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 +学案(打包6份)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 +学案(打包6份)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 +学案(打包6份)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 +学案(打包6份)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 +学案(打包6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11~1-13古诗文阅读+学案(打包6份)

专题十一炼字、炼句题的思考角度

1.[2023·济南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铿然”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

解析:答题步骤如下: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表现手法);第三,点出该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精彩诗句的鉴赏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思考这一句与上一句同为对偶句,结构相同,而且都用了比喻,再想想这一句中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其次,这一句同上一句一样,都是以动衬静,以动写静,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颇为常见,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之类;然后再思考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二轮复习定向】

“炼字"炼句”既是修辞问题,也是语法问题。唐朝大诗人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们是最讲究炼句的。因为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都为之生色。赏析语句题是历年高考中与赏析诗眼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常考题型。由于这种题型综合性强,又因赏析角度不固定,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但同时难度也较大。所以,这类题型应该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

【考情调研】炼字题考查内容主要有:诗人锤炼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试题一般要求找出某句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字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等;重点考查考生对字词临时意义(活用意义、双关意义、象征意义等)的理解和思想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表达效果的赏析等。

炼句题在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已多次考查。具体考查内容有:①理解诗句的含意;②考查句子的精妙之处,有时会指明思考角度,有时不指明思考角度,考生需要综合分析;③对比分析,分析某联诗句两种写法的优劣。

易错角度理解不够,炼字炼句角度单一

失误诊断:赏析诗歌中的字(词),一是经常望文生义,即不联系字(词)的具体语境,只是孤立地分析这个字(词)的意思;二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决途径:掌握必备知识,学会审美鉴赏。

一、炼字必备知识

炼字类别主要功用

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

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名词叠加意象,可使意境有情韵

特殊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色彩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副词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畅的美学效果

二、炼句必备知识

炼句形态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

炼句内涵着眼于修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用拟人的修辞凸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

着眼于声韵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作用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杨柳枝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分析“数株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表现力。

答案:“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荫蔽日的样子。“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从而映衬出隋宫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

解析:“数”,几个,说明数量之少;“残”,残缺,“残柳”描摹了一幅凄凉暗淡的图景,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的状态。而这些景色是“炀帝行宫"中的。皇帝的行宫本应生机盎然、热闹非凡,如今却只剩下几株残败的柳树,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

【技法点拨】

(一)[炼字(词)题]

(二)赏析诗句题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骢马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注】,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长城窟:相传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采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答案:B

解析:B项,“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错误。颔联意思是: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朝"暮”,早晚仅为一天,说明时间的短促;“东道"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夸张表现空间的阔远;“尘恒灭"日未阑”,表现骢马飞奔的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能"尽”二字,写出了主人对马的期望与信任;②诗人托物言志,明是赞马,实为喻人;③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解析:“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纵横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反之,也表明了骢马的决心、壮志和宏愿。托物言志,明是赞马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实为喻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即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辞。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次韵江晦叔①

苏轼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②。

二江③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注】①苏轼屡遭贬谪,直至海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遇赦北归,至虔州(今江西赣州),与江晦叔以诗唱答。江晦叔,苏轼旧友,时知虔州。②翻水成:典出韩愈“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③二江:长江支流章、贡二水汇合于虔州。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返故土,友人钟鼓相庆;诗人重见旧时风物,宛如旧梦惊破,又恍惚梦境一般。

B.倾盆大雨衬托“翻水”诗情,著一“仍"字足见诗人未因悠悠尘世而改变的本性。

C.尾联以景结情,语意双关。前句写友人送别,后句寄托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喟。

D.全诗所见所闻为情取景,重点在诗人情怀的寄托之处:诗风清俊浑厚,蕴含深厚。

答案:C

解析:C项,“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喟”错误。从尾联来看,以“二江争送客"之动,衬托“木杪”“桥横"之静,当为淡定不惊的胸襟;从全诗思想脉络看,诗人借与江晦叔以诗唱答,表明自己历经沧桑后的彻悟,前面写世事变幻而自己心志不变,紧接着还作了新诗。所以这里的“悲凉感喟”不合逻辑。

