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歌且行吟古风-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1页
且歌且行吟古风-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2页
且歌且行吟古风-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3页
且歌且行吟古风-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4页
且歌且行吟古风-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且歌且行吟古风-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学案2024年中考古诗文备考

且歌且行吟古风

教材相关必读篇目:《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登幽州台歌》《石壕吏》》《饮酒》》《赤壁》

文体小贴士

古风,也是一种文学体裁,唐代以后诗人作古体诗,即称古风。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饮酒》,《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古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其中律诗限定八句,每两句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古体诗,是与唐以后出现的所谓近体诗相对而言。其体制特点是每首诗的字数没有严格的限定,押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句句押,也可隔句押,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诗的平仄完全自由,没有任何规定。不讲求对仗,诗中有时也出现对仗,这只是修辞上的需要。古体诗虽然不受格律上的束缚,但仍讲求音韵、音顿,讲求音节的和谐和句式的整齐。

考题阵营

《行路难》

(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用“"”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小语的爸爸创业失败,心情沮丧。小语引用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安慰爸爸。请你说说小语引用这两句诗的用意。

答:

(2019通辽)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2019鸡西)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22★河北】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____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2分)

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的情怀。(3分)

【2022广西梧州】

古代诗歌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辅以二言、九言,体现了“歌”的特点: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行"的动感。

B.本诗根据主题的需要,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娇儿踏被”“屋漏床湿"等情节,为后文蓄势。

C.本诗语言既朴实准确,又形象生动,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倚杖”一词,准确生动地描摹出诗人年迈、无奈的形象。

D.全诗先叙事,后抒情议论,既写了诗人贫困悲苦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愿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犁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2022湖南益阳】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唐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乙】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环问谪居①。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②上秋帆远③,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①谪居:贬官的地方。②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③秋帆远: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是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皆为双句押韵,都押“u”韵。

B.两诗都是送别诗,【甲】诗因朋友返京而送别,【乙】诗因朋友被贬外地而送别。

C.【甲】诗中“饮"字写出了中军帐里设宴饯别的情景;【乙】诗中“问”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安慰。

D.【甲】诗中“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乙】诗颔联首句用典,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为荒凉之地。

(2)【甲】【乙】两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具体分析其不同之处。

答:

《登幽州台歌》

(2019曲靖)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2)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2022贵州黔西南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选自《陈子昂集》)

1.“前不见古人”的“古人"指谁?“后不见来者”的“来者"又指什么人?

答:

2.诗人为什么“怆然涕下”?从诗中找出理由。

答:

《石壕吏》》

(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赏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问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吏呼一何怒”,从“呼"怒”中可见差役凶横残暴的形象。

C.诗人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不满那场平叛战争。

D.这首古体诗主要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比较强的抒彩。

(2)从整首诗看,你觉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句中的人物“泣”的原因是什么?从“如闻"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样的形象呢?

答:

(2022春广西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石壕变

杜甫

夜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途墙走,老妇出门看。

变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C.在诗中,作者先叙事,后抒情、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D.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022·上海徐汇·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注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丙】

予年方十三,家父即授以杨伦《杜诗镜铨》,语予云,杜子美志意宏远,心性桀倔,且多谐趣;嘱予曰:“其人也,天假其时,则显;运命未济,亦不衰。"既长,因予所学,遂以《圣经》为绝世之书。而仅次于圣“诗”者,即为杜诗,每能慰予之大悲大喜。四十年来,涵咏其间,其亲近感激之心,□然而与日增焉。

1.【甲】【乙】诗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人名)。[甲]诗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词。

(1)会当凌绝顶()(2)夜久语声绝()

3.根据文意,[丙]文□处应填入的最正确的词是()

A.戚B.愕C.沛D.怅

4.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对上述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诗和[丙]文内容都有涉及战争。

B.[甲][乙]诗均表现出作者心怀天下的担当。

C.[甲]诗和[丙]文透露出作者对国运担心。

D.[乙]诗和[丙]文表达了对当时统治的不满。

6.品析[丙]文画线句“其人也,天假其时,则显;运命未济,亦不衰。"完成下面两题。

(1)请结合[甲]诗内容,分析诗人“天假其时,则显”中“显"的具体表现。

(2)请结合[乙]诗内容,写出你对“运命未济,亦不衰”中“不衰"的理解。

《饮酒》》

(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中的“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北京市】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诗的结尾,诗人已得“”,却“欲辨已忘言”。

9.“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2016年海南省】(二)古诗词阅读(5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和“”。(2分)

10.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3分)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⑴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⑵“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赤壁》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面诗句与“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的假设,这样假设有何用意?

