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后限时集训(十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世纪初,国人穿洋服者慢慢多了起来,甚至在广西等偏僻省份的学堂中也允许学生穿洋服;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红锡包”“哈德门”“前门”等品牌的香烟在市场上销路甚好,甚至连妇女也竞相吸食纸烟,并且快速扩散至全国。材料表明()A.列强对中国全方位渗透B.西学东渐影响了国人生活方式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衰落D.崇洋媚外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B[国人穿洋服、吸香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故选B项;“全方位渗透”说法欠妥,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初生活习俗的变迁,无法据此推知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解除C项;“全社会的认同”说法欠妥,解除D项。]2.(2024·洛阳模拟)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见“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应者寥寥。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达2000多万两;天津在1912年初,一个季度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这一变更表明()A.社会觉醒程度确定运动成败B.政局变革推动生活习俗变更C.戊戌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D.国人渐渐摆脱传统文化束缚B[材料体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民间改穿西式冠履的人由寥寥到购买西式冠履花费巨大,由此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对人们的服饰变革产生重大影响,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大历史事务后,人们服饰变更的不同结果,体现的是运动对于民众觉醒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解除A项;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是对材料中戊戌变法部分的分析,不能体现材料中辛亥革命后用于购买洋服耗资很大的现象,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用在购买洋服的花费大,未涉及国人摆脱传统文化束缚,解除D项。]3.(2024·南充一模)民国时上海云裳女子时装公司,用名人大做广告,树立企业形象。如“第一日为文艺界与名流闺媛,其次日为电影界明星,第三日为花界之诸姊妹”,这一时装公司很快成为领导上海时装新潮流标杆。材料说明()A.时尚潮流推动女权运动发展B.企业利润主要依靠广告宣扬C.西式时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D.优秀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D[依据材料“用名人大做广告,树立企业形象”可知,上海云裳女子时装公司努力打造企业文化,以此助推企业的发展,故选D项;女权运动为政治运动,与材料主旨企业文化不符,解除A项;题干未涉及企业利润的获得方式,解除B项;材料仅涉及上海,并未涉及其他地区,解除C项。]4.下表是清末民初社会现象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该时期()记述出处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张爱玲《更衣记》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民国鄞县通志》A.伦理纲常思想起先被抛弃 B.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C.社会风气发生巨大的变更 D.妇女解放运动日渐兴起C[民国初年服饰的变更、辛亥革命前后发式的变更,都体现出社会风气发生巨大的变更,故选C项;A项出现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之后,解除;习俗的变更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但没有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妇女解放运动,解除D项。]5.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和改良旗袍的出现()A.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B.强化了服饰的政治色调C.缩短了男女间的地位差距D.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D[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山装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改良旗袍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在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故选D项;中山装和改良旗袍是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但材料强调的是西式服装对中国服饰改革的作用,解除A项;中山装具有浓郁的政治色调,但改良旗袍没有,解除B项;民主政治的推行、经济的发展、同等思想的传播等能缩短男女间的地位差距,而服装并不具备这种功能,解除C项。]6.1928年,兰州市召开了放足运动会,除散布印刷品并讲演外,更由小学生演新剧《天足》,唱《天足歌》,以资宣扬。又令兰州东关周姓夫妇肩背旗一面,上书缠足苦痛,带领童养媳游行各街市及会场示众。会后,自愿放足妇女甚多。这说明()A.土洋并存是近代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B.兰州地区最早起先了移风易俗C.民国时期迫令放足运动效果明显D.宣扬活动有助于社会习俗变更D[由材料“会后,自愿放足妇女甚多”可知,兰州宣扬放足的活动起到良好的效果,这说明宣扬活动有助于社会习俗的变更,故选D项;裹脚是中国传统习俗,放足活动也是中国人自行开展的,无法体现土洋并存的现象,解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其他地区的做法,因此不能说兰州放足“最早”,解除B项;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解除。]7.1912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上海各报刊公开登载了征婚广告,在当时轰动了全国,就这样找来了革命新女性汤国梨。章太炎先生的征婚方式反映出当时()A.征婚成为主要求偶方式B.传统婚姻习俗遭到民众摒弃C.婚姻习俗出现近代化趋向D.