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二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A.孟子在齐国遭受到排斥 B.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由材料“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可知,齐国统治者对士阶层采取宽容政策,也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D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齐宣王与孟子政见的不同,无法体现孟子思想在齐国是否受到排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齐宣王之前的学术氛围,也就无法体现由“严”到“松”的过程,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统治阶级对士阶层的政策,不能推出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联系所学可知,铁农具的使用,有利于进行精细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即有利于精耕细作,D项正确;“缓解了”不符合实际,排除A项;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战国时期,锄、斧、铲、犁、铧等农具等使用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无法证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排除C项。故选D项。3.公元10年,王莽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每季度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市平”。若物价高于“市平”,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若市场价格低于“市平”,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这一措施A.体现了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干预B.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以巩固统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王莽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每季度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可知,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干预,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五均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市场;C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并未被废除;D选项错误,封建政府的政策制定出发点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体现出“忠孝”的思想,这是儒家的伦理;材料“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说明儒家思想影响深远,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化解”;中华文化圈是逐渐形成的,材料中无法体现出D项。5.如表为“二十四史”中有关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相关纪传目录。据此可知史书相关纪传目录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岛夷萧衍唐姚思廉《梁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卷二本纪第二武帝中;卷三本纪第三武帝下唐李延寿《南史》卷六梁本纪上第六梁高祖武皇帝;卷七梁本纪中第七梁高祖武皇帝A.正史记述比其它史作更可信B.正史记述反映官方意识形态C.史家以统一全国作为“正统”王朝标准D.史家坚持“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史观〖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正式的官方历史反映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集团的要求,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正史不一定比其他史书记载可靠;C选项错误,统一全国并非是正统王朝的标准;D选项错误,材料看不出是否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史观。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6.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答案〗A〖解析〗由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以得出,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A正确;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B项;题干涉及君臣关系,与市民阶层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7.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A.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B.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内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了严重制约,皇帝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说明明朝中后期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相权不复存在;B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演进情况,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洪武二十四年(1391)秋,山东东昌征棉绒仅250.12厅,而到嘉靖年间山东六府“棉花皆有之,东昌尤多。”在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制卖者贩郡邑,皆遍富积巨万”。材料反映出当时A.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B.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C.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朝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而且民众多依靠贩卖经济作物的发财致富,这反映出当时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于唐宋时期,不是明朝;B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山东部分地区的棉花和烟草种植,并未体现当时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无法得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这主要得益于上海A.印刷技术较先进B.城市开放程度较高C.民族工商业发达D.系中共中央所在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上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上海印刷业比较先进、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这些体现出上海开放程度比较高,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B项正确,A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排除;上海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的具体表现,D项排除。故选B项。10.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这一变化()A.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 B.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 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后的中国。依据材料可知,士大夫从反对洋务到后来主动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A选项正确;近代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主要地位,近代交通工具并未成为主导,排除B项;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官员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1.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由此可知,当时A.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B.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C.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D.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答案〗C〖解析〗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说明留学生留学日本的占绝大多数,故选C;题干说的是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地问题,与日本教育质量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由于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已经显示出选官制度考查内容与传统的四书五经已经不同了,而且1905年废除科举制之后,选官制度已经不是传统的方式了,故排除B;D与史实不符,同时与题意也不符,故排除D。12.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A.探索出符合国情中国革命道路 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思想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故C项正确;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在1927年10月提出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1927年初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故D项错误。13.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漫画中车轮上的文字是抗战力量),该作品意在A.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C.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果D.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答案〗B〖解析〗漫画的喻意是军民团结一心,就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因此该作品意在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故〖答案〗为B项。1938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是国共合作抗日,是军民团结抗日,排除C项;D项不符合漫画信息,排除。『点石成金』:本题属于历史漫画类选择题,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4.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中共领导核心地位最终确立C.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D.