答:

【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

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2021·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后诗中的铜雀台为所建。

答:

2.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

答:

3.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答:

(2019淄博)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拓展训练

(一)阅读诗歌,完成试题。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答:_________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

备考方略

1.了解古体诗歌的特点:古体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形式、韵律和意象的使用上。因此,你需要对古体诗歌的背景、特点和风格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

2.熟读并背诵经典古体诗歌:选择一些经典的古体诗歌,反复阅读并尝试背诵。这不仅可以帮助你理解古体诗歌的语言和风格,还可以提高你的语言感知能力。

3.掌握常见的意象和象征:古体诗歌中经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意象和象征,代表特定的情感或含义。例如,月亮常常代表离别或思乡之情,而流水则可能代表时间的流逝或人生的短暂。了解这些常见的意象和象征对于理解古体诗歌是非常有帮助的。

4.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古体诗歌非常注重韵律和节奏,这也是其魅力之一。在欣赏古体诗歌时,要注意其韵律的变化和节奏的起伏,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5.练习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对于每一首古体诗歌,你需要练习分析其主题和表达的情感。这需要你仔细阅读诗歌,理解每一个意象和象征的含义,并结合背景知识来推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6.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进行模拟考试和练习真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你了解考试的格式和要求,找出自己的弱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7.注重答题技巧:在考试中,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何准确提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等。

参考答案

考题阵营

《行路难》

(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

【答案】1.冰塞川雪满山2.示例: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小语引用这两句诗,希望爸爸身处逆境时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振作精神,相信终有一天能够走出困境,迎接美好未来。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意思是: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虚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2.本题考查拓展应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我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诗人运用宗悫的典故,用“长风破浪”和“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和信心,表达了诗人执着进取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将这两句诗给创业失败,心情沮丧的小语的爸爸,能够激励其在逆境中依旧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振作精神,追求理想。

(2019通辽)

【答案】C

【解析】(1)本题的考查诗歌的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多个方面能力。因而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准确,解答这类选择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即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如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ABD.正确;

C.有误,“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渴望重新得到重用而不是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故选:C。

(2019鸡西)

【答案】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解答】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引用典故(或用典),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吕尚)、伊尹那样,得到先人赏识重用(或有好的官运)。也可说“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22★河北】【答案】5.茅屋为秋风所破或“秋风破屋"(一是茅屋被破,一是布裘新制。根据下文的对照提示,再结合标题,自然找出答案);6.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心系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

【解析】这是河北中考首次考查了课外诗歌与课内诗歌的对比阅读,在考查课内诗歌的基础上,选择了相同主题的课外作品,稳中求变,异中求同。

【2022广西梧州】

【答案】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以七言为主,辅以二言、九言,体现了歌°的特点;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行的动感”有误,应为:以七言为主,辅以二言、九言,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体现“行"的动感;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故选:A。

1(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

【答案】C

【解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描写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并没有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故C错误,选C。

【2022湖南益阳】

【答案】

(1)A

(2)【甲】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乙】诗情谊真挚,表现了对友人的宽慰勉励之意,表达了乐观积极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有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歌行体古诗,并不是七言律诗;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对比。【甲】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表现军中苦寒。“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心想: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友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一个“空”字将诗人孤寂的形象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对友人长途跋涉的牵挂以及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乙】诗首联诗人抓住二二人都是被贬的遭遇,“嗟君此别意何如"从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分别的惋惜。“衡阳归雁几封书”写出路途遥远不能传信的归雁之景,表达对友人前行的担忧。“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秋高气爽、一洗烦恼,古木参天,枝叶扶苏获得精神的慰藉,诗人以想象风景名胜之美来表达对二人的安慰之情。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是说:这次外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不前,将来定有重归之日,不要烦恼悲伤。诗人对李、王二少府贬谪的愁怨和惜别的优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劝慰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表现了对友人宽慰勉励之意,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感情。