4.“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两句被后人称赞为“极为高妙”,请加以赏析。

答案:①把无常的世事比作变幻不定之云,把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比作明朗孤独之月,生动贴切,意蕴丰厚。②以浮云衬托明月,以世事之变衬托坚贞之心志,越发表现诗人品格之可贵。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炼句的能力,“极为高妙"提醒考生应从技法和表达效果层面思考。“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的意思是:无论世事如何像浮云般变幻不定,我的心永远像孤月高悬般洁净明亮。诗人把无常的世事比作变幻不定的浮云,苏轼一生几次被起用,几次遭贬,“浮云世事改"是对朝廷政治生活变化无常的一种反映;“孤月此心明”把自己光明磊落的心志比作洁净明亮的孤独之月,是说自己的操守,表示这颗忠君爱民之心始终不变,就像天上的孤月一般洁净明亮。综合上下两句思考,以浮云衬托明月,以世事之变衬托坚贞之心志,强化了诗人的品格。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秋梦

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季节的更替,牵动着边塞和家乡两地的人,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答案:B

解析:B项,“而无法成眠"错误。“残梦”说明是梦醒后留有余思,“夜魂断"也是由梦醒时分的现实与梦境的对照产生。而选项中的“无法成眠”,即没有入睡,与梦醒相矛盾,是曲解文意。

6.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不好。“晨”字虽然清晰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诗人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撼人心扉的艺术力量。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表态,即“好”或“不好”,一般依从诗人的观点,即“不好”,然后分析诗的尾联“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和题干中所给的改句“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之间的区别,主要针对改动的字分析,即原作中“又"天外心”和改句中“晨"织女心”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从诗的前面几联来看,诗中塑造了一位思妇的形象,她在秋夜醒来,想起远在边地的夫君,想起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戌边关的丈夫的情形,于是“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诗中的“又”字表示动作或事情的重复或继续,说明“寄征衣"的行为发生不止一次,流露出思妇对守卫边地的夫君的牵挂之深,也暗含对夫君守卫边塞的支持;如果换用“晨”,则只能交代“寄征衣"的时间,却无法表露思妇“寄征衣”的频繁,在情感的表达上逊色很多。再看“天外心"和“织女心”,“天外"言明距离的遥远,这“天外心”中包含的情感比“织女心"中包含的情感更多,如果说“织女心”中表达的是对丈夫的思念,那么“天外心"中还有对夫君守边的支持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诗人借助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思想,这就跳出了普通闺怨诗的天地,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专题十一炼字、炼句题的思考角度

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2023·济南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轮复习定向】

“炼字”“炼句"既是修辞问题,也是语法问题。唐朝大诗人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们是最讲究炼句的。因为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都为之生色。赏析语句题是历年高考中与赏析诗眼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常考题型。由于这种题型综合性强,又因赏析角度不固定,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但同时难度也较大。所以,这类题型应该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

第二节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考情调研】炼字题考查内容主要有:诗人锤炼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试题一般要求找出某句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字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等;重点考查考生对字词临时意义(活用意义、双关意义、象征意义等)的理解和思想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表达效果的赏析等。

炼句题在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已多次考查。具体考查内容有:①理解诗句的含意;②考查句子的精妙之处,有时会指明思考角度,有时不指明思考角度,考生需要综合分析;③对比分析,分析某联诗句两种写法的优劣。

易错角度理解不够,炼字炼句角度单一

失误诊断:赏析诗歌中的字(词),一是经常望文生义,即不联系字(词)的具体语境,只是孤立地分析这个字(词)的意思;二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决途径:掌握必备知识,学会审美鉴赏。

一、炼字必备知识

炼字类别主要功用

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

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名词叠加意象,可使意境有情韵

特殊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色彩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副词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畅的美学效果

二、炼句必备知识

炼句形态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

炼句内涵着眼于修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用拟人的修辞凸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

着眼于声韵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作用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杨柳枝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分析“数株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表现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点拨】

(一)[炼字(词)题]

(二)赏析诗句题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骢马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注】,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长城窟:相传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采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次韵江晦叔①

苏轼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②。

二江③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注】①苏轼屡遭贬谪,直至海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遇赦北归,至虔州(今江西赣州),与江晦叔以诗唱答。江晦叔,苏轼旧友,时知虔州。②翻水成:典出韩愈“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③二江:长江支流章、贡二水汇合于虔州。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返故土,友人钟鼓相庆;诗人重见旧时风物,宛如旧梦惊破,又恍惚梦境一般。