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答案〗D〖解析〗材料“抗战后期”“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反映出,中共的积极抗日和在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社会改革的方向,故D项正确;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最终确立”;C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扭转”。15.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比上一年增长重工业和机械工业47.31%燃料工业84.56%地质勘测611.46%建筑工程204.14%铁路88.93%农业61.44%林业128.38%总支出41.68%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数字可知重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增长幅度最小,不是支出最少,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是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而材料的主旨是国家预算中国民经济建设的支出增长情况,故B项错误;从国家预算的情况中,不能直接得出预算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工业及与与重工业相关的领域增长幅度大,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图,可知国家预算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16.1988年前后,“十万人才下海南”。冯仑、潘石屹等6个年轻人凑足了3万块钱,在海南开始了创业,后发展壮大为国内著名的现代化实业集团——万通集团。万通创业主要得益于A.海南特殊的地理优势B.城市国有制企业改革的推进C.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88年前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开放海南省为经济特区,这体现出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从而促使了材料中“万通创业”等企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从材料“在海南开始了创业”说明B项错误;D项是21世纪初基本确立的,排除。17.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A.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D.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答案〗A〖解析〗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强调国家利益、为国家作贡献的公民意识,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故A正确;材料强调公民意识,无法体现民主政治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制的局限性、尊重人性反对神性,排除CD。18.古代罗马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法律学派,主要有普罗库尔学派和萨比努斯学派,出现了最著名的盖尤斯、伯比尼安等五大法学家。他们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说明罗马法A.没有形成完整体系B.具备了灵活性C.追求司法的独立性D.在争鸣中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古代罗马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法律学派,推动罗马法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在古代罗马法学家们的争鸣中得到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在争鸣中发展,并未体现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具有灵活性和追求司法的独立性,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9.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答案〗C〖解析〗“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故A项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20.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其中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这一规定()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C.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 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的美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用法律形式保障了公民选举权的平等,表明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律规定,未涉及产生的影响,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法律是由中央政府颁布的且高于各州法案,未涉及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排除C项;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1.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当时是不希望人均收入过于悬殊,因为这不利于“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因而可以推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故C选项正确;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故A选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该选项从属于C选项,故B选项错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选项错误。22.如表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表(单位:万普特)。由此推知,当时苏联年份粮食总产量粮食收购数量出口数量1928733010702719297170166017193077102100480193169502280520A.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加快B.粮食减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C.集权体制促进农业发展D.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粮食出口〖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28-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但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确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工业,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无关;C选项错误,这一时期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农业并未获得明显的发展;D选项错误,此时期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实行市场经济。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3.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等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据此推知,二战后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规定对德国进行民主改革,恢复德国经济,将德国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体现了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加剧,协同对抗苏联。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欧洲战后走向一体化是在50年代;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C选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7月。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4.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经议会审议通过了五项法案,将罢工和各种形式的怠工变为违法行为,并对违法的工会课以严厉的经济处罚。同时,她还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这表明英国A.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民主政治出现了倒退局面C.国有企业改革以失败告终 D.执政党更替影响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1979年”“经议会审议通过了五项法案”“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体现出当时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处理国有企业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和政党制度对经济影响,故CD项排除。『点石成金』: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1979年”“经议会审议通过了五项法案”“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28题15分,共52分)25.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近代(1840—194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赋分,原则上4个要点)(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可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由材料一中的“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可得出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结合所学近代前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外交转型的相关史实,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即可,具体来说,从积极影响看,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从思想上来说,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从具体实践来说,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从外交了理论来说,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从中国的发展来讲,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从局限性看,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虽然实现,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2)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理念: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回答。