《登幽州台歌》

(2019曲靖)

【答案】

(1)B

(2)示例: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言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的判断。

ACD.正确;

B.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中关键字的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结合诗歌表达的主旨去分析理解。诗句意思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很明显,这里的“独"是孤独之意,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再联系作者自身遭遇,报国无门,满腹才华没有可用之机,他们面对理想的破灭难免心生孤寂郁闷。

(2022贵州黔西南中考真题

【答案】1.像建幽州台的燕昭王一样的明君;明君(或“圣人”)。2.①明君不见(不见古贤),②壮志难酬(不见今贤),③人生短暂(天地悠悠),④孤独寂寞(独自孤单)。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中的字词理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是: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本诗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后有感而发,“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表现了诗人渴求明君的赏识,发挥自己的才能;可见“古人"指的是像建幽州台的燕昭王一样的明君,“来者”指的是明君、圣人。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怆然涕下"形容诗人倍感凄凉而落泪;联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可知,本诗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后有感而发,“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诗人渴求明君的赏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现实是诗人屡遭贬谪,可见诗人因不见古贤,不见今贤,壮志难酬而悲伤落泪;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诗人登楼眺望,看到空间的辽阔无限,联想到世事的沧桑易变,天地浑然一体,唯独自己独立于幽州台上,作者因天地悠悠,人生短暂,自己孤独寂寞而悲伤落泪。

《石壕吏》》

(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

【答案】(1)C

(2)原因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贫困,苦不堪言,所以“泣";形象是: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鉴赏。

C.《石壕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不满那场平叛战争”有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意思是: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泣”的原因是多重的;联系“老翁逾墙走"可知,公公不在家;根据“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可知,丈夫死了,孩子尚年幼;“出入无完裙”,表现了生活的贫困;根据“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知,婆婆被拉走,苦不堪言;据此可总结“泣"的原因。“如闻”指隐隐约约听到;诗人难以入眠听着动静,展现了诗人关切人民痛苦的形象。

(2022春广西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

【答案】C

【解析】考查诗歌赏析。

C.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

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本项“全诗爱僧十分强烈倾向性十

分鲜明”有误。

故选C。

(2022·上海徐汇·统考三模)

【答案】1.杜甫泰山2.极、最止、停3.C4.(因为)有孙子(在),(所以)母亲没有离开,进出没有完整的衣服。5.B6.(1)示例:“显"意为显达,引申为成功。上天假以杜甫时运,他就能成功,就能成就其生平的雄心,杜甫会拿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来报效祖国。

(2)示例:“不衰"意在表达杜甫意志上的不衰颓。杜甫《石壕吏》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作答时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联系题干提示填写即可。

第一空:《望岳》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第二空:甲诗诗题为“望岳”,“岳"指的是泰山。“岱宗”指的也是泰山,泰山旧谓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

2.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作答时可结合诗句意思分析,第(1)句“会当凌绝顶"的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这里的“绝”是极、最的意思。第(2)句“夜久语声绝"的意思是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这里的“绝”是停止的意思。

3.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作答时要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要填写的内容前文提到了“而仅次于圣‘诗’者,即为杜诗,每能慰予之大悲大喜”,表达了作者对杜诗的赞赏,而同时作者“四十年来,涵咏其间”,所以对杜诗及杜甫有“亲近感激之心"。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对杜甫及杜诗的情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A.“戚”是忧愁、悲哀的意思,不合适;

B.“愕"是惊讶、发愣的意思,不合适;

C.“沛”和后文的“然"字搭配是“感动貌”的意思,与前文作者“亲近感激之心"吻合;

D.“怅”是不如意、不痛快的意思,不合适;

故应选C。

4.本题考查古诗中重点语句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该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有“未(没有)、完(完整的)、裙(衣服)"。

