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锦瑟》学案(含答案)_第1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学案(含答案)_第2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学案(含答案)_第3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学案(含答案)_第4页
古诗词诵读《锦瑟》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锦瑟》学案(含答案)古诗词诵读《锦瑟》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了解诗歌中的典故,鉴赏比兴和用典的手法。3.背诵全诗。体会本诗哀婉的基调,分析概括诗歌的主旨。结合诗的多个典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及诗歌主旨。

(一)基础知识

作家作品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解题

①锦瑟:有花纹的瑟。《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明晰典故

①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③珠月交辉

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外晶莹。

④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⑤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二)了解背景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没来由,无缘无故。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华年:青春年华。可:难道,哪能。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惘然:怅惘、茫然。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合作探究】

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②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无端五十弦”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追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以“无端"之问引发“思”之内涵,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此句给人以凄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首联,从义山写此诗的年龄来看,其当时大概是四十六岁,年近五十。瑟本身只“二十五"弦,怎么会有五十弦呢?本人认为这都是李商隐用来暗指“年龄”。25岁及第,应该是李商隐仕途的正式开始,做此诗时年近五十,依旧是一事无成,很容易可以得出首联中诗人以锦瑟之“弦"来暗指“年龄”,感叹岁月匆匆,年华易逝,“无端"即是诗人感叹岁月不知不觉中的飞逝,“一弦一柱”皆为“一年一岁”,“华年”指“失去的年轻岁月"。

2.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齐物论》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它是说庄子梦觉之后很难分辨究竟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此外庄子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或许,变成“蝴蝶”亦是李商隐的“志”,李商隐的“志”是什么呢?是“求功名”,对此刻的他而言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了。李商隐的一生就是在这种“志”与“自身艰难的仕途现实"之间不断地变化莫测,迷茫失意。

“望帝啼鹃”的典故:望帝啼鹃: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时适二月,子鹃鸟鸣,蜀人怀之,因呼鹃为杜鹃。

“望帝”是李商隐自喻,“春心"则是暗指其年轻时候(应该是“进士及第时候”,“及第"以前其“及第不顺”,政治抱负应该尚无,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及第"以前其抱负还是“努力及第”)的政治抱负。“托杜鹃”,也是李商隐借指自己一次次的对未来寄予希望,一次次的徒劳,此处“杜鹃”可以是喻指李商隐“自己无奈徒劳的哀叹”,也可以是指在仕途上“给过李商隐帮助的人”,或者是李商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寄托过希望的人。无论怎样,都是指其“春心"无法实现,不必可以考究,以免弄巧成拙。与首联关联则是其感叹自己年近五十,回想过去二十五年的仕途人生,变幻莫测,坎坎坷坷,报复不能实现,再次徒劳哀怨。

【答案】(1)化用典故。(2)“庄周”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晓梦醒来,转眼成空的感慨。“望帝"句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运用象征。蝴蝶象征美好的梦想,杜鹃象征悲哀之情。(希望→失望)

颔联写回首往事的感受——惆怅和悲伤。(典故+内容+作用)

3.颈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珠有泪"的典故: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鲛人,中国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生物。鲛人神秘而美丽,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月满珠圆,月缺珠缺,独在明月映照之下显出盈盈“珠泪"。诗人以“珠”自喻,自叹怀才自泣,比喻自己就像那晶莹剔透,泪尚未干的“珠”,怀才自伤。

“玉生烟”的典故:在晴朗的日子,普通的百姓可以远远地看到蓝田之上的“玉烟”,据此去采摘“玉”,统治者听说,亦派人再次去强采却看不到。在此,应该是李商隐借统治者看不到玉来暗托自己不被重视,得不到赏识。

【答案】(1)用典。(2)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还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哀婉。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3)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空有怀玉之才却不被赏识的无尽哀思与怅恨。