婚姻自由成为普遍社会风尚C[材料“章太炎先生在北京、上海各报刊公开登载了征婚广告”体现了婚姻自主、婚姻自由,这反映出当时婚姻习俗出现近代化趋向,故选C项;章太炎征婚只是个例,不能说明传统婚姻习俗遭到民众摒弃,若是普遍现象就不会轰动全国了,解除A、B、D三项。]8.“礼拜”为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于明末在菲律宾所创,后传入中国;“星期”是中国人于19世纪末创制。最终,“星期”在书面语和共同语中替换了“礼拜”。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缘由是()A.民族冲突不断激化 B.盲目排外心理推动C.向西方学习的深化 D.白话文运动的开展A[依据材料“最终,‘星期’……替换了‘礼拜’”可知,中国本土词汇取代了外来词汇,这反映了随着民族冲突的不断激化,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感被激发,故选A项;盲目排外指的是对外来事物不加辨别一律排斥,与材料信息不符,解除B项;“星期”替换“礼拜”体现的是民族文化战胜外来文化,与向西方学习无关,解除C项;白话文运动的开展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指的是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与材料信息不符,解除D项。]9.(2024·洛阳一模)1902年7月,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在征婚广告中,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表明当时()A.婚姻自主习俗成为社会主流B.简约文明的结婚仪式受民众推崇C.特性化的征婚方式起先出现D.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D[材料“天足”“通晓中西学术”“文明通例”体现了婚姻观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故选D项;婚姻自主习俗成为社会主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A项;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解除;材料中反映的是特性化的征婚方式,但不能体现是“起先出现”,解除C项。]10.1860年,上海西人书馆助西人译书的文士王韬去某友人家作客,友人“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味极甘醇可口”。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更 D.好用性消费观念盛行C[材料“特出西洋名酒为饷”和“西洋玻璃杯、洋皂”说明物质生活受到西方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变更而非经济结构的变动,故解除A项;材料“王韬虽收入不多,但也购买一些西洋玻璃杯、洋皂用来赠送亲朋好友”表明不是好用性消费观念盛行,也不能说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故解除B、D两项。]11.从19世纪60-90年头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快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D.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C[19世纪60—90年头末,中国经验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斗争、戊戌变法等变局,对社会造成深刻影响,此时“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快速兴起”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故选C项;材料只提及当时报刊业的快速发展,并未提及其类别,无法看出哪种报刊成为主流,解除A项;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定,并不是清政府管理不力的结果,且材料并未提及清政府对报刊业的看法,无法看出其对报刊管理不力,解除B项;报刊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但并未反映思想的剧变,因此这一现象无法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解除D项。]12.《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刊,1898年停刊)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其中有一期题为《飞舟穷北》的画(如图),依据美国的一篇报道,配文曰:“美国……出名匠造飞舟一艘,多其帆,如鸟革状。能载二百人凌空使驭,将往穷北极,以广眼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翔实地报道了莱特兄弟独创的飞机B.此刊应与《民报》同时在市面流通C.传播新知是这一类刊物的首要特征D.表达了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憧憬D[结合材料中时间可以联系到美国人莱特兄弟独创飞机,从用词“如鸟革状”“穷北极”“广眼界”可知,这表达了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憧憬之情,故选D项;材料中画报报道莱特兄弟独创了飞机,但体现不了“翔实”,解除A项;《民报》创刊于1905年,解除B项;新闻画报体现新闻传播,不能说明传播新知是“首要特征”,解除C项。]13.(2024·文山检测)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时,南京临时政府曾通电全国运用公历。但在整个民国时期,民间出现诸多反对现象,其主要缘由是改换公历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由此可见()A.传统文化因素制约制度的构建B.民主共和观念缺乏群众基础C.政府构建政治权威的努力受挫D.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A[题干体现的是民国政府要求运用公历的规定受到民间反对,是由于和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不一样,说明传统文化因素制约着中华民国的制度构建,故选A项。]14.(2024·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竹枝词以活泼多样的形式记载了历史变迁,其中一首如是说:“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这反映了()A.中国铁路最早出现于上海B.先进科技逐步被国人接受C.国人思想愚昧制约了社会进步D.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B[依据材料“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可知轮船、铁路等先进科技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故选B项;材料只说明吴淞地区有铁路,但无法说明最早出现,解除A项;“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可见国人思想愚昧但没有提到制约了社会进步,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没有涉及东西方文化冲突,解除D项。]