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的解释及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点火主要应用了摩擦起电的原理B.一些导线内部的导体线芯用一层金属编织网包裹着是利用静电屏蔽的原理降低干扰C.元电荷e的数值为,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量得出D.牛顿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答案〗B〖解析〗A.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点火主要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故A错误;B.静电屏蔽能够避免外界电场的干扰,一些导线内部的导体线芯用一层金属编织网包裹着是利用静电屏蔽的原理降低干扰,故B正确;C.元电荷e数值为,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量得出,故C错误;D.伽利略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2.在一场公路自行车比赛中,一名运动员正减速向左转通过一转弯处,则下列关于该运动员此刻的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矢量关系图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曲线运动合外力指向轨迹凹侧,一名运动员正减速向左转通过一转弯处;A.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减速向右侧转动,故A错误;B.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减速向左侧转动,故B正确;C.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加速向右侧转动,故C错误;D.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加速向左侧转动,故D错误。故选B。3.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磁吸式车载手机支架,现牢牢吸住一部手机,手机屏幕正对司机,角度如图所示,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A.手机所受重力做正功B.手机所受的支持力不做功C.手机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支架平面向上D.手机有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答案〗C〖解析〗A.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手机所受重力不做功,故A错误;B.根据图中所示可知,手机倾斜放置,手机所受支持力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可知,手机所受的支持力做功,故B错误;D.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手机受到重力、支持力、支架对手机的吸引力与静摩擦力,合计四个力作用,故D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手机在重力作用下,有沿支架向下运动的趋势,则手机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支架平面向上,故C正确。故选C。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的图像。已知时甲车在乙车前面处,在时两车恰好相遇。则图中与之差等于()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0时刻,甲乙的速度分别为8m/s、4m/s,在时两车恰好相遇,则有解得故选C。5.如下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一正点电荷,在其附近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将试探电荷到正点电荷间的距离记为r,试探电荷所受静电力记为F,则下列四幅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根据库仑定律有可知,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它图像均应为曲线。故选A。6.2024年6月2日上午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鹊桥二号中继星于4月2日按计划进入周期为24小时环月椭圆“使命轨道”,为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进行月球样品采集任务提供通讯支持。如图所示,此次任务完成后,鹊桥二号择机在P点调整至12小时环月椭圆轨道,为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服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椭圆轨道Ⅱ为“使命轨道”B.鹊桥二号由“使命轨道”调整到12小时环月椭圆轨道,需在P点加速C.鹊桥二号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比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D.椭圆轨道Ⅰ的半长轴与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之比为〖答案〗D〖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的半长轴越大,轨道对应运动的周期越大,“使命轨道”的周期大一些,可知图中椭圆轨道Ⅰ为“使命轨道”,故A错误;B.在轨道Ⅰ相对于轨道Ⅱ是高轨道,由高轨道变轨到低轨道,需要在切点位置减速,即鹊桥二号由“使命轨道”调整到12小时环月椭圆轨道,需在P点减速,故B错误;C.根据解得可知,鹊桥二号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结合题中数据解得故D正确。故选D。7.如图甲所示是公园里常见的一种叫作“椭圆机”的健身器材,深受人们的喜爱。每边由O1O3、、三根连杆以及连杆上的踏板P组成。锻炼者的脚放到踏板P上,双手握住手柄,可通过手脚一起发力驱动装置转动起来,如图乙所示为“椭圆机”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连杆与地面平行且与连杆O1O3的夹角为。该时刻连杆沿着竖直方向,正在顺时针转动,已知连杆O1O3的长度为,的长度为且其绕转动的角速度为,则此时连杆O1O3绕转动的角速度为()A B. C. D.〖答案〗D〖解析〗连杆O1O3的长度为,的长度为则点的线速度则O3点的线速度沿方向的分量为则该时刻连杆O1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虚线a、b、c为某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电粒子射入电场后,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则()A.粒子可能带正电B.粒子一定带负电C.粒子在P点的加速度一定比在Q点的加速度大D.若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可能与电场线a重合〖答案〗AC〖解析〗AB.根据曲线运动规律电场力方向指向轨迹内侧,若电场线方向从上到下,则粒子带负电;若电场线方向从下到上,则粒子带正电,故A正确,B错误;C.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稀疏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小,则可知。