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评估与监测作业指导书TOC\o"1-2"\h\u9973第1章教育评估与监测概述 495651.1教育评估的基本概念 4244471.2教育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4323141.3教育评估与监测的关系 413072第2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理论基础 5143812.1教育评估理论的发展历程 5312092.2教育监测的理论框架 5198782.3国内外教育评估与监测现状 58976第3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678423.1量化评估方法 6121383.1.1测试与考试 6199153.1.2成绩分析 6120123.1.3效果评价 729223.1.4问卷调查 762093.2质性评估方法 7258493.2.1观察法 7221523.2.2深度访谈 798313.2.3案例研究 715613.2.4行动研究 75783.3教育监测的技术手段 7246993.3.1数据采集 782903.3.2数据分析与处理 763763.3.3信息技术支持 8283693.3.4反馈与改进 813845第4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指标体系 8120304.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869364.1.1原则 8188144.1.2方法 8165454.2学生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912584.2.1学业成就指标 9268534.2.2身心健康指标 9247354.2.3社会适应指标 9112394.3教育过程与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967474.3.1教育过程评估指标 9263744.3.2教育质量评估指标 924096第5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实施步骤 9127895.1准备阶段 9229705.1.1确定评估与监测目标:明确教育评估与监测的目的、意义和预期成果,保证评估与监测工作有的放矢。 9195995.1.2制定评估与监测方案:根据评估与监测目标,设计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工具和流程,保证评估与监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10311905.1.3组建评估与监测团队: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评估与监测人员,形成专业互补、结构合理的评估与监测团队。 10215355.1.4培训评估与监测人员:对评估与监测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其熟悉评估与监测方案、掌握评估与监测方法。 1011775.1.5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评估与监测对象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研究报告等资料,为评估与监测提供依据。 10174305.2评估阶段 1097445.2.1开展实地评估:评估团队按照评估方案,对评估对象进行现场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全面了解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 1095415.2.2数据收集与分析:整理评估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10258365.2.3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评估报告,明确评估对象的优势、不足及改进措施。 10102605.3监测阶段 10272475.3.1设立监测指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监测指标,以便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 1023885.3.2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周期、频率和方法,保证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1077985.3.3实施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对监测指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10242075.3.4分析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发觉新的问题和需求。 10248245.4反馈与改进阶段 1035995.4.1反馈监测结果: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估对象,为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10134415.4.2修订评估与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对评估与监测方案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1061345.4.3实施改进措施:评估对象根据反馈结果,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124085.4.4跟踪改进效果: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116656第6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1160986.1数据收集与整理 11300296.1.1数据收集 11263116.1.2数据整理 1199936.2数据分析方法 11207006.2.1描述性统计分析 11229216.2.2相关性分析 1269766.2.3回归分析 12144166.2.4主成分分析 1267086.2.5聚类分析 12271986.3结果呈现与解释 12302566.3.1结果呈现 1216916.3.2结果解释 1232581第7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质量保障 128877.1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12103657.1.1组织架构 13286807.1.2政策制度 13213177.1.3人员培训 1389337.1.4资源配置 1349057.2评估与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38647.2.1评估与监测方法的选择 1352247.2.2数据收集与处理 1336457.2.3评估与监测工具的研制 13256397.2.4评估与监测过程的管理 13311327.3评估与监测结果的审核与反馈 1339237.3.1审核机制 14145557.3.2反馈方式 14300617.3.3结果应用 14267927.3.4持续改进 1422227第8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案例研究 14114358.1国内教育评估与监测案例分析 1487788.1.1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1449688.1.2高等教育评估 14255518.2国外教育评估与监测案例分析 14313058.2.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评估 1417868.2.2美国教育评估与监测 15314818.3案例启示与借鉴 15290518.3.1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 15297998.3.2强化教育评估与监测结果的运用 15241848.3.3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 1554338.3.4增强教育评估与监测的透明度 1527087第9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挑战与对策 15149609.1当前教育评估与监测面临的挑战 15293319.1.1评估体系不完善 15195939.1.2评估结果利用不足 15302649.1.3评估队伍建设滞后 16221229.1.4资源配置不均衡 16210609.2提高教育评估与监测有效性的对策 16114739.2.1完善评估体系 1621899.2.2强化评估结果应用 16292179.2.3加强评估队伍建设 16169599.2.4优化资源配置 16250299.3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16287409.3.1信息化发展 16264989.3.2标准化与规范化 1671129.3.3多元化与个性化 16272399.3.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1620454第10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政策与实践 171235710.1我国教育评估与监测政策概述 17352810.2教育评估与监测政策实施现状 17967710.3教育评估与监测政策建议与展望 17第1章教育评估与监测概述1.1教育评估的基本概念教育评估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分析、价值判断和决策支持的过程。它旨在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对教育质量、效果、效益等方面进行诊断和反馈,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评估涉及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实践等多个层面,包括对教育体系、教育机构、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教育资源的评估。1.2教育监测的目的与意义教育监测旨在对教育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跟踪与数据分析,以保证教育政策及实践的持续改进。其主要目的与意义如下:(1)保障教育质量。