颈联用典故“珠有泪”和“玉生烟”,再写自己回首往事的感受——只有眼泪和迷茫。表达了理想破灭的迷惘和悲伤。

4.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案】(1)直抒胸臆,(反问修辞)。(2)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的怅惘之情;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现实的残酷引人深深的思考,陷入迷惑之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尾联的意思不攻自破,是对上文的一个总括式的收尾。无非是:这一切情感和往事都只能是作为回忆了,只是此刻再次想起来感觉心中若有所失。末句读来,感觉诗人大有想要解脱之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想也没有作用了,至此义山之抱负已经被现实和时间消磨掉了,与我们也不无不同,很多人都会这样,随着时光的流失和现实的残酷,志向渐无,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者毕竟还是少数。

5.前人称《锦瑟》中的“思华年”是本诗的“一篇之主"。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它是如何成为全诗之主的。

【答案】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是回顾华年情事之作,诗人以“思华年”(诗眼)总领全篇。②颔、颈二联写华年情事,围绕一生如梦如幻的身世遭逢,反复抒写了理想破灭、追求成空的深沉感慨与无穷遗恨。③尾联以“可待成追忆"与“惘然”作结,与首联“思华年"呼应。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题组A基础过关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两句以“海中鲛人”“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答案】(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写法:瑟、弦、沧、晓。

题组B能力提升练

(一)阅读《锦瑟》,回答下面题目。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2)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这里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将半百,追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2)最后一联是对上文的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本题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中,以“锦瑟”引起,但作者主要想吟咏自己复杂的情绪,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称之为“比兴";“五十弦”和后文“一弦一柱思华年"联系起来可以明白,作者用“无端五十弦”比喻的是自己逝去的青春年华。

(2)本题考查主旨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目要求“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然后从结构、情感、主旨几方面进行分析。本题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的意思是:这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来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是对前文情感的归纳总结;同时用反问“此情可待成追忆"和作答的“只是当时已惘然”,将迷惘悲伤的情感再推深一层,使之回味悠长。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安定城楼①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③竟未休。

[注]①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时,因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而不幸落选。他回到泾源登上安定城楼写下此诗。②回:扭转。③鹓雏: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极善于用典。这首诗虽然篇幅有限,却有效表达了李商隐曲折委婉、不便明言的情感,内容含量极大。

B.诗人登上泾源最高的安定城楼后,远望绿杨树边的洲渚,触景生情,生发了天地苍茫、自身无着的无穷感触。

C.“虚"和“更”字表达了作者对贾谊和王粲不受重用、理想落空的惋惜和同情,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D.在现实的打击下,诗人情绪低落,避世心态油然而生。他渴望离开朝廷,归隐江湖,开创自己人生的新天地。

3.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愤激之情的。

【答案】

2.D

3.(1)诗人自比“鹓雏”,认为自己品行像凤凰一样高洁。

(2)化用典故,表明自己并不在意权势利禄,依然怀有高洁的志向,光明磊落、淡泊宁静。

(3)同时正告那些奸佞小人不要妄加猜测,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鄙视和嘲笑。

【分析】

2.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他渴望离开朝廷,归隐江湖,开创自己人生的新天地”错误,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想扭转乾坤,即抱建立功业之志。颈联是说,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要等到回天撼地之日,澄清当前国家的混乱局面之后才功成身退。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担当事业的志气。

故选D。

3.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尾联意思是: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化用典故,又以鹓鶵自比,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寓言谓:惠施相梁,生怕庄子争夺他的相位,百般防范,惟恐不周。于是庄子去见惠施,坦率地对他说;鵷鶵(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庄子自比)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从来不会把鸱(鹞鹰,比惠施)的腐鼠(比相位)当美味而希羡!意为,你的位置我一向不屑一顾,你切莫杞人忧天,自相惊扰。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这首诗做于846年李商隐闲居之时,当时因陷于党争,李商隐境况很不如意。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散园寂,人去楼空,落花也似因孤独“乱飞”。