B.倾盆大雨衬托“翻水”诗情,著一“仍"字足见诗人未因悠悠尘世而改变的本性。

C.尾联以景结情,语意双关。前句写友人送别,后句寄托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喟。

D.全诗所见所闻为情取景,重点在诗人情怀的寄托之处:诗风清俊浑厚,蕴含深厚。

4.“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两句被后人称赞为“极为高妙”,请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秋梦

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季节的更替,牵动着边塞和家乡两地的人,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6.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十一炼字、炼句题的思考角度——紧扣语言环境,赏析表达效果

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1.解析:答题步骤如下: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表现手法);第三,点出该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铿然"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

2.解析:本题考查对精彩诗句的鉴赏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思考这一句与上一句同为对偶句,结构相同,而且都用了比喻,再想想这一句中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其次,这一句同上一句一样,都是以动衬静,以动写静,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颇为常见,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之类;然后再思考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第二节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典例解析:“数”,几个,说明数量之少;“残”,残缺,“残柳"描摹了一幅凄凉暗淡的图景,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的状态。而这些景色是“炀帝行宫”中的。皇帝的行宫本应生机盎然、热闹非凡,如今却只剩下几株残败的柳树,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

答案:“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荫蔽日的样子。“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从而映衬出隋宫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

对点训练

1.解析:B项,“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错误。颔联意思是: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朝”“暮”,早晚仅为一天,说明时间的短促;“东道”“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夸张表现空间的阔远;“尘恒灭”“日未阑”,表现骢马飞奔的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

答案:B

2.解析:“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纵横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反之,也表明了骢马的决心、壮志和宏愿。托物言志,明是赞马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实为喻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即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辞。

答案:①“能”“尽"二字,写出了主人对马的期望与信任;②诗人托物言志,明是赞马,实为喻人;③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3.解析:C项,“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喟”错误。从尾联来看,以“二江争送客"之动,衬托“木杪”“桥横"之静,当为淡定不惊的胸襟;从全诗思想脉络看,诗人借与江晦叔以诗唱答,表明自己历经沧桑后的彻悟,前面写世事变幻而自己心志不变,紧接着还作了新诗。所以这里的“悲凉感喟”不合逻辑。

答案:C

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炼句的能力,“极为高妙"提醒考生应从技法和表达效果层面思考。“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的意思是:无论世事如何像浮云般变幻不定,我的心永远像孤月高悬般洁净明亮。诗人把无常的世事比作变幻不定的浮云,苏轼一生几次被起用,几次遭贬,“浮云世事改"是对朝廷政治生活变化无常的一种反映;“孤月此心明”把自己光明磊落的心志比作洁净明亮的孤独之月,是说自己的操守,表示这颗忠君爱民之心始终不变,就像天上的孤月一般洁净明亮。综合上下两句思考,以浮云衬托明月,以世事之变衬托坚贞之心志,强化了诗人的品格。

答案:①把无常的世事比作变幻不定之云,把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比作明朗孤独之月,生动贴切,意蕴丰厚。②以浮云衬托明月,以世事之变衬托坚贞之心志,越发表现诗人品格之可贵。

5.解析:B项,“而无法成眠"错误。“残梦”说明是梦醒后留有余思,“夜魂断"也是由梦醒时分的现实与梦境的对照产生。而选项中的“无法成眠”,即没有入睡,与梦醒相矛盾,是曲解文意。

答案:B

6.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表态,即“好"或“不好”,一般依从诗人的观点,即“不好”,然后分析诗的尾联“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和题干中所给的改句“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之间的区别,主要针对改动的字分析,即原作中“又”“天外心"和改句中“晨”“织女心"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从诗的前面几联来看,诗中塑造了一位思妇的形象,她在秋夜醒来,想起远在边地的夫君,想起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戌边关的丈夫的情形,于是“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诗中的“又"字表示动作或事情的重复或继续,说明“寄征衣”的行为发生不止一次,流露出思妇对守卫边地的夫君的牵挂之深,也暗含对夫君守卫边塞的支持;如果换用“晨”,则只能交代“寄征衣”的时间,却无法表露思妇“寄征衣"的频繁,在情感的表达上逊色很多。再看“天外心”和“织女心”,“天外”言明距离的遥远,这“天外心"中包含的情感比“织女心”中包含的情感更多,如果说“织女心"中表达的是对丈夫的思念,那么“天外心”中还有对夫君守边的支持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诗人借助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思想,这就跳出了普通闺怨诗的天地,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答案:不好。“晨"字虽然清晰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诗人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撼人心扉的艺术力量。