通过对教育过程的实时监测,发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2)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监测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揭示区域、学校、群体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3)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教育监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大量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4)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监测能够及时反馈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成效,为教育改革提供方向,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1.3教育评估与监测的关系教育评估与监测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持。(1)教育评估为教育监测提供依据。教育评估的结果可以揭示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监测提供关注的方向和重点。(2)教育监测为教育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教育监测通过实时收集、分析教育数据,为教育评估提供事实依据,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3)教育评估与监测相互促进。教育评估的结果可以指导教育监测的改进,而教育监测的数据分析又能为教育评估提供新的视角,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4)教育评估与监测共同服务于教育决策。二者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保证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科学、合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第2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理论基础2.1教育评估理论的发展历程教育评估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中叶,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教育评价的起始阶段:此阶段主要关注教育结果的评估,代表人物有泰勒(R.W.Tyler)等。该阶段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2)教育评估的发展阶段:此阶段以目标游离评价为代表,强调评价过程与评价对象的互动,关注评价的多元性。代表人物有斯克里文(M.Scriven)等。(3)教育评估的深化阶段:此阶段注重教育评估的理论体系建设,如教育评估的准则、方法和实施过程等方面。代表人物有古巴(L.Guba)和林肯(E.Lincoln)等。(4)教育评估的创新发展阶段:此阶段强调教育评估与教育改革的结合,关注教育评估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如教育评估政策、评估工具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2.2教育监测的理论框架教育监测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监测的目的:教育监测旨在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持续、实时的跟踪与评价,以期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教育监测的主体:教育监测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等。(3)教育监测的内容:教育监测的内容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质量、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等方面。(4)教育监测的方法与技术:教育监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5)教育监测的反馈与改进:教育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形成闭环管理,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2.3国内外教育评估与监测现状(1)国外教育评估与监测现状国外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较为成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美国:美国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以州级评估为主,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标准化测试、学校绩效评价等多种手段。英国:英国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注重学校自我评价,定期对学校进行审查,以保证教育质量。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2)国内教育评估与监测现状我国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逐渐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导:我国教育评估与监测工作主要由主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多元化评价:我国教育评估与监测逐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方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提高教育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评估与监测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国内外教育评估与监测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进一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第3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方法与技术3.1量化评估方法量化评估方法是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评价。以下为主要的量化评估方法:3.1.1测试与考试测试与考试是教育评估中最常见的量化评估方法,通过设计各类题目,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量化评价。3.1.2成绩分析成绩分析主要包括平均分、标准差、及格率等统计指标,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3.1.3效果评价效果评价采用实验设计、前后测等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评估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3.1.4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收集大量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量化评估。3.2质性评估方法质性评估方法关注教育现象的内在特征和过程,侧重于理解、描述和分析。以下为主要的质性评估方法:3.2.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评估者深入教育现场,对教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收集相关信息,并通过记录、描述和分析来评估教育状况。3.2.2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与被评估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和需求,从而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动机。3.2.3案例研究案例研究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特点。3.2.4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教育实践者针对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开展系统的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育质量。3.3教育监测的技术手段教育监测是指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持续、系统的跟踪和评价。以下为教育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3.3.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教育监测的基础,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资源等数据的收集。3.3.2数据分析与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觉教育现象的规律和问题,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3.3.3信息技术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教育监测的效率、准确性和实时性。3.3.4反馈与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向教育实践者反馈信息,指导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第4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指标体系4.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在教育评估与监测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下是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4.1.1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教育评估与监测对象的实际情况。(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涵盖教育评估与监测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保证评估结果的全面性。