B.颔联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着笔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C.颈联“眼穿”句写诗人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也挽留不住,依然又匆匆归去。

D.尾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怜花惜花、春归伤情的一片“芳心"。

5.尾联“芳心”语意双关,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

4.D

5.①尾联表面描写花朵向春天奉献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落得沾人衣裾的凋零结局,②实际上语意双关,借落花自喻/自比/借物喻人,③写自身胸怀大志/欲见用于世,一片“芳心”只落得被排挤的境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孤独/苦闷感伤。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抒发了诗人怜花惜花、春归伤情的一片芳心"错误,因为本诗尾联表面描写花朵向春天奉献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落得沾人衣裾的凋零结局,实际上借落花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的苦闷感伤,而非“怜花惜花春归伤情"。

故选D。

5.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重要词语含义、内容的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词语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词语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翻译: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落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通过对花叶飘落表达了诗人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尾联语义双关显示出高明的技巧,使人、花相结合。这里诗人感慨万分,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用自己的美艳点缀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最终只能落得个怆然涕下,泪沾衣襟的结果。借对落花命运的怜惜,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深深惋惜;诗人的一腔幽怨、缕缕情思在对落花深情的怜惜中含蓄婉转地透出,可谓情深韵美。

题组C培优拔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八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綯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羲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所业文干之干:求取

B.楚以其少俊,深礼之礼:礼遇

C.仲郢坐专杀左迁坐:犯罪

D.为当涂者所薄当涂者:糊涂的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楚以其少俊夫夷以近

B.李德裕素遇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乃补太学博士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而俱无持操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为当涂者所薄

A.夫晋,何厌之有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又以文章拜谒令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

C.李商隐一方面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一方面又深得王茂元的喜爱,为王茂元干事,两方面有仇,故李商隐被双方看不起,一生仕途坎坷。

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指点,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

5.文言翻译。

(1)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2)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3)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答案】

1.D

2.D

3.C

4.B

5.(1)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

(2)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

(3)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

【分析】

1.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本题中,C项,当涂者,当权的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以”前是介词,因为,后是连词,相当于“而";B项“之”前是代词,后是助词“的";C项,“乃”前是副词,于是、就,后是动词,是;D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本题例句是被动句,细细审查几个句子,只有C项是被动句,A是倒装句,BD是一般句式。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此时,令狐楚已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岁、资装、计;(2)背恩、尤、恶;(3)休、诔、奠等。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二十岁还不到。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綯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钱奏,明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綯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干谒令狐綯,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拓展阅读:

材料一:

自唐以来,钦佩杜甫的人很多,而大吹大擂地向他学习的恐怕以黄庭坚为最早。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眼睛里仿佛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更别想看东西了。当然,以前像李商隐爱把典故镶嵌绣织到诗里去的,不过他跟黄庭坚有极大的不同。李商隐的诗主要都写华丽的事物和绮艳的情景,所采用的字眼和词藻也偏在这一方面。黄庭坚歌咏的内容,比起这种诗的来,要繁富得多,词句的性质也就复杂得多,来源也就广博冷僻得多。李商隐的诗,意思往往似有若无,欲吐又吞,不可捉摸;他用的典故词藻也常常只为了制造些气氛,牵引些情调,仿佛餐厅里吃饭时的音乐,所以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文浮于意”的印象。黄庭坚有著著实实的意思,也喜欢说教发议论;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议论怎样迂腐,只要读者了解他用的那些古典成语,就会确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诗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黄庭坚曾经把道听途说的艺术批评比于“隔帘听琵琶”,这句话正可以形容他自己的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问题:文中说“李商隐爱把典故镶嵌绣织到诗里”,请指出李商隐《锦瑟》中“镶嵌"了哪四个典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诗中运用庄周梦蝶(庄周化蝶)、杜鹃泣血(望帝啼鹃)、鲛人泣泪(沧海遗珠)、蓝田暖玉(蓝田之玉)四个典故,意蕴丰厚,表达了诗人凄美、朦胧的怅惘。