专题十二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为自己上寿"说法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化,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喜中寓悲;②抒发了诗人虽身在边关,但仍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年新年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去年今岁,处境不同,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颔联中诗人感叹人事无常,变化不定,只有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最后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长安,为皇上敬酒,祝皇上寿比南山,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情感。

二、[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故选C。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考情调研】主要考查方式有:①直接考查,要求分析某一联(某句)诗句的情感;②对比分析,考查两篇诗歌情感的不同;③隐性考查,通过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等推断、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几乎每一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都会涉及对思想情感的赏析。

易错点隐没背景,忽略“暗示"

失误诊断:急于理解字词含义,而不能充分利用诗歌本身之外的提示性材料,不能凭借提示性材料来揣摩作者的创作缘由和把握情感倾向。

示例分析:1.“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如果注意到注释中对“姑苏台"的注解,“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再加上命题者标明了该词写于五代,我们可以想见此地昔日的繁华和作者面对的当时的战乱频仍,把握该词的主旨就容易多了。

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金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我们可以很快的发现这是一首边塞诗,但如果不能留意题目《征人怨》,则很容易联想到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晓战催金鼓,宵眠抱玉鞍”,认为这里也是写战士们不畏边寒、奋勇杀敌的报国激情的。类似的还有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的入仕心情,也需要关注题目中的“赠张丞相"。

解决途径:注意题目、作者、朝代的暗示,重视已有的注释说明,加强对诗中名物、典故的理解和联想意识。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联连接紧凑,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山水画,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快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B.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耳目应接不暇,气象阔大。

C.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地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

D.颈联写蜀中民情,“汉女”“橦布"巴人”“芋田”,紧扣蜀地特点,以及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非常贴切。

答案:A

解析:A项,“清新、明快”说法错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给人以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就像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所以这两句应是描绘出“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2)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

答案:①前两联写景。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②第三联叙事。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③尾联用典。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并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

解析:解答此题要关注两个方面:“丰富的情感”——有哪些,“如何表现"——用了哪些技法。需要注意的是,这首送别诗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泛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

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诗题中的“寻”字展开,情与景交融,写景富有层次,结构严密紧凑。

B.颔联选取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等意象,动中有静,营造出凄清死寂的氛围。

C.颈联炼字工稳,仅用一个“过"字就生动描绘出雨霁云收之后翠绿如新的松色。

D.本诗结尾处的“相对亦忘言”写出了和陶渊明“欲辨已忘言"相似的哲理意趣。

答案:B

解析:B项,“营造出凄清死寂的氛围”分析错误。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渚是静的,白云、春草也是静静的。门“闲”,寻而不遇,诗人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这里的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充满了静穆淡逸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答案:首联写清幽山径上的履痕给诗人带来会面在即的喜悦,颔联则蕴含着诗人寻访不遇产生的怅然,颈联则写诗人观察山景后又找到了另外的乐趣,尾联写诗人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体味到深层的精神愉悦。

解析: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其情感变化可追随诗人的行走路线去梳理。

(首联)诗人顺着莓苔履痕,一路寻来,履痕屐齿给来访的诗人带来希望和猜想,这时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颔联)然而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诗人怅然心绪油然而生。但渚“静”门“闲”,来访的诗人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平静、恬然。

(颈联)以景带叙,一路景观,随山转折,缘山探源,林空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引人神游,启发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别有趣味。

(尾联)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技法点拨】

1.知人论世。对人物的身份、经历进行分析,包括诗人自己和诗中描述的对象。诗人的情感一定要含有诗人对描述对象的情感态度,并且从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诗句;描述对象的情感一定要立足诗的关键点,如人物的行为动作等细节。如【典例1】,要求分析诗人的情感,作为山水田园诗人,诗人描写优美的自然风光,直接显露的就是对其的赞美和向往,又因为这是友人将要观赏游览到的,诗人自然含有羡慕的情感。从友人的角度分析,因为要去任职,所以要恪尽职守,有所作为,从诗人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诗人期许的内容。

