。”上曰:“此丞相事,何请?”——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下)》材料二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丞相的职权,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丞相权力变化的趋势。(2)根据材料二,判断黄宗羲对明朝废丞相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结合所学,概括提出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答案〗(1)职权: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考察全国官员和司法事务。趋势: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和削弱,直至明初废除宰相。(2)态度:黄宗羲反对废除宰相。理由:黄宗羲认为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大大强化,加重了政治的腐败。新变化:对传统儒学和君主专制进行批判,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新思想。〖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汉代丞相的职权:根据“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之”等信息可知,主要是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考察全国官员和司法事务。中国古代丞相权力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再到明朝初年废除丞相制度,因此可得出趋势是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和削弱,直至明初废除宰相。【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态度:根据“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可知,黄宗羲对明朝废丞相是持反对态度。理由:根据“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和所学可知,黄宗羲认为明初废除丞相制度后,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由此使得明代的君主专制大大强化,加重了腐败。明朝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对传统儒学和君主专制进行批判,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新思想。18.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世界上众多的远古文明中,玛猴文明是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然而,它却在500年前像这一样消失了,大约在10世纪,高耸的金字塔,庄严的神殿,精美的纪年石碑,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以及那些象形文字、历法、宗教……这些累累硕果都掩埋在了丛林之中,泥土之下。——摘编自赵刘阳、程垫丰、王智力《“失落”的文化遗产——玛雅文明》材料二拉美印第安各文明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看是落后于东半球各文明的。早在文明诞生初,西亚、北非、南欧诸文明便有了较多的交往,这些文明后来又与印度文明乃至于东亚文号发生交往……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古代人类文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他们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且极端孤立隔绝的状态。——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取得了哪些成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印第安文明消失的原因。〖答案〗(1)成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发明了“玛雅历”;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建造了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2)原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成就:由材料一“大约在10世纪,高耸的金字塔,庄严的神殿,精美的纪年石碑,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以及那些象形文字、历法、宗教……这些累累硕果都掩埋在了丛林之中,泥土之下”可得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发明了“玛雅历”;结合所学可知,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建造了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美洲)。原因:由材料二“拉美印第安各文明的生产力水平,从总体上看是落后于东半球各文明的。”“他们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且极端孤立隔绝的状态”可得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由材料二“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可得出自然环境不利于对外经济交流;结合所学可得出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与征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时期,除了长期与中国保持友好交往的国家外,一些因中原内乱、道路阻断一度与中国暂时中断交往的国家,重新恢复了与中国的友好交往,一些从未与中国有过交往关系的国家,也在唐朝繁盛景象的吸引下,派使臣来到中国。官方交流以使臣来往为主。几乎所有见诸文献记载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都曾以政府的名义向唐王朝贡奉方物,表达了开展正式官方交往的意向。不少僧人抱着求法取经或弘扬佛法的目的走出了国门,民间商人也积极到国外贩卖货物,直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大批外国使臣、商人前来中国,并与中国人共同生活。在长期的直接交往中,外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摘编自孙永如《唐代对外交流与小说》材料二1582年(万历十年),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应召前往中国。他从西方带来了圣母像、近代世界地图和三棱镜等,其中还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1584年,利玛窦制作并印行《坤舆万国全图》,这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