15.(2024·济宁质检)北京周姓女子“自幼游学欧美,去岁回国”,为出嫁计,未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牌,上书“女学士,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高校,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五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八年一月止,各学士如有与之具有同等之实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五四运动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B.西方婚姻文明影响中国C.门当户对成为婚嫁的首选条件D.婚姻自主已成社会主流B[依据材料“各学士如有与之具有同等之实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可知受到欧美文明影响的周姓女子主见婚姻自由、恋爱自主的观念,说明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西方婚姻文明的冲击,答案为B项;依据材料“至民国八年一月止”可知当时是在1919年1月前,五四运动还没有爆发,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自由恋爱,而不是门当户对的条件,C项错误;材料是周姓女子个人行为,不能说明婚姻自主成为主流,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2024·云南师大附中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为上海竹枝词中的社会流行语汇,对于历史事务的记录具有特别重要的史学价值。(1)作俑中日斗争警报传,师熸海陆我心煎。沪城富户迁租界,托庇外人作俑先(2)强寇领土台湾重海疆,求和卖国李鸿章。丰饶宝藏资强寇,拱手让人事可伤(3)贲舍康梁变法清廷诏,兴学育才新政行。敬业龙门两书院,将营贲舍又纷更(4)衣衫新式衣衫熟剪裁,这般窄小不应当。倘遂腹内孩儿小,钮扣傲然钮不来(5)番菜番菜原推一品香,门前真个好排场。堂馆回说今宵热,上好荷兰先请尝(6)轮船进口轮船欲近滩,纷纷接客立河干。码头未靠人先到,真个谋生把命拼(7)电报万里音书一线通,风驰电掣类神工。西来文字多禅意,半似云龙半似虫(8)电灯纵横街道直如弦,机水淋尘到处鲜。电炬煤灯高照处,却疑明月朗中天——摘编自《上海竹枝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就材料整体或其中随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楚)(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依据材料中的“衣衫、番菜、轮船、电报”等流行词的出现,可提炼出论点是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关于阐释可从近代列强入侵引发的中国社会生活变更、带来的近代工业文明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角度绽开分析即可。最终进行归纳总结。[答案]示例:论题:流行语汇反映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阐述:上海是近代最早遭遇殖民侵略的地区之一,鸦片斗争后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并成为租界,外界很多簇新的事物纷纷引入上海,并在确定程度上变更着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新式服装的出现、新型交通工具的产生、电报和电灯的运用、番菜的引入等,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学问视野,促进人员的沟通、信息的传递、经济的联系,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城市化和引领时尚、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标杆。流行语汇记录了上海的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总之,上海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缩影,其流行语汇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也是探讨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史料资源。17.(2024·济宁质检)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引发了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30年头初期,在经济动荡、军事威逼的内忧外患之际,民国学问分子与工商界人士纷纷著书立说,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限制。这与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下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模式是一样的。随着国民党政府渐渐巩固政权,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越来越多的学问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国家资本扩张来实现工业化,这影响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建设。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前统制经济的实际效果来看,在金融、交通等领域也取得了确定成效。——摘编自陶雄伟《经济危机、民族存亡与近代经济思想传播》(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探讨的国内外背景。(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以20世纪30年头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在经济动荡、军事威逼的内忧外患之际”可知经济动荡、军事威逼(日本侵华);依据材料“这与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下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模式是一样的”可知经济大萧条,实行了罗斯福新政;依据材料“随着国民党政府渐渐巩固政权,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可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另外联系此时苏联20世纪30年头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第(2)问,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首先要找到一个论点,然后进行论述。依据材料“越来越多的学问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国家资本扩张来实现工业化”可以提出一个论点:中国走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道路。