2.借景观情。景和情之间有极强的关联性,考生可以通过对景物的分析,判断出情感的类别和深浅。多数景与情有相似性,当然少数也有乐景衬哀情,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需要联系作者的经历进行分析。

3.咏物传情。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许多物象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固定的。如舟、长亭、灞陵、柳岸、镜,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之情;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松、竹、梅,象征高洁超俗的品行。

4.缘事析情。①据“事”探“情"。考生要根据“事”的属性,探究“情"的类别。通常情况下,“事”喜则“情"喜,“事”悲则“情"悲。②按“点”索“技"。如果选的“点”与“点"之间有对比度,那就用了衬托、铺垫或者对比等表达技巧;如果叙述中还穿插了评论,那就是述评结合。③“细”中见“奇"。考生要抓住叙事中的细节去窥探诗人丰富的情感,欣赏其与众不同的奇特效果。

5.典故抒情。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首先需要增加积累,尤其是熟悉、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其次是将典故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同时,要特别注意典故的正用和反用。如【典例1】中的典故就是正用。

6.时空显情。①一定要分清是现实还是往昔,或者是设想将来。②分清是此地诗人自己面对的景象还是另一个地方友人面对的景象,即分清景象的虚实。如【典例1】诗歌中所描写的情景,是诗人畅想友人将要面对的,诗人自然含有羡慕和勉励之情。③分析情感的变化,尤其要注意表现时空变化的词语。如【典例2】“经行处”“静渚"闲门”“松色"随山”“水源"这些词语都表明诗人“寻”的地点的变化,其情感变化也要沿着诗人的脚步进行分析。

7.题材明情。结合诗歌题材了解惯常表达的情感,并利用诗歌中的关键信息来推测作者的情感。如送别诗,常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关切、安慰、担忧、勉励等情感,而【典例1】《送梓州李使君》这首诗中,描写的景色是优美的,叙述的事件是美好的,所以整首诗没有不舍和担忧,而是勉励。

8.词语定情。诗歌中表达情感的词,大都起到奠定诗歌感情基调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如【典例2】中的“闲”,冲淡了来访不遇的惆怅。专题十二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考情调研】主要考查方式有:①直接考查,要求分析某一联(某句)诗句的情感;②对比分析,考查两篇诗歌情感的不同;③隐性考查,通过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等推断、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几乎每一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都会涉及对思想情感的赏析。

易错点隐没背景,忽略“暗示”

失误诊断:急于理解字词含义,而不能充分利用诗歌本身之外的提示性材料,不能凭借提示性材料来揣摩作者的创作缘由和把握情感倾向。

示例分析:1.“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如果注意到注释中对“姑苏台”的注解,“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再加上命题者标明了该词写于五代,我们可以想见此地昔日的繁华和作者面对的当时的战乱频仍,把握该词的主旨就容易多了。

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金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我们可以很快的发现这是一首边塞诗,但如果不能留意题目《征人怨》,则很容易联想到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晓战催金鼓,宵眠抱玉鞍”,认为这里也是写战士们不畏边寒、奋勇杀敌的报国激情的。类似的还有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的入仕心情,也需要关注题目中的“赠张丞相”。

解决途径:注意题目、作者、朝代的暗示,重视已有的注释说明,加强对诗中名物、典故的理解和联想意识。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联连接紧凑,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山水画,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快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B.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耳目应接不暇,气象阔大。

C.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地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

D.颈联写蜀中民情,“汉女"橦布”“巴人"芋田”,紧扣蜀地特点,以及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非常贴切。

(2)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诗题中的“寻"字展开,情与景交融,写景富有层次,结构严密紧凑。

B.颔联选取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等意象,动中有静,营造出凄清死寂的氛围。

C.颈联炼字工稳,仅用一个“过”字就生动描绘出雨霁云收之后翠绿如新的松色。

D.本诗结尾处的“相对亦忘言"写出了和陶渊明“欲辨已忘言”相似的哲理意趣。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点拨】