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并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由材料二中的“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可得出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由材料二中的“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由材料二中的“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得出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点石成金』: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三种,即“依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根据材料”,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评析”、“指出”、“概述”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影响”、“表现”、“特点”、“意义”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等绘制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本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论述严密、论证一致、论从史出。示例一: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分布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主要金融中心集中分布在欧美和亚太新兴国家和地区。14世纪以来欧美通过殖民扩张推动和主导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率先完成近代化,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等多个城市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战后亚太新兴国家和地区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依据国情不断调整发展策略,经济实力迅速提升,新涌现出新加坡、上海等多个世界金融中心。而亚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并受制于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滞后,罕有世界级金融中心。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待建立,发展中国家民族振兴之路仍然曲折漫长。示例二:科技革命是推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未能抓住机遇,没有及时更新技术和设备,而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此消彼长使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西欧向北美转移,美国涌现纽约等多个金融中心。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亚太地区多个新兴国家和地区发展迅速,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多个城市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关键。示例三: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分布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北大西洋东岸,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伦敦由此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反映了西欧不断崛起,并逐渐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从北大西洋东岸转移至北大西洋西岸,美国出现多个金融中心城市,反映了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中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出现多个新兴金融中心,反映了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是国家经济实力变化的结果,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解析〗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从图“14世纪以来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可以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分析观点即可。请考生在27题、2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1923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答案〗(1)特点:建立强势政权;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组织模式;建立党军。(2)评价:增强国民党的凝聚力;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奠定基础;推动国内革命的进程和国民大革命的到来;但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解析〗(1)根据材料中“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等能知道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是适应建立强势政权的需要,在具体的措施上表现为“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概括可得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式模式;建立军队。(2)根据材料“脆弱松散的政党”,通过“党军为实力后盾”“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可知有利于加强国民党的凝聚力;根据所学可知,这也为后期国民党主导的国民大革命的顺利开展奠定军事基础和组织基础,促进了国内革命的发展。消极影响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史实可知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28.材料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城市规划师,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1949-1951年,梁思成主持北京城市规划期间,主张把城市区域分为工作、居住、文娱游息三大种类,它们之间必须有极短距离的联系。工作分为基本工作、服务工作两大类,它们中间需有合理的联络。居住区内部的构成,采用邻里单位的形式,一个邻里的人口约六、七千至一万人,邻里中心设施应包括文娱、福利设施和学校;中心周围是公园、体育场、儿童游戏场等。政府的行政中心区应自成一区,独立设置,该区应与城市其它功能保持合理的关系。鉴于北京旧城的状况和政府行政中心区的特殊要求,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在城外建设新区是为上策。50年代,经过与苏联专家的交锋,其“方案”最终未被采纳。——摘编自高亦兰、王蒙徽著《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梁思成城市规划思想未被采纳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答案〗(1)建国初,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施工技术条件不够;新中国刚成立,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威胁;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方针的影响;人民受时代限制,对古城保护认识不足。(2)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合理布局,配套设施较全,具有实用性;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对古城具有保护性;从整体保护的构思出发,在城外建设新区,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具有前瞻性;为今天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但其思想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解析〗(1)依据材料“50年代,经过与苏联专家的交锋,其“方案”最终未被采纳。”结合所学从建国初期的经济基础、技术力量、主要任务、国际环境、外交政策及苏联模式的影响、认识水平的限制等方面分析建国初期梁思成城市规划思想未被采纳的原因。(2)依据材料“主张把城市区域分为工作、居住、文娱游息三大种类,它们之间必须有极短距离的联系。工作分为基本工作、服务工作两大类,它们中间需有合理的联络。”、“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在城外建设新区是为上策。”结合所学从重视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合理布局,具有实用性、有利于保护和老北京城、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具有前瞻性、对我国现代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等方面评价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二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A.孟子在齐国遭受到排斥 B.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由材料“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可知,齐国统治者对士阶层采取宽容政策,也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D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齐宣王与孟子政见的不同,无法体现孟子思想在齐国是否受到排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齐宣王之前的学术氛围,也就无法体现由“严”到“松”的过程,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统治阶级对士阶层的政策,不能推出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联系所学可知,铁农具的使用,有利于进行精细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即有利于精耕细作,D项正确;“缓解了”不符合实际,排除A项;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战国时期,锄、斧、铲、犁、铧等农具等使用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无法证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排除C项。故选D项。3.公元10年,王莽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每季度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市平”。若物价高于“市平”,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若市场价格低于“市平”,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这一措施A.体现了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干预B.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以巩固统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王莽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每季度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可知,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干预,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五均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市场;C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并未被废除;D选项错误,封建政府的政策制定出发点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体现出“忠孝”的思想,这是儒家的伦理;材料“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说明儒家思想影响深远,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化解”;中华文化圈是逐渐形成的,材料中无法体现出D项。