(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便于操作和实施。(4)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教育评估与监测对象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4.1.2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教育评估与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2)专家咨询法: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专家的经验和智慧。(3)实证分析法: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一线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4)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性。4.2学生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学生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2.1学业成就指标(1)学科成绩:包括各学科期末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2)学科竞赛成绩:反映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的表现。(3)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4.2.2身心健康指标(1)身体发展:包括身高、体重、视力等生理指标。(2)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素质、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3)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饮食卫生、锻炼习惯等。4.2.3社会适应指标(1)团队合作能力:反映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2)沟通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3)社会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4.3教育过程与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4.3.1教育过程评估指标(1)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等。(2)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3)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4.3.2教育质量评估指标(1)学生满意度:反映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2)家长满意度: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3)教师满意度:反映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4)社会满意度:反映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5)教育成果:包括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等。第5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实施步骤5.1准备阶段5.1.1确定评估与监测目标:明确教育评估与监测的目的、意义和预期成果,保证评估与监测工作有的放矢。5.1.2制定评估与监测方案:根据评估与监测目标,设计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工具和流程,保证评估与监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5.1.3组建评估与监测团队: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评估与监测人员,形成专业互补、结构合理的评估与监测团队。5.1.4培训评估与监测人员:对评估与监测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其熟悉评估与监测方案、掌握评估与监测方法。5.1.5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评估与监测对象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研究报告等资料,为评估与监测提供依据。5.2评估阶段5.2.1开展实地评估:评估团队按照评估方案,对评估对象进行现场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全面了解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5.2.2数据收集与分析:整理评估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分析。5.2.3形成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评估报告,明确评估对象的优势、不足及改进措施。5.3监测阶段5.3.1设立监测指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监测指标,以便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5.3.2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周期、频率和方法,保证监测工作有序开展。5.3.3实施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对监测指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5.3.4分析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发觉新的问题和需求。5.4反馈与改进阶段5.4.1反馈监测结果: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估对象,为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5.4.2修订评估与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对评估与监测方案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科学合理。5.4.3实施改进措施:评估对象根据反馈结果,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5.4.4跟踪改进效果: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6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6.1数据收集与整理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是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本节将阐述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具体步骤和方法。6.1.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收集评估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态度、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2)访谈:对评估对象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教育需求、问题及改进建议。(3)观察:对评估对象的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的数据。(4)文档资料:收集评估对象的教案、教学计划、学生作业等相关文档资料。(5)测试成绩:收集评估对象在各类测试中的成绩数据。6.1.2数据整理数据整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校对,去除无效、错误和重复的数据。(2)数据编码:对数据进行统一编码,便于后续分析。(3)数据录入:将整理好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建立数据库。(4)数据核查: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核查,保证数据准确无误。6.2数据分析方法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6.2.1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包括平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6.2.2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用于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如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等。6.2.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包括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等。6.2.4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降维方法,用于提取数据中的主要特征,简化分析过程。6.2.5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用于将评估对象按照相似性进行分组,以便发觉不同组别之间的特点。6.3结果呈现与解释6.3.1结果呈现分析结果可通过以下方式呈现:(1)表格:以表格形式展示数据分析的主要结果。(2)图表:使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3)文字描述:对分析结果进行详细解释和阐述。6.3.2结果解释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单一指标评价:综合考虑多个指标,避免以偏概全。(2)注重实际意义:分析结果应具有实际意义,为教育改进提供依据。(3)比较与借鉴:与其他评估对象或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借鉴经验,发觉不足。