材料二:

近读《胡适文存》中有关论诗之作,我觉得胡先生的意见前后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很少变化。这大概也就是胡先生的坚定不移的性格之一个例证,一有所见,便终生以之。

到了民国十一年,胡先生评康白情的《草儿》说:“看来毫不用心,而自具一种有以异乎人的美。”评俞平伯《冬夜》说:“艰深难解。"为汪静之《蕙的风》作序说:“他的诗有时未免太露,然而太露究竟远胜于晦涩。”评诗的标准依然是着重在诗之是否“明白清楚”,换言之,即所谓诗之“可懂性”。

《尝试集》以后,胡先生自己没有多少作品,即使偶有所作,也不离《尝试集》的作风,论诗的标准也依然未变。可是在《尝试集》(民国八年)以后的一二十年间,新诗的风气已有了改变,“可懂性"已不复是唯一标准,而且有些人还故意地走向晦涩之途,有人说是受了晚近法国诗派的影响。这一现象是胡适先生始料不及的。他极力主张打破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没想到五言七言的形式固然打破了,可是又来了洋式的精神上的束缚。在形式上打破传统是比较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胡先生是成功的,在诗的内容方面诱导诗人走上白居易的路线,而不是走上李商隐的路线,则比较难,胡先生似乎无能为力。所以,在这一二十年间,胡先生沉默了。这沉默可不是屈服。他仍然不变他的“明白清楚主义”。

(选自梁实秋《雅舍杂文·胡适之论诗》,有删改)

问题:如何理解材料画线句中的“白居易路线"和“李商隐路线”?请具体解释。

明确“白居易路线"指诗歌创作中追求语言的平易、内容的通俗易懂,“李商隐路线”指诗歌创作中追求语言的晦涩、内容的艰深朦胧。

素材积累

1.从前中学时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用得顺手拈来,用得飞扬爬扈,用得踌躇满志,回头看看,不觉莞尔。那不过是年少时因无知而来的无畏。如今却是再不敢乱用,用尽了那么一点众思众想的产物,我竟于它们有怕亵渎之意了。我以为,李的那些句,那些辞藻与意境,似于张爱玲之,二人又皆擅于述男女情爱并生出人生里婉转的况味和本质的含义来。同样的辞藻华美、意象密集、韵味悠长,同样的意境悠忽恍然,同样的非凡感悟和资质,同样的骨子里透出的天才意味,都是别人想要借用,却怎么借怎么用也生不出辉来的。那些东西,只专属于他们自己,只为他们生辉、发光、绽放。

2.常有小孩巴巴望着别人吃东西而问吃的什么,大人看来完全是空话,因为全知小孩之心思。李义山写诗许多为无题,也有时采用传统标题法,即拈取诗中两个字为题,如《锦瑟》一诗,无题也好,有题也罢,其用意在何?或者本就无意?终是让人不得明悟,便更觉其心思难猜、意蕴深藏。《唐诗观止》里说到:“美感与语言之间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往往不能找出相应的词语来充分表达之,音乐家可能一乐曲表达某种冲动、感受,但难于用文字标明,就用调号及作品号码来代替乐曲题目,正与‘无题’相同,这说明李义山也感到这种难以言传的困难。"李义山以他天才的资质未必就不能找到一个合适而精妙的题目,因而未必是《唐》中所言“困难”。李这人是隐晦的,他的诗也如此,也或者是其惰性使然而生“无题”,发现其更添深远意蕴的妙处,便投机取巧,从此用得得心应手了。一个“困难”岂能轻率解释?“不可言传"某些时候等同于文思枯竭,只属于江郎才尽或本无才之人的自我安慰,而这,不会是李商隐。