5.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甲诗《望岳》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没有涉及战争。乙诗《石壕吏》写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涉及“安史之乱"。丙文主要写作者阅读杜诗的经历和感受,并没有描写战争。故该项理解不正确;

C.甲诗中诗人描写了泰山的巍峨高大、神奇秀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丙文主要写作者接触杜诗时父亲对杜诗的评价及自己阅读杜诗的感受;两文均未流露出作者对国运的担心,该项理解不正确;

D.乙诗作者通过写自己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对当时统治的不满;丙文侧重于作者个人的读书经历,并未涉及政治。故该项理解不正确;

故选B。

6.本题考查古诗文的对比阅读能力。作答时要先理解画线句的意思,然后分别结合甲诗和乙诗进行分析。

第(1)题,“天假其时,则显”的意思是如果上天能够给予杜甫时运,杜甫就能显达,即施展抱负。联系甲诗,诗作中诗人不仅描写了自然美景,而且最后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达了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分析,结合相应的诗句及作者情感解答即可。

第(2)题,“运命未济,亦不衰”的意思是如果杜甫的时运不好,但是他也不会衰颓。联系乙诗,在诗作中作者描写了自己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景象,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由此可以看出,“不衰”表现在乙诗中就是诗人爱憎分明,痛恨统治阶级的残暴,关心民生疾苦。

【参考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停止,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我当年刚十三岁,父亲就将杨伦的《杜诗镜铨》教授给我,并对我说,杜甫的志趣和意境宏大高远,心性桀骜不驯,而且有诙谐趣味;并嘱咐我说:“杜甫这个人,上天假以他时机,他就能显达(施展抱负);(若)时运不济,也不会衰颓。”已经长大后,因为我学习的东西(慢慢多了),于是就认为《圣经》是世上最好的书。而略低于圣“诗"的,就是杜甫的诗,每次都能宽慰我的大悲大喜。四十年来,反复诵读玩味杜诗,对杜甫的亲近和感激的心,感动之情每一天都在增加。

《饮酒》》

(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

【答案】(1)描绘了傍晚山色美好、飞鸟结伴投林的景象,这是一幅悠闲恬静的美好画卷。

(2)示例1:不可以。“见”指的是无意中看到,“望"是有目的地观望。“见”更能表现悠然我的心境。

示例2:可以。南山和山气、飞鸟一样,都是“望"中所得,并不是无意“见”到的。“望"字才能前后统一。

【详解】(1)本题考诗歌画面。答题时注意要依据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结合诗句意思来分析。

例如: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这里描绘了傍晚的景色,飞鸟回巢的恬静美好画面。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而“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此处用“见”便能与之相照应。

【2022北京市】

【答案】

8.车马喧;真意

9.示例: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解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8.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感受不到“车马喧”。“车马喧"形象地表现了世俗交往的喧扰。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大自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表达,却已忘记了怎样表达。表现了诗人已得“真意”,享受田园之乐,体悟自然的美好,表现了诗人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用诗歌中的原词句填空即可。故答案为:第1空、车马喧;第2空、真意;

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述。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作者沉醉其中,自得其乐。可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行扩展,结合诗句含义以及作者情感,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呈现画面即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故答案为: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2016年海南省】

【答案】9.(2分)心远悠然

10.(3分)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评分标准:有描绘性的语言,且表意正确,给2分;按句子进行翻译性的表述,给1分;不符合语境或表意不正确,不给分。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答案】⑴构筑房舍;傍晚;⑵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解析】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赏析句子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答题思路为:用准确通顺的语言翻译诗句+作者思想感情把握;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不能只着眼背诵,要认真对古诗进行理解分析,从每一个词语到每一句诗句再到从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都不能放过。对于思想感情的把握可以在理解诗句,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赤壁》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

【答案】1.C2.作者用这样的假设感慨周郎的取胜得益于机遇,曲折表达自己空有抱负而生不逢时、无从施展才华的无奈。

【解析】1.考查比较阅读。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A.句意: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乡关”与“愁"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思乡之愁;

B.句意: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