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1页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2页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3页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4页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001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2.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认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3.知道项羽、刘邦起义和楚汉之争,理解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4.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002预习导学一、秦的暴政★学习聚焦: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1.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2.繁重的徭役、兵役:秦始皇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阿房宫和修筑长城等。3.刑罚残酷: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4.秦二世的统治:任意屠杀文武大臣,残酷剥削民众。二、陈胜、吴广起义★学习聚焦: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概况1.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②直接原因:去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在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期到达,按秦律要被处死。(2)爆发: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政权:起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5)结果: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起义失败。(6)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知识拓展】陈胜、吴广起义开创了农民武装起义的方式反抗暴政的先河,对后世农民起义有深远影响。2.秦朝灭亡(1)关键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2)灭亡: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出城投降,秦朝灭亡。【知识拓展】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②秦朝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等。③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④秦朝因暴政而亡,给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三、楚汉之争★学习聚焦:了解楚汉之争的概况1.目的: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争夺帝位。2.结果:项羽兵败垓下,突围后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3.原因: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003常考图片【常考点】1.背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2.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建立“张楚”政权,最终走向失败;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占领咸阳,秦朝灭亡。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4.起义的口号:“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004体系构建005问答式记忆清单1.归纳秦的暴政的表现。提示:赋税沉重,农民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徭役沉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刑罚残酷;“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秦二世更加残暴。2.简述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提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统治阶级实施的暴政。遇雨误期是起义的直接原因。3.简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概况。提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发动了起义。起义军建立“张楚”政权,最终失败。4.简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提示: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革命首创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5.识记秦朝灭亡的概况。提示:(1)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2)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6.简述楚汉之争的概况。提示:项羽(西楚霸王)和刘邦(汉王)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楚汉之争,垓下之战后,刘邦获胜。7.简析楚汉之争中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提示:(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006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能说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统一文字 B.北击匈奴 C.严刑苛法 D.修筑驰道2.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张角、张陵 B.王莽、刘秀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3.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 C.秦朝 D.西汉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5.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法极为严酷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D.国民素质不高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怒吼声,划破万里长空,震撼祖国大地。“奋臂大泽而天下应”,成千上万的革命农民揭竿而起。材料描述的是(

)A.国人暴动 B.楚汉之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7.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历史上称为(

)A.巨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楚汉之争”8.中国象棋的棋盘中央有一条楚河汉界,这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有关(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9.小王同学搜集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典故,请你帮助他确定与这些典故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国人暴动 B.诸侯争霸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古风》材料二: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汉】贾谊《过秦论》材料三: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另据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材料四:据史书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他于哪一年完成了“扫六合”?(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北部边隅采取了哪一措施?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哪些问题?(两点即可)(4)材料四中记载的这一事件有何历史地位?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可知,材料反映了秦朝的暴政。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但他的统治具有暴虐的特点。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而且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始皇的暴政最终导致秦朝灭亡,C项正确;秦统一文字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不属于暴政,排除A项;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抵御少数民族入侵,排除B项;秦始皇派人修筑驰道,便利了交通,排除D项。故选C项。2.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C项正确;张角、张陵领导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排除A项;王莽、刘秀是西汉末年的历史人物,排除B项;项羽、刘邦响应了陈胜、吴广起义,并推翻了秦朝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3.C【详解】由图中所示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起义中,陈胜、吴广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的口号,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4.A【详解】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样就巩固了统一,A项符合题意,选A项;秦朝实行暴政,表现在,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这最终导致秦朝速亡,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5.B【详解】根据材料“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可知盗窃财物一钱以上就要断足,而且还在脸上刺字,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具有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的特点,说明秦朝刑法极为严酷,这也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秦朝的治安,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不是人们的法制观念,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国民素质,排除D项。故选B项。6.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知,体现了陈胜、吴广起义。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C项正确;国人暴动是西周镐京以平民为主体的反对周厉王的一次暴动,排除A项;楚汉之争秦末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排除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依据“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6年至汉公元前203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叫做楚汉之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D项正确;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末,是在“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之前,排除A项;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与“刘邦和项羽”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8.D【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河汉界与楚汉之争有关。秦朝灭亡后,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并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D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役,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排除B项;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据所学可知,“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与楚汉之争有关。秦朝灭亡后,作为农民起义的两位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指的是项羽最终被刘邦的军队围困于垓下,霸王别姬,兵败自杀,D项正确;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排除A项;诸侯争霸发生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秦灭六国发生在战国末年,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1)秦始皇(或嬴政);公元前221年。(2)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郡县制。(3)秦朝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罚。(4)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详解】(1)人物与时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可知“秦王”是秦始皇,他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扫六合”。(2)措施:根据材料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可知修筑长城;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可知北击匈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北部边隅采取的措施,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可知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3)问题:根据材料三“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可知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沉重的赋税;由“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