所以点电荷在P处所受的电场力大于在Q处所受的电场力,即,则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P点处的加速度比Q点处大,故C正确;D.电场线a为曲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到电场力的方向不断变化,且力的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根据曲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运动的轨迹夹在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故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可能与电场线a重合,故D错误。故选AC。9.如图甲所示,铺设铁路时,弯道处外轨会略高于内轨。现有一列火车以恒定速率v通过一弯道(视为水平圆周运动),火车的轮缘恰好不对内、外轨道挤压。如图乙所示为转弯时一节车厢内,放在桌面上的水杯与火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杯内的水面与轨道所在平面平行,已知火车轨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弯道的转弯半径为R,水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水杯对桌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0 D.水杯对车厢侧壁的压力大小为0〖答案〗ACD〖解析〗AB.根据火车转弯时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有解得故A正确,B错误;CD.火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水杯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其相等,由此可知水杯重力与桌面对其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水杯对桌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0,水杯对车厢侧壁的压力大小为0,故CD正确。故选ACD。10.将一木块(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处由静止释放,其竖直下落过程中动能及机械能随木块下落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地面为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A.图线Ⅰ表示木块机械能变化,图线Ⅱ表示木块动能变化B.木块的质量为C.整个下落过程中,木块所受的合力做的功为D.木块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答案〗BD〖解析〗A.物块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所以图线Ⅱ表示机械能的变化,Ⅰ表示动能的变化,故A错误;B.由题图可知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阻力作用,物块释放位置处物块下落的高度为8m,则物块质量故B正确;C.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解得则整个下落过程中,木块所受的合力做的功为故C错误;D.根据解得则木块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故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1)实验前,先将一张带有小方格的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装置的背板上,钢球落到倾斜的挡板上后,就会挤压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印迹。上下调节挡板,通过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取下白纸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从而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下列给出的操作步骤中,该实验必需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斜槽要尽可能光滑B.每次实验钢球需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C.每次实验,挡板需要下降相同的高度D.背板必须竖直放置(2)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向右为x轴,竖直向下为y轴,如图乙所示。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L,已经在轨迹上确定了坐标为的A点,若想得到小球水平方向运动的规律,需要再选取纵坐标为______的B点,若B点的横坐标为______,则能初步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1)BD(2)12L4L〖解析〗【小问1详析】A.钢球每次均从斜槽同一位置静止释放,钢球克服阻力做功相同,钢球飞出斜槽的初速度大小相同,即斜槽的摩擦对实验没有影响,可知斜槽不需要尽可能光滑,故A错误;B.为了确保小球飞出斜槽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每次实验钢球需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B正确;C.实验中通过上下调节挡板,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从而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每次实验中,挡板并不需要下降相同的高度,故C错误;D.平抛运动轨迹位于竖直平面内,为了准确描绘出钢球平抛运动的轨迹,背板必须竖直放置,故D正确。故选BD。【小问2详析】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奇数之比,则有解得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若A、B纵坐标为上述值,则两点横坐标关系有解得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半径均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过部分最高点D的切线水平,A、C、B在同一水平面上,在D点固定一个力传感器,D点在水平地面的投影为O,从A点正上方足够高的P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小球沿轨道运动到D点通过D点的力传感器可测得此时对轨道的压力F。(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可视为质点)(1)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A.释放点P到A的高度hB.小球的质量mC.小球从P到D运动时间t(2)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则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题中和所选的测量量的字母符号表示);(3)多次改变P到A的高度h,使小球始终能通过D,测得多组h和F的数据,以F为纵轴、h为横轴建立坐标系,作出图像,若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图像与纵轴的截距大小为____________,图像斜率为____________,则验证实验结论成立。