1.知人论世。对人物的身份、经历进行分析,包括诗人自己和诗中描述的对象。诗人的情感一定要含有诗人对描述对象的情感态度,并且从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诗句;描述对象的情感一定要立足诗的关键点,如人物的行为动作等细节。如【典例1】,要求分析诗人的情感,作为山水田园诗人,诗人描写优美的自然风光,直接显露的就是对其的赞美和向往,又因为这是友人将要观赏游览到的,诗人自然含有羡慕的情感。从友人的角度分析,因为要去任职,所以要恪尽职守,有所作为,从诗人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诗人期许的内容。

2.借景观情。景和情之间有极强的关联性,考生可以通过对景物的分析,判断出情感的类别和深浅。多数景与情有相似性,当然少数也有乐景衬哀情,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需要联系作者的经历进行分析。

3.咏物传情。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许多物象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固定的。如舟、长亭、灞陵、柳岸、镜,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之情;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松、竹、梅,象征高洁超俗的品行。

4.缘事析情。①据“事”探“情"。考生要根据“事”的属性,探究“情"的类别。通常情况下,“事”喜则“情"喜,“事”悲则“情"悲。②按“点”索“技"。如果选的“点”与“点"之间有对比度,那就用了衬托、铺垫或者对比等表达技巧;如果叙述中还穿插了评论,那就是述评结合。③“细”中见“奇"。考生要抓住叙事中的细节去窥探诗人丰富的情感,欣赏其与众不同的奇特效果。

5.典故抒情。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首先需要增加积累,尤其是熟悉、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其次是将典故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同时,要特别注意典故的正用和反用。如【典例1】中的典故就是正用。

6.时空显情。①一定要分清是现实还是往昔,或者是设想将来。②分清是此地诗人自己面对的景象还是另一个地方友人面对的景象,即分清景象的虚实。如【典例1】诗歌中所描写的情景,是诗人畅想友人将要面对的,诗人自然含有羡慕和勉励之情。③分析情感的变化,尤其要注意表现时空变化的词语。如【典例2】“经行处”“静渚"闲门”“松色"随山”“水源"这些词语都表明诗人“寻”的地点的变化,其情感变化也要沿着诗人的脚步进行分析。

7.题材明情。结合诗歌题材了解惯常表达的情感,并利用诗歌中的关键信息来推测作者的情感。如送别诗,常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关切、安慰、担忧、勉励等情感,而【典例1】《送梓州李使君》这首诗中,描写的景色是优美的,叙述的事件是美好的,所以整首诗没有不舍和担忧,而是勉励。

8.词语定情。诗歌中表达情感的词,大都起到奠定诗歌感情基调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如【典例2】中的“闲”,冲淡了来访不遇的惆怅。

专题十二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知人论世,披文入情

第一节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一、

1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为自己上寿”说法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

答案:D

16.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年新年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去年今岁,处境不同,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颔联中诗人感叹人事无常,变化不定,只有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最后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长安,为皇上敬酒,祝皇上寿比南山,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情感。

答案:①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化,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喜中寓悲;②抒发了诗人虽身在边关,但仍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心情。

二、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故选C。

答案:C

1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答案: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第二节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典例1解析:(1)A项,“清新、明快”说法错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给人以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就像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所以这两句应是描绘出“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2)解答此题要关注两个方面:“丰富的情感”——有哪些,“如何表现"——用了哪些技法。需要注意的是,这首送别诗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泛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

答案:(1)A(2)①前两联写景。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②第三联叙事。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③尾联用典。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并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

典例2解析:(1)B项,“营造出凄清死寂的氛围”分析错误。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渚是静的,白云、春草也是静静的。门“闲”,寻而不遇,诗人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这里的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充满了静穆淡逸的氛围。

(2)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其情感变化可追随诗人的行走路线去梳理。

(首联)诗人顺着莓苔履痕,一路寻来,履痕屐齿给来访的诗人带来希望和猜想,这时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颔联)然而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诗人怅然心绪油然而生。但渚“静”门“闲”,来访的诗人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平静、恬然。

(颈联)以景带叙,一路景观,随山转折,缘山探源,林空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引人神游,启发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别有趣味。

(尾联)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答案:(1)B(2)首联写清幽山径上的履痕给诗人带来会面在即的喜悦,颔联则蕴含着诗人寻访不遇产生的怅然,颈联则写诗人观察山景后又找到了另外的乐趣,尾联写诗人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体味到深层的精神愉悦。

