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14622第1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概述 3226611.1水资源与水环境基本概念 3104281.1.1水资源 370431.1.2水环境 432891.2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环境问题 4163881.2.1水资源状况 493211.2.2水环境问题 48261.3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429114第2章水资源保护策略 5144822.1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5213652.2水资源保护行政管理 53142.3水资源保护技术措施 522162第3章水环境治理技术 6278463.1水环境治理概述 643263.2废水处理技术 6133103.2.1物理处理技术 644133.2.2化学处理技术 618213.2.3生物处理技术 664233.3河流湖泊治理技术 6294493.3.1底泥疏浚 7137003.3.2人工增氧 7156923.3.3水生植物修复 7142643.4生态修复技术 7217203.4.1人工湿地 7213143.4.2水生生物群落调控 796853.4.3河流生态修复 759103.4.4湖泊生态修复 720757第4章水污染防治 7245184.1水污染防治概述 730334.2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852764.2.1工业废水来源及特点 8212614.2.2工业废水防治措施 8200894.3生活污水污染防治 8136134.3.1生活污水来源及特点 8160264.3.2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8205804.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873604.4.1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及特点 8201444.4.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824390第5章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 8143435.1水资源利用与配置原则 9217965.1.1公平性原则 9294035.1.2效率原则 9145935.1.3生态环境保障原则 9198115.1.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9198895.2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 9324095.2.1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9224915.2.2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9173655.2.3湖泊、水库资源的合理利用 996275.3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 9103295.3.1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972565.3.2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 9118735.3.3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 10179605.4跨区域水资源配置 1034265.4.1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规划 10254615.4.2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 1060545.4.3跨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 1027337第6章降水与水资源 10105996.1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 10286466.1.1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10220336.1.2降水水质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10298346.1.3降水对水生态的影响 10277406.2降水资源的利用与调控 11308826.2.1降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11287546.2.2降水资源的调控措施 1132456.2.3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11252246.3降水预报与预警 111616.3.1降水预报技术 1197406.3.2降水预警体系 11231866.3.3降水预报与预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18922第7章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1235247.1水环境保护概述 11288817.2水体生态保护与修复 12206997.2.1水体生态保护 12305927.2.2水体生态修复 1214637.3湿地保护与建设 1244297.3.1湿地保护 12219657.3.2湿地建设 12298787.4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2113157.4.1水土保持 12319377.4.2生态建设 1319192第8章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13291488.1水资源监测技术 1353828.1.1监测目的与任务 13160528.1.2监测方法 13143628.1.3监测技术 1363488.2水质监测与评价 13162478.2.1水质监测方法 1389338.2.2水质评价标准 1374898.2.3水质评价方法 14326188.3水资源信息化管理 14265328.3.1水资源数据库建设 14152358.3.2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14123368.3.3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 14326378.4水资源应急管理与调度 14202388.4.1水资源应急预案 1460488.4.2水资源应急监测 1423088.4.3水资源调度 1416573第9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 14282489.1国内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 14158449.1.1案例一: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 145359.1.2案例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 15105409.1.3案例三:海绵城市建设 15297729.2国外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 15162549.2.1案例一:美国特拉华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15202619.2.2案例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水资源管理 15101549.2.3案例三:新加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5138559.3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1530560第10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 16401310.1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现状 16326810.1.1产业规模与结构 162994210.1.2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161886010.1.3区域发展差异 162473010.2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市场需求与前景 162606210.2.1市场需求 16733610.2.2市场前景 163056910.3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产业政策与措施 171257910.3.1政策法规 17363310.3.2政策措施 172316310.4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172430410.4.1产业发展趋势 172739710.4.2产业发展建议 17第1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概述1.1水资源与水环境基本概念1.1.1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1.2水环境水环境是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及其相互转换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2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环境问题1.2.1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水资源较为匮乏。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水资源较丰富,冬春季水资源较少。1.2.2水环境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饮水安全和生态平衡。(2)水资源短缺: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等水资源短缺问题。(3)水生态破坏:过度开发、乱采滥挖、湿地萎缩等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4)水灾害: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导致洪涝、干旱等水灾害风险上升。1.3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是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生存、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对于实现以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保障饮水安全: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2)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灾害防御能力,减轻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5)推动绿色发展:强化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第2章水资源保护策略2.1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在多级法律规范基础之上,旨在全面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合理利用与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宪法:明确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水法: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监督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制度。(3)环境保护法:对水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要求。(4)水土保持法:针对水土流失防治、生态修复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5)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2.2水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水资源保护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规划管理:依据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制定各级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2)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保障水资源合理配置。