〖答案〗(1)AB(2)(3)〖解析〗【小问1详析】验证机械能守恒,则从P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换,则需测出从P到A的高度h,但由于需要求解F的大小进行研究,故需要测量质量,也不需要测量时间。故选AB。【小问2详析】假设从P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在D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则【小问3详析】根据上式可知图像与纵轴的截距大小为,图像斜率为。13.如图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现在A、B点(A、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已知三角形边长为L,点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静电力常量为k。(1)求A、B两点电荷在C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2)若在C点处放一个质量为(g为重力加速度)、电荷量大小也为q的带负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并能保持静止状态,可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加一匀强电场,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答案〗(1),方向水平向右;(2),方向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解析〗(1)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表达式,A、B两点电荷在C点各自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均为根据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则C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2)小球受到重力与点电荷对小球水平向左的电场力的合力为解得令F与水平向左的电场力方向夹角为,则有解得小球保持相对静止,则有解得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匀强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与F方向相反,小球带负电,则匀强电场方向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4.如图所示,轨道由倾角为的斜面和半径为R的半圆弧两部分连接组成,连接点M处有一轻质定滑轮,圆心O在斜面的延长线上,N为圆弧最低点且,斜面的底端固定一挡板P。物块B、C间由一轻质弹簧拴接置于斜面上(弹簧平行于斜面),其中C紧靠在挡板P处,B用跨过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小球A相连,开始时将小球A锁定在M处,此时轻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但无张力,B、C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解锁小球A,当小球A沿圆弧运动到最低点N时(物块B未到达M点),物块C对挡板的作用力恰好为0。已知小球A的质量为,物块B、C的质量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与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小球到达N点时,物块A、B的速度大小。〖答案〗(1);(2),〖解析〗(1)解锁小球A之前,对B进行分析有小球A到达N点时,对C进行分析有根据几何关系有解得(2)小球到达N点时,令物块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则有根据速度分解有解得,15.如图所示,在竖直墙面的O点系一轻质无弹性的细线,它的另一端系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在O点正下方某位置的P点(图中未画出)固定一颗表面光滑、足够细的钉子。现将小球拉至A点,细线与水平面间夹角为,且细线恰好绷直,由静止释放小球,使小球平行于竖直墙面向下运动,当细线碰到钉子后,小球以P点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细线长为L,小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运动过程中未与墙面接触。(1)求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细线与钉子碰前瞬间,小球的速度v的大小;(2)求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细线与钉子碰前瞬间,细线上的拉力F的大小;(3)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要使小球能绕P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P点到O点的距离范围。〖答案〗(1);(2);(3)〖解析〗(1)令小球释放点A关于经过O点的水平线的对称点为B,小球从A到B过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解得小球在B点的瞬间,绳绷紧,沿绳方向的分速度突变为0,垂直于绳的分速度为解得之后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过程有解得(2)细线与钉子碰前瞬间,小球绕O点做圆周运动,则有结合上述解得(3)令P点到O点的距离为,小球绕P点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小球能绕P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需要顺利通过该圆周的最高点,当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在最高点的速度最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由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有其中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其中解得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的解释及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点火主要应用了摩擦起电的原理B.一些导线内部的导体线芯用一层金属编织网包裹着是利用静电屏蔽的原理降低干扰C.元电荷e的数值为,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量得出D.牛顿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答案〗B〖解析〗A.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点火主要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故A错误;B.静电屏蔽能够避免外界电场的干扰,一些导线内部的导体线芯用一层金属编织网包裹着是利用静电屏蔽的原理降低干扰,故B正确;C.元电荷e数值为,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量得出,故C错误;D.伽利略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2.