3.读李商隐的诗歌,总有一种恐慌,总觉得这个人隐晦得厉害。当你读着刚有了一点不可名状的感动,想要这感动彻底、完全、清晰一点,想在诗里继续追问,他却不给了,隐匿得极深极紧,仿佛在让你明白,感动是你自己的事,与他不相干。想要追问的人可看见他厌恶冷漠的脸与紧闭的唇,便觉得李义山这个人的乖戾和不通人情,刚有的一点感动便也消失了,这样的诗与人,深沉、冷漠、疏离,总是让人难以亲近。

然而一旦你恰巧就被那骇人的禀赋异质所吸引,一旦你一步一步走进深入,一旦你深陷在对那深藏瑰宝的一字一句的解密过程里,一旦某些隐秘的东西深深触动了你的神经与心情,一旦……你才惊觉:那诗,那人,纵便曾经看着如何深沉、如何冷漠、如何疏离,却也深藏如许多的深情、忧郁和脆弱。李义山和他的诗,魅力就在这隐晦曲折、深藏内敛间给人的猜度和探寻、惊喜与回味。那人,那诗,原是可以用来反复嚼的,仿佛难得其味,又似百种滋味,反复间,不知疲倦。

4.枕畔寂寂,那个时刻,你无意中发现,透过茅屋窗口照射进来的那一缕缕阳光,分明是柱柱闪亮的琴弦,你多想健朗地站立起来,去把阳光静静地弹拨,让远方的友人听见,你还有歌声,多年来从未更改的那种歌声。你还想走出屋去,面朝青天再磕个响头,给天上的高堂老母,给有恩提携的令狐楚师。如果可能,你还想再到汴河边去,独立皋头,看点点致远的渔帆,看汀上翔集的飞鸥,你还要为此焚几页诗稿抛入水中,给江天寄语些什么。

这是公元858年的冬天,你终还是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多年未见的微笑,这微笑令倾斜的王朝生寒,大唐,惊颤了一下。隔了一夜,荥阳旧居屋外的那株石楠,开了满满一树白色的花朵,一只殷勤来归的青鸟从远方飞来,栖在最高的枝头上,叽叽喳喳叫得脆响,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5.是的,你太虚弱,太累了,你只想好好地静静地睡上一觉,无牵无挂如一朵出岫的轻云,穿过帐帷穿过帘栊穿过荥阳旧居的天空,作无息无澜地飘游。你说将不带走些什么,一切皆是负累,哪怕一小瓣旧梦的残片也是负累。着一身新裁的素衣,你说携两袖清歌行走于世,是清清净净的,归去亦应如是。你悄然躲过膝下小儿女稚弱的目光,拭去两滴欲溢的泪水,你说不能让他们看见更不能让即将相会的妻看见,她太苦了,没能好好过上一天舒坦的日子,你愧疚弥深啊;你说相逢后定要轻挽着她,一同到巴山去听雨,那嘀嘀嗒嗒的清响,满山满谷萦洄不绝,像琴瑟像樵歌像访山的步音,她定会喜欢的。你说留下来就不走,你要在她的发髻上日日插上新采的山菊花,从此临水而居只种天伦的谷子不展翅,只收藏穿过疏朗的竹叶漏下的阳光,不作诗!可这一生深深浅浅跌跌宕宕起起伏伏的履迹,又岂是一个忘字解得?那些铭刻心肺的往事,不由你的意愿重展于脑际,成为最后珍贵的记忆底片,是抹煞不去的。

6.你犹然记得那个春天在汴州河畔,那时的你正值风华年少早负诗才,望着浩浩荡荡东去之烟波,你挥袖指天立誓,好男儿理当一展鲲鹏志,匡扶社稷造福黎庶,为天地树正纲!你腰间的环佩旋即发出了清越的碰响,在水上飘出很远,而水底的鲤儿也仿佛被感染了,跃出水面,想跳龙门去。你屈沉幕府,汴州、华州、泾源、桂州、徐州、川东、扬州……驿路漫漫,你成了一叶辗转流徙的憔悴的漂萍。在异地寂寞的庭院,你曾多少回怅望着中天上的那一轮明月,你说你何曾不想学学李白携酒邀月作洒脱状,高吟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何曾不想学学庄生梦蝶,忘了浮生如梦幻泡影的去去来来。