(3)水资源保护监督: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监督体系,对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保证水环境质量。(5)应急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水事件的能力。2.3水资源保护技术措施水资源保护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地保护:加强水源地保护,保证水源地水质安全。(2)水资源节约: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水环境治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治理,恢复水生态环境。(4)水资源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水资源状况,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5)生态修复: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受损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6)水资源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第3章水环境治理技术3.1水环境治理概述水环境治理是指针对水体污染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整治,恢复其自然属性,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废水处理、河流湖泊治理及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3.2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3.2.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分离废水中的污染物,如沉淀、过滤、离心等。适用于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3.2.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使之无害化或易于分离。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有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离子交换等。3.2.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3.3河流湖泊治理技术针对河流湖泊污染问题,可采取以下治理技术:3.3.1底泥疏浚底泥疏浚是通过物理方法清除河湖底部污染底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改善水质。3.3.2人工增氧人工增氧技术通过向水体中注入氧气,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3.3.3水生植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降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浓度,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生态。3.4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恢复和重建受污染水体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生态修复技术:3.4.1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同时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3.4.2水生生物群落调控通过引入或去除特定物种,调整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恢复水体生态平衡。3.4.3河流生态修复针对河流生态系统破坏问题,采取河道整治、生态护岸、生态补水等措施,恢复河流生态系统。3.4.4湖泊生态修复湖泊生态修复主要采取控源截污、底泥疏浚、生态补水、植被恢复等措施,提高湖泊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第4章水污染防治4.1水污染防治概述水污染防治是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三个方面对水污染防治进行阐述。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防控和治理,旨在保障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水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4.2工业废水污染防治4.2.1工业废水来源及特点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废水、冷却水、清洗水等。其特点是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处理难度大。4.2.2工业废水防治措施(1)加强源头控制,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产生。(2)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3)实施废水排放许可制度,严格监管企业废水排放。(4)鼓励企业进行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实现废水资源化。4.3生活污水污染防治4.3.1生活污水来源及特点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服务业等,其特点是污染物浓度较低、水量大、排放分散。4.3.2生活污水防治措施(1)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2)推广生活污水源头分离技术,减轻污水处理压力。(3)实施污水排放许可制度,保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4)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管理。4.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4.4.1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及特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使用、养殖业等,其特点是污染范围广、排放分散、难以监测和控制。4.4.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3)加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预警,为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第5章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5.1水资源利用与配置原则5.1.1公平性原则水资源的利用与配置应遵循公平性原则,保证各用水户的合法权益,合理分配水资源,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以及不同区域的水资源需求。5.1.2效率原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5.1.3生态环境保障原则保障水生态环境用水,维护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5.1.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水资源保护,预防水污染,强化水资源利用与配置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保障水资源安全。5.2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5.2.1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提高降水收集和利用效率,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减少地表径流损失。5.2.2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规划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河流生态流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2.3湖泊、水库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湖泊、水库的管理,科学制定湖泊、水库的调度方案,合理利用湖泊、水库水资源,保证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5.3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5.3.1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掌握地下水资源分布、储量、水质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5.3.2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根据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合理规划地下水开发,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问题。5.3.3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加强地下水保护,预防地下水污染,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4跨区域水资源配置5.4.1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规划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制定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优化配置。5.4.2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加强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满足不同区域的水资源需求。5.4.3跨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建立健全跨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调配过程中的协调与监管,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的落实。第6章降水与水资源6.1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降水是水资源形成的主要来源,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具有重大影响。本节主要分析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决定了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我国降水量分布不均,表现为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也存在较大波动,对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可利用性产生影响。6.1.2降水水质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降水过程中,大气中的污染物会降水一同沉降,影响水资源质量。降水水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利用。6.1.3降水对水生态的影响降水对水生态具有直接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决定了水生态系统的水量状况,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降水过程中的污染物沉降也会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6.2降水资源的利用与调控合理利用和调控降水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探讨以下方面内容:6.2.1降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降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主要包括雨水收集、雨水渗透、雨水调蓄等。