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第2章_第1页
城市更新第2章_第2页
城市更新第2章_第3页
城市更新第2章_第4页
城市更新第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更新的历史发展一、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思想渊源早先的城市更新受“形体决定论”思想的影响:奥斯曼的巴黎改建;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柯布西埃和以为首的GIAM“现代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Howard)发表了他的著作《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PeacefulPathtowardsRealReform》)(再版时以《明天的田园城市》为题),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City)的理论。霍华德后来确定的田园城市概念为: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生产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城市的“磁性”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霍华德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三磁铁图”霍华德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2.结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心是公园,围绕在公园四周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外围又是一圈公园。居住与公园交错城市外环布置了工厂、仓库、市场等工业用地。最外围是永久性农业用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3.社会城市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应停止增长,其过量的部分由邻近的另一个城市来接纳。居民点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呈现为多中心、复杂的城镇聚集区——“社会城市”。六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一个人口规模为5.8万的中心城市,形成规模为25万人的城市集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4.田园城市的实践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切沃斯(Letchworth),规划人口35000人,由霍华德忠实的追随者恩温(R.Unwin)和帕克(B.Parker)设计完成。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从田园城市到新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建设实践中,被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农业城区的孤立的小城镇,自给自足——吸引力较弱,不符合霍华德“城市群”的设想城市郊区,那里有宽阔的花园——将促进大城市无序地向外蔓延,而这本身就是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所要解决的问题。到20世纪20年代,恩维(Unwin)提出了卫星城概念来继续推进霍华德的思想。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卫星城市的定义: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从田园城市到新城哈罗于1947年规划设计,1949年开始建造,距伦敦37公里,规划人口8万人,由伦敦迁出一部分工业及人口来此。生活居住区由多个邻里单位组成,几个邻里单位组成一个区。主要道路在区与区之间的绿地穿过从田园城市到新城米尔顿凯恩斯(Milton-Keynes)平面,位于伦敦西北与利物浦之间。1967年开始规划,1970年开始建设柯布西埃及现代建筑运动

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法国著名建筑师,现代建筑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新派建筑师向原有的传统建筑观念发起冲击,为后一阶段的建筑变革打下了广泛的基础。这一时期是19世纪的建筑到20世纪的建筑的蜕变转换时期。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作“新建筑运动”。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扩大到城市规划领域。霍华德: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已存在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现的问题——疏散发展理论。柯布西埃: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集中发展理论。柯布西埃及现代建筑运动

1922年他出版了《明天的城市》(TheCityofTomorrow)。书中提供了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图,也就是柯布西埃所设想的现代城市——巴黎改建设想方案。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规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柯布西埃及现代建筑运动

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光辉城市”(TheRadiantCity)的规划方案。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许多学者觉察到传统的形体规划和用大规模整体规划来改建城市的致命弱点简.雅柯布1961年推出《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罗和凯特于1975年写出《拼贴城市》P.霍尔1975年发表《城市和区域规划》乔纳森.巴纳特提出“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其他一些学者也从不立场、不同角度提出用大规模计划及形体规划方式来处理城市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应付人类不断变化的致弱点。一、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简.雅柯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现代大城市的存在为什么是合理的?大城市的价值何在?