(4)持续改进: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改进措施,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第7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质量保障7.1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教育评估与监测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评估与监测活动科学、公正、有效进行的基础。本节将从组织架构、政策制度、人员培训、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教育评估与监测的质量保障体系。7.1.1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教育评估与监测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实现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7.1.2政策制度制定完善的教育评估与监测政策制度,保证评估与监测活动依法依规进行。7.1.3人员培训加强评估与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保证评估与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7.1.4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教育评估与监测资源,保障评估与监测活动所需的经费、设备和技术支持。7.2评估与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保证教育评估与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对评估与监测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7.2.1评估与监测方法的选择根据评估与监测目的,合理选择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与监测方法。7.2.2数据收集与处理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准确和客观,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消除误差和偏差。7.2.3评估与监测工具的研制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研制科学、合理、实用的评估与监测工具。7.2.4评估与监测过程的管理加强对评估与监测过程的管理,保证评估与监测活动按照预定计划和标准进行。7.3评估与监测结果的审核与反馈对教育评估与监测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反馈,为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7.3.1审核机制建立评估与监测结果审核机制,保证审核的客观、公正和权威。7.3.2反馈方式采用书面报告、口头汇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反馈评估与监测结果。7.3.3结果应用推动评估与监测结果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7.3.4持续改进根据评估与监测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第8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案例研究8.1国内教育评估与监测案例分析8.1.1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监测,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以某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为例,该省采用科学、规范的监测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监测发觉,该省学生在数学和科学学科表现较好,但在语文和英语学科存在不足,为此,该省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育改进措施。8.1.2高等教育评估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主要包括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以某高校为例,该校在本科教学评估中,通过自评报告、教学档案、师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实地考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该校根据评估结果,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最终通过了评估。8.2国外教育评估与监测案例分析8.2.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评估OECD的教育评估项目主要包括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和教育系统国际调查(TALIS)。以PISA为例,该项目通过对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测试,评估各国教育质量。以某参与国为例,该国在PISA评估中表现不佳,通过分析原因,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最终在下一轮评估中取得了显著进步。8.2.2美国教育评估与监测美国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较为完善,包括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各州教育评估等。以某州为例,该州在州级教育评估中,采用标准化的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发觉,该州学生在阅读和数学方面的成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该州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提高教育质量。8.3案例启示与借鉴8.3.1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国内外案例研究表明,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保证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8.3.2强化教育评估与监测结果的运用教育评估与监测结果的运用是教育改进的关键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应认真分析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8.3.3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在教育评估与监测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应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评估,了解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针对性。8.3.4增强教育评估与监测的透明度提高教育评估与监测的透明度,有助于树立评估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我国应加强评估过程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让社会各界了解评估情况,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第9章教育评估与监测的挑战与对策9.1当前教育评估与监测面临的挑战9.1.1评估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教育评估与监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评估指标不科学、评估方法单一等问题。这导致评估结果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教育质量。9.1.2评估结果利用不足教育评估与监测的结果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往往停留在纸面上,未能真正发挥其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9.1.3评估队伍建设滞后教育评估与监测专业人才不足,评估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教育评估与监测工作的需求。9.1.4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评估与监测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和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不足,影响评估与监测工作的开展。9.2提高教育评估与监测有效性的对策9.2.1完善评估体系优化评估指标体系,引入多元化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唯达宁分子靶点解析-洞察分析
- 循环经济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洞察分析
- 土壤改良-洞察分析
- 异质数据融合方法-洞察分析
-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洞察分析
-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课件
- 2024年05月新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疆分行春季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光伏工程启动验收鉴定书
- 承揽合同纠纷答辩状范例2篇
- QC成果解决铝合金模板混凝土气泡、烂根难题
- 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
- 提升教练技术--回应ppt课件
- 招聘与录用选择题
- 《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教学设计
- 周视瞄准镜的初步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小学期作业
- Writing写作教学设计
- 心房起搏电极的位置选择ppt课件
- 上海市宝山区2019届高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