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_第3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_第4页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浅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内容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现对它的规律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象声词、代词等。虚词“之”可作代词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物;作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样”、“这种”等;还可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或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您”等。可作助词用,助词“之”字不单独用作句子成分,也无实义可言,经常用于一定的成分之间,帮助结成一定的关系或起一定的标志作用。可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可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用在时间副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可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文言虚词;“之”[概说]:在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大都使用了很多虚词,而且有些虚词还往往不止一种用法。如果我们不能清楚地了解各个虚词的语法作用,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确切地理解文意。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每一个虚词的具体用法,了解这些虚词在表达意义上有什么积极作用,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体会教材中每篇文言文的意义、语气、神情、风采等等。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象声词、代词等。那么虚词有什么作用呢?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若加“之”字,约分为三种:1.加“之”字语句联用,增强语气。宋人陈叔方说:“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叠八‘之’字,无穷之用,只在于用一助语中耳。”语出《颖川语小》2.为句尾虚指,联字见意。《诗经·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六句中用八个“之”字,显而易见,少“之”字则文意不整。3.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印文题额中用“之”字。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印章亦多加“之”字。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之印”。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清刘淇《助字辨略·自序》说:“构文之道,不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语出《颖川语小》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总之,学习文言虚词,掌握每一个虚词的用法,对于阅读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地说,学习文言虚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确切分辨每个虚词的词性。2、准确掌握每个虚词的功能。3、正确理解每个虚词的意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它的规律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一、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一)作代词用1、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物;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代词“之”本身没有单复数之别,称代的对象可能是单数,也可能是复数,这在理解上或语译上就要有差别。;多充当动词的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代词“之”本身没有单复数之别,称代的对象可能是单数,也可能是复数,这在理解上或语译上就要有差别。语译“之”时,要了解它所称代的是什么,又要符合译文的整体要求。有的可以译成“他、他们”等,有的要用名词甚至短语来对译。(1)友人惭,下车引之。(刘义庆《世说新语》)代人,指元方。(2)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代物,指癞蛤蟆。使之冲烟而飞鸣。(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代蚊子。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代白鹤。(3)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代诗。(4)邑人奇之。借旁近与之。于舅家见之。(王安石《伤仲永》)代他,指方仲永。余闻之也久。(王安石《伤仲永》)代这件事。(5)忽啼求之。(王安石《伤仲永》)代书具。(6)复投之。(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代骨头。(7)又数刀毙之。(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代它,指狼。(8)具答之。(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桃花源人的问题。(9)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桃花源的情景。(10)闻之,欣然规往。(陶渊明《桃花源记》)代指这件事。(11)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代他。(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韩愈《马说》)代它,指马。(13)弗之怠,录毕,走送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前一个指代抄书,后一个指代书。(1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魏学洢《核舟记》)代指船舱。(15)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洢《核舟记》)代它,指窗户。(16)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代指这件事。(17)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代他,指扶苏。(1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代指这件事。(19)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陈胜佐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之:指吴广。(20)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代他们,指当地郡县长官。(21)受地于先主,愿终守之。(刘向《战国策·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代它,指安陵国。(2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代他,指徐庶。(23)“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代他,指诸葛亮。(24)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代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25)贤能为之用。(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代指孙权。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代益州。(26)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代他们,指郭攸之、费袆、董允等。(27)公与之乘。《左传·庄公十年》代他,指曹刿。(28)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之:代指齐国军队。(2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代这件事,齐师伐我。(30)暮寝而思之。《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这件事。(31)跳往助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之:代他,指愚公。(32)操蛇之神闻之。《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代愚公移山这件事。(3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公输》代他,指侮臣者。(34)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代这件事。请说之。《墨子·公输》代这件事。(35)宋无罪而攻之。《墨子·公输》代它,指宋国。(36)邻有敝舆而欲窃之,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墨子·公输》前一个代敝舆,后一个代短褐。(37)环而攻之。委而去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代城。(38)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代指失道的君主。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代指得道的君主。(3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代指这样的心。(40)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代它们,指一簞食,一豆羹。(41)呼尔而与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代他。(4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代万钟。(4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庄子·秋水》代他,指惠子。(44)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庄子·秋水》代它,指鵷鶵。(45)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代鱼乐。(46)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代窈窕淑女。(47)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代西南诸峰。(48)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代亭子。(49)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刘向《战国策·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代他,指唐雎。2、作近指代词,一般居于名词或名词词组的前面作定语,“之”字所连接的前后两个名词是同一类事物,表示一种同一性的关系,这种同一性的关系往往是个别与一般、种与属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样”、“这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种用法的如:(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愚公移山》。(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3、还可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或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您”等。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并未出现这种用法,笔者只是想作一肤浅的概括。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并未出现这种用法,笔者只是想作一肤浅的概括。(1)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三年》)“莫之继也”意思是“没有人继您之后(去进谏了)”,“之”活用为第二人称代词。(2)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史记·西门豹治邺》)“告语之”意思是“告诉我”,“之”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二)作助词用助词“之”字不单独用作句子成分,也无实义可言,经常用于一定的成分之间,帮助结成一定的关系或起一定的标志作用。1、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修饰,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种用法的如:

