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_第1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_第2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_第3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_第4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哲学与人生本节课内容01021.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1.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2.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导入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程有无规律可循?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学习本课,我们将理解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将人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导入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习近平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阅读与思考工厂劳动牧区放牧田间劳动思考:马克思的这些话说明了什么?怎样理解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课本84页谈一谈A这是什么物质生产活动?

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的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习近平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阅读与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工厂劳动牧区放牧田间劳动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生存首先要获取吃、穿、住、用、行等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物质生产活动就一刻也不能停止。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生活所需要

的物质资料,促进新的生

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

产生,在推动经济繁荣的

同时生产出新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的进

步。从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来看,在18世纪中期之前,人类文明总体上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9世纪后半叶,电力设备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第一,石油资源枯竭。全世界能源消耗正在不断攀升。第二,发展电动汽车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途径。传统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

物等已占大城市空气污染物的70%

80%,成为城市空气污染

的主要来源。第三,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电比例逐年减少,可以有效解决电动汽车间接碳排放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有意识的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知识早知道阅读与思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人们追求“舌尖上的美好生活”,绿色

食品成为就餐风尚;人们追求“家居里的美好

生活”,智能家居、个性定制进入百姓家庭;人们

追求“休闲中的美好生活”,旅游、健身、阅读、

培训充电渐成潮流,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为什么在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观众欣赏戏曲表演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生活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生产方式,还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以及情感、风俗、习惯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过程的主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生处处有哲学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

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与不平衡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高的;某些经

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内

容却可以领先于经

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无不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

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集结在马克思

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40多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启思导行:

小组讨论:

启思导行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子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对此观点,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观点进行小组辩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②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在人类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得到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井田制“千

耦其耘”“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形式过时了,而分散

的、个体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生产关系兴起了。阅读与思考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责族手中,由农夫集体耕作。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因土●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为什么会导致井田制的消亡?●结合材料,谈谈生产工具的改进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酸)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会形成特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之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它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相关链接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都渗透着科学技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进行了精辟的论述,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最高意义上

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着社会的

交往方式。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科学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大大方便了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科学技术应用于传播媒介,使人们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太空天空陆地海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向更高更远更深探素相关链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2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利益,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建设,强化自己的既得利益,维护自身的统治。在美国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上,民主党和共和党激烈角逐,轰轰烈烈,但是无论哪个党执政,实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阅读与思考那我们说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之外,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那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又是上层建筑?阅读与思考注意: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

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

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

设施;上层建筑还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

点。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

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设施以

及思想体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

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

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

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

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社会发展催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