依据论点进行阐述,论述主要从20世纪30年头初期,在经济动荡、军事威逼的内忧外患之际,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限制,使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日斗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造成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背景:经济动荡;军事威逼(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经济大萧条(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苏联工业化建设(安排经济)。(2)论文写作要点(仅供参考)类别主要内容的呈现论点中国走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道路论据背景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内涵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统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限制影响主动: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局限: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受压制结尾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基于国情的考虑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满洲贵族入关之后,使清朝婚姻礼俗深层次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在其全面继承明朝婚姻礼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清承明制,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封建包办婚姻依旧是清朝婚姻的基本特征,尊亲长驾驭卑幼的主婚权是清朝法律的规定,并且强调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件,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论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清律允许男子婚后可娶多名妾室,却要求女子在丈夫死后,为丈夫守节一辈子,并且在夫妻关系离异问题上,男子始终占据主动权……——摘编自陈顾远《中国婚姻史》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猛烈,加之受欧风美雨的冲击,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婚礼俗尚也发生了明显的变更。首先男女缔姻渐渐摆脱传统婚介形式的束缚,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已带有现代婚姻色调,甚至还有报刊广告征婚的创举。随着婚姻主权的转移,婚姻已不完全是两个家族的事,而是婚姻主体即当事人的事,因而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缔结更多考虑的是婚姻对象的才情、品性、相貌等个人素养。其次在结婚礼俗出现了新的风尚,更加简朴快捷,仪式西洋化,还具备了婚姻的法律化效应。由于近代女子教化的兴起,结婚年龄后延,女性在婚姻中有了确定自主权,既有自由结婚的权利,也有自由离婚的权利……——摘编自[美]罗斯《变更中的中国人》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清朝婚姻礼俗形成的背景和特点。(9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婚姻礼俗的变更并分析其缘由。(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清承明制”“深层次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强调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件”等信息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清律允许男子婚后可娶多名妾室”“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论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在其全面继承明朝婚姻礼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更多考虑的是婚姻对象的才情、品性、相貌等个人素养”“在结婚礼俗出现了新的风尚”“女性在婚姻中有了确定自主权”等信息概括。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猛烈”“受欧风美雨的冲击”“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等信息分析回答。[答案](1)背景:继承并汲取了明朝的婚姻礼俗;受到儒家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聘财成为婚姻的必备条件。特点:男女不同等性;礼法结合;具有禁锢性,不自由性;早婚的普遍性。(2)变更:传统婚介形式发生了变更,男女婚姻自主权渐渐加大;择偶标准的新变更;“文明结婚”——婚姻礼俗的新风尚;离婚再婚禁律起先被打破;早婚之弊在确定程度上有所遏制。缘由:政治变革是江南婚姻礼制文明化、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售转让网店合同样本
- 2024年份3月线上声乐教师虚拟演唱会分成补充协议
- 共享产权房合同样本
- 2025建屋合同(标准版)
- 农村浴室出售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地基打桩合同样本
- 打造智能社区的未来愿景计划
- 伐木工具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 农村收购土牛合同样本
- 自考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自学辅导资料
- Unit 3 Section A 3a-3c【 核心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八年级英语下册单元 课件(人教版)
- 三级动火证 模板
- 美术《印象主义-莫奈》教学课件
-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浇花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薪酬管理第6版第9章课件
- XK3168电子称重仪表技术手册
- 电梯系统质量检查记录表
- 最新山东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可编辑地图PPT模板
- 机械设计齿轮机构基础
- T∕CGMA 033001-2018 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