在一场公路自行车比赛中,一名运动员正减速向左转通过一转弯处,则下列关于该运动员此刻的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矢量关系图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曲线运动合外力指向轨迹凹侧,一名运动员正减速向左转通过一转弯处;A.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减速向右侧转动,故A错误;B.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减速向左侧转动,故B正确;C.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加速向右侧转动,故C错误;D.根据曲线运动规律可知,运动员加速向左侧转动,故D错误。故选B。3.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磁吸式车载手机支架,现牢牢吸住一部手机,手机屏幕正对司机,角度如图所示,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A.手机所受重力做正功B.手机所受的支持力不做功C.手机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支架平面向上D.手机有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答案〗C〖解析〗A.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手机所受重力不做功,故A错误;B.根据图中所示可知,手机倾斜放置,手机所受支持力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可知,手机所受的支持力做功,故B错误;D.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手机受到重力、支持力、支架对手机的吸引力与静摩擦力,合计四个力作用,故D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手机在重力作用下,有沿支架向下运动的趋势,则手机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支架平面向上,故C正确。故选C。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的图像。已知时甲车在乙车前面处,在时两车恰好相遇。则图中与之差等于()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0时刻,甲乙的速度分别为8m/s、4m/s,在时两车恰好相遇,则有解得故选C。5.如下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一正点电荷,在其附近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将试探电荷到正点电荷间的距离记为r,试探电荷所受静电力记为F,则下列四幅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根据库仑定律有可知,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它图像均应为曲线。故选A。6.2024年6月2日上午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鹊桥二号中继星于4月2日按计划进入周期为24小时环月椭圆“使命轨道”,为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进行月球样品采集任务提供通讯支持。如图所示,此次任务完成后,鹊桥二号择机在P点调整至12小时环月椭圆轨道,为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服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椭圆轨道Ⅱ为“使命轨道”B.鹊桥二号由“使命轨道”调整到12小时环月椭圆轨道,需在P点加速C.鹊桥二号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比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D.椭圆轨道Ⅰ的半长轴与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之比为〖答案〗D〖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的半长轴越大,轨道对应运动的周期越大,“使命轨道”的周期大一些,可知图中椭圆轨道Ⅰ为“使命轨道”,故A错误;B.在轨道Ⅰ相对于轨道Ⅱ是高轨道,由高轨道变轨到低轨道,需要在切点位置减速,即鹊桥二号由“使命轨道”调整到12小时环月椭圆轨道,需在P点减速,故B错误;C.根据解得可知,鹊桥二号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结合题中数据解得故D正确。故选D。7.如图甲所示是公园里常见的一种叫作“椭圆机”的健身器材,深受人们的喜爱。每边由O1O3、、三根连杆以及连杆上的踏板P组成。锻炼者的脚放到踏板P上,双手握住手柄,可通过手脚一起发力驱动装置转动起来,如图乙所示为“椭圆机”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连杆与地面平行且与连杆O1O3的夹角为。该时刻连杆沿着竖直方向,正在顺时针转动,已知连杆O1O3的长度为,的长度为且其绕转动的角速度为,则此时连杆O1O3绕转动的角速度为()A B. C. D.〖答案〗D〖解析〗连杆O1O3的长度为,的长度为则点的线速度则O3点的线速度沿方向的分量为则该时刻连杆O1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虚线a、b、c为某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电粒子射入电场后,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则()A.粒子可能带正电B.粒子一定带负电C.粒子在P点的加速度一定比在Q点的加速度大D.若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可能与电场线a重合〖答案〗AC〖解析〗AB.根据曲线运动规律电场力方向指向轨迹内侧,若电场线方向从上到下,则粒子带负电;若电场线方向从下到上,则粒子带正电,故A正确,B错误;C.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稀疏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小,则可知。所以点电荷在P处所受的电场力大于在Q处所受的电场力,即,则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P点处的加速度比Q点处大,故C正确;D.电场线a为曲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到电场力的方向不断变化,且力的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根据曲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运动的轨迹夹在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故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可能与电场线a重合,故D错误。故选AC。9.如图甲所示,铺设铁路时,弯道处外轨会略高于内轨。现有一列火车以恒定速率v通过一弯道(视为水平圆周运动),火车的轮缘恰好不对内、外轨道挤压。如图乙所示为转弯时一节车厢内,放在桌面上的水杯与火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杯内的水面与轨道所在平面平行,已知火车轨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弯道的转弯半径为R,水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水杯对桌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0 D.