5.如表为“二十四史”中有关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相关纪传目录。据此可知史书相关纪传目录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岛夷萧衍唐姚思廉《梁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卷二本纪第二武帝中;卷三本纪第三武帝下唐李延寿《南史》卷六梁本纪上第六梁高祖武皇帝;卷七梁本纪中第七梁高祖武皇帝A.正史记述比其它史作更可信B.正史记述反映官方意识形态C.史家以统一全国作为“正统”王朝标准D.史家坚持“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史观〖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正式的官方历史反映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集团的要求,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正史不一定比其他史书记载可靠;C选项错误,统一全国并非是正统王朝的标准;D选项错误,材料看不出是否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史观。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6.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答案〗A〖解析〗由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以得出,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A正确;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B项;题干涉及君臣关系,与市民阶层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7.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A.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B.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内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了严重制约,皇帝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说明明朝中后期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相权不复存在;B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演进情况,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洪武二十四年(1391)秋,山东东昌征棉绒仅250.12厅,而到嘉靖年间山东六府“棉花皆有之,东昌尤多。”在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制卖者贩郡邑,皆遍富积巨万”。材料反映出当时A.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B.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C.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朝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而且民众多依靠贩卖经济作物的发财致富,这反映出当时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于唐宋时期,不是明朝;B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山东部分地区的棉花和烟草种植,并未体现当时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无法得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这主要得益于上海A.印刷技术较先进B.城市开放程度较高C.民族工商业发达D.系中共中央所在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上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上海印刷业比较先进、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这些体现出上海开放程度比较高,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B项正确,A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排除;上海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近代的上海曾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的具体表现,D项排除。故选B项。10.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这一变化()A.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 B.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 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后的中国。依据材料可知,士大夫从反对洋务到后来主动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A选项正确;近代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主要地位,近代交通工具并未成为主导,排除B项;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官员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1.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由此可知,当时A.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B.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C.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D.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答案〗C〖解析〗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说明留学生留学日本的占绝大多数,故选C;题干说的是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地问题,与日本教育质量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由于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已经显示出选官制度考查内容与传统的四书五经已经不同了,而且1905年废除科举制之后,选官制度已经不是传统的方式了,故排除B;D与史实不符,同时与题意也不符,故排除D。12.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A.探索出符合国情中国革命道路 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思想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故C项正确;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在1927年10月提出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1927年初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故D项错误。13.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漫画中车轮上的文字是抗战力量),该作品意在A.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C.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果D.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答案〗B〖解析〗漫画的喻意是军民团结一心,就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因此该作品意在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故〖答案〗为B项。1938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是国共合作抗日,是军民团结抗日,排除C项;D项不符合漫画信息,排除。『点石成金』:本题属于历史漫画类选择题,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4.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中共领导核心地位最终确立C.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D.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答案〗D〖解析〗材料“抗战后期”“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反映出,中共的积极抗日和在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社会改革的方向,故D项正确;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最终确立”;C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扭转”。15.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比上一年增长重工业和机械工业47.31%燃料工业84.56%地质勘测611.46%建筑工程204.14%铁路88.93%农业61.44%林业128.38%总支出41.68%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数字可知重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增长幅度最小,不是支出最少,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是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而材料的主旨是国家预算中国民经济建设的支出增长情况,故B项错误;从国家预算的情况中,不能直接得出预算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工业及与与重工业相关的领域增长幅度大,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图,可知国家预算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16.1988年前后,“十万人才下海南”。冯仑、潘石屹等6个年轻人凑足了3万块钱,在海南开始了创业,后发展壮大为国内著名的现代化实业集团——万通集团。万通创业主要得益于A.海南特殊的地理优势B.城市国有制企业改革的推进C.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88年前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开放海南省为经济特区,这体现出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从而促使了材料中“万通创业”等企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从材料“在海南开始了创业”说明B项错误;D项是21世纪初基本确立的,排除。17.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A.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D.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答案〗A〖解析〗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强调国家利益、为国家作贡献的公民意识,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故A正确;材料强调公民意识,无法体现民主政治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制的局限性、尊重人性反对神性,排除CD。18.