大城市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现在城市的发展又在哪些方面背离了大城市的合理属性?崇尚城市的多样性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Zoning)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简.雅柯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对大规模改建进行了尖锐地批评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简.雅柯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主张进行不间断的小规模改建——对“街道眼(streeteye)”的发现从对城市生活的直感出发的,分析的起点是最微观的城市元素——人行道,逐步扩大到街区公园、城市街区、街段、老建筑、人口密度、贫民区、汽车、城市视觉、地区规划等问题。正视因大城市的复杂性而带来的风险,并力求给出积极的解决方案:a.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b.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c.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d.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简.雅柯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罗和凯特《拼贴城市》城市规划从来就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的,而是在历史的记忆和渐进的城市积淀中所产生出来的城市的背景上进行,所以,我们的城市是不同时代的、地方的、功能的、生物的东西叠加起来的。罗和凯特《拼贴城市》第一章 乌托邦:衰落和倒塌?第二章当这个千年过去以后;第三章单体的危机:城市结构;第四章冲突的城市和“什么都可以”的政治学;第五章拼贴城市和回到过去。乔纳森.巴纳特《城市设计引介》对传统设计观的批判许多现代城市设计者仍然将自己束缚在18世纪城镇设计的思想里。急于拥抱一个充满机械的未来认为城市是社会的体现。一个新的设计概念一个美好的城市环境形成是受社会、政治、文化、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制约的结果。政策演变社会混乱拥挤不堪、环境恶劣、吸毒恶习中产阶级纷纷离开贫穷人口增加,社会问题加重移民浪潮迁入的移民贫穷、缺乏灵活性、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障碍种族冲突、社区衰退、社区重组经济萧条城市建设向郊区分散化经济活动、中产阶级移向郊区就业和人口外迁低收入、少数民族、黑人涌入内城一、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政策演变西方现代城市更新运动的发展演变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城市更新政策的重点从大量贫民窟清理转向社区邻里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社区邻里活力的恢复振兴。城市更新规划由单纯的物质环境改善规划转向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物质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更新规划,城市更新工作发展成为制定各种不可分割的政府纲领。城市更新方法从急剧的动外科手术式的推倒重建转向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的谨慎渐进式改善,强调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英国城市更新的三个阶段(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早期——地方政府组织实施、社会问题丛生的大规模拆除内城的衰落二战后至1960年代,由于经济廉价、工业化程度高和建筑思潮中对高层建筑的狂热等原因,加上英国政府的推波助澜(政府鼓励将旧城改造成多层或高层住宅,并进行补贴和重点资助,建得越高,补贴越多,这类补贴到196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清除贫民窟后大量新建高层住宅。1960年代中后期,内城问题开始出现,城市更新出现逆反现象。随着中产阶级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市区环境的恶化,以及经济uodong和就业机会的郊区化,中产阶级的郊区化达到高峰,内城人口大量流失,工厂企业倒闭或前往郊区,出现大量的废地和空房(人口迁移后遗留的土地和住宅),即所谓的“内城荒废现象”。留在内城的居民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低收入者比重增加,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尖锐。低收入者大量集中,房地产价格降低,政府税收下降。市政建设的负担却有增无减。一、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英国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和规模空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人口从17%→77%20世纪中期:几个主要城市人口达到高峰→稳定→下降→严重下降内城衰落的原因交通运输的改善和流动性战后制定社会政策鼓励人口分散到新镇或萧条地区战后英国移民浪潮和种族问题内城是19世纪工业化城市的遗留物一、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英国(二)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由政府主导,呈现福利主义色彩的城市更新内地政策的酝酿1966年英国有色人种超过50万,战后增加8倍,而且大都集中在内城。政府采取了三项重要的内城发展政策:优先教育区(EPAS):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划分了不同类型的住房改善区,意在让政府对内城衰败区资金安排给予高度重视。城市计划:意在“处理移民较为集中地区的问题”。《地方政府拨款法》“城市援助项目”社区发展计划:寻求一种能满足生活在社会结构衰败区人们需要的新方法。社区发展计划在70年代告一段落1972年-1977年,规划专家写了一份研究报告《内城研究:利物浦、伯明翰和朗伯斯》一、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英国内城政策的制定1977年7月正式颁布《内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内城的经济实力,开创当地居民的良好前景;改善内城物质结构,提高环境的吸引力;缓和社会矛盾;保持内城与其他地区的人口和就业结构平衡。1979年-1980年财政年度投资从3亿英镑→12.5亿英镑还推行一系列复兴内城的具体措施:成立合作组织;通过各利益集团的共同参与,制订更新战略设立工业改善区;选建在衰落的工业或商业区域,实施优惠政策吸引新的企业布局建立企业区;在企业区内工业投资享有优惠,鼓励企业对内城进行开发组建城市开发公司。