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检测卷(中考真题+最新模拟)(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1.(2023•东营)如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A.西汉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C.元朝形势图 D.明朝形势图2.(2023•大庆)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_____的联系。()A.洛阳 B.成都 C.开封 D.台湾3.(2023•临沂)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4.(2023•黑龙江)《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5.(2023•北京)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A.人口迁徙 B.孝文帝改革 C.大运河的开通 D.经济重心的南移6.(2023•海南)东晋东誉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A.自然环境优越 B.生产工具改进 C.高产作物引进 D.农民辛勤劳动7.(2023•长春)如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A.农业发展 B.海外贸易 C.朝政腐败 D.民族关系8.(2023•呼和浩特)如表是一本中国简史类图书的目录(节选)。判断第三章的题目应该是()导言中国的诞生第一章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第二章秦汉:中华帝国的框架第三章魏晋南北朝:______……A.民族与思想大融合 B.帝国的盛放与凋残C.现代的“拂晓时辰” D.没能进入的“大航海时代”9.(2023•广州)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君主专制的实行 C.北方政局的稳定 D.江南地区的开发10.(2023•牡丹江)《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当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③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④南下移民和江南地区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2023•泰州)《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实现统一 B.南方条件优越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12.(2023•通辽)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A.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孝文帝汉化改革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C.打击北方门阀势力,推动了历史发展 D.消除了民族隔阂,巩固了大一统国家13.(2023•滨州)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能证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的是()A.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前秦东晋淝水之战 D.北魏孝文帝改革14.(2023•安徽)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这反映当时()A.商业贸易活动的频繁 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 C.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15.(2023•株洲)张明同学做的历史单元笔记中有“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6.(2023•恩施州)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明()A.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 C.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D.“胡”“汉”隔阂完全消除17.(2023•宜宾)《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18.(2023•聊城)“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这段文字评述的是()A.汉高祖 B.汉文帝 C.晋武帝 D.北魏孝文帝19.(2023•无锡)北魏贾思勰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强调要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是()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20.(2023•西藏)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A.张衡 B.徐光启 C.宋应星 D.祖冲之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30分)21.(7分)(2023•衢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书法作品《B》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材料二: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3)综合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22.(8分)(2023•永川区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王羲之出身琅邪郡最显赫的士族王氏家族,堂伯父王导位居宰辅,另一位堂伯父王敦执掌兵权,控兵于荆州,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局面。可是,王羲之不以此为荣,一再拒绝王导要他到中央任职的建言,最后选择了到地方任会稽内史的职务。在会稽任上,正遇上严重的灾荒,他一面开仓赈济灾民,同时号召官员“断酒以救民命”。辞官后,他就倾力研究书法艺术。他先学李斯的《峄山碑》、张旭的《华岳碑》、锺繇的《宣示帖》,然后博采众长,另辟蹊径,创造出自己的书法艺术。——张德文、陈雪良《魏晋南北朝史》(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填“错误”;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填“未涉及”。A.王羲之是书法天才,获得了“书圣”称号。未涉及B.王羲之出任行政官吏期间,关心百姓疾苦,曾经开仓赈济灾民。正确C.王羲之无论是在中央做官还是在地方任职期间,都取得了显著的业绩。错误(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我们应当从王羲之一生中学习的优秀品质(提示:答出1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其代表作。23.(8分)(2023•太康县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北魏初期,统治者在山西大同开凿的云冈石窟,佛像造型比较粗犷,在服饰方面是贴体透肌,衣服短而窄,表情严峻。迁都至洛阳后,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做功德而建龙门石窟,洞中的佛像,衣服垂于方座前面,衣袖宽大下垂,面相略长而清秀,表情温和并作微笑状。——摘编自何养明《洛阳龙门北魏石窟艺术的特点》(1)据材料一,概括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的不同艺术表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变化的原因。(2)综合上述,指出与以上雕像相关的宗教文化。再任举一例河南境内于此宗教相关的雕塑或者建筑。24.(7分)(2023•攸县模拟)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