专题十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

【注】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误,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故选C。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诗人借助这两句对子孙提出要求:诗书无涯,发奋读书;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怀家国,永存社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态和态度的能力。从题干来看,考生要理解“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的用意。首先分析诗歌的标题。诗歌标题是“示儿子”,可见这是一首教导儿子的诗歌。然后理解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进一步分析诗人这样的用意。“道在六经宁有尽”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诗人在此指出《六经》的意义,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能够熟读《六经》,发奋阅读,“宁有尽”是说没有尽头,这是让儿孙不能停止不前,这是让儿孙不要自满,要谦虚以待。“熟读周公七月诗"意思是“切记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啊”,周公为国为家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诗人要求儿孙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这是让儿孙学习先圣,心怀国家。

【考情调研】近几年的高频考查角度,多基于对诗句意思的正确理解,特别是诗人自谦、自嘲、戏谑或使用典故的诗句,常被用来作为命题点。主观题,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人的观点态度。

易错角度1执着文字,胶柱鼓瑟

失误诊断:忽略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及表现技巧,仅拘泥于表面的句法结构和有迹象的文字,结果或坐实当真,或株守字义,错解了真实意图,抛荒了弦外之音。

示例分析:1.“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辛弃疾把陶渊明和诸葛亮都比为友人陈亮,来说明陈亮的文才武略,若从表面句法结构来看,则让人生疑:陶渊明怎么会酷似诸葛亮呢?

2.“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一旦将“梅花"这种以通感方式形象化了的非客观存在的物象坐实当真,如同落梅花片一般飘满关山的笛声与雪景明月构成的美妙阔远意境,也就无从体会。

3.诗词中的字词,由于人们的创造性运用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除去字面意义外,往往具有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等,以“月明羌笛戍楼间”中“羌笛"一词为例,如果株守字义的话,恐怕很难想到弥漫于诗歌中的别意和乡情。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不说“荷花"不说“绿叶”,正表现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伤感。

解决途径:加强对诗歌语言的跳省、比喻、倒装等“峰短云连"语不接而意接”等特点的把握,进行空间呈像;加深对诗歌惯用的托物言志、以事喻理、以虚写实等艺术手法的理解,挖掘更为宽广深邃的心灵世界;注意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蕴,领略诗歌语言的张力。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石鼻城【注】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15公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

答案:B

解析:石鼻城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石鼻城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不同感受。B项,“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说法错误。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

答案:①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②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的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③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解析:对诗人的观点态度要多方位把握。首联说,现在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城古今变迁,说的是变,“征夫自不闲”说的是不变,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说石鼻城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不同,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说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潯。由“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到“道边修竹水潺潺”,由“愁”到“风景变”,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技法点拨】抽象哲理“三步走”

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最忌讳枯燥的、抽象的议论。古人就常将深厚的人生哲理蕴含在诗歌当中,借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和期许。如何通过诗歌来体会作品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见识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事件。诗歌哲理的抒发,必须要有附着,读懂这些场景、事件是考生体会哲理的基础。

2.抽象出诗句所涉及的话题或陈述对象。所谓抽象就是从具体的总体实情中挑选出某种特性,并且抛弃其他特性,将这个特性升华为唯一的视角。如【典例1】首联抽象的话题就是“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谈到的是对人生的理解。

3.体会诗人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观点。诗人的观点态度蕴含在诗句之中,这就需要结合诗人生平、上下语境,乃至整首诗来理解。同样【典例1】首联,虽然以前战国的纷乱如今变得天下太平,但是在路上赶路的游子自古以来都是行色匆匆的(自不闲)。这句话所表达的诗人的观点就是:一切都有定数。

典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老学庵壁【注】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老学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C项,“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分析错误。“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却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而感到愤懑。

(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②诗人年事已高,晚上本来就睡不好觉;③当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无所作为,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诗人为此而忧虑。

解析:原因类考题,思考的层面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外界原因,二是内在的主观原因,然后结合诗句,筛选出相关信息,并整合归类。诗人“少睡眠”,原因多方面。一是自身原因,生活窘迫,年事已高;二是外在原因,百姓苟且偷生,统治者不思进取。

【思路拓展】

分析评价作者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知人论世。分析作者观点态度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

2.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3.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