(1)故时有物外之趣。见藐小之物。(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2)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蒲松龄《聊斋志异·山市》)(3)其邻人之父亦云。《韩非子·说难》(4)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此独以跛之故。《淮南子·人间训》(5)不能称前时之闻。仲永之通悟。(王安石《伤仲永》)(6)于厅事之东北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林嗣环《口技》)(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蒲松龄《聊斋志异·狼》)(8)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9)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10)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魏学洢《核舟记》)

(11)春冬之时。(郦道元《三峡》)(12)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既而尽奔腾分合为五阵之势。(周密《观潮》)(14)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5)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虽有千里之能。(韩愈《马说》)(1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18)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19)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四时之景不同。宴酣之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2)若脱笼之鹄。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己亥之二月也。(袁宏道《满井游记》)(23)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这两个这两个“之”表示限定关系,可以译成“以”,这种用法现在还在用,如“四海之内”、“国门之外”。(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25)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刘向《战国策·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26)今操已拥百万之众。荆州……此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2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恢弘志士之气,……,以塞忠谏之路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宫中之事。营中之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2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墨子·公输》(2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0)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3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此“之”与注释⑥的用法一样。此“之”与注释⑥的用法一样。(3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两个“之”与注释这两个“之”与注释⑥的用法一样。(34)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愚公移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种用法的如:(1)心之所向。(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2)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5)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6)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7)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袁宏道《满井游记》)(8)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刘向《战国策·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9)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10)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公输》(1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1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秋水》(1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14)甚矣,汝之不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种用法的如: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庄公十年》(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聊斋志异·狼》)(3)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种用法的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之”就用在中心词和它的后置定语之间,构成“中心词——之——定语”,或“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将定语提前,“之”不必译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种用法的如:

(1)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庙堂之高”意思是高高的庙堂,“江湖之远”意思是僻远的江湖。6、用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无意义,不必译出。(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得之心”意思是领会在心里,“寓之酒”意思是寄托在喝酒上。(2)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公输》“言之王”意思是对大王说。(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问之客”意思是问客人。(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动词“之”是实词,不是虚词,所以它有具体的词义,在句中充当谓语。“之”字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充当“之”的宾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种用法的如:

(1)辍耕之垄上。(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之:去、往。译: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

(2)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到。译:到蜀州上任。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之:去、往。译:往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动词“之”是实词,不是虚词,所以它有具体的词义,在句中充当谓语。“之”字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充当“之”的宾语。二、虚词“之”字几种用法的分辨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之”主要作代词、助词用,而且是大量的。这几种用法在文章中怎样来分辨呢?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根据“之”字前后各种词的搭配情况来加以区别。代词“之”,一般说来,是比较好分辨的。因为代词“之”在句中是充当宾语,所以它的前面是动词或介词。当“之”字充当动词宾语时,常常位于全句的末尾,有时“之”字后还有方位补语,如:“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当“之”字充当介词宾语时,那么“之”字后面一定还有别的动词,如:“公与之乘。”《左传·庄公十年》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判断“之”字在句中指代的是什么。如果判断得不准确,那就会对文章的意思产生错误的理解。助词“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用作结构助词“的”居多,“之”后面是名词,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