通过这些措施,将降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6.2.2降水资源的调控措施降水资源的调控措施包括人工降雨、水库调节、水土保持等。这些措施可以改变降水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提高水资源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6.2.3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旨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水资源合理调配、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需求管理等措施,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6.3降水预报与预警降水预报与预警是预防和减轻降水灾害、合理利用降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6.3.1降水预报技术降水预报技术包括数值天气预报、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对未来的降水情况进行预测,为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6.3.2降水预警体系降水预警体系主要包括预警信息发布、预警接收和响应等环节。建立完善的降水预警体系,有助于及时应对降水灾害,降低灾害损失。6.3.3降水预报与预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降水预报与预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水库调度、防洪减灾、水资源合理调配等方面。通过应用降水预报与预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风险。第7章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7.1水环境保护概述水环境保护是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污染,保障水资源质量,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活动。本章主要从水体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保护与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探讨水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7.2水体生态保护与修复7.2.1水体生态保护(1)加强水功能区划分,明确水功能区管理要求;(2)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降低污染物入水体负荷;(3)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4)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强化水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7.2.2水体生态修复(1)采用生物技术、物理方法等技术手段,修复受损水体生态系统;(2)实施生态调度,改善水生生物生境;(3)开展增殖放流,恢复水生生物资源;(4)加强生态补水,维持水体生态平衡。7.3湿地保护与建设7.3.1湿地保护(1)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制度;(2)开展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掌握湿地资源动态变化;(3)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恢复湿地生态功能;(4)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7.3.2湿地建设(1)科学规划湿地建设,保证湿地功能的发挥;(2)采用人工湿地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3)构建湿地景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4)发挥湿地碳汇功能,助力应对气候变化。7.4水土保持生态建设7.4.1水土保持(1)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减少水土流失发生;(2)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恢复植被覆盖;(3)推广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4)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掌握水土流失动态。7.4.2生态建设(1)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系统功能;(2)构建生态廊道,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3)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4)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双赢。第8章水资源监测与管理8.1水资源监测技术8.1.1监测目的与任务水资源监测旨在掌握水体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变化情况,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任务包括:收集水文、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数据,评估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8.1.2监测方法水资源监测方法包括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地面监测主要包括水文站、水位站、水质监测站等常规监测设施;遥感监测则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大范围、快速的水资源信息。8.1.3监测技术(1)水文监测技术: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如雷达水位计、超声波流量计等,实现远程、实时、连续的水文数据采集。(2)水质监测技术:利用光谱分析、生物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水质参数的快速、准确检测。(3)水生态监测技术:采用无人机、水下等设备,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对水生态进行长期、动态监测。8.2水质监测与评价8.2.1水质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快速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现场快速监测主要用于突发性水污染的应急监测;实验室分析则对水样进行详细的化学、生物、物理等指标检测。8.2.2水质评价标准参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水质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等。8.2.3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法以单一水质指标评价水体质量;综合评价法则综合考虑多个水质指标,对水体质量进行综合评定。8.3水资源信息化管理8.3.1水资源数据库建设构建包含水文、水质、水生态等方面数据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分析。8.3.2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8.3.3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合水资源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8.4水资源应急管理与调度8.4.1水资源应急预案制定针对突发性水污染、干旱、洪涝等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8.4.2水资源应急监测建立应急监测体系,对突发性水污染进行快速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实时数据支持。8.4.3水资源调度根据水资源现状和需求,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在应急情况下,及时调整调度方案,保证水资源安全。第9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9.1国内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9.1.1案例一: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是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的典型范例。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企业履行了环保责任,公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格局。9.1.2案例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保证调水水质,工程沿线采取了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措施。通过实施污染源治理、水质监测、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等多项措施,有效保障了调水水质安全,为沿线地区提供了优质水资源。9.1.3案例三:海绵城市建设我国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城市雨水收集、调蓄、渗透、净化、利用等手段,实现雨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如深圳市、上海市等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9.2国外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9.2.1案例一:美国特拉华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特拉华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采用了企业、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的模式。通过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法规、实施污染源控制、推行流域管理、开展国际合作等措施,特拉华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9.2.2案例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水资源管理墨累达令流域水资源管理采用了综合性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水权分配、水资源调配、生态修复、节水等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澳大利亚在保障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改善了流域水环境。9.2.3案例三:新加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新加坡作为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通过实施雨水收集、海水淡化、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新加坡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保证了水环境质量的优良。9.3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1)主导是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各级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工作。(2)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