针对重新开发建设废气的码头区提出,,以开发公司的形式统筹改造工作自由港的建设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英国内城政策的制定1977年7月正式颁布《内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内城的经济实力,开创当地居民的良好前景;改善内城物质结构,提高环境的吸引力;缓和社会矛盾;保持内城与其他地区的人口和就业结构平衡。1979年-1980年财政年度投资从3亿英镑→12.5亿英镑还推行一系列复兴内城的具体措施:成立合作组织;通过各利益集团的共同参与,制订更新战略设立工业改善区;选建在衰落的工业或商业区域,实施优惠政策吸引新的企业布局建立企业区;在企业区内工业投资享有优惠,鼓励企业对内城进行开发组建城市开发公司。针对重新开发建设废气的码头区提出,,以开发公司的形式统筹改造工作自由港的建设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美国中心城市的衰落(1)大城市中心出现了人口和就业大量向郊区迁移的现象1950年-1975年间,美国12个最大城市的市区人口除洛杉矶外,平均减少了9.6%,而郊区人口平均增长20.7%。70年代中期,在纽约、费城、圣路易斯、旧金山和华盛顿等大城市地区,就业总数一半以上在环城郊区。1980至1986年洛杉矶中心区就业率仅为1976年-1980年就业率的1/121982-1987年时中心制造业普遍衰落,纽约市中心区减少就业岗位92900个,休息顿减少61800个,芝加哥,费城,西雅图,洛杉矶减少量都在25000个岗位以上。(2)移民浪潮改变了中心城市的种族结构中产阶级离开城市中心。黑人移民组成了仍然居留在城市中的主要人口,造成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转变,并且威胁到城市经济所赖以发展的施政税收与民间发展的再投资,导致中心城市衰落。

(3)地方政府财政短缺郊区化削弱了城市的税收基础;人口的迁移加重了这一问题;城市中心和郊区的不平衡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美国更新的失败与成功《住宅法》制订公共住宅计划,希望就此消除贫困,1954年重新修订此法案作为城市更新计划。拆除劣等房屋振兴城市经济建设优美住区消灭种族隔离早先城市更新注重物质性再开发和贫民窟清理:波士顿的“西端区”华盛顿的“西南区计划”克里夫兰的“伊略景区”圣保罗的“城市中心重建”旧金山的“金门计划”造成:近75万户居民的迁移或失所;小型商业纷纷关闭;计划执行缓慢,清除的土地无人开发;种族性的暴乱;地方性社群的破坏。1968年对原住宅法进行了修订,直接补助平民住宅的兴建,同时还鼓励少数民族参与社会发展、服务计划。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美国更新政策的制定到70年代,以“邻里复兴

(Neight-borhoodRevitalization)”概念取代“城市更新(UrbanRenewal)”。其实质是强调“自愿式更新(IncumbentUpgrading)”1974年《住房和社区发展法》(简称HCDA)的颁布,宣告了始于1949年《住宅法》的城市更新计划的结束。废弃“城市更新”的条款,改为“社区发展基金(简称CDBG)”和“都市发展行动基金(简称UDAG)”。

CDBG的目标:消灭贫民窟,保存良好房屋、维护历史建筑以及改进社区设施、扩大经济基础,促进更为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减少不同收入阶级的隔离等等。

UDAG的目标:帮助哪些人口减少、失业、贫穷以及物质环境衰退严重的地区进行复兴改造,对经济发展起催化作用而不是“拐杖”作用。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美国更新政策的制定1978年美国总统的《国家城市政策报告》中涉及到一些城市经济的创造或保留就业机会的政策,特别是东北部和中北部倍受折磨的老城市问题。具体的城市更新政策建议可概括为四个要点:资本的鼓励;劳动力的鼓励;直接援助;联邦政府的协调。规划师们转向社会及公共政策的研究:将实质环境的改善规划融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复兴的社会经济规划,更强调对现存都市邻里结构的保护和改善,更加关注公众意见,走向了更全面、更系统、更切实和更有效的邻里更新规划。规划内容涉及:经济增长的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社会福利的提高;贫困地区的复兴;城市设计目标的推进;以及医疗卫生、教育与就业、预防犯罪、反吸毒与酗酒、文化娱乐和廉价住宅建设等各方面。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加拿大中心城市的继续增长加拿大没有出现城市地区岗位和人口流向非城市地区。城市地区,特别是地处“阳光地带”的城市,在不断发展。1966年-1971年间,中心城市的服务业从80.3%→81%;办公活动也有所增加。没有出现“过度城郊化”更新政策的制定加拿大没有像英国和美国那样从经济上去促进城市的发展,而采取对城市加以控制和管理以及改进就业的措施,来保持中心城市的活力和避免拥挤、环境污染和住户的减少。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从英、美、加等国城市更新政策的制定,得到下列启示:城市更新政策的制定,需注重本国或地区的具体问题和条件;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质性的再开发,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城市更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城市更新不能仅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更新改造,而应探索其深层结构性问题;城市更新既要注重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同时也要注重社区特有意象和性格以及区域特色的保护与创造,维持好原有城市空间结构和原有社会网络与社区。二、国外城市更新概况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简要历史回顾从夏朝到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3800年,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始终保持其基本特征:规整方正的平面形制;“择中立宫”,祖、社、朝、市环绕中心对称布局的分区模式;以宫殿、官府建筑为中心的竖向空间形态。从1840年~194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是畸形和不平衡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多区(老城区及关厢区,商埠区或租界区,自发形成的工业、居住混合区,有规划的新市区)拼贴的平面形态;功能布局上局部有序与整体无序并存,地域功能分化初具雏形;新旧建筑并存,城市缺乏整体空间形象控制。1949年以后,城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1949~1978年为计划经济时期,1978年以后为社会之一市场经济转型期。