那些年你还喜欢抓满把满把隐晦的意象洒于平平仄仄的句子里,让醒醒醉醉的世人去猜,这锦瑟弦断后的余音,这无题之有题,这闺怨之怨归。你说许多事情至今都弄不明白,道得太清又有谁能知会呢?世,知音稀矣。

7.你不会忘了甘露之变的那个夏天,阉宦到处捕杀异己,四海惶惶,你行步京都郊外,看到农田荒芜人去村空一派萧然,沟渠中流淌的竟是红红的血水。你悲从中来仰天长叹,作诗何用!一介小小儒生,不过是钢锋下一块可有可无的肉垫,还不如作个刚直武夫,为正义击殿赴死活来痛快!

你还记得,那个清秋时节,一场急雨刚过,暮色正披在你瘦弱的身上,匆匆赶回久别的樊南居家时,万家灯火己渐次亮起了。你看见你那一双可爱的小儿女,在院前耍得正欢,那如铃的笑声深深敲在你的心坎上,而妻王氏唤归的声音远远传来,顿使你有一股热流涌上了眼眶。你走上前去,加快了步伐,曾经的所谓漂泊悲苦慷慨请谒怀才不遇,此刻都如风如烟般散去,惟有数丈之遥的那盏油灯,你悟觉才是此生最温暖的归处。你说从此不走了,留下来俯身给小儿当竹马,让不经事的女儿抚着你的胡子说,父亲,你是一只老山羊;你说与妻将永守这西窗的日日月月,卸下征鞍放走马儿,将时政文章束之高阁,只谈柴米油盐,还有酒┄┄古诗词诵读《锦瑟》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了解诗歌中的典故,鉴赏比兴和用典的手法。3.背诵全诗。体会本诗哀婉的基调,分析概括诗歌的主旨。结合诗的多个典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及诗歌主旨。

(一)基础知识

作家作品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解题

①锦瑟:有花纹的瑟。《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明晰典故

①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③珠月交辉

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外晶莹。

④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⑤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二)了解背景

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没来由,无缘无故。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华年:青春年华。可:难道,哪能。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惘然:怅惘、茫然。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合作探究】

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②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无端五十弦"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追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以“无端”之问引发“思"之内涵,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此句给人以凄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首联,从义山写此诗的年龄来看,其当时大概是四十六岁,年近五十。瑟本身只“二十五”弦,怎么会有五十弦呢?本人认为这都是李商隐用来暗指“年龄"。25岁及第,应该是李商隐仕途的正式开始,做此诗时年近五十,依旧是一事无成,很容易可以得出首联中诗人以锦瑟之“弦”来暗指“年龄”,感叹岁月匆匆,年华易逝,“无端”即是诗人感叹岁月不知不觉中的飞逝,“一弦一柱"皆为“一年一岁”,“华年"指“失去的年轻岁月”。

2.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齐物论》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它是说庄子梦觉之后很难分辨究竟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此外庄子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或许,变成“蝴蝶"亦是李商隐的“志”,李商隐的“志"是什么呢?是“求功名”,对此刻的他而言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了。李商隐的一生就是在这种“志"与“自身艰难的仕途现实”之间不断地变化莫测,迷茫失意。

“望帝啼鹃"的典故:望帝啼鹃: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时适二月,子鹃鸟鸣,蜀人怀之,因呼鹃为杜鹃。

