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_第1页
专题07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_第2页
专题07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_第3页
专题07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_第4页
专题07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考点专练)-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转化1.(2020·肇庆模拟)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

一份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C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如较低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较高温度时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浓,故不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故不符合题意;C.一份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故符合题意;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2020·汕尾模拟)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

B.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

C.

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答案】A【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后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2020·汕头模拟)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

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

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D.

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答案】C【解析】A.0℃时,硝酸钾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溶解度,从40℃降温至0℃时乙试管有晶体析出,故乙中加入的固体是硝酸钾,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0℃时,乙中有晶体析出,溶液一定饱和,甲中加入的是氯化钠,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57g>3g,故甲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快速减小,硝酸钾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4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乙中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要更大,故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溶解度曲线4.(2020·汕头模拟).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P点表示A,B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等

B.

若B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通过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物质

C.

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关系是B>AD.

t2℃时,将等质量A,B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A>B【答案】D【解析】A.P点表示A,B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等,表示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B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通过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在

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对应两个点,在A曲线上的点比在B曲线上的点上面,所以溶解度大小比较关系是A>B;故C不符合题意;D.t2℃时,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配制等质量的溶液时,溶解度大的需要的水的质量少,因此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的质量B大于A,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2020·汕头模拟)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

C.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将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答案】D【解析】解:A、据图可以看出,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据图可以看出,50℃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g,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正确;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将至20℃时,C溶液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是最小,错误;故选D.6.(2020·湛江模拟)K2CO3、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4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7121126139KNO331.663.985.5110169A.

K2CO3的溶解度大于KNO3

B.

乙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

C.

t应在50℃~60℃之间

D.

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gKNO3【答案】B【解析】A.在不表明温度的情况下,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乙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结合表格可知,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故符合题意;C.t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应在60℃~80℃之间,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表格,40℃时,163.9g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gKNO3,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0·清远模拟)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

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

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M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M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为b,故A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解吸热,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N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为a,升温N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变浑浊,故B不符合题意;C.M的饱和溶液即为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M(b)溶解度小于N(a)溶解度,则溶剂质量M>N,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溶质质量分数8.(2020·梅州模拟)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P点表示A,B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等

B.

若B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通过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物质

C.

t2℃时,将75g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50g

D.

t2℃时,将等质量A,B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A>B【答案】D【解析】A.P点表示A,B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等,表示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B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通过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C.t2℃时,将75g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故C不符合题意;D.t2℃时,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配制等质量的溶液时,溶解度大的需要的水的质量少,因此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的质量B大于A,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2020·汕尾模拟)现有t2℃时的溶液I、II各100g,溶液I中含物质甲50g,溶液II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溶液I是甲的饱和溶液

B.

t2℃时,溶液I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C.

t2℃时,溶液II中含乙37g

D.

从t2℃降温至t1℃时,乙不会从溶液II中析出【答案】B【解析】A、t2℃时,甲的溶解度为137g,则溶液I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t2℃时,溶液I中甲的质量分数为,故符合题意;C、t2℃时,甲的溶解度为137g,溶液II中含乙的量大于37g,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曲线,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t2℃降温至t1℃时,乙会从溶液II中析出,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2020·揭阳模拟)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1℃时,KNO3的溶解度与NH4Cl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

t1℃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D.

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A、如溶解度曲线图所示,t1℃时,KNO3的溶解度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KNO3的溶解度与NH4Cl的溶解度相等,故说法A不符合题意;B、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为60g,所以此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说法B不符合题意;C、如溶解度曲线图所示,NH4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给NH4Cl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能有晶体析出,故说法C符合题意;D、如溶解度曲线图所示,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所以此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说法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2020·清远模拟)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0204060NaCl的溶解度/g35.736.036.637.3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A.

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

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

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

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20℃时,100gH2O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选项A不符合题意;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则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小于63.9%,选项B不符合题意;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C符合题意;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2020·汕尾模拟)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见图I),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图Ⅱ)。下面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A.

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

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

D.