这一阶段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为:城市内部地域圈层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的先导性作用单核、层级式公共中心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功能分区及单位制独立地块的形成与变化城市影响范围的扩大及郊区中小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城市内部地域圈层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大部分现代城市最初是从团块状布局发展起来,以后再逐步向外蔓延式或连片、分片式扩展。一般是大工厂、校园、特殊医院、集团住宅等单位起着先行者的作用,随后是公共建筑和一般住宅区的相继建设。其结构是城市中因发展先后的不同而形成地域圈层式布局结构。较为典型的地域圈层结构一般包括几部分组成:旧城大多是1949年前已形成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老城区;新城由老城蔓延发展而形成,若细分又可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区环带,如1950~1970年代(按先后)的新区及1980年代后(按地价)的新区;边缘区处于城市边缘,多由乡镇构成,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过程十分剧烈。地域圈层的演化特征一般表现为:第三产业集中在老城区,工业重心则向边缘区转移;人口迁居表现为老城向新区迁移;城市内部用地功能组合较混乱,不同圈层的功能组合有所不同。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产业空间布局的先导性作用:中国现代城市的发展,大多以大规模工业建设和工业区的不断扩建为先导,因此工业用地发展规模和布局定位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从工业区位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的影响来看,城市工业活动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它在宏观上决定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在微观上决定了城市用地结构形态;在扩展距离上,工业用地向外伸展最远,成为城市用地扩展的先声,并带动居住、仓储和交通用地向外扩展。19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经济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但制造工业仍然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首先,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集中在老城区发展起来,旧城中分散的工业逐步向边缘区转移;其次,一些新型的产业开发区在城市外围迅速崛起并形成规模,产业的郊区化又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郊区化,大批住宅小区在郊区拔地而起;再次,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化,网络技术缩短了人类活动的时空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地域扩展范围,作为技术创新中心的高技术区往往成为城市功能设施走向区域化的先导。从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经验上看,产业空间效应可以说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关键因素。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空间流动能力弱,就业保障、福利保障都维系于工作单位。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单核、层级式公共中心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现代城市的中心区是在近代城市中心区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近代以后,一些沿海沿江商埠城市出现了以金融、贸易、批发和各种商务管理机构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商务中心区(CBD),同时在传统封建城市老城内或关厢地带,传统和新式商业也逐渐集中,形成了具有全城意义的城市中心零售商业区。1949年以后,近代城市中已初步形成的中央商务区逐步萎缩,被改造为各类机关、商店、学校用地,与此同时,中心零售商业区则进一步发展,城市中心区新建了各类大型国营、集体商店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城市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按照与各级居民点配套建设的原则,除市中心外,还形成了区级中心、居住区级中心、小区级中心等具有层次性的公共中心结构。这一阶段,中国现代城市普遍形成了单核(即单一市级中心)城市空间结构。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城市规模及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弊端日益显现。城市公共中心格局的变化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多核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开始孕育与发展,许多大城市开始形成与传统中心具有互补和竞争关系的新的市中心及副中心,开敞式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成为多数大城市共同的选择;城市CBD重新崛起,各城市新的CBD在功能上与原有的中心零售商业区具有很强的互补关系。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功能分区及单位制独立地块的形成与变化:中国现代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经历了由内向外、由简单到复杂、由混沌分区到分区较为清晰的过程。近代时期,中国部分沿海沿江城市已经呈现出多区拼贴的特点,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局部的有序与整体的无序并存,地域功能分化已初具雏形。1949年后,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城市各功能用地实行计划配置,功能分区原则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建设中,努力实行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居住、交通、游憩用地合理的功能分区,生活居住区和工业区就近配套布置,并集中组织全市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心。