“望帝"是李商隐自喻,“春心”则是暗指其年轻时候(应该是“进士及第时候”,“及第”以前其“及第不顺”,政治抱负应该尚无,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及第”以前其抱负还是“努力及第")的政治抱负。“托杜鹃”,也是李商隐借指自己一次次的对未来寄予希望,一次次的徒劳,此处“杜鹃"可以是喻指李商隐“自己无奈徒劳的哀叹”,也可以是指在仕途上“给过李商隐帮助的人”,或者是李商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寄托过希望的人。无论怎样,都是指其“春心”无法实现,不必可以考究,以免弄巧成拙。与首联关联则是其感叹自己年近五十,回想过去二十五年的仕途人生,变幻莫测,坎坎坷坷,报复不能实现,再次徒劳哀怨。

【答案】(1)化用典故。(2)“庄周"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晓梦醒来,转眼成空的感慨。“望帝”句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运用象征。蝴蝶象征美好的梦想,杜鹃象征悲哀之情。(希望→失望)

颔联写回首往事的感受——惆怅和悲伤。(典故+内容+作用)

3.颈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珠有泪”的典故: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鲛人,中国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生物。鲛人神秘而美丽,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月满珠圆,月缺珠缺,独在明月映照之下显出盈盈“珠泪”。诗人以“珠"自喻,自叹怀才自泣,比喻自己就像那晶莹剔透,泪尚未干的“珠”,怀才自伤。

“玉生烟"的典故:在晴朗的日子,普通的百姓可以远远地看到蓝田之上的“玉烟”,据此去采摘“玉”,统治者听说,亦派人再次去强采却看不到。在此,应该是李商隐借统治者看不到玉来暗托自己不被重视,得不到赏识。

【答案】(1)用典。(2)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还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哀婉。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3)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空有怀玉之才却不被赏识的无尽哀思与怅恨。

颈联用典故“珠有泪"和“玉生烟”,再写自己回首往事的感受——只有眼泪和迷茫。表达了理想破灭的迷惘和悲伤。

4.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案】(1)直抒胸臆,(反问修辞)。(2)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的怅惘之情;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现实的残酷引人深深的思考,陷入迷惑之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尾联的意思不攻自破,是对上文的一个总括式的收尾。无非是:这一切情感和往事都只能是作为回忆了,只是此刻再次想起来感觉心中若有所失。末句读来,感觉诗人大有想要解脱之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想也没有作用了,至此义山之抱负已经被现实和时间消磨掉了,与我们也不无不同,很多人都会这样,随着时光的流失和现实的残酷,志向渐无,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者毕竟还是少数。

5.前人称《锦瑟》中的“思华年"是本诗的“一篇之主”。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它是如何成为全诗之主的。

【答案】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是回顾华年情事之作,诗人以“思华年"(诗眼)总领全篇。②颔、颈二联写华年情事,围绕一生如梦如幻的身世遭逢,反复抒写了理想破灭、追求成空的深沉感慨与无穷遗恨。③尾联以“可待成追忆”与“惘然"作结,与首联“思华年”呼应。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题组A基础过关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两句以“海中鲛人"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题组B能力提升练

(一)阅读《锦瑟》,回答下面题目。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2)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安定城楼①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③竟未休。

[注]①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时,因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而不幸落选。他回到泾源登上安定城楼写下此诗。②回:扭转。③鹓雏: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极善于用典。这首诗虽然篇幅有限,却有效表达了李商隐曲折委婉、不便明言的情感,内容含量极大。

B.诗人登上泾源最高的安定城楼后,远望绿杨树边的洲渚,触景生情,生发了天地苍茫、自身无着的无穷感触。

C.“虚”和“更"字表达了作者对贾谊和王粲不受重用、理想落空的惋惜和同情,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D.在现实的打击下,诗人情绪低落,避世心态油然而生。他渴望离开朝廷,归隐江湖,开创自己人生的新天地。

3.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愤激之情的。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这首诗做于846年李商隐闲居之时,当时因陷于党争,李商隐境况很不如意。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散园寂,人去楼空,落花也似因孤独“乱飞”。

B.颔联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着笔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C.颈联“眼穿”句写诗人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也挽留不住,依然又匆匆归去。