水杯对车厢侧壁的压力大小为0〖答案〗ACD〖解析〗AB.根据火车转弯时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有解得故A正确,B错误;CD.火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水杯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其相等,由此可知水杯重力与桌面对其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水杯对桌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0,水杯对车厢侧壁的压力大小为0,故CD正确。故选ACD。10.将一木块(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处由静止释放,其竖直下落过程中动能及机械能随木块下落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地面为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A.图线Ⅰ表示木块机械能变化,图线Ⅱ表示木块动能变化B.木块的质量为C.整个下落过程中,木块所受的合力做的功为D.木块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答案〗BD〖解析〗A.物块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所以图线Ⅱ表示机械能的变化,Ⅰ表示动能的变化,故A错误;B.由题图可知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阻力作用,物块释放位置处物块下落的高度为8m,则物块质量故B正确;C.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解得则整个下落过程中,木块所受的合力做的功为故C错误;D.根据解得则木块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故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1)实验前,先将一张带有小方格的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装置的背板上,钢球落到倾斜的挡板上后,就会挤压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印迹。上下调节挡板,通过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取下白纸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从而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下列给出的操作步骤中,该实验必需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斜槽要尽可能光滑B.每次实验钢球需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C.每次实验,挡板需要下降相同的高度D.背板必须竖直放置(2)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向右为x轴,竖直向下为y轴,如图乙所示。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L,已经在轨迹上确定了坐标为的A点,若想得到小球水平方向运动的规律,需要再选取纵坐标为______的B点,若B点的横坐标为______,则能初步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1)BD(2)12L4L〖解析〗【小问1详析】A.钢球每次均从斜槽同一位置静止释放,钢球克服阻力做功相同,钢球飞出斜槽的初速度大小相同,即斜槽的摩擦对实验没有影响,可知斜槽不需要尽可能光滑,故A错误;B.为了确保小球飞出斜槽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每次实验钢球需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B正确;C.实验中通过上下调节挡板,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从而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每次实验中,挡板并不需要下降相同的高度,故C错误;D.平抛运动轨迹位于竖直平面内,为了准确描绘出钢球平抛运动的轨迹,背板必须竖直放置,故D正确。故选BD。【小问2详析】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奇数之比,则有解得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若A、B纵坐标为上述值,则两点横坐标关系有解得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半径均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过部分最高点D的切线水平,A、C、B在同一水平面上,在D点固定一个力传感器,D点在水平地面的投影为O,从A点正上方足够高的P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小球沿轨道运动到D点通过D点的力传感器可测得此时对轨道的压力F。(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可视为质点)(1)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A.释放点P到A的高度hB.小球的质量mC.小球从P到D运动时间t(2)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则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题中和所选的测量量的字母符号表示);(3)多次改变P到A的高度h,使小球始终能通过D,测得多组h和F的数据,以F为纵轴、h为横轴建立坐标系,作出图像,若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图像与纵轴的截距大小为____________,图像斜率为____________,则验证实验结论成立。〖答案〗(1)AB(2)(3)〖解析〗【小问1详析】验证机械能守恒,则从P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换,则需测出从P到A的高度h,但由于需要求解F的大小进行研究,故需要测量质量,也不需要测量时间。故选AB。【小问2详析】假设从P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在D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则【小问3详析】根据上式可知图像与纵轴的截距大小为,图像斜率为。13.如图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现在A、B点(A、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已知三角形边长为L,点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静电力常量为k。(1)求A、B两点电荷在C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2)若在C点处放一个质量为(g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