各城市解放后陆续发展起来的新区基本具有功能分区的特征;但各城市旧城区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更新改造,功能组合仍十分混乱,相互干扰严重。单位制独立地块是中国现代城市中特有的一类功能用地组织单元。城市单位制独立地块,是指由一定的公有制单位(如国家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独立使用某一地块,内部生产、生活设施较为齐全,周围以围墙围合,形成半封闭式的独立大院,是我国过去特有的“企业办社会”模式的产物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城市影响范围的扩大及郊区中小城镇、卫星城镇的发展:城市向周围地区扩展是中国现代化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一个基本特征。195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由大城市直接管辖周围广大农村地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的早期市带县体制。即开始从更大空间范围内统筹进行工业及人口的布局、发展和利用区域交通体系、开发矿产资源、组织城乡经济的对流。中国现代的卫星城镇就是为在区域范围内统一和均衡布局人口及生产力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与西方国家为疏散中心城人口和解决居住问题而兴建卫星城不同,中国大城市卫星城镇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工业主导色彩,并受到“消灭城乡差别”等政治意识形态的有力推动。但一直到1970年代末,由于受到城市经济发展实力的限制,卫星城镇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1980年代以来,城市的职能作用及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城市为了克服单中心城市发展的种种弊端,开始有目的地引导城市人口及产业向周围地区扩散。将开发区建设与卫星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将近郊副中心与郊区现有中小城镇结合起来;将卫星城镇作为具有一定综合职能的城区进行开发建设;采取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建设中心城区与郊区中小城镇、卫星城镇之间的快速交通系统。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变化趋势城市内部空间的集约化重组城市产业结构的变革,城市功能的变化及功能区的重组,导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出现变化。传统商业中心被改造成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和中央商务区,除商业以外,金融、物业、旅馆、信息、办公设施、广告等广泛兴起,使城市中心地区机能进一步增强;内城居住区的拆建,部分有污染及扰民企业的搬迁,进一步纯化了城市各功能区的性质,促进了城市地域职能的分化;城区边缘地带除接受从中心置换出来的工业外,还发展住宅业和第三产业;引进外资建设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区在城市边缘纷纷出现,改变了城市功能分布的空间格局,引起城市空间的定向突破。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地域的集约化发展在目前城市功能不断强化、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中心地区地价会不断上升,中心地区地价的上涨一方面有效地淘汰了向市中心流动的不合理要素;另一方面也促使城市中心地区大规模兴建高层建筑,促使城市向立体化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物质环境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推动了城市中心地区基础设施改造与环境重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城市旧城物质性老化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与不足,旧城环境恶化。在市场经济初期,城市再开发基于利益动机,多趋向于高密度开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心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的转换,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变化趋势城市外部空间的均衡化扩展城市外部空间的均衡化扩展是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加大,城市部分人口、功能及设施向城市外部地域均衡化扩散的过程。主要激发因素: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技术进步及技术创新扩散的加快区域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土地市场机制的启动城市中心地区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由城市外围独立、半独立式的卫星城建设或开发区建设而促成推进城市外部空间均衡化。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城市郊区化:我国现阶段多是一种被动式郊区化,主要是由于旧城改造及地价规律的作用而促使部分居民及企业郊迁,居住郊区化滞后于工业郊区化,以近郊圈层式扩展为主,通勤距离一般在距市区十公里以内。城市区域化与群体化:在特大城市数量增加及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城市结构形态也开始走向区域化和群体化,即从单中心城市向多核心城市区域演进。在大城市区域内,许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中、远郊选址建设,不应当简单视为大城市功能外溢,而是新的生产力布局。都市区及城市连绵区的形成:中国的都市区是由城乡共同发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几种力量共同起作用地结果。三、中国城市更新现状及特征现代城市更新历史回顾解放初期:治理城市环境和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当时城市建设中最为迫切的任务。如:北京龙须沟改造、上海棚户区改造、南京秦淮河改造和南昌八一大道改造等。“一五”计划时期: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但过分强调利用旧城,一再降低城市建设标准,压缩城市非生产性建设,致使城市住宅和市政公用设施不得不采取降低质量和临时处理的办法来节省投资。“大跃进”时期:“用城市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