D.尾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怜花惜花、春归伤情的一片“芳心"。

5.尾联“芳心”语意双关,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题组C培优拔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八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片戈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綯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羲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所业文干之干:求取

B.楚以其少俊,深礼之礼:礼遇

C.仲郢坐专杀左迁坐:犯罪

D.为当涂者所薄当涂者:糊涂的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楚以其少俊夫夷以近

B.李德裕素遇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乃补太学博士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而俱无持操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为当涂者所薄

A.夫晋,何厌之有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又以文章拜谒令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

C.李商隐一方面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一方面又深得王茂元的喜爱,为王茂元干事,两方面有仇,故李商隐被双方看不起,一生仕途坎坷。

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指点,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

5.文言翻译。

(1)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2)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3)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拓展阅读:

材料一:

自唐以来,钦佩杜甫的人很多,而大吹大擂地向他学习的恐怕以黄庭坚为最早。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眼睛里仿佛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更别想看东西了。当然,以前像李商隐爱把典故镶嵌绣织到诗里去的,不过他跟黄庭坚有极大的不同。李商隐的诗主要都写华丽的事物和绮艳的情景,所采用的字眼和词藻也偏在这一方面。黄庭坚歌咏的内容,比起这种诗的来,要繁富得多,词句的性质也就复杂得多,来源也就广博冷僻得多。李商隐的诗,意思往往似有若无,欲吐又吞,不可捉摸;他用的典故词藻也常常只为了制造些气氛,牵引些情调,仿佛餐厅里吃饭时的音乐,所以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文浮于意"的印象。黄庭坚有著著实实的意思,也喜欢说教发议论;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议论怎样迂腐,只要读者了解他用的那些古典成语,就会确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诗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黄庭坚曾经把道听途说的艺术批评比于“隔帘听琵琶”,这句话正可以形容他自己的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问题:文中说“李商隐爱把典故镶嵌绣织到诗里”,请指出李商隐《锦瑟》中“镶嵌”了哪四个典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诗中运用庄周梦蝶(庄周化蝶)、杜鹃泣血(望帝啼鹃)、鲛人泣泪(沧海遗珠)、蓝田暖玉(蓝田之玉)四个典故,意蕴丰厚,表达了诗人凄美、朦胧的怅惘。

材料二:

近读《胡适文存》中有关论诗之作,我觉得胡先生的意见前后几十年间一以贯之,很少变化。这大概也就是胡先生的坚定不移的性格之一个例证,一有所见,便终生以之。

到了民国十一年,胡先生评康白情的《草儿》说:“看来毫不用心,而自具一种有以异乎人的美。"评俞平伯《冬夜》说:“艰深难解。”为汪静之《蕙的风》作序说:“他的诗有时未免太露,然而太露究竟远胜于晦涩。"评诗的标准依然是着重在诗之是否“明白清楚”,换言之,即所谓诗之“可懂性"。

《尝试集》以后,胡先生自己没有多少作品,即使偶有所作,也不离《尝试集》的作风,论诗的标准也依然未变。可是在《尝试集》(民国八年)以后的一二十年间,新诗的风气已有了改变,“可懂性”已不复是唯一标准,而且有些人还故意地走向晦涩之途,有人说是受了晚近法国诗派的影响。这一现象是胡适先生始料不及的。他极力主张打破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没想到五言七言的形式固然打破了,可是又来了洋式的精神上的束缚。在形式上打破传统是比较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胡先生是成功的,在诗的内容方面诱导诗人走上白居易的路线,而不是走上李商隐的路线,则比较难,胡先生似乎无能为力。所以,在这一二十年间,胡先生沉默了。这沉默可不是屈服。他仍然不变他的“明白清楚主义"。

(选自梁实秋《雅舍杂文·胡适之论诗》,有删改)

问题:如何理解材料画线句中的“白居易路线”和“李商隐路线"?请具体解释。

明确“白居易路线”指诗歌创作中追求语言的平易、内容的通俗易懂,“李商隐路线"指诗歌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