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A、10mL水合10g水,10℃时,根据曲线b,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大于30g,10g水溶解该物质的最大质量大于3g,此时该物质的溶液不是饱和溶液,说法符合题意;B、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10g水最多可以溶解甲、乙均为4g>3g,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说法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1,10℃时,甲物质未全部溶解,可知此时甲溶解度小于乙,观察曲线a、b,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说法不符合题意;D、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20·湛江模拟)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物质是氯化铵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

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

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由图甲可知,t2℃时,NH4Cl的溶解度小于60g,而烧杯②中在t2℃时,100g水中溶解了60gR,所以R是KNO3,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甲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40g。t1℃时,200g水中加入60gKNO3得到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而烧杯③中的溶液是t1℃时KNO3的饱和溶液,所以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故符合题意;C.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可以采用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甲可知,t2℃时,KNO3的溶解度为60g,所以烧杯②中的溶液也是饱和溶液。烧杯①、②、③中,烧杯②、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2020·肇庆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1℃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大【答案】B【解析】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的大小,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t1℃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后变为饱和溶液,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但是没有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析出固体的质量的大小,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2020·清远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

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g,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底部有晶体析出,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t1℃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甲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甲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仍为20%,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15g,剩余5g乙未溶解,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2020·梅州模拟)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

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D.

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不相似,说法不符合题意;B、由于C点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C溶液可看作B溶液升温至t2℃,故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说法不符合题意;C、A、B分别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故溶质的质量分数:A>B,C溶液可看作B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A>B=C,说法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得较快,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2020·东莞模拟)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坏种子分开来。20℃时,技术员将一包氯化钠(20℃,S(NaCl)=36g)放入容器中,分三次加入水,充分搅拌,记录情况如下: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水质量1000g1000g1000g烧杯内NaCl晶体剩余情况有无无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

)A.

10.71%<ω≤19.35%

B.

12%<ω≤24%

C.

10.71%≤ω<21.43%

D.

12%≤ω<24%【答案】A【解析】20℃时,NaCl溶解度为36g;此时1000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的质量为360g;第一次:加入1000g水,食盐固体有剩余,则NaCl的总质量大于360g;第二次:再加入1000g水,食盐固体没有剩余,则NaCl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720g;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即10.71%<ω≤19.35%。故答案为:A。7.(2020·清远模拟)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________。(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4)在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答案】(1)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2)A

(3)增加C物质(4)B>C>A【解析】(1)由图可知,t2℃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意义是: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2)由图可知,t3℃时,溶解度:A>B>C,故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A;(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增加C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4)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在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降温后,A、B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3℃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t1℃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8.(2020·汕尾模拟).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甲20.931.645.863.985.5110乙31.034.037.040.042.645.5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_______(填写化学式)。(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_______KCl(填写“>”“=”或“<”)。(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5)60℃时,将45gKCl固体溶解于100g水中,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答案】(1)KCl(2)冷却结晶(3)>(4)B(5)11g(或11.0g,漏写单位不得分)【解析】(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物质乙是指KCl(2)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则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KCl,因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温析出晶体更多;(4)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加入物质后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则能使水温升高的有:生石灰固体和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是溶于水放热。故答案为:B;

(5)60℃时,将45gKCl固体溶解于100g水中,降温至20℃,此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5g34g=11g。9.(2020·东莞模拟)下表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1020304050溶解度/g甲3033353841乙2131456588(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g。(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________。(4)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烧杯中加入的是乙②w取值为50③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乙(2)135(3)33<x<35(4)②③④【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故填:乙;(2)在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g甲,则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35g;故填:135;(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33<x<35;故填:33<x<35;(4)①由图示可知,46.5g该物质在50℃时能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以在该温度下,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46.5g,因此烧杯中加入的是乙,选项说法正确;②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1g,设在该温度下完全溶解46.5g乙物质,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x=150g则至少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50g﹣100g=50g;即w≥50,选项说法不正确;③由于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未知的,所以无法比较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选项说法不正确;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由于不知道溶质是否完全溶解,所以无法比较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④。10.(2020·汕尾模拟)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C010203040506070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KCl27.631.034.037.040.042.645.548.3回答下列问题:(1)20℃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g。(2)依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3)20℃时,向10g水中加入2.5gKNO3充分搅拌得到X,再加入2.5gKNO3充分搅拌得到Y,继续升温至50℃得到Z,则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4)40℃时,现有质量均为100g的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若将它们同时降温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B.降温至10℃时,析出的KNO3晶体质量比析出的KCl晶体质量大

C.降温至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D.当温度降至20℃和30℃之间的某一温度,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答案】(1)34.0g(2)b(3)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