古代罗马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法律学派,主要有普罗库尔学派和萨比努斯学派,出现了最著名的盖尤斯、伯比尼安等五大法学家。他们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说明罗马法A.没有形成完整体系B.具备了灵活性C.追求司法的独立性D.在争鸣中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古代罗马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法律学派,推动罗马法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在古代罗马法学家们的争鸣中得到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在争鸣中发展,并未体现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具有灵活性和追求司法的独立性,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9.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答案〗C〖解析〗“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故A项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20.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其中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这一规定()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C.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 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的美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用法律形式保障了公民选举权的平等,表明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律规定,未涉及产生的影响,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法律是由中央政府颁布的且高于各州法案,未涉及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排除C项;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1.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当时是不希望人均收入过于悬殊,因为这不利于“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因而可以推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故C选项正确;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故A选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该选项从属于C选项,故B选项错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选项错误。22.如表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表(单位:万普特)。由此推知,当时苏联年份粮食总产量粮食收购数量出口数量1928733010702719297170166017193077102100480193169502280520A.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加快B.粮食减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C.集权体制促进农业发展D.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粮食出口〖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28-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但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确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工业,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无关;C选项错误,这一时期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农业并未获得明显的发展;D选项错误,此时期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实行市场经济。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3.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等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据此推知,二战后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规定对德国进行民主改革,恢复德国经济,将德国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体现了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加剧,协同对抗苏联。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欧洲战后走向一体化是在50年代;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C选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7月。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4.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经议会审议通过了五项法案,将罢工和各种形式的怠工变为违法行为,并对违法的工会课以严厉的经济处罚。同时,她还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这表明英国A.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民主政治出现了倒退局面C.国有企业改革以失败告终 D.执政党更替影响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1979年”“经议会审议通过了五项法案”“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体现出当时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处理国有企业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和政党制度对经济影响,故CD项排除。『点石成金』: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1979年”“经议会审议通过了五项法案”“将英国电信公司这类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公众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28题15分,共52分)25.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近代(1840—194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赋分,原则上4个要点)(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可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由材料一中的“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可得出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结合所学近代前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外交转型的相关史实,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即可,具体来说,从积极影响看,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从思想上来说,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从具体实践来说,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从外交了理论来说,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从中国的发展来讲,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从局限性看,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虽然实现,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2)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理念: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回答。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并提出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由材料二中的“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可得出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由材料二中的“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可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由材料二中的“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得出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点石成金』: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三种,即“依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根据材料”,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评析”、“指出”、“概述”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影响”、“表现”、“特点”、“意义”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等绘制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本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论述严密、论证一致、论从史出。示例一: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分布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主要金融中心集中分布在欧美和亚太新兴国家和地区。14世纪以来欧美通过殖民扩张推动和主导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率先完成近代化,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等多个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驾驶人人有责承诺书3篇
- 方管购销风险转移条款3篇
- 工人与包工头劳务合同3篇
- 推拿店加盟协议3篇
- 旅游场地租赁管理协议3篇
- 安徽设计行业设计师劳动合同范本3篇
- 搅拌车买卖协议3篇
- 古典风格大学建设协议
- 长沙市二手房交易全程陪同合同
- 城市安防监控系统安装合同
- 消除艾梅乙工作专班制度汇编手册修订版艾滋病梅毒乙肝
- 小学五年级植树问题练习及答案
- 仿真花卉安装施工合同
- 乙炔氧气安全供货协议
- 科学精神与科学研究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美容仪器应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流程图
-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带答案(完整